• 观点
    微信可能再也绑定不了领英了,腾讯自己的职业身份展示要来了? 新近的事实可能更令人吃惊,新用户以及在微信内取绑了领英账户的人,在近期已经看不到那些绑定领英的老用户个人展示信息了。 据获悉,微信中展示个人领英账号的功能模块,已经无限期对新用户暂停开放了。 微信前后两版区别 在个人微信的设置-通用-功能页面可以看到,领英的模块已经被移除,此前从未启用并绑定领英的用户,将无法使用这一功能,相应地,也无法将其展示在个人详情页了。 而记者和微信官方确认的事实可能更令人吃惊,新用户以及在微信内取绑了领英账户的人,在近期已经看不到那些绑定领英的老用户个人展示信息了。 具体来说: 已经绑定了领英账户并选择展示的微信用户,在其个人详细资料页可以看到自己的领英展示信息。 自己个人页可以看到领英展示信息 但这份展示信息,对于那些未启用并绑定领英账户的微信用户而言,是不可见的。 新用户查看那些主动展示领英信息用户的个人页,会发现之前的领英模块已经消失 简单总结就是,现在微信内的领英已经成为存量用户的世界了,只有此前绑定过领英的人才可以看到各自的信息,而一旦老用户取绑这一功能,将大概率告别使用这个功能的机会。 记者向领英方也确认了这一事实,领英表示,“微信客户端绑定领英名片的相关功能已经停止开放了,这个变化是微信团队产品内置功能更新的一部分,我们也是在配合微信的产品升级”。 事实上,领英和微信这次合作中止的端倪,早已在今年 3 月 27 日微信 6.5.6 版本的更新中显现。据当时用户反馈,新用户关联领英时,已经显示“当前版本不支持该功能,请升级至最新版本” 也有用户同时反映称,在当时就看不到微信功能也的领英模块了。 而之后微信内领英信息只能由存量用户查看的变化,则是新近发生的事情。 记者从领英一位在职员工处获得消息是,微信和领英是市场合作层面上的中止,而领英公关部门也表示,领英产品团队也是“被通知”,此后微信和领英的产品团队共同商量了几个时间点,而“只能由存量用户查看领英信息”这个事情就是是循序渐进中的一个过程,领英同时还称,如果用户已经在微信内绑定了领英,短期内这个模块应该不会消失。 和微信绑定,曾是领英中国获取新用户最大的红利。 早在 2014 年初,微信就在当时的内测版中加入领英模块这个隐藏功能,在个人设置页面下,用户可以绑定自己的 LinkedIn 账户,而绑定完成后,LinkedIn 就能出现在个人信息页上,点击可以跳转查看 LinkedIn 信息。 而在 2014 年 5 月微信正式推出领英模块后,领英中国的注册用户一年之间涨到 500万,从截至到 2017 年 4 月领英中国三周年时 3200 万的注册用户数据来看,微信可谓功不可没,领英也几乎是同期内唯一一家在中国大陆保持强劲增长的外国互联网公司。 职场社交是块难啃的骨头 ,一大批领英的复刻产品中几乎只有脉脉存活下来,一个老生常谈的原因是,中国人的职场文化还没有完全建立,文化传统也更习惯于酒桌文化、面对面沟通,但更现实的原因估计要归结到腾讯的社交阴影,微信作为工作场景中最主要的交流沟通方式已经成为常态,而职场社交对大部分人的吸引力也更多层面上停留在工具或者信息展示阶段。 从这个角度来看,领英当时能和微信达成合作,实属明智,也足以彰显其中国团队的本土化能力,相同的案例还有领英和芝麻信用的合作;但依赖微信并不是一个独立产品的长远之计,领英此番和微信中止合作,是从此一蹶不振步向外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的老路,还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仍然有待持续观察。 无论如何,领英中国要与过去做个道别了。 一个月前,领英中国创始人沈博阳宣布卸任 LinkedIn 中国(领英)总裁一职,而在长期继任者到来之前,这一职位将由领英国际工程团队负责人曾志恒代理。 新负责人曾志恒可能也需要提防着微信新的动态,此次和领英中止合作,固然有微信产品简洁化的现实诉求,但也不禁让人产生新的联想:微信会不会做自己的职业身份展示系统? 自从腾讯微博以及校友网失败之后,腾讯就再也没有一个公开化的社交网络平台了,可是,私密社交网络的市场虽大,但是要想让成为像 Facebook 那样集合了公开、半公开、私密三重社交属性的平台,没有一个面向公众的产品,终究是腾讯的遗憾所在。 当然,摆在腾讯面前的不是再做一个微博或者 Ins,更不是做一个 Snapchat,做一个更多层面上只为用户向好友展示自己职业、身份信息的平台依然是一个突破。 而这种功能早已在微信里得到验证,比如微信公众号的认证系统,其实就渊源于2012年时微信的个人明星认证。 2012年,微信邀请杨幂等明星推广其语音功能 现在,将微信公众号这套认证体系的填写权利交给用户,并经过一定的数据验证,仍然是现实刚需所在,尤其是在职场沟通以及交易场景下。 换种思路看,微信做领英其实有点对标支付宝、京东金融的信用体系,微信通过微信支付积累起来的海量用户数据,一直缺一个用武之地,如果把这些数据与领英的职业展示体系作进一步结合,无疑将会给克制多年的微信带来革新,而其想象力也会进一步拓宽。 滴滴顺风车认证体系 其实金融产品之外的互联网公司染指个人详细的认证体系是一股浪潮。像滴滴的顺风车、以及正在动态变化中的微博、知乎等社区产品都对个人职业信息或收录或引用或自己直接认证。 知乎的认证体系包含了职业信息 对于庞大的微信而言,把支付宝、滴滴顺风车、知乎这些产品的认证设计,与领英现有的功能模块结合起来做一个产品固然会遇到重重阻力,但是谁又敢说微信一定不会这么做呢?   来源:36氪,作者:闫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4997.html
    观点
    2017年07月25日
  • 观点
    BOSS直聘投资人:垂直化、提高效率、职业成长,人力资源未来3大方向 本文取材于华映资本投资人章高男的分享,作为BOSS直聘C1轮领投方投资人,章高男拥有4年的风险投资经验,专注于企业服务等领域的投资。除了BOSS直聘,他还投出了冠勇科技、爱拼机、地推吧、聚财村等优秀toB公司。 文章来自B2B圈,供业内人士参考。 投企业服务的逻辑 我重点关注企业服务两大方向,一是人力资源,二是数据。不管任何行业,这两个方向都是高频刚需。 企业服务包括很多领域,如果从场景的应用角度划分,包括企业内部培训、财务、法律、协同、差旅等。判断场景式的项目,我会分析它是广而浅,还是窄而深。广而浅用户基数大,但粘度和忠诚度相对较弱。窄而深往往跟垂直行业相关,用户规模有一定天花板,但用户粘度和使用时长较高。 另外从应用的角度划分,分为帮企业赚钱和帮企业省钱的。 帮企业赚钱的公司,肯定和企业的经营业务相关,相对垂直、门槛更高。看这种标的,第一,我会看创始人对企业业务懂不懂,是不是这个领域的行家。往往这种标的客户不会太多,因为真正赚钱的企业有头部效应,属于窄而深的公司类型。 第二,我会看企业是否有门槛,这些公司往往都有门槛,如果没有门槛谁都能赚钱,说明可能根本就赚不了钱;能够真正赚到钱的,说明钱不容易赚,但是回报率会很高。 图为华映资本投资布局 帮企业省钱的公司,提供的是所有企业都适用的服务,比如节税、社保等。 帮企业赚钱的逻辑是:企业赚越多的钱,你就赚越多的钱。因为你帮他赚了钱,他愿意跟你分钱。而帮企业省钱逻辑则又不同:每个企业的天花板是固定的,要帮企业按量去省。由于这类公司并不与企业核心业务结合,替代成本较低,所以做这样的服务千万不能只拿几十单,这肯定养活不了公司。另外,产品标准化程度一定要够,如果有上万家客户,你能不能伺候得过来?总体上帮企业省钱的公司,需要服务好,提供服务的效率高,标准化能力强,产能也要跟得上。 “简历不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因子” 华映资本投企业服务之初,我们想对人力资源做基本面的布局,于是便投了具备入口级属性的BOSS直聘。当时,我研究了一天BOSS直聘后,就决定投资。因为它是一个刚需产品,并且做的是未来的事。 BOSS直聘的产品好就好在,它做的是信息沟通、人员筛选的工作,不赚中介和撮合的钱。 招聘是双向选择,BOSS直聘站在了一个相对公平的位置,让双方都能够产生价值,并且在线上就能够达成很多共识。 另外,BOSS直聘有一个几十人组成的算法团队,在精准匹配方面做得不错:对求职者来讲,给你推荐职位;对企业来讲,给他推荐候选人。 毋庸置疑的是,卖简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简历不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因子。招聘服务的本质要求是提高筛选效率,简化中间环节。 在我看来,大部分已经成为平台的人力资源公司,都在取巧、在找最简单的赚钱方式。难道不应该敢于做点苦活,敢于做真正有挑战的事情吗?能不能把面试速度提升一个档次,做到面试2、3个人,就能达成一个deal?这对双方来讲,才是好事。 人力资源未来3大方向 人力资源的核心,一是提高效率,二是职业成长,这是未来的方向,谁能做到这两点,谁就有机会。另外,现在切入平台会很难,垂直领域机会更大。下面我分别谈谈: 第一、提高效率 在我看来,面试效率急需提高,谁能真正提高面试效率,谁就有机会走出来。 今天的招聘方式真的很浪费时间,未来绝对有提升的机会。未来的招聘方式,肯定会更好、更有效、更精准地匹配,要想做到这点,有很多挑战,比如求职者的能力如何在面试之前就让面试者有客观的判断?做到这点核心是供求双方匹配的精准度,这是技术挑战。另外产品和运营的服务能力也很重要,要了解不同企业和候选人背后的心理,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各种针对性的服务。 第二、职业成长 职业成长市场很大,假如每个C端用户向平台付1000元,轻轻松松就有几十个亿。仔细看一下LinkedIn的财报,职业成长这块的收入每年环比增长都超过100%。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每个人都想未来有发展,但怎么发展,很多人却不清楚。找人和培养人,未来的结构会越来越紧密。因为找人是意象万千的行为,但人还要职业成长,需要有人对你进行关怀。 那么,怎么能通过职业成长赚钱呢?举个例子,假如你刚入职两年,没有那么清晰的目标规划, 如果平台主动告诉你跟你年龄和起点差不多,两年之后发展比你好的人在做什么,你肯定会有兴趣看,认为这是一种关怀。因为平台在告诉你一个可以够得着的目标,并且别人这么做成功了。如果你对这个目标有兴趣,平台能够再进一步告诉你跟目标的差距,这块的机会就更多了。 第三、垂直化 如果现在有创业者想做人力资源方向的创业,我个人认为横向做成平台的机会难度很大了; 往垂直领域纵向走,比如做兼职招聘、外包人员招聘,机会可能更大。 做垂直领域的招聘平台,有两点需要注意的:一是必须落地,利用线上线下的手段去提高效率,如果不落地,就没有什么大的机会;二是必须要能成交。解决企业招聘的痛点就是解决批量化或解决及时性的问题。数据和供应量如果都能满足,就有机会。当然这里指在某一个行业的机会,全行业都满足这个事太难。所以,从垂直行业切入, 利用这个行业的竞争优势,再加上跟平台深入合作,线上线下结合可能是更好的方式。 BOSS直聘本身具有平台属性,如果能发现一些跟平台相配合的人力资源项目,我会认真考虑。例如海外招聘,如果有人了解海外的用户,线上线下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知道这帮用户的精准需求,BOSS直聘可以精准挑选出来他的场景和用户人群,这样就可以驾驭一个很大的市场。 人力资源是企业服务最大的细分子类,去年全球14%的企业服务投资跟人力资源相关,相信未来一定会涌现出更好的项目。
    观点
    2017年07月24日
  • 观点
    SaaS企业一地鸡毛,国内软件企业出路在哪? 本文作者Ctrlbox可卓软件产品经理。 最近这几年,软件企业是风口,很多人都在关注,但是却出现了各种错误的观点和认知。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投资没有达到预期之后,大家开始意识到目前的软件企业的模式是存在问题的,那么,到底软件企业该如何发展的?今天由在企业管理软件领域从业8年的Ctrlbox可卓软件创始成员和各位探讨一下个人的见解。 一、 从Salesforce持续亏损到收购服务企业看企业软件服务的本质 从过去几年Salesforce的财报中我们可以看出,Salsesforce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在其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四财季公司净亏损扩大,达到5140万美元)。作为从1999年就开始做SaaS软件服务的企业为何经历了将近20年依旧亏损?这着实让人深思。 很多人认为,Salesforce的亏损是因为其业态所导致的,即SaaS的商业模式采用按月租赁的方式,导致前期获取客户的成本高,而无法像传统的授权式软件销售一样,覆盖掉软件研发、营销等成本开支。不过,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单个客户的全周期价值较高。 但,这个逻辑真的那么完美吗?作为一个成立将近20年的企业,Salesforce的知名度已经非常高了,产品也已经非常成熟,且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在这样的情况之下,Salesforce的收入来源肯定不单单是来自于需要通过市场营销才能带来新客户,很大一部分应该是老客户的持续续费才对,如此还是巨额亏损,为何? 也许,我们需要深究这背后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导致。 我们先来看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Salesforce近几年并购了不少公司,从基础技术(云计算技术平台、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技术平台、移动技术平台、协同技术平台),到客户成功交付服务商(如咨询、实施、定制开发),再到密集并购数字营销全链条厂商(投放、监测、统计)。 在这些被收购的公司中,我们可以看到,Salesforce不仅并购了技术相关的公司,还并购了有关客户交付及客户服务的公司,说明了什么?是的,Salesforce正在加强客户服务。而且据了解Salesforce在国内所有的客户都是需要本地化咨询服务的,从这里可以看出SaaS企业可以盈利的真相。 国外是一个企业级软件非常成熟的市场,软件在企业市场内已经有了信息化的普及,且大部分企业已经有了完整的信息化软件。SaaS则是基于这个成熟市场变革、创新而产生的企业软件领域新的分支。 因为在成熟的企业级软件市场中,除了大型客户外,还有一部分中小型企业,也即是我们说的长尾市场存在。这些中小型企业他们没有成本去购买服务器硬件,没有成本、没有人员去运维这些软件。因此SaaS这种交付方式就应运而生了,来帮助企业解决运维、服务器硬件成本等问题。 换句话说,SaaS模式并没有真正改变企业软件本身,而仅仅改变了它的交付方式。 企业软件公司,单单拥有近某一款产品,没有对应服务网络、没有给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是没有办法获得客户的持续购买的,导致的结果就是一直无法盈利。 Salesforce现在做的事(收购服务企业)就是在加强服务,可能他们也在逐渐的认识到,所谓这些利基市场仍然是需要服务的,因为这些客户也是会成长的,企业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随着客户规模的变大,他们会需要服务,如果你没有服务到位,客户将会离你而去。所以说,想提升客户的持续付费率,软件企业得有源源不断的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Salesforce就是在提升服务能力,也许这就是SaaS最终必须要走的一条路:拥有很强的服务能力。 二、 国内企业软件市场状况 很多国内企业软件厂商,对SaaS模式最大的推崇就是开账户就可以了,不用提供服务、个性化,认为企业软件销售就像卖消费品一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然而经过几年的市场摸索告诉我们,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即使很多人都崇拜的、盲目模仿的国外的鼻祖也不是这么做的,或许他们曾经是这么做的,但目前他们已经开始改变,他们在开始加强服务了。 同时,国内软件企业长期以来产品相当弱,产品单一,并不能满足客户的企业信息化需求。国内软件产品通常只能适用于某一单一领域,甚至在单一领域都不能做到有效的管理。 另外,国内软件公司的思维也是卖产品的思维,没有卖知识、卖解决方案、卖理念的思维。软件在运用的过程中,本质就是知识和解决方案的输出,如果没有知识、没有解决方案,客户不知道该如何去用产品。 国内的企业软件公司需要正视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不同。欧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对信息化的驾驭能力强,他们就像个熟知化妆技巧的女性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购化妆品,诸如需要某品牌的粉底液、某品牌某色号的口红,并且根据不同场合化出恰当的妆容。 而国内企业的员工就像是化妆的初学者,他们尚不知道化妆的步骤,更不用说该买哪些化妆品了,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化妆包,包含所有的化妆品,以及包含化妆步骤的教程。 因此在国内这个非成熟的市场内,企业需要的软件是一整套管理公司的工具,以及管理公司的方法、知识。遗憾的是,国内尚没有这样的软件企业,可以给客户提供这样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 再加上国内软件公司没有为客户提供服务,更不能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客户用不起来,用了没效果,导致客户满意度差,付费购买软件或者续费那就不太可能了。 三、 国内软件企业的出路 国内企业软件若希望找到正确的出路,我们听谁的?我们不能听媒体的、不能听投资人的,应该听客户的。既然我们需要听客户的,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国内的企业软件客户常见的两大诉求。 对企业软件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 正如上文提到的一样,国内的企业管理水平还不成熟,信息化也不成熟。企业在希望通过信息化来治理公司的时候,他需要的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覆盖管理的方方面面,能够解决掉所有的管理难题。而不是今天用这款产品来管理人事,明天用那款产品来管理客户,后天再用另一款来管理生产,若这样使用不同的管理软件反而会增加管理难度。 比如,我是一家做牙科整形的企业,我需要一套SaaS管理软件,我的需求是: 1. 一套客服系统负责售前售后沟通; 2. 一套CRM帮我做线上、线下的客户管理; 3. 我也做牙科整形设备的电商,需要一套线上成交系统负责PC商城、微信商城、天猫店的管理; 4. 一套OA系统,让执业牙医之间能够协同合作,实现会诊; 5. 各个环节之间的要能够形成一套直观的数据报表供我实时查看,帮助我制定运营策略。 对软件总拥有成本最低的需求 软件总拥有成本包括两部分,一是软件购买所需要的费用,一个后期软件应用所需要付出的应用成本。 SaaS模式通过每月租赁的方式,解决了产品一次性购买授权和服务器的投入成本, 极大的降低了软件总体拥有成本,但显然还不够,尤其是在中国这种信息化还不成熟,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市场。 本土客户购买软件的最大成本是什么?不是单一软件产品的采购成本,而是将软件买回来之后,多个软件产品之间集成的,产品之间分开运维的成本居高不下。也就是企业软件融入到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成本。 而在国内软件市场尚不成熟的阶段,企业对软件的应用成本是更让客户痛苦和担忧的。 因为每一款软件的使用逻辑、操作方法是不同的,学习一款软件如何使用是有成本的。更不用说还需要多款软件同时使用,相互之间的数据怎么去对接集成等等了。 四、 结论 说了那么多,中国企业软件的正确之路就浮出水面了,我们再总结一下。 第一,企业需要的是一体化解决方案,即一站式管理平台,这里包括了企业管理运营的11大维度,如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企业内部协作等等,且这些产品具备柔性的、可以耦合的、自由组装的,像积木一样可以按照企业内部的流程自由组建。 第二,软件要支持开放接口,允许客户、第三方对接口进行插件开发,以实现个性化,满足易扩展性,让客户自己可以掌控进行扩展的需求。 第三,需要有强大的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管理、实施、信息化知识普及的服务,从而为客户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
    观点
    2017年07月19日
  • 观点
    招聘技巧:LinkedIn上回复率最高的InMail,有什么共同点? 编者按:Neha Mandhani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These Are The LinkedIn InMails That Get The Highest Response Rates的文章,介绍使用领英InMail发送招聘信息时的一些雷区和成功经验。 如果你是领英用户,而且资料较全,你就很有可能收到InMail,招聘人员可通过 InMail 向未建立联系的领英用户直接发送站内信。如果应用得当,InMail会成为有力的社交工具。过去两年,领英上招聘人员和用户的互动增加了40%,InMail回复率今年提高了25%,六月甚至达到了历史新高。越来越多人通过InMail的回复找到工作,招聘人员也越来越注意InMail中的措辞。 随着InMail的流行,不论是原始用户还是招聘人员都想确保发出的信息被看到且被认真回复。所以我们研究了一下领英上最成功的招聘人员发出的信息类型数据,以找到最有效的信息类型。   私人化 发出的信息偏向私人化而不是直接复制模板会提高15%的回复率,群发的回复率肯定是很低的。但是你可以使用模板,只是需要根据个人信息做一下修改。 我在领英上的资料除了营销之外还是瑜伽老师。几年前,一个做过瑜伽老师的招聘人员在领英上找到我,并巧妙地提到了我们共同的经历,内容是这样的: Hi Neha, 我在你资料里看到你是个瑜伽老师,我最近也刚刚拿到瑜伽教练的资格证明,我也知道工作以外的兴趣也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我现在是ABC公司的员工,我们公司刚刚得到了融资,所以公司将会平稳持续发展。我们现在正在招聘一名项目经理,我觉得你在科技行业的工作经历相当出色,我也很欣赏你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所以我认为你可能会很适合这个职位。请问方便在空闲时间跟我们通话吗? 其实我对这个工作不太感兴趣,但是我还是抽时间在领英上谢绝了这个邀请。提到你们的共同点会拉近你们的距离,提高收到回复的几率。有共同点的人回复你的概率要比其他人高出21%,若你在信息中提到你们以前共同的东家,回复率会提高27%。   强调联系 这可能有点陈词滥调,但是提到“联系”这个词的确会提高InMail的回复概率,“聊”“谈”“电话”等词也有同样的功效。 但是不要做得太过火!我们看到很多招聘人员连工作安排,薪水,邮箱等信息都写到了InMail里面,这反而会降低回复概率。(比如,据说最近领英关掉了发送视频的功能,因为很多招聘人员会给用户发送企业文化的视频。) 很多招聘人员还会询问用户知不知道其他对这份工作感兴趣的人,这也是不对的。这会让用户觉得他们只关注自己的招聘,而不是应聘人员。你们要先和用户之间建立信任的基础,这样他们就会更愿意为你们推荐合适的人选。示例如下: 主题:请联系我! 我看到了你的资料,并觉得你的设计背景十分令人惊艳。我现在正在为费城的一家著名制药厂招聘,希望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成为我们的美术总监。如果愿意,我们可以详细聊聊细节信息。 如果不愿意,我也很高兴能与你交流!   短而亲切 和邮件一样,InMail也要简短一些。主题要醒目易懂,InMail整体长度为200-500字。 主题:交友机会 我是XX公司的营销经理,我想十分想求教于您这样的人才,我碰巧看到了您的领英资料,对您的职业道路很感兴趣,十分想向您学习。请问您是否愿意交个朋友,改天一起喝个咖啡? 谢谢!   时间不重要 不管你信不信,发送的时机并不重要。大部分的人喜欢在周中发送InMail,以避开周一的烦心,周五的浮躁,以及周末的黑洞。但我们的数据显示回复率其实在一周之中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时间回复信息,而不是你发完就立刻回复。   参考他们的资料 成功的InMail都是那些研究过用户资料的人发送出的。对招聘人员来说,承认赞扬别人的成就,询问他们的兴趣和职业目标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也会帮助你认识到他们是不是合适的人选。 在第一次发送信息的时候,千万不要向对方要简历,也别提供一个比别人现在职位低的工作邀请。我们的数据显示,70%在一年内刚刚跳槽的人都不会换工作。 主题:与X公司领导层试探性交谈 一切可好?我是X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一名员工。我看到了你的资料,你的背景让我印象深刻。你在ABC,XYZ公司做产品经理的经历证明你很优秀。 我们的产品领导层团队很想进一步了解你的经历,我想请问你是否愿意同我们交流。我很乐意认识你,并搭建一个你与我们交流的平台。 希望可以收到你的回复。   关注那些希望收到你信息的人 如果你是一名招聘人员,这是很简单的。从你们公司主页分享过四次以上链接的人会更倾向于回复你的信息。在领英上关注你们公司的人比其他人的回复率高出81%。 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提高回复率,但是和邮件与其他交流方式相同,你在与陌生人交流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变得啰嗦。所以下一封InMail你可以从其他招聘人员那里借鉴经验,上述的一些坏毛病都是很容易纠正的。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本文来自翻译:www.fastcompany.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4221.html
    观点
    2017年07月19日
  • 观点
    777天整,我对“在线教育创业”的认知发生了哪些改变? 本文来自星河融快,作者胡天硕。 大家好,我是胡天硕。我的第二个baby降生了,老大生下来的时候,我还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当时写过一篇《在线教育怎样创业》的文章。于是老二出生前,我把这两年的认知升级和做投资人的心得体会总结一下,写一篇《在线教育怎样创业》的2.0版本,无心查了一下日期,发现前后非常巧合,正好是777天整,于是我就在产房写完了这个送给孩子的礼物。 投资人看着创业者一次次摔倒、爬起,如何在细分领域把握机会的洞察也在改变。项目看了不少,创业者也聊过几百个,“术”虽千变万化,但“道”不离其宗,因此我认为在线教育创业者的成功之“道”其实就两点:1.必须有可信任的流量;2.必须有可以规模化的品控。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做投资人后关于在线教育创业的思考和感悟,希望能帮助你在创业的实战中起到借鉴意义,一起把更好的教育带给可爱的孩子们。” 以下,供你参考 1、在线教育的两个关键点 1)对教学产品有信任的流量。单纯的精准流量是不够的,用户如果要开始付出他的钱或者精力,往往需要在使用正式的学习型产品之前就要有足够的“热身”,形式可以多样,包括新媒体的“认知洗脑”,老用户的转介绍,还有真人课程顾问的营销。 2)对教学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提供服务的企业不应该只是做机构和老师的对接和评价,而更需要通过产品体系和培训体系来提升质量。提供内容的企业应该优化自己的内容生产流水线和内容编辑工具,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和资金下能够产生高品质的内容。 2、在线教育是横着切(做多个垂直细分的一个环节)还是竖着切(做一个垂直细分) 1)平台/知识运营商和工具/SaaS是横着切,可以理解为在线教育的SP。这类不是普通的创业者能够做的,而最好是创业者已经有流量和人脉的积累。 a. 平台/知识运营商需要抓住一大批精准用户的流量,为这部分用户对接各种教学产品。我在ver1.0的时候谈到UGC难度非常大,当时我只看好知乎和果壳儿做UGC,很有意思的是这两家当时还没有涉足在线教育,而现在他们的主营收入就是在线教育。过了这么久,我依然认为做UGC是很难的,像“得到”这样的知识运营商,对于其平台上的内容参与度非常高。目前互联网的大佬里,BAT都切的很轻做得并不理想,反而是网易做得最重,在老师与学生中的口碑都很好。 b. 2B工具/SaaS需要把一个环节做到极致,核心在于为他人赋能,帮助其他人/企业完成整个教学环节。尤其突出的例子是小鹅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吸引了绝大多数知识网红使用。 2)培训类/内容类是沿着垂直细分领域纵着切,可以理解为在线教育的CP。这类是一些有教学经验的普通创业者有机会切入的,垂直细分机会也非常多。 a.  母婴幼教/家庭教育:随着年轻父母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接受,目前像小伴龙这样的幼教App活跃度可以达到几百万,凯叔讲故事这类基于IP的音频节目也是利润非常高。目前也有许多早教机构和幼儿园在引入混合式教学的方案。 b.  K12应试教育:这是最大的一块蛋糕,毕竟有2亿中小学生每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可它却是最难吃下的一块。付费决策人(家长)和使用者(学生)是分开的,这导致很多产品叫好不叫座。看起来一个巨大的机会应该是2B2C,但是目前没有一家能真正跑通。纯2C的只有扫题真正抓住了流量,但实际付费转化率却非常低。为机构提供混合式学习解决方案的“高思爱学习”已经证明了高品质服务的规模化是目前行业的刚需。另外学校和高考的改革都会为创业者带来各种各样的新机会。 c. 素质兴趣教育:新型的增量市场,都是一系列垂直细分,做得好可以有非常可观的收入,竞争相对不激烈。行业的问题和机会都很明显——混乱、缺乏统一规矩、缺乏龙头老大。很明显随着AI技术的普及,与肢体动作有关的一系列学科(艺术、书法、音乐、舞蹈、体育健身)都会有新的智能化产品形态去取代过去纯靠人监督的教学方式。 d. 语言培训:又是一块巨大的蛋糕,也是竞争极其激烈的战场。这两年基于微信的自媒体、社交场景下一系列创业者都开始有了不错的营收。反而是App,一对一和网校目前都有很多巨头在霸占着,流量获取成本已经非常高,不是普通创业者能够玩的了的游戏了。 e.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哪怕有Coursera、Udacity、edX这样的企业,行业公认MOOC这种形态还是有巨大缺陷的,几家里只有Udacity目前转型还稍微好一些。高等教育依然有非常大的机会,毕竟有四年的连续付费,而且购买者与使用者是同一个人。 f.  职业教育和知识付费:近几年发展非常迅猛,不论是只负责认知升级的,还是具体教PPT这样实操技能的,一二线城市的白领已经逐渐开始接受在网上为学习付费的产品了。录播+社群+直播答疑是目前相对普及的产品形态。 3、在目前各种炒作的概念里,最靠谱的依然是混合式学习 1)混合式学习,以翻转课堂、双师课堂为代表被反复证明是规模化+高品质服务的有效方法。这里讲的混合式并不一定是线上和线下的混合,而是通指无人与有人参与的混合。 2)VR/AR,目前更多停留在BP和“玩具”,还没有一家走出来的标杆企业。 3)自适应学习/AI/大数据,已经开始有一些企业开始实战起来了,但是绝对不是因为这些概念让这些企业脱颖而出,更多还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4)三通两平台,智慧校园,原本设想会成为公立学校的入口,实际无法活跃的入口就是形同虚设的。 4、创业者应该要谨慎的要点 1)项目要和团队的能力匹配,贸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细分领域,风险非常高。 2)一定要有一个巧妙的切入方法,最佳的策略往往不是从零做起,也不是照搬别人的内容,而是对原始素材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精加工,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 3)UGC比PGC难得多,平台比垂直做细分难得多。 4)学习场景非常重要,决定你跟谁对标。例如,K12在线教育挤占的是学生的自由时间,跟你PK的是王者荣耀和电视剧,但是翻转课堂进入学校课堂,跟你PK的是学校老师的讲课,你只要比老师讲的精彩就行。 5)在线教育最重要的转化率有两个,表面上是付费的转化率,真正重要的是engagement(投入精力程度)的转化率。学习任何知识都是需要时间的,时长无法保证,产品有再多的学习内容也无用。 6)在线教育最大的生意是人群的生意,通过优秀的社群和内容抓住一群人,然后给不同的人提供精准的个性化产品。在这个体系内,你的学生不应该只是被动的用户,而是你的忠实粉丝,越消费越愿意消费,信任度随着时间长度是越来越高。 7)目前性价比最高的流量入口是自媒体和社群,性价比最低的流量入口是线下和百度投放。 8)给学生一个庞大学习体系之前,一定要先让学生预热一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对于多数学生来讲,最重要的不是what和how而是why。 9)社交化学习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但是实际上目前普遍做得还很初步。 10)你的绝大多数学员哪怕觉得你的课再好也不会主动推荐,但是如果加上一定的诱导,其实是可以让他们乐意为你们背书的。这种传播的效果是转化率非常高。 11)微课的音频才是视频好坏的关键,而像“流利说”,懂你的交互+音频是要胜过单纯的视频。 12)在线教育里用户验证是比较管用的,用户调研是不太管用的。 5、两年过后,我的攻略发生了哪些根本变化 1)在那么多术里,我认为真正的道就两点:带有信任的流量和可以规模化的品控。 2)我不再认为在线教育不赚钱,我认为在线教育做好了非常赚钱,边际成本很低,一个用户可以给的长期收益也很高。 3)我不再认为只要垂直细分的项目才有机会,目前各种在线教育企业都缺真正好的工具和能够精细化运营人群的入口。 4)我更认同混合式学习,而非单纯的翻转课堂。 5)娱乐化的学习内容,不能照搬线下课程基本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了,所以不用再强调了。 6)各个垂直细分领域都接触一遍,我意识到在线教育各个细分领域的共性是要大于差异性的,当然每一个细分领域都会有一些特点和潜规则需要创业者注意的。
    观点
    2017年07月17日
  • 观点
    我们调查了1002家企业,让你看懂2017年云计算市场 本文来自:腾股创投(微信ID: tengguvc,BP投递:bp@tengguvc.com)原文发表于rightscale,由腾股创投编译。 RightScale进行了最新的云计算趋势调查,重点关注IaaS。 2017年,我们看到了几个新兴的主题:公有云供应商缩小竞争,私有云采用减少,企业重新关注优化云成本,以及Docker的强劲增长。 这是关于使用云基础架构的最大的一次调查,重点关注云采购者和用户,而不是云供应商。调查结果为今天的云计算的状态提供了全面的观点。 本次调查共有1002名IT专业人员介绍了他们采用云基础架构和相关技术。88%的受访者代表所在企业拥有1000名以上的员工,误差幅度为3.07%。 本文总结了这份报告中的几个重要发现。 云计算趋势:关键发现 混合云是企业战略首选,但私有云采用下降 自从上次云计算调查以来的十二个月中,我们看到私有云采用率略有下降。 现在采用私有云的受访者百分比是72%,低于去年的77%。 混合云环境的使用从去年的71%下降到67%。 总共有95%的受访者正在使用云。 使用多云策略的企业的百分比增长到85%(2016年为82%),58%的混合型计划(相比之下,2016年为55%)。 多个公有云计划的企业数量也有所增加(从16%上升到20%),同时多个私有云计划(从11%降至7%)下降。 云用户在多个云上运行应用程序 使用公有云的公司平均在1.8个公有云中运行应用程序,并尝试了另外1.8个公有云。 尽管更少的公司正在使用私有云,那些使用的公司中,平均运行2.3个私有云并试用另外的2.1私有云。 公司在云中运行大量的工作负载 企业目前在云计算中占有79%的工作负载,在公共云中占41%,私有云占38%。 需要注意,私有云中运行的工作负载可能包括在现有虚拟化环境中运行的工作负载或裸机环境。 大企业在云计算中占有75%的工作负载,私有云(43%)与公共云(32%)相比。中小型企业在云中运行83%的工作负载,公共云(50%)与私有云(33%)相比更多。 企业中央IT团队在云业务选择方面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今年,我们看到了集中化的强劲转变,更多的中央IT团队对于在云中的作用有了更广泛的认识。 他们自己选择公共云(65%),决定/咨询哪些应用程序移动到云(63%)和选择私有云(63%)。 然而,IT中心与其所支持的业务部门的看法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业务部门的受访者不太可能将权力下放到中央IT部门,以选择公共云(41%),决定/咨询哪些应用程序迁移到云(45%)以及选择私有云(38%)。 云挑战总体下降:专业知识,安全性和支出成为首要关注点 在2017年,除了治理/控制之外,云计算挑战有所下降,而且仍然保持平稳。今年的专业知识,安全性和支出都是最大的挑战,25%的受访者将其列为重大挑战。 2016年的第一大云计算挑战是资源/专业知识不足,2016年的第一大云计算挑战在2017年从2016年的32%大幅下降到25%受访者的主要关注点。对安全性的担忧下降到25%,管理云支出仅从26%略微下降到25%。 大量的浪费驱动用户关注成本 即使管理云成本已经成为最大的挑战,云用户也低估了云计算浪费情况。受访者估计浪费30%,而RightScale则将实际浪费测量值估计在30%至45%之间。 这增加了对成本的担忧,优化云成本是2017年所有云用户(53%)的首要举措,特别是成熟云端用户(64%)。 Docker成为DevOps工具的领先者 作为采用DevOps流程的一部分,企业经常选择实施新的工具,使其能够标准化和自动化完成服务器和应用程序的部署、配置。这些工具包括配置管理工具(如Chef,Puppet和Ansible)以及最近的容器技术,如Docker和容器编排以及调度工具,如Kubernetes,Swarm和Mesosphere。 Azure市场渗透率增长,缩小了与AWS的差距 2017年云计算调查显示,尽管AWS继续在公共云采用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有57%的受访者在AWS上运行应用程序),但这一数字自2016年和2015年以来保持平稳。需要注意,在AWS运行应用程序的公司数量保持平稳,但他们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和VM的数量正在增加,从而推动AWS的收入增加。 相比之下,在过去一年中,我们看到在Azure和Google(排名第2和第3位的公共云提供商)中运行应用程序的在受访者中比例有了显着增长。Azure的全面采用从20%增加到34%,Azure现在已达到AWS的60%的市场渗透率。谷歌也将收入从10%提高到了15%。 AWS在公共云用户中仍然拥有更大位置 上述公共云采用数据表示在特定云中运行任何工作负载的受访者的人数。但是,查看每个云中运行的工作负载或虚拟机的数量也很重要。下图显示正在运行的虚拟机的数量。 私有云采用放缓 与去年的私有云采用增长相比,2017年的调查显示,私有云的采用在所有供应商中都是扁平增长。在各种规模的企业中,VMware vSphere继续以42%的采用率领先,略低于去年(44%)。 OpenStack(20%)和VMware vCloud Suite(19%)也在增长,OpenStack几乎从第二位掉落。 Microsoft Azure Pack / Stack是唯一显示出明显增长的私有云技术,从9%上升到14%。 Microsoft System Center 的增长幅度为3%。 总结:公共云的采用的增长,私有云衰落 2017年云计算调查显示,虽然混合云仍然是首选的企业战略,但公有云的采用正在不断增长,而私有云的采用趋于平缓,越来越少的公司考虑优先建立私有云。 这与去年的调查有所改变,去年私有云使用方面取得了强劲的增长。 AWS在公共云采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在过去两年中,AWS在使用它的受访者中增长保持平稳。当然,受访者在AWS中运行的VM数量多于其他公有云,这解释了AWS在营收方面的领先。Azure在今年的调查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缩小了与AWS的差距,谷歌也取得了进步,仍然处于第三名。 企业IT中心团队在云采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是,业务部门似乎不愿放弃权力。 云治理持续进步,这将有助于加强中央IT与其支持的业务部门之间的一致性。 随着云用户和云提供商的日益成熟,我们看到云计算挑战的全面降低。与去年当关注资源和专业性(32%用户)不同,今年安全性、支出和专业性成为最大的关注点。只有25%的用户对每个方面都表示担忧。 随着采用率的增长,云计费和成本问题也在增加。 因此,成熟云端用户最常见的挑战就是管理云成本。 但是,与RightScale调查的30%至45%的实际浪费相比,大多数企业仍然低估了云支出的浪费水平(30%)。 尽管云端用户中只有少部分人采取行动减少浪费,但现在他们正在关注这个问题,成为2017年的首要举措,紧随其后的是将更多的工作负载迁移到云端。 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DevOps,DevOps的实践和工具的使用不断增加。 今年Docker飙升成为调查中首选的DevOps工具,取代了Puppet和Chef等配置管理工具,这些工具在采用方面表现不佳。
    观点
    2017年07月14日
  • 观点
    企业客服走向边缘化,客服SaaS怎样才能契合企业之需? 提及客户服务,大家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场景或许是:一些人在狭窄的角落倾听客户提出的问题,并一一作答,又或者是在一个非常大的空间里,坐满了密密麻麻的工作人员,不停地接电话。客服本身绝不是如此而已,在企业服务领域更甚。客户服务,是要真正地解决厂商和客户之间沟通连接的问题。 1 第一性原理思考客服 第一性原理是一个物理学的定义,如果要按照标准解释,并不那么容易理解。我们在这里举一个大家较为熟悉的例子——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发射火箭。 对于国家宇航局而言,发射商业性火箭都是亏损的,但马斯克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其实也是基于第一性原理来思考:地球上的石化能源终将耗尽,人类总有一天会面临灭亡,如何延续人类生存的时间?离开地球!他认为如果人类的种族要延续,至少需要留下一百万人,如果这一百万人运用现在的火箭技术离开地球,那么地球上没有哪个国家和公司有这么多资源来实现。所以特斯拉要研造能反复回收利用的火箭,他认为把成本降低到20万美金一人,就能解决问题。马斯克思考问题时抛开了一切常规的经验。 再举一个反面例子,丰田改动发动机时,考虑的是如何将热效率从30%提高到35%,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成本,但收获甚微。 回归到第一性原理打造客服。客服本质上解决什么问题,让我们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 客服现状 提及客户服务,大家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场景或许是:一些人在狭窄的角落倾听客户提出的问题,并一一作答,又或者是在一个非常大的空间里,坐满了密密麻麻的工作人员,不停地接电话。目前的现象是客服做得越多,客户越觉得是应当的,付出太多,收获甚少。 当你在淘宝上买的东西和预期不符时,退款差评后客服会不断地打电话骚扰,客服的现状就是这样。既然这么麻烦,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精力去做呢?有的企业认为客服既然是耗费财力的一个成本中心,只要保证产品不出问题就行,不值得为之投入大量资源,所以有不少企业把它设置在人力成本低廉的地区,但这样对吗? 客服在企业业务中的重要性 客服其实是离客户最近的人。大多数情况下,产品经理或者销售人员接触产品的频次,甚至和客户产生的互动反而没有客服多,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客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与用户连接的窗口。现今也有很多重视客服的公司,比如小米,不计成本为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虽然小米的定位是服务客户,但是在给客户更好的体验同时,也与客户建立了信任,从而客户更容易接受客服推荐的商品。所以小米的客服也成为了营销和利润中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第一性原理如何思考客服? 如上图所示,企业为什么会建立客服部?为了与客户沟通; 为什么需要沟通?为了帮客户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又是为了什么?为了让客户满意; 这就达到建立客服部的本质了吗?显然不够! 客户满意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提高客户对品牌和产品的忠诚度; 但这还没有达到本质,提高忠诚度的最终目的——为了产生持续向上的销售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这就是用第一性原理思考的本质。 我们也可以看一些反例,比如燃气公司和电力公司,其实他们已经达到目的了(利润最大化)。是否建客服部,客服响应是否迅速,以及客户能不能找到相关负责人……老板并不关心,没有客服又怎样? 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客服工作并不那么必不可缺。但对于我们普通企业来说,商业竞争是复杂而残酷的,所以才有一层一层的思考和我们去做好客服的意义。 与这七层问题相对应的是解决方案: 1、自助服务,在线沟通。 沟通解决客户的问题,或许机器人就行,也可以通过在线电话,或者解决方案视频。 2、提升产品力,匹配目标客户。 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提高,很大的因素归功于产品本身。目标人群如果不匹配,一件好的产品没有遇见对的人,也事倍功半。 3、销售管理,成本控制。 如何形成二次销售,提高利润,企业应该更好的把客服、销售和营销协作起来,计算清楚投入产出。 以事物(电话、工单、对话)为中心设计的客服系统在迅速淘汰 在线客服还有一类,也是大多数企业目前在做的,如电话、云呼叫中心、工单等,这类客服的设计就是一件件任务或者通话,且分配的客服任务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流程里完成,还要给用户一个反馈,一切设计的核心就是事务流程。 但消费者并不关心企业内部怎么协作,他们最关心的是能否快速解决问题。通常情况下销售人员的承诺服务人员未必能实现,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其他人可能为用户承诺过什么。追根究底是因为,他们有多套协作系统但并没有把用户统一起来。没人知道用户到底是一个什么模样?价值多少?下一次销售时机是什么时候? 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因为涉及到多学科技能,包括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的问题。 2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客服系统? 如图所示,跨学科技能的客服,需要由以下环节完成: 1、将来自不同渠道的客户All in one连接起来; 2、发现客户。很多客户每天在百度投放大量广告,带来了大量的流量,但他却不知道优先与谁对话、邀请谁、或者重点推销什么样的产品能与用户需求更匹配。发现客户,需要把精力放在20%的高价值人群里; 3、与销售、营销团队协作完成一次漂亮的交易。这就要求打破客服的边界,跨职能、跨部门的协作,并且需要一套系统来实现。 以客户为中心的全业务流程闭环 系统的核心一定要以帐户为中心(Account-based),而不是以事务为核心,用这个帐户把整个生命周期的触点,甚至将连接渠道统一地管理起来,便于企业管理者更合理的配置资源。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能够通过用户的积淀看到所有流程里的问题,还可以交叉分析,甚至可以得到一些洞察。 我们具体来探讨怎么连接。 现实中企业的客户是分散于官网、微信、APP、微博等不同角落的。我们需要用一个工具集成起来,并且可以用文字、语音、图片随时沟通,但这还不够,移动端的客户习惯在一个窗口中解决更多的问题,现在的客服系统都是基于信息流的。 连接企业和顾客全景概念模型 从2B的角度来看,客户转换成订单的过程,涉及到销售订单的管理,包括不断的协同、业务流转、跟进。一个重要维度就是接入用户的行为,用户每天浏览了什么,买了什么,他的年龄、性别、积分、账户余额等等,对用户的洞察,既围绕流程,又围绕数据。 这个过程中企业又是如何协同的呢?通过社交、在线沟通找到客户,形成传统个案,并分配给不同的客服处理,最终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他只用看一份报表就行,了解客服人员的响应时间和满意度。 获取大量用户行为、身份数据、消费数据,把用户分门别类做自动化营销,所有一切设计都以人为主。现在很多的营销都是垃圾广告,为了推送而推送,推送后就没有下文了。 如果给即将流失的客户推送消息,把客户一分为二,一半发A,一半发B,效果更好的方案就可以再进一步优化,同时统计客户的回转率,这就是营销自动化和营销持续优化的一个功能。 由此,最终可统计得出转换率、并通过评估不断优化系统能力。这就是从第一性原理去思考,把服务、销售、营销全盘串联起来。   来源:牛透社
    观点
    2017年07月13日
  • 观点
    B2B进入3.0时代,企业如何高纬制胜 2016年9月,李开复在一场分享会中,正式提出了B2B3.0的概念,此后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就成为热门话题,各式文章层出不穷.。 笔者通过梳理相关资料,结合方创服务过的企业实际状况,尝试解读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不同时代背景下B2B平台变与不变;二是3.0时代平台如何发力抢占行业高点。希望对前行路上的创业者能够有些助益。 时代变迁带来商业模式的升级,提升效率成为不变的本质,B2B行业资1.0时代,提升信息获取的效率,做流量的生意。 起因 2000年前后,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信息来源有限,业务拓展受限,而此时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给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B2B平台也应运而生。 模式 1.0时代的B2B企业,重点是通过信息的展示,解决信息获取途径和及时性的问题,做的是流量的生意,主要是靠广告以及会员费实现变现,代表性的公司主要有阿里巴巴、慧聪网。  1.0时代:信息模式 缺憾 在信息平台的模式下,供求双方在平台上达成的关系较为浅层,平台仅起到信息通道的作用,无法深入到供应链,对供求双方粘性较差,也极易出现诚信问题。而随着信息渠道来源越来越多,流量大一统的信息平台价值也逐渐衰减。2012年,阿里巴巴从香港退市也标志着1.0时代的结束。 2.0时代,提升交易的效率,做渠道的生意 起因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2013年以来钢铁、石化为代表的各行业严重供过于求,使得卖方急需一个高效的销售渠道,各传统产业冗长的交易链条,也使得行业交易效率低下,以及下游采购成本虚高,行业也亟待重构。沉寂已久的B2B模式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模式 2.0时代的B2B企业,相对于1.0时代大一统的平台,更适合通过某一垂直领域切入交易,推动整个交易流程的重构,减少不必要的交易环节,把以前线下进行的交易搬到线上,实现买卖双方之间的链接、交易,采用撮合交易或者自营交易的方式,在帮助上游企业拓展销售渠道的同时,也大幅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其本质上做的是渠道的生意,通过交易佣金,或者产品差价挣钱,代表性的企业主要是以找钢网为主的各类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2.0时代:交易模式 缺憾 虽然交易模式比起信息模式更近一步,确实也提高了资源整合和交易的效率,但是也只是把交易这个环节搬到线上,对整个行业供应链介入不深,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力有限,平台容易在行业里被边缘化。 3.0时代,提升产业链的效率,做服务的生意 起因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各个行业整体升级的内在需求不断强化,企业需求更加个性化及精细化,对B2B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交易层面,做成一个大的贸易商,而是应该成为资源的整合者和平台的建构者,成为全产业链的运营服务商。 模式 3.0时代的B2B,通过打通供应链、加强对上游供应链的控制、对下游需求方的触达,打造“信息—交易—金融—物流—信息”交易闭环,实现线上/线下交易一体化。依托在整个产业链上积累的海量的交易量和数据,为行业整体提供以交易为中心的仓储货运等服务,以数据为中心的金融信贷等服务,依靠服务盈利。代表性的企业有惠民网、茶帮通等。 3.0时代:服务模式 趋势 依托海量交易量和产业链上的大数据,B2B平台可能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产业的布局,指导产业的规划,这对于传统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意义重大,可能会起到重塑行业的作用,在可预见的未来,B2B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平台的交易量的多寡,而是其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能够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 3.0时代,供应链、大数据、金融 成为企业发力的关键点,搭建仓储物流基础体系,形成供应链体系的闭环。 广义上来说,供应链包括采购、生产、库存、销售和售后交付等环节以及相关的协同服务。通过供应链的协同,把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相关服务资源积累到平台上,让各方资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降低整个产业链条运作的成本,促进整个生产、流通效率的提升。供应链闭环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线下仓储物流等场景下,是供应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物流配送也是各B2B平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自建仓储物流体系虽然暂时看来,投资大,模式重,但是一旦建立起来将成为平台不可比拟的核心竞争力,京东模式在to C上的成功也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而且由于各个平台业务品类差距大,运输仓储要求大相径庭,很难通过对接第三方物流平台获取完全适合自身的物流服务。 建立适合自身平台业务的仓储物流体系,不仅可以有效的把产业链上下游各方链接到自身的体系内,解决物流中存在的何时、何地从供应商中订购原材料,何时生产,何时把产品交给客户等决策性问题,也能够把相关的数据留存在平台上,为大数据应用做准备。 自建物流体系,从一些行业先行者身上已经可以看到益处。茶帮通作为一家茶叶B2B平台,通过搭建产地仓、城市运营仓等适合自身产业的基础物流体系,不仅加快了整个产业链的流转效率、更重要的是货物在自身体系内运转,极大的提升了平台对各方的粘性、凸显了平台本身的价值。 二、收集、整合、分析数据,用数据驱动供应链 用数据去指导经营,是每个企业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由于一般行业内数据来源分散,数据分属不同的主体,集成行业内整体数据难度非常大。而深入到整个供应链的B2B平台,由于掌控了整个行业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信息,对行业内的实时订单数据、交易数据、物流库存数据,具有天然的整合能力。 数据是最重要的资产 平台需要充分利用数据整合优势,积累有效数据,后续通过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指导产业链各方进行生产和销售,将来可以做到按需生产以及按需供应及采购,用数据驱动整个供应链的发展。可以看到平台积累的有效数据越多,平台壁垒也就越高,因为以数据驱动的供应链,数据越多,指导销售和生产就越准确,对行业的影响力也就越强,平台的价值也就越能得到体现。 但是企业在进行数据收集的时候要注意,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有价值,数据要不断的清洗、分析和挖掘,能够发现这些数据背后隐含的商业规律,可转化为链条内企业的商业信用,可以通过金融等业务进行变现,实现商业价值,这样的数据对企业才是有价值的。 三、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增加利润来源,增强客户粘性 传统行业在交易过程中,一般都存在账期问题,少则数周,多则几个月,给企业造成沉重的资金压力,越是实力差的企业,面对的资金问题越严重,而银行等传统机构效率较低、成本较高,难以满足这些企业的资金需求。 B2B平台由于深入供应链,掌控物流体系,可以通过物联网的方式实时监控货物信息,同时手里握有大量交易数据,能够开发符合行业特点的风控模型。可以说,B2B平台天然具有为产业内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的能力。平台开展金融业务,在缓解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金压力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平台本身的利润,增加平台用户的粘性。 但是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时,初期一定要谨慎,因为风控模式需要大量的实践来进行验证,稳妥的方式是选择优质的客户进行试点,以账期融资为主,给予企业额度内的信用账期,如预收款、预付款。未来待风控模型成熟后,可扩展到更多客户,更多的业务。 总结 B2B平台发展到今天,虽然商业模式不断迭代,各种应用层出不穷,但是不变的是一个平台是否具有价值,重要的是能否极大的提升平台用户的效率,降低用户的成本,为用户提供省心便捷的服务,不论是信息搜寻效率、交易效率,还是物流流转效率。 在经过了信息模式、交易模式之后,3.0时代的B2B平台之间的比拼,已经进入了为整个产业链提供服务的时代,能够为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优质服务,降低整个产业链效率的平台,将占领产业的高地,实现自身的价值。而构建这种服务能力,物流服务能力、大数据运营能力及金融服务能力都是不可缺少的,在这三方面能够不断迭代、优化、升级的平台也将构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的成长。 创业没有捷径可走,唯有砥砺前行,方可抵达前方。   来源:拓比网
    观点
    2017年07月13日
  • 观点
    关于CRM未来五年我们可以期望看到什么? [caption id="attachment_17550" align="alignnone" width="480"] 47531883 - the internet of things flat iconic illustration[/caption] 通过采访CRM行业中的领导人来讨论CRM系统的现状和未来。 未来五年我们可以期望看到什么? 1、社会化媒体被映射到客户视图当中 市场上存在很多社会化媒体聆听工具,但是在未来5年,变化将增加。这意味着客户的记录能够与他们的社会化媒体行为相匹配,作为一个附加数据及时更新。 这将提供强大的满意度指标,更好地映射客户的旅程,同时更好地利用倡导者和有影响力的人。 当然,所有这些额外的数据需要被管理以符合相关的数据保护法律。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存储在服务器上的其公民个人数据是安全的。 很多企业很可能需要创建更多的数据保护方法和流程来跟上潜在的变化。 2、认知CRM使销售合理化 今天数字化的消费者对客户服务有很高的期望。 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座席可以打开一个仪表板,那里包括了所有的客户信息,这些信息使他们能够回答客户的查询和进行个性化的交互。 认知CRM还可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减少联络中心座席的负担,使他们能够专注于更复杂的需要人类帮助的客户咨询。 例如,如果一个消费者在联系他们的手机提供商时,认知CRM系统会自动识别出客户的合同是否将到期,如果是的话,将推荐一个合适的产品套餐报价。 3、人工智能在理解性格上将取得进展 人工智能和认知解决方案越来越多,利用机器学习来确定客户真正的意图并提供准确的个性化答案--从本质上理解人的意图,而不仅仅是他们说了什么。我们将会看到这些工具为联络中心开发出可以提供更具预测洞察力的解决方案。 最有用的工具之一是能够实时监控热点问题,这将通过识别异常的趋势来提醒座席。 4、系统数据的整体视图 CRM系统仅仅当你把信息放入之后才起作用。大多数CRM使用者会拖延更新系统(如果她们这样做了)的时间,这将导致不满意的客户选择离开。业务自动化软件,例如帕克软件的ThinkAutomation,可以自动地更新CRM系统,而不需要人工的干预,把时间释放出来用于采取行动而不是进行管理。 自动化软件可以改变你的CRM系统,使其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工具,这样可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产生销售额和增加员工士气。这个软件可以自动化全过程,如根据网上销售结果建立新客户资料,从网络表格数据中更新客户的联系信息,等等。 我们已经开始看到一个增强型CRM相关的业务流程自动化开始使用。企业正在发现越来越智能的方法来将CRM数据与现有的应用程序集成,优化整体客户体验。不论是否将CRM与即时聊天软件相连接来监控客户满意度并触发后续调用,还是利用反向连接IP查找技术自动地与网站销售团队联系,很显然的是,未来自动化是CRM系统价值最大化的关键。 随着商业自动化软件与许多CRM系统用户发生了关联,问题出现了:下一个是什么?自动化软件为人工智能软件奠定了基础。没有自动化,企业将难以维系人工智能所需的大量数据,所以不在现有CRM系统中添加自动化元素的企业将在AI时代遇到困难。 5、个性化交互服务 服务代表将在与每一位客户交互时被提供自动化的实时指导,这样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的通信。 例如:如果客户提到一个特定的产品,服务代表可能会得到一个有关这一产品的详细提示。如果客户的合同即将到期,服务代表可以被提醒来建议客户续约。 6、捕捉声音数据变得如同捕获文本一样地容易 最近语音识别技术的进步可以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来进行口语对话的识别。 将音频转换为文本,使其语言内容变得可访问以适应各种各样的分析技术,推断客户的意图,建议最好的行动,追踪问题解决的进展情况,并评估服务代表的效率。 在许多对话中收集的事件序列可用于更好地理解客户的行为,同时给予服务代表应如何回应的建议。 7、物联网开始做出真正的贡献 物联网(IoT)意味着大多数设备现在可以记录、分析和反馈宝贵的数据。这些数据将开始融入到CRM系统当中,这将为销售人员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如果你五年前卖出了一个锅炉,今年你可能给这个客户打了电话,因为这是普通锅炉能持续的平均年限。但是,大数据将开始彻底改变客户关系管理,为联络中心提供预测,这要感谢数据与CRM系统的集成。 随着物联网的日益广泛采用,聊天机器人可以获得添加到CRM系统中的信息,用于进一步满足客户的需求。 8、CRM终将赢得销售团队的青睐 如果CRM系统没有所要求的数据,那么就不会有任何的价值,销售团队也不会去使用这产品。 超低的销售代表支持率是CRM失败的原因之一,在未来五年企业为了克服这个重大挑战必须关注两件事: 首先,消除所有终端用户的摩擦。要使它能够非常容易地获取产品的数据,可以在系统中轻松导航,快速找到最重要的信息。 第二,为销售代表提供价值,这是更困难的部分。现在,最好的CRM所能做的就是帮助销售代表节省时间。在未来,他们需要走得更远,需要每天帮助销售代表精确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通过识别他们工作中最困难的部分,并为他们承担一些负担。 9、定制化给座席更多的选择 当前CRM系统的一个限制是座席通常被绑定在一个他们客户信息的特定可视化呈现当中。要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他们必须通过搜索多个选项卡和菜单才能完成。 然而,随着下一代CRM系统的发展,内部用户可以配置选项卡和呈现屏幕,信息将被以每个座席单独的喜好方式呈现出来。这将提高生产效率,因为人们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从定制屏幕上浏览客户数据。 10、系统帮助座席跟踪每一次通信旅程 我认为下一代的CRM将超负荷监测,消除大量的信息搜集工作,提供真实的情报,座席可以使用这些信息提供真正定制的个性化沟通方式。 CRM已经在标准化、个性化和自动化通信方面给予了销售代表以帮助。定制化是下一步,依靠纯粹的电子邮件时代已经过去,未来不再关注相同的早已产生视觉疲劳的模板。 11、智能聊天机器人将战斗在第一线 用早期的交互式语音应答(IVR)技术进行自动化服务已被许多客户抛弃。单调的提示语音,繁琐的数据录入和僵化的测序常常导致客户的不满。 通过语音自助IVR的自助服务、网站和移动应用Apps更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当一个问题亟须解决时,大多数客户仍更愿意与人类交流。 一旦建立了信任,将聊天机器人延伸进入语音渠道是一个逻辑的进程,即使合成语音的自然性还具有拟人化的面纱。 最终,虚拟座席会变得主动,可以根据客户的行为习惯方式预测客户的需求并解决问题。 12、设计重点转向人性化的智能机器 人类目前可能被30%的客户问题所需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会将目标定在10%、5%、1%,从而增加效率,提高竞争力,改善客户在每个阶段的体验。 目前,聊天机器人使用复杂的技术来将自然语言转换成被定义的结构化内容。我们已经制造出足够聪明的,能收集并发送数据的设备。 为了获得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真正好处,企业将不得不使用硬币的两面:让系统以“人类的方式”处理信息,使他们显得更加的人性化。 你只需要看一看3D技术的发展历程,就会相信五年后你不会只是给电脑发布语音指令,而是利用全息技术或三维空间技术与电脑在一个智能的环境中进行谈话。 13、人类座席员将变得越来越专业化 Gartner预测,到2020年,85%的交互将不再有人工的参与,这意味着15%的互动仍将与联络中心的人工进行。这些交互可能是更复杂的,需要一个能够处理复杂事务的座席参与。 自助服务和座席辅助的交互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确保客户可以方便地访问正确的信息渠道。随着大企业使用统一的、支持多种产品和服务的联络中心,更重的负担降临在更少的座席身上。 为了消除这个负担,可以通过认知知识技术来改善客户服务交互的确定性和一致性。既降低了座席的培训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双方的满意度。 来源:亿欧网
    观点
    2017年07月10日
  • 观点
    洞察:eHR未来发展趋势 来源:公众号“eHR”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eHR的未来有着怎样的趋势?相信这是所有eHR从业者所关心的话题。eHR协会创始人兼大易CEO申刚正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代eHR从业者经历了eHR在中国的发展,一直对行业保持着高度关注。对于eHR的未来趋势,申刚正先生在“2017中国eHR夏季论坛”上畅谈了前瞻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   前十年,eHR系统在不断迭代升级,而接下来eHR将经历巨大的革命性变化。申刚正先生引领大家从十个方面关注未来。   趋势一:eHR的云化提速 去年美国HCM的软件市场规模已达到101亿美金,其中云的SaaS模式份额占40%左右,全球最大SaaS供应商workday一家营收就约有16亿美金。相比之下,去年全中国eHR市场规模仅为13亿人民币(2亿美金),SaaS的eHR规模约为2.5亿人民币,显然和国外不是一个量级。中国整个eHR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能否抓住依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传统eHR市场(买断部署模式)近年来增速约5%,但是SaaS的eHR市场近年来增长超过了60%,发展加速尤为明显。目前国内活跃的eHR厂商中,传统部署模式约有十余家,但在过去两三年内,新兴创业eHR厂商几乎全部集中在SaaS模式的市场里,将近有20家,包括一些传统厂商也在转向云。面对云还是部署模式的选择,现在大多企业都会默认使用云,所以未来3-5年时间,HR SaaS模式会成为市场共识。 对很多大型传统的国有或央企来说,短期内实现云化难度较大,即使是在美国依然有60%的in house部署模式,所以中国也一样。中国转向云的比例不会低于美国,但是有一批大企业很难转变,因此混合云会成为大型企业的首选,员工服务、员工自助等服务可能会在云上,而payroll等服务还会部署在企业本地。   趋势二:员工体验为中心   如果说过去十几年eHR系统是围绕着人力资源的各个职能在服务的话,现在已经不同过往。因为新生代员工的诉求不同,人力资源管理逻辑已经发生了变化。怎样让员工更满意?怎样能激活员工生产力?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两个关键线索,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会发生变化,eHR系统的功能需要以员工为中心去设计。   围绕员工满意度,企业提出概念:B2E。企业怎样运营eHR产品让员工获得良好的体验,是未来eHR的一个大方向。虽然eHR系统都是复杂的功能,但在面对员工时,也需要像很多互联网企业运营C端客户一样,去运营员工端,满足他们的诉求。   娱乐化在互联网公司里的运用非常多,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员工都会觉得企业内部很有趣,eHR系统的支撑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社交化也有很多案例,比如百度的“安居坊”让内部员工可以自由分享合租信息,同事之间合住也更放心。这样社交化的方式也许对规模不大的企业来说不可行,但通过企业和企业之间打通,就能实现企业内的采购。   学习和成长也是B2E的一个方向,有些企业会和“云课堂”等专业的学习应用打通,把课程引到企业里来,让员工快捷地学习。   还有员工关怀,BAT在这方面的应用做得非常好,比如员工内购,为员工提供很多优惠的产品,用内部价去采购。还有弹性福利,为员工提供积分商城,eHR系统的很多环节都能给员工授予积分,最终用以兑换不同的礼品和奖品。娱乐化的方式可促进员工的学习成长,而积分的方式则能激励员工奋进。     趋势三:流程驱动 全员参与   调研表明,63.8%的企业将提升数据质量视为下一步eHR建设的方向重点,可见数据质量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挑战。   从这个角度深入分析,无论数据不准确还是更新不及时其实都由eHR系统的设计逻辑所导致。过去eHR被定位为人力资源数据的维护系统,事后维护数据或是集中维护数据,必然会产生不及时、不准确的现象。而企业领导的理解偏差和不够重视也是导致数据质量受影响的一大因素。   未来,企业应当建设一套由流程驱动自然产生数据的系统。企业若要通过自理方式、自主约束去提升数据质量,将很难持续,因此改造系统本身的逻辑势在必行。比如人事信息的管理维护就能从招聘系统导入,招聘系统从简历获取信息,将简历解析成入职信息登记表的数据,通过接口传到eHR系统里去。类似这样的场景在eHR系统里面还有很多流程可以进行优化和改造,从而解决数据质量问题。未来新一代eHR系统和过去系统的显著变化就在于能否做成流程驱动、分散维护。     趋势四:基于eHR的共享服务   目前49.3%的企业已经建立了共享服务中心,50.7%还未建立。其中建立三年以内的占比70%,由此可见近三年内建设共享服务中心已经成为潮流和趋势。   共享服务中心和eHR有何关系?三分之二企业的eHR和共享服务中心团队在一起。共享服务中心的高效运转和集中管理,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撑,因此eHR系统必不可少。   比如腾讯的共享交互中心就有招聘、培训、薪酬、绩效等几大系统组成。未来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必然依赖于系统平台。eHR系统对人力资源三支柱贡献巨大。   有预测说:2025年,99%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员工会下岗,虽然有些耸人听闻,但确实有这样一个趋势。共享服务中心可共享的都是事务性、批量集中处理的事情,一旦找到规律后就能通过自动化的手段完成,尤其在人工智能出现之后,取代性变得非常高。未来共享服务中心的不少岗位都会面临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已是不争的事实。     趋势五:单点应用快速增长   eHR主功能建成之后,还会外挂开发哪些应用?招聘系统是其中占比最大的,接着是培训、考勤、移动端APP(员工自助服务)以及绩效。企业无论选用People soft还是SAP,自助服务都可能不能满足需求,很多企业选择了外挂开发。   从美国eHR市场数据来看,40%的SaaS eHR供应商中20-30%来自单点应用,即外挂开发系统,可见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并不能占据全部的市场。中国也同样如此,一些垂直的单点应用发展非常迅速,甚至比整体解决方案更快速,比如Kronos、盖雅等时间管理的垂直应用需求就非常旺盛。   趋势六:基于云平台的大数据   大数据往往和云计算相辅相成,只有云计算的模式才有大数据的可能性。大数据有哪些玩法?   1.员工的大量咨询都有共性,比如人力资源的政策法规,未来也许可形成类似siri的东西,当员工询问的时候,可从知识库里调出相关内容来做回应。每家企业单独建立庞大的知识库意义不大,未来一定需要外包,这是大数据模式的一种做法。   2.薪酬定级。未来若要了解某个岗位的市场行情,可以马上和外部数据做聚合,从而看到当地某类岗位的薪酬范围,这也是大数据的一种展现。   3.还有候选人或员工的全景画像。现在用户的大部分社交信息都在微信上,而微信相对是个封闭的系统,较难抓取数据。百度的全景画像做的不错,可以看到候选人在整个互联网上的一系列信息聚合。 总之基于云平台的大数据会是下一步的一个趋势。   趋势七: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   超过70%的eHR同仁认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中有较好的应用场景。自然语言的处理、语音识别、OCR、机器人等技术怎样和人力资源结合在一起?   招聘领域,很多创新公司都在做简历和职位的智能匹配,分析职位JD的真实意图,同时分析简历适合的岗位,不是简单的条件查询,而是自然语言的分析,可像人看职位一样,凭着经验和感觉做匹配。   人脸识别技术在人力资源里的应用也有一些场景,比如在线考试,可以刷脸识别考生和身份证上是否为同一个人,从而防止替考发生,可用于招聘应届毕业生的笔试中。还有刷脸的门禁,不少企业已经投入运用,自然地走过去即可识别。   还有HR智能机器人,智能化解决身份识别、打印等问题,可直接减少共享服务中心的用工量。   OCR技术可用于识别拍照上传的纸质简历或图片简历,OCR是第一步,简历解析是第二步,快速几秒就能变成数据库的结构化简历。HR和面试官如果想对简历做备注,也无须打字,直接说话就能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变为文字,轻松备注。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很多场景都能和人工智能结合,一些小点都会为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趋势八:免费增值服务模式面临挑战   免费增值服务到底行不行得通?过去一两年间出现了很多免费的eHR SaaS系统。免费就能获得很多客户,看似美好,其实面临巨大挑战。   挑战一:无法快速推广。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需求,需求个性化,业务逻辑复杂,导致HR系统无法规模化。   挑战二:能否获得足够多的用户。很多SaaS模式的厂商以免费吸引人,期望借助HR SaaS平台成为流量入口,提供其他增值服务的模式,但前提是HR SaaS需要拥有足够多的用户。   因此,与其免费增值服务,不如专注服务本身。     趋势九:价格战持续上演   从美国eHR市场与国内eHR市场客单价对比可看出,国内eHR系统售价非常便宜。一如既往像过去20年中国的eHR市场面临着应用价值被严重低估的现象,未来eHR领域的价格战还会持续上演。主要源于中国企业对eHR的价值认识不足,中国厂商之间也未达成共识,恶性竞争不断。   价格战的持续进行看似对企业有利,能用低廉的价格采购eHR系统,但实则不然,价格战会导致服务商难以获得盈利,由此也会造成服务品质的下降。因此,过低的服务价值会导致客户与服务商双输。     趋势十:eHR热门岗位   最后一个趋势就是未来最热门的三大eHR岗位:产品经理、运营岗位和数据分析。   面对时代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eHR系统面临着重构和革新,产品经理对eHR系统和创新应用的规划设计将关系到eHR系统能否应对未来的挑战。   而要打造更受员工青睐、体验更好的eHR系统,自然离不开悉心的运营,因此运营也会是未来的热门岗位。   在大数据与AI时代,数据的利用、分析尤为重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中可获得的数据才能让系统变得更智能,工作变得更简便,因此数据分析也是重要而热门的岗位。   eHR行业的未来与每一位eHR从业者息息相关,把握住未来发展动向,才能更从容地应对变化和挑战。十大行业趋势,为广大eHR从业者提供了思考、探索未来的多个不同视角,下一个时代有待大家共同开创!
    观点
    2017年07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