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吸引上亿美元投资的印度在线教育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巨大的教育需求、教育资源的稀缺、政府重视等因素,使得在线教育成为今年最受投资人青睐的领域之一。
在印度,教育资源稀缺和分配不平均一直是困扰着印度社会的重要难题。印度教师短缺量已超50万,此外尚有66万名教师需进一步培训。而且,印度的教育系统仅能照顾一半国民的教育需求。这意味着许多身处偏远地区和收入水平低下的印度人特便是年轻人还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这也是莫迪政府提出“数字印度”的主要原因,政府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提高印度国民的受教育水平。在这多方因素的作用下,在线教育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当前印度在线教育的市场总值已达到200亿美元。到2017年,该总值预计会增长到400亿美元。这无疑是个极大的商机。据印度工商联合会调查显示,由于印度教育水平有限,九成的家长选择将他们的孩子送去外面补课,补习班成为印度社会的主流产物。在线教育具有:模式灵活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内容精炼(在线教育砍掉了传统教育中25-55%的无用信息)、价格低廉(只是传统教育的三分之一)、节省能源(在线教育平均使每名学员减少了大约85%的能源消耗)等优点。这些优点使得在线教育市场受到国内外资本的青睐。
吸引过亿美元投资 主要服务K12、高等教育和技能培训
印度在线教育产业获得的投资已经累计超过1亿美元(此数字为粗算,有些融资未透露金额),获得投资最多的是K12、高等教育和技能培训三类公司。竺道在此为大家梳理了2015-2016年度印度在线教育市场获得融资规模最大的几家公司:
1.Byju’s是一家综合教育平台,它在2016年3月从 红杉资本和Sofina处融到了7500万美元。这是印度教育科技企业中最大的一笔融资。该公司事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重视应用程序开发、海量教学内容、像电影大片一样生动有趣的视频教育形式。该公司现有12万付费用户,未来计划超过30万。
2. SimpliLearn平台已经有250个不同课程,大部分都是关于IT技术,或者市场营销的知识。2015年4月,该公司获得了来自Mayfield Fund的1500万美元融资。接下来公司将开展金融、人力资源和其他方面的知识培训。另外,他们还计划直接用印度各地的小语种来提供培训。现在的营收是每个月250万美元,也就是每年3000万美元。它70%的营业额来自美国,15%来自印度,其余的来自欧洲和澳大利亚。
3.Toppr为一些想要进入印度理工(IIT)和医学院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模拟试题。当用户完成试题后,Topper会给出反馈甚至邮件答疑。2015年5月,其曾宣布获得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Fedility Growth Partners India领投,SAIFPartners 和 Helion Vetures 跟投。2015年10月再获200万美元融资。
4. CultureAlley是一家综合语言学习平台。CultureAlley于2015年7月完成650万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老虎环球基金、Kae Capital和500 Startups等。该平台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教师授课的音频和视频。目前,该应用支持英语、西班牙语、汉语、印度语、日语、意大利语、法语和汉语学习。该平台自称已拥有300万名用户。
5. Vendantu为6到12年级的学生提供在线辅导,基本上,他们是希望将线下的一对一辅导搬到线上,并使辅导更加个性化。学生和老师在课后可以进行互评。2015年5月,Vendantu获得了500万美元投资,投资方为Accel Parners和老虎基金。
6. OnlineTyari是一个基于手机端的综合考试平台。2015年9月该公司得到了VC投资人和多位天使投资人的500万美元融资。OnlineTyari有点像一个在线内容聚合器,为个人提供准备面试的相关材料,包括公务员、银行、UPSC, GATE,及省政府工作。该公司目前有26万日活用户,每月活跃用户涨幅大约是35-55%。
7. Cuemath为印度女性提供工作机会。女性通过该平台为幼儿园至8年级的学生提供在线数学教育。该公司于2016年5月在A轮融资中从Sequoia India和现有投资者Unitus Seed Fund处融得400万美元。Cuemath称其是印度增长最快的数学学习中心网络。超过25000名教师申请加入。
8.Meritnation是一家面向K12领域(幼儿园到12年级)的在线教育平台。它在2015年6月1日获得约394万美元的融资,投资方为Info Edge。该网站主要为用户提供一些视频、动画、交互练习及考试的方式来辅助学习。此外,Meritnation还提供一些中等教育的内容。该网站自称用户达到900万。
9.EduBridge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农村和城乡结合地区的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2016年2月该公司完成了250万美元A轮融资,Insitor Impact Asia Fund和现有投资人Acumen Fund领投。该公司声称在过去的5年已为超过5万名失业青年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
10.Springboard与其他只关注于内容的网络课程不同。在Springboard,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和一位导师接触,并且加入一个由同学和校友组成的学习社区。该公司的导师都是在一些科技公司如Airbnb、Etsy、Uber以及LinkedIn工作。公司在过去的12个月里已经将它的导师网拓展到了100位数据科学及设计的专业人士。该公司在2015年12月完成了种子轮170万美元融资。
在线教育前景虽被看好 但仍存在多方挑战
虽然当前的网上备考产业正带来很多令人兴奋的机遇,但是无法忽略的是,正如其他行业一样,要在这个产业中混得风生水起,绝非易事。它也有很多的挑战——要想在该行业立足,必须要应对好这些挑战。现将部分该行业面临的难题列举如下:
受限于网络普及率。尽管印度国内经济维持高速增长,但印度网普及率仍然不高。印度的很多地方仍然没有普及到电脑和因特网,仍有成百万计的当地学生无法接触到线上课程。他们甚至不知道在线教育的存在。
企业规模仍不大。目前印度在线教育平台的用户规模仍多处于十万级单位,相对于中国的百万级规模仍不够强。
融资还在早期。印度在线初创融资目前主要集中在种子轮和A轮,融资额度相对较小。虽然已经出现7500万美元的融资交易,但多数仍然给不大。
需要和传统备考中心展开竞争。虽然线上备考产业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普及。教育市场中相当大的份额仍是由传统的教育机构所把持。诸如TIME, Career Launcher等遍及全国的教育连锁机构和一些印度地方的教育机构,长期以来均牢牢地把持当地的教育市场。大部分的人仍认为传统的教育辅助机构更具优势:他们可以看得见自己的老师,并且和他们的老师展开实质性的交流。而在线教育的形式仅仅局限在网络上看见自己的老师,而实质上还是自己一个人在学习。
由于现有的市场参与者针对的用户群和深耕的领域不同,发展较为分散,故而印度在线教育产业还没有老大出现。该产业在印度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因为智能手机和网络在印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大多数在线教育产品还集中在备考领域,考试仍是印度教育的主题。这会让“技能印度”的愿望大打折扣。现在的印度在线教育还需要在模式创新上下功夫,比如视频、图片,大数据等方面。
【来源:钛媒体 作者/张耀峰,版面/那日】
-
观点
大数据服务还是那个大数据服务吗?
编者按:本文来源微信公号“智能研究所”(ID:HCR-TMT),作者慧辰资讯TMT研究部-张凤。
目前“人工智能”无疑是最流行的词之一,“大数据”是自2012年以来的流行词之一,现在大大小小的企业服务、论坛上都充斥着有关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内容,那么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生态模式究竟是怎样的?
2012年大数据是个流行词,没想到4年过后,在一些大数据论坛上还有人会说“如果我有大数据,我会怎样怎样……”好吧,如果还停留在如果上,就不该随便上论坛演讲,讲不好说不准工作都没了。现在大数据挖掘的技术都很成熟,更完善更系统的解决方案早已有人做得非常好。如果连数据都还没有,那就什么都不用提了。毕竟,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生态模式已经开启。
7月初,据外媒福布斯报道百度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中国政府采集数据提供支持。7月13日,李彦宏在百度的开放云战略发布会上首度公开百度开放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为什么谷歌和百度都在人工智能领域重金发力?2015年百度投入研发创新的资金占公司总营收的16%。谷歌就不用说了,在量子计算这样离实现还遥不可及的技术上都已经投入很多研发资金。因为互联网未来向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数据。有数,有趋向完整的海量数据是现在所有巨头在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生态模式的重点。
数据获取的最新模式:众包
众包是一种整合资源提升效率的方式,通过众包可以在集合海量数据中,筛选符合一定标准的有效数据,能够降低数据收集的成本,提高机器学习训练的效率。有个生物学家叫戴维•休斯(David Hughes),他和作物流行病学家马塞尔•萨拉斯(Marcel Salathé)将机器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农业病虫害智能防治上。他们将关于植物叶子的5万多张照片导入计算机,并运行相应的深度学习算法,针对在明亮的光线条件及合乎标准的背景下拍摄出植物的照片,最终程序正确识别率高达99.35%。如果在互联网上随机选取的植物叶子照片,其识别准确率将降至30%-40%,这也是目前视觉识别技术在复杂环境下尚未突破的地方。为了突破算法的限制,提高准确率,休斯和萨拉斯开发手机应用Plant Village,让世界各地的农民通过Plant Village上传患病作物照片,其中包含照片如何拍摄、拍摄地点、年份等大量数据,并包含农业专家对此做出相应诊断的信息。这种方式出现之后,数据获取的难度依旧聚焦在多维度数据资源的聚合,众包可以解决从分散的个体获取目标数据的问题,但对于基础数据资源层的扩张和占领依然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砸钱战斗。
数多了怎么办:智能计算
有些人在努力获取数据,有些人在为数据多而未能充分利用而焦虑。
数据量级达到一定程度,再利用数据优化服务需要人工智能算法。随着企业数据量的积累,挖掘数据提高效率变成了必需。比如商业应用中打车平台的应用,国内平台滴滴与快滴合并之后,业务线从出租车扩张到专车、顺风车、公交等领域,数据范围猛增,数据量包含司机行为数据、顾客行为数据及各种路线数据、实时交通情况数据,定位数据等,据滴滴官方公布,滴滴出行每天处理的数据量达到70TB,由于订单处理响应时间的要求,单纯处理数据的效率已无法满足实时服务的需求,必须借助人工智能算法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服务效果。从用户体验角度,也需要实现提升定位精准度,提高接单率,缩短应答时间。目前滴滴内部基于海量数据+机器学习算法的推荐匹配系统,针对海量司机的交班时间、地点、接单/拒单情况等海量数据进行司机画像,以此为基础,针对实时的订单数据,分配订单时实时按需分配,满足服务需求。从数据应用展现更宏观价值的角度来看,基于滴滴已有数据,可整合实时交通情况数据,包括拥堵路段、集中路线、集中商圈等多维度动态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达到整合一个城市的车辆分布,实现统筹平衡调度的目的。
大数据服务的现在及未来:智能+生态模式
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态模式将更多的应用于在商业场景下。我们认为,大数据服务未来将有以下四种模式:
一是形成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提供平台。当前企业数据大多仅留存于企业内部,在开发应用上一般也只有内部应用,企业之间数据各自孤立,独立计算,行业内尚未形成整合大数据,目前第三方数据采集、监测机构已经开始致力于多维数据的采集服务,包括外部数据的直接采集和企业内部数据的间接采集,已有第三方在提供基础数据库资源。未来伴随数据维度的丰富和数据量的扩大,第三方机构将采集并使用智能算法结构化处理形成相对完整的数据资源提供平台,并针对些海量数据的存储、整合及计算提供基于云端的平台式服务。
二是出现技术服务平台,包含提供Paas服务的开源平台及计算能力、大数据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支持。从目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企业发展来看,只有巨头和少数创业企业掌握核心算法及存储真正大数据,更多企业通过合作或建立产业联盟的方式获取行业或其他领域的数据。但对于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应用需要技术支撑且突破这些技术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没必要所有企业都去做这件事。PaaS服务将数据处理能力作为模块开放出来,使得数据挖掘技术的使用门槛和成本大幅降低,更多企业有能力利用云端数据服务创造附加价值。因此形成Paas服务平台或解决方案技术服务平台,据此可以聚合数据资源,优化算法,提高准确率。另外也会形成基于数据存储、处理及挖掘技术的整体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企业可以将数据服务完全外包给第三方机构,第三方机构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在云端整合资源并优化技术,提高准确率,同时产生推动行业发展的效果。
三是出现资讯服务平台。大数据产业相对仍是新兴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企业需要寻找大数据资源或技术服务平台,另外一方面第三方服务机构需要推广宣传自身及行业发展、技术发展现状。在这种背景下将出现起到桥梁作用的专业资讯服务平台,连接企业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同时起到发布整个行业前沿信息的作用。
四是出现交叉/垂直化服务应用。现阶段在教育、金融领域的垂直应用以及在未来智能营销、智能制造等交叉行业的应用。如在教育行业已出现利用积累的教、考、学环节的大数据结合深度学习算法推出个性化学习平台,如国外的Knewton、国内的智学网都是这种模式。未来将延伸至农业、制造业、交通、医疗等各行各业,出现如智能农业生产管理、智能交通、个性化精准医疗等创新服务。
本文转自36氪,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9796.html
-
观点
硅谷顶尖风投 Fred Wilson:主动投资 VS 被动投资
编者按:在投资理财中,投资者面临两种基本的投资策略: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硅谷顶尖的风险投资家 Fred Wilson 通过多个实例分析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的区别,并发表了自己对投资策略的看法。
如果你只在公开市场购买股票,这是被动投资。
如果你在公开市场买了某上市公司10%的股票后,并寻找坐上该公司董事席位的机会时,这是主动投资。
如果你只购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这是被动投资。
如果你买了一块空地,修建了一个公寓,然后租给别人,这是主动投资。
如果你购买债券只是为了获得利息,这是被动投资。
如果你为开发者提供“硬钱贷款”(hard money loans),这是主动投资。
如果你在别人领投的天使轮融资中投了一部分钱,这是被动投资。
如果你领投了种子轮,且在董事会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是主动投资。
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都是可行的。如果你选择被动投资,最好投资流动性市场,这样当事情进展不顺利时,你可以撤资。
如果你选择主动投资,最好选择非流动性市场,因为你必须投入时间、精力和脑力,确保事情能够按照你的想法运行。
当你进行被动投资时,很难“打败市场”(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数的收益)。这并不是说被动投资的收益不高,尤其是从长期来看。
如果你真的想从投资中大赚一笔,除了投资金钱以外,你必须投入时间、精力和脑力。
这意味着你要成为一名主动投资者。
这就是我喜欢投资的原因,你需要限制自己投资的数量。主动投资很难规模化。
我在天使轮、种子轮和 VC 市场上发现的一件事是:投资人和投资机构都试图采取主动投资的方式,并且希望将这种方式“规模化”。
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行的。
你可以选择集中精力式的主动投资,也可以选择多种多样的被动投资,两种模式都可行,但是我认为你只能从两者当中选择一个,将主动投资“规模化”是不可取的。
本文来自翻译:avc.com
-
观点
这家价值7亿的公司只有13人,你说,一家创业公司应该招多少人?
最近,公司的一名小伙伴告诉书单君,他出去相亲时,最怕姑娘问他:你们公司有多少人?
说实话,那一刻我有点无奈: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用人口衡量公司水平啊。
其实,没转变观念的人还不少。比如,很多企业仍然是把“做大做强”当做目标的。
“做强”固然无误,“做大”就一定好吗?
今天,书单君和大家分享,来自知名天使投资人土匪杨轩的一篇文章,“书米”们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启发。
2012年10月25日,Facebook以总值7.15亿美元收购Instagram。此时,后者的员工一共只有13人。
现在的创业不比以前,创业都会争取拿一笔风险投资。当我问那些来找我谈融资的项目“拿钱后要做啥”,百分之百都会有一个理由。
就是招人。增加人数, 扩展业务。
这个理由无可厚非,公司要发展,员工就得增加。
但是每个阶段需要多少人,自己能管多少人?这个问题可能需要非常认真地思考下。
创业公司的“死亡公式”
先看看倪正东(清科集团CEO)怎么说——
“很多创业者在融到VC的资金后,会在第一年花掉募集资金的50%-80%,然后第二年把剩下的钱花掉。他们募资后会雄心勃勃地干三件大事:
扩大办公室或者搬豪华办公室;涨工资,大幅招人;大幅增加市场营销费用。
之后,他们又没钱了,并处在生死边缘。很多创业者,都会因为曾经花钱太快后悔!”
他说的其实非常有道理,可能创业失败的理由千千万,但是拿了投资又失败的公司大部分都走了这条路。
一个创业型公司每个阶段需要多少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谈。但是有三个天条我觉得大部分创业公司都适用:
1)联合创始人不要超过3个(除非起步就是个明星级的大项目,类似于小米);
2)在没拿到投资之前,如果有盈利业务,人数不要超过10个。如果没有盈利业务,人数不要超过5个;
3)在拿到第一笔投资后,如果钱没超过500万人民币,又无客服和大量销售人员,人数不要超过15个。
极客学院CEO靳岩对此写过一段话,供大家参考——
就创业公司人数的问题,我老是和创业的一帮朋友们探讨。最早我也很迷惑:
为啥一家公司做这么点事情,就需要几十个人?为啥一个CEO一裁人,公司里边的人数就裁了一半?甚至什么前台、HR,都自己去做?
后来慢慢的明白,原来人数不是成功路上的必要条件,人数在某些时候甚至和创业公司的成功成反比。
认识的一哥们,很有意思。他说,靳岩,我总结了一个创业公司提升3倍效率的公式。
我听了听,感觉还挺那么回事的。至少很有意思,懂的人可以参考,不理解的人可以博得一笑:
“假设公司原来有50人,效率低,老是感觉人手不够。各个部门的老大老是吵着要招人。
送走1/3不合适的,包括部门老大,效率立刻提高了1倍。
间隔1-2个月,坚决砍掉不核心的业务,让公司集中在一件核心的事情上,效率再次提高一倍。
经过一段时间,有人跟不上公司发展的节奏,再送走1/3掉队的,效率再提高1倍。
33人*(1-1/3)=22人
至此,显性薪水不变。人数从50人减少到22人。效率提高到400%。”
很多人都习惯性去想:如果我们没有50个人,我们的创业如何成功?如果没有一个人数多的团队,事情怎么能够做完?
亲们,不管是不是创业公司,不管在哪里做事情,永远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关键在于如何做起事情。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边,如果这件事情没有排上优先级,那就说明这事不重要。更直白地说,这件事可以不做,甚至是不值得做。
那为什么还要安排很多人去做这个事情?
这是老大的问题,是leader的问题。员工数量不是成功道路上的必要条件。
公司人数是创业公司的第一大天敌。
创业不容易,成活率简直低得可怜。从今天开始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创业公司,你的公司成功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
190人就能做102亿生意
2016年6月21日,腾讯公司宣布,确认收购日本软银集团所持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的股份,占股约84.3%。
这家收购后估值为102亿美金的公司,旗下共有《部落冲突》、《皇室战争》、《海岛奇兵》和《卡通农场》四款游戏。2015年,这些游戏为Supercell带来21.09亿欧元收入(约合23.26亿美元),净利润8.48亿欧元(约9.64亿美元)。
花了六年时间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手游公司,荷兰的Supercell却只有190个人,其中一半是研发团队。这样算来,人均净利润达到了500万美金之多。
其CEO 潘纳宁(Ilkka Paananen)
从企业文化方面解析了公司的成功
“不像有些公司动辄招揽数百名开发人员,Supercell一直保持精巧,每个团队由7人组成,迅速开发游戏,然后迅速抛弃(但只有一个人能做出淘汰决定,就是拿出创意的人)。”
2015年11月,史玉柱(巨人网络董事长,书单君注)专程拜访了Supercell,对其精简的组织架构表示赞赏。
----- 最后看几个不错的创业公司 -----
➀ 唱吧
陈华在离开阿里之后再次创业刚开始做的是最淘,虽然拿了上百万美金的融资,但是人数也就是30多个人,最淘没做成,重整团队开始做了我们现在知道的唱吧。
我想大家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唱吧是一款虽然很简单,但是不得不说是很nb的产品。
在后续轮拿到千万美金投资,真没想到团队不但人数没有扩张,而且只有十几个人。
真是一家高效率的公司,成功是有理由的。
➁ 37signals
这家公司是我非常欣赏的一家国外公司。
学过RubyOnRails的人都知道,ROR是一款伟大的Web框架,让Web开发变得无比有效率,包括Twitter都采用的ROR的开发。而ROR的创始人DHH(David Heinemeier Hansson)就是37signals的创始人。
37signals,是2008年十大最值得关注创业公司,在web应用业界可谓鼎鼎大名。不仅仅有BaseCamp、Highrise、Backpack、Campfire等知名产品,同时还衍生出一本Web创业公司的经典书籍《Getting Real》、《ReWork》(当时在Amazon书店排行榜第一)。
37signals目前只有35名员工(包括客服),运营了超过13年,年收入估计超过千万美金。
➂ MailBox
团队只有13人,做出了iOS上最好用的邮件客户端。发布不到一个月就被Dropbox给收购了。
➃ Path
在发布Path1.0的时候只有15个人,在发布让人惊艳的Path2.0的时候,员工人数才有25人。估值超过2.5亿,B轮融资达到了4000万美金。
➄ Instgram
Instagram公司位于旧金山,由凯文·斯特罗姆(Kevin Systrom)和Mike Krieger联合创办,产品于2010年10月正式登录App store,随后用户迅速增长,Instagram上线仅一周就拥有了10 万注册用户。
2012年10月25号,Facebook以总值7.15亿美元收购Instagram, 员工只有13人。
➅ Whatsapp
2014年Facebook以190亿美元收购了即时通讯应用服务Whatsapp,当时whatsapp仅有35名工程师,但该应用的用户数已经超过4.5亿。
大概因为从小就被灌输了“人多好办事”、“人多力量大”的观念,我们都曾有一种幻觉:如果一家企业能拥有成千上万员工,那就是极好的。
但是,员工人数增加不等于企业变好。就像杨轩说的,如果人多了,公司效率变低了,反而死得更早!
“一名优秀的员工可以顶50名平庸的员工,并不是说一个人可以干50个人的活,而是他可以影响到很多人。
“优秀的员工只要告诉他要做什么事要什么效果,他就会想办法搞定。
“越是出色的人越善于在缺乏条件的状态下把事情做到最好,越是平庸的人越是对做事的条件挑三拣四。”
乔布斯的这几句话,书单君一直深以为然。
因此,比起一味地招人扩大队伍,书单君更多时候是暗自拿起“小鞭子”,督促小伙伴快点成长。尽管偶尔觉得自己挺严厉,但是我知道这样才是对小伙伴、也是对支持我们的“书米”好。
同时,我也相信另一句话:招揽优秀人才永远是创业公司最重要的事。
2015年9月,whatspp的用户数超过了9亿,工程师的数量仍旧保持在50名左右。
➆ 小红书
被总理称为“2015年中国发展最快的创业公司之一”的小红书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已拥有近2000万用户,在完全零广告投入的前提下,半年销售额突破7个亿。
标榜“产品技术驱动”的小红书却只靠30个工程师和产品经理撑起了千万用户十亿交易额的社区电商平台。
-
观点
资本寒冬又来了?十位投资人说出了他们的理解与选择
编者按:前些日子,一张疑似“张颖内部分享”的截图在网上传开,于是“资本寒冬”的论调又一次在创投圈出现,紧接着网友们纷纷“催包凡交稿”。在此之际,分答与我们一起发起一个讨论,关于投资人在本次“资本寒冬”中的看法,以及哪些企业能够得到投资人们的青睐。
去年5月到8月,是二级市场投资者哀鸿遍野的三个月,上证指数由7年以来的高位5178点暴跌至3200点,几近腰斩。二级市场的遇冷似乎也牵连着一级市场投资人的态度,“资本寒冬”的论调适时出现了,很快就成为当时互联网创投人最流行的话题。
一整个春夏秋冬过去了,二级市场没有丝毫回暖的迹象,上证指数甚至一路下探至2700点附近,看上去这个“资本寒冬”好像还没有过去。
就着这个话题,记者通过分答进行了一次采访,60多人参与了这个讨论,其中更是包括10余位知名风险投资人。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对资本寒冬的理解。
天使投资没有寒冬,只有洗牌
相比市场中的嘈杂声,直接与资本寒冬利益切身相关的风险投资人大多并不认可资本寒冬的说法。前百度副总裁,清流资本合伙人王梦秋甚至认为从来就没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寒冬,“因为资本市场的钱并没有减少,有质量的项目依然可以在冬天拿到足够多的钱。”好未来教育的投资总监贾晓楠也持有类似观点:“假设资本寒冬真的存在,那也不是资本总量变少了,而是投资人变得更理性了“。阿尔法公社合伙人许四清则表示,“我们投天使轮不在意资本寒冬,这个阶段对资本的敏感度比较低。”普思资本高级投资经理李春阳直言资本寒冬对机构是好事:“帮助我们淘汰身子骨弱的企业,筛选起来也容易些”。
投资人说不在意寒冬,但从总的数据上看他们似乎把钱袋子捂得更紧了。2016年已过半,但从IT桔子披露从投资数量上看,2016年种子、天使、A轮的投资数量只占2015年的33%、21%和45%。从金额上,2016年创业公司融资金额更是只有2015年的25%左右。
优秀机构投资人的态度与大盘的整体下行趋势形成对比,充分验证了天使投资领域的二八法则——优秀的投资机构并不畏惧寒冬的到来,但是更多的机构与创业者正在经历着残酷的洗牌。
哪些公司在寒冬中会被翻牌子
寒冬中被拒绝投资的理由有千万种,但受青睐的企业总有一些共同之处。在采访中我们询问了这些投资人在寒冬中投资了哪些企业以及背后的投资逻辑,他们也说出了寒冬中的投资偏好。
传感器、大数据、医疗
明势资本合伙人黄明明:我们最近投资了一家做光纤传感器的企业,主要用在医院和养老院中的设备。它可以用低成本的方式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我们认为能真正穿越资本寒冬和经济低谷期的行业只有两个,一个是大健康领域,一个是颠覆型的科技。
光信资本副总裁吕薇:在资本寒冬中,我们希望把钱投给抗周期强的领域,例如医疗。因此我们投过一家叫就医160的公司,团队配合默契,且业务很扎实,在全国几千家医院都很好的合作关系,业务上有很高的护城河与门槛,这个不是烧钱就能获取的。
顺为资本投资经理段誉:在市场低谷的时候,两类公司会比较受欢迎。一种是有高增长潜能,并能产生现金流的,这种企业生存能力不是问题,而且还有很好的想象空间。另一类是有明显的核心技术的公司,俗称硬科技,我们投资了一些有核心技术的传感器公司。
娱乐、消费升级、音乐
清流资本合伙人王梦秋:我把目光聚集在消费和消费升级这个方向,我们看一些特别有品质的消费品牌、按照人群交易细分的渠道平台,以及非常有调性的消费引导媒体。
创享资本合伙人贾珂:资本寒冬对范娱乐行业影响有限,我们近期投资了一间虚拟偶像公司叫厦门优塔。我们认为音乐是长期存在的娱乐行为方式,大众的参与感也很强。该公司研发的引擎对中文的支持优于国外同类产品的,在国内细分行业中没有直接竞争对手,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共享经济、教育
愉悦资本合伙人李潇:我们主要投资了三类公司,一个是途虎养车网和小猪短租,他们在行业内已经有了领先地位和很高的壁垒。第二类是好租网、梦想加这种用共享经济等创新方式改造巨大的传统行业,第三类公司是把中国已有的模式复制到海外,做全球化的拓展,我们投了一个东南亚版的支付宝。
未来工厂高级投资经理姜敏:教育行业有非常好的抗周期特性,并且有很好的现金流。为公立学校提供有用的产品和内容的公司兼顾了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些会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方向。
模式、团队
阿尔法公社合伙人许四清:找到最优秀的人,资本寒冬就不可怕。我们把钱投给了类似薪人薪事、美洽、见过宠物、诸葛IO、pmcaff这样的企业。一是大方向好,二是商业门槛特别明显,最重要的是创始人过往有成就,我们投的团队创始人超过一半在BAT360这样公司做过总监或以上职位。
好未来投资总监贾晓楠:资本寒冬的时候投资人会变得更理性,一些“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性感商业模式会不受欢迎。盈利模式清晰的公司会更受投资人青睐。此外有前瞻性、足够务实、人不多但是精良的敏捷型公司投资人会很喜欢。
普思资本李高级投资经理春阳:我们投了在行,除了它在共享经济领域开拓出非常好的变现方式,此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团队展现出来的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分答这两个月的惊艳表现证明了这一点。
-
观点
人工智能、企业服务,创业公司如何打破BAT“一手遮天”的局面?
本文是“2016联想之星WILL大会”嘉宾分享精选,主要围绕人工智能、消费升级、创业经验以及企业服务领域的相关探讨。希望他们观点对你有所启发。
技术驱动下的商业“恐惧”
周源(知乎CEO):过去三五年的互联网产品基本上都是靠技术不断地迭代才能够活下来。我认为VR发生质变的时间至少在三年以后,我们看到有大量的成本,一方面是整个硬件的成本是非常高,另一方面里面有一个很缺的是内容从哪里来,一旦连接完成以后,其实是一个介质的改变,一定会释放出新的内容的产生,这个新的内容产生一定分成两种,一是所有人个体的内容产生,现在已经看到所有直播平台都好像给了一个窗口可以做这个事情。第二是专业的机构在里面,不光是提供内容,还提供专业的服务,这个事情可能是需要有一个过程。
汉雨生(燃石医学CEO):现在精准医学已经没有办法把科技和医学完全分开,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做精准医学公司想做得好的话,必须有实验室、医学、生物学、生物性医学、IT,这五个方面的人才集合在一块儿才能把一个精准医学的公司做好,不像以前比如我们做药物研发基本对药物了解就可以,做医疗器械,髋关节置换,可能是生物学加上一些类似于材料学的就可以。精准医学是非常复杂的多学科技术。
印奇(Face++创始人):我认为,未来的人工智能的企业,如果今年或者说明年人工智能的企业还在说自己是平台化公司或者纯技术公司,我觉得是“耍流氓”。人工智能公司一定要选择你去改造和升级的行业,一定会跟一个行业强挂钩。这个行业要不很新颖,之前没有特别强的传统的,一般不可能,因为你选择的行业会选择足够大的行业,这也行业的竞争对手有点是作为互联网的或者是人工智能的企业和传统企业你们各有优势,在这样的竞争中,不一定是拼得你死我活,希望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狭隘的恐惧
周源(知乎CEO):我认为是狭隘,人都会在某个阶段很狭隘,来自于我最大的恐惧是我不知道我狭隘。我可能就做了一些判断决定。原来是事后知道,现在变成事前了。最大的恐惧就是不知道自己狭隘。
机会时间窗口变短的恐惧
印奇(Face++创始人):最近半年我最大的恐惧是真正能够留给一个创业公司成为一家特别巨大的公司的机会,比如在人工智能的行业,时间窗口越来越短,人工智能这一拨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和起到变革的,大部分真正能够看到的机会是已有的巨头们,作为一家创业公司,至少我们的目标不是说发展到怎么样,追求一些个人的财富回报,还是真的希望把这个事业长久做下去。我的感觉就是时间窗口留给我们的时间越来越短。
梦想被吞噬和压制的恐惧
汉雨生(燃石医学CEO):其实每个企业家和创业者都会有特别担心的方面,比如融资、团队、发展等等,我觉得这称不上恐惧,因为是阶段性的。如果真正的恐惧是什么,就像刚才说的未来基因的读和写究竟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我们作为一个创业者在这里真正是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当你想这个的时候才是真正深层次的恐惧,而不是现在我们遇到的一些麻烦,另外你有办法解决,比如融资大不了低估值点,融少一点,团队的问题可以解决,不是第一,可以是第二。最恐惧的是行业,我们涉及到都是跟生命相关的东西。
消费升级用户被带着走
梁峰(悦跑圈CEO):用户的使用习惯也许是错的,得告诉他我的方法,信我的可以相信我,不信我的可以离开我,你只有不断的做减法,找到那些人是一直跟着你用的,他才有价值。如果是用户把你当成就听我的命令就行,用户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这个软件也丧失了你的灵魂也丧失了真正的教育意义,这个软件就跟别人是一模一样的,没有存在价值了。
张天一(伏牛堂CEO):出现这些更大的企业机会在哪儿?有三点:第一点,互联网的出现一定会提高整个行业的品牌运营效率,乃至提高整个行业的品牌议价。第二点,更好人才的进入必然会提高这个行业在供应链和运营端的组织和运营效率。第三点,今天的整个IT系统包括数据的进步,移动互联网的这拨红利必然提高整个行业的运营效率。
资本寒冬:广集粮、缓称王
梁峰(悦跑圈CEO):体育在去年还是风口上的猪,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资金已经开始紧张了,到了今年就会更悲摧一些,我身边很多我的同行做体育的,基本上很少在开发布会讲故事了。
面对寒冬我们做了三个决定:
第一是停止投资,我们自己本身是创业公司,资金也不多,从今年开始就停掉去投别人的想法,开始直接先形成联盟,这是我们稍微有一点改变的地方,也不再是大手大脚的花钱。以前我们融了资没有怎么用的话,也是去投别人。
第二是HR去挖人,随着资本的寒冬肯定有很多人才会离开,觉得已经维持不了他的需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挖人的机会。
第三是开源。我们自己把本来准备在明年开始做的两个项目今年提前做,因为这两个项目确实是可以马上变现。我们把这两个项目提前,包括我们今年已经开始招明年的商,赛事的商,寅吃卯粮也好或者提前落袋为安也好,就是先把现金落袋。
我觉得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体育公司还是普通的公司,哪怕是小作坊,都是现金为王,手上有钱比什么都重要。总体来讲,做企业是要自己能活下来,不要指望投资人雪中送炭,一般是锦上添花。
刘泽辉(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联想有一句话叫“退出画面看画面”,还有实质性思维,我觉得这个一个是作为企业家也好,或者是创业者,我们今天的创业者企业还在发展阶段,现在作为创业者和创业家更准确。当然生存很重要,我们作为创业者,活下来是最重要的,其他所有的都是为了生存,还是建议大家能够花出一点时间,每周也好,每个月也好,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一下未来。我们做这件事情和创业的时候,特别是投很多创业企业,最初的事情和最后成的事情有很大的区别。
企业服务BAT为何无法“一手遮天”?
刘俊彦(环信CEO):2B和2C的产品完全不一样,2C的产品好多时候可以用程式来驱动,你看一看别人怎么做你就可以回去抄了,决定这个东西产品成败的元素不是产品做得多好,技术多好,是资源技术推广运营做得怎么样,以我们的行业为例,我们做SAAS客服,有没有见过两千个客服坐在一个屋子里怎么工作,怎么排班,怎么管理,我们普通人想像不到的,咱们没有这个知识,对于BAT来说,他们获得这个知识跟我们获得是一样难的,作为创业公司如果早进入这个领域它的壁垒比较高,BAT也没有这个知识,不是靠常识获得的。
第二,做2B产品,做SAAS的产品是研发驱动的产品,是研发运营的东西,BAT擅长的是资源,就像我们挖坑按种树一样,刚开始我的人才架构,我的产品架构决定我前面只能挖十个坑,只有十个坑可以种树,所以BATT虽然有再多的钱再多的人投不上来也是没有用的,所以这种情况下就是你有做的钱、做多的人我们都在前线只能投10个人,如果我投的早,其实还是很难赶超我,在资源投入上BAT没有什么优势。
第三,从销售上来说也是这样的,做电梯广告的时候有就要用到了,做做多的广告,对2B的销售没有任何帮助。作为很多BAT来说,他们擅长什么,有的是流量,有的是钱,但是很可惜这个流量和钱对于2B软件的销售没有任何帮助,你不能投电梯广告,你现在的用户都是2C的用户,你再怎么导也导不成2B的用户,你真的要养几十个、几百个销售,躬下腰去干活,BAT来说他与其挣钱挣的很容易,他愿不愿意躺着挣钱,愿不愿意爬着挣钱,养几千个销售挣这么累的钱,从现在看事实是这样,他们很多是选择不挣这个钱。
从这三点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在2B行业竞争从BAT来说和创业来说,大家的门槛都差不多,他们没有任何额外优势。具体到我们的案例来说,我们做环信通讯云的来说,在过去两年里面,腾讯、阿里都有跟我们类似的产品,曾经有一段时间各方面都做了很多宣传推广,现在我还坐在这儿跟大家聊天,我们曾经的竞争对手可能都销声匿迹了。这是一个事实的证明。
张溪梦(GrowingIO 创始人):其实BAT第一个他们在数据分析领域里面都非常强大了,在过去十几年还是积累非常好的经验。回到刚才几位创始人分享,我们中国现在已经从流量向存量,存量向精细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应该有分工的。这是我对社会和世界未来的一种期待。大家应该各有专攻,把自己做的事情做好,最好能够做到极致,帮助我们的用户实现某种价值,迅速的落地。如果一个公司同时齐头并进做一百件事情有可能很难做好。这是我跟刘俊彦的感觉是差不多的。
另外,数据本身存在于各个企业里面,是很泛的概念,在这里面又能够创出各种各样不同的服务。今天比如做的数据分析,听上去很泛,还是非常专注在用户的行为上,能预测用户未来流失,增加他的留存,帮助企业变现,这些还是有很深刻的一些知识、方法论、理论体系,包括产品或者工具。
一个企业服务公司它需要各个功能职能部门都不能太差,这就要求你在各个环节里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其实是一个蛮苦蛮累的活,我们每天在公司里,现在微信当中发的“跪服客户”,就是跪着服务客户,这个过程还需要很多时间、精力、情感、服务的,真正的BAT有没有那么多资源去建那么复杂的团队,打那么多细分的领域,我觉得不一定是很现实的。
最后一点,企业服务是一个长远的事情,必须要在这一方做很长期的准备,不是靠流量一下子就把入口控制了,把钱装兜里了,如果这种思维的话是很难做好一个产品的。
季昕华(UCloud 创始人):我们跟BAT竞争了四五年,从整个行业发展来看,我认为BAT肯定会进入企业市场,因为在消费的领域市场已经他们其实垄断了,但是整个消费领域占整个互联网,分为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规模会远远大于消费互联网,BAT开始进入2B的领域,确实也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比如说有一个SAAS产品,可能去年的收入原来是一年将近有七八千万的收入,后来“丁丁”一出来,他只能给我提供免费,从七千万瞬间降为零。但是我们认为BAT做企业服务,有三大困难,第一大困难是整个基因不太一样,原来做消费的不需要跪服客户,从互联网来推,他们见客户是高昂着头去做客户的,所以经营上是比较大的问题,有比较大的压力。
第二是传统的消费互联网它的利润非常高,而企业互联网相对利润比较低一点,一个具有高毛利、高利润的企业要进入一个低利润企业的时候,他们在资本市场的压力会非常大,会逼着你说不敢长期投入,像国外的亚马逊本来是低毛利的市场走向高毛利的业务他就愿意做了,从高毛利业务走向低毛利业务,压力就比较大。
第三是像刚才说的一样,做企业市场每一个方面都不能差,比如技术、产品以及销售。传统的BAT其实没有很好的销售团队来做这个事情,这是很有压力的。
来源:虎嗅网
作者:饭酔分子
-
观点
SaaS 行业的下一次重大变革将会怎么样?
编者按:当今, SaaS 行业“热”地一塌糊涂,现在你会预想到它的下一次变革吗?红点投资(Redpoint) 的合伙人Tomasz Tunguz 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SaaS 行业的下一次重大变革是将“软件即服务”从一个“取代者”(displacer)转换成一个“破坏者”(disruptor)。
取代性的技术和现有的技术会就同样的购买参数进行竞争。破坏性的公司则会改变购买者的想法,解决他们的需求。如今,大部分 SaaS 产品都是“取代者”。
最初,人们认为 SaaS 产品很廉价,比不上同行服务。5-10年之前,这种说法可能是对的。但是,现在 SaaS 公司的收益在整个软件收入中占15%,正不断取代比较旧的竞争对手。
然而,大部分收益是可取代性的收益。不管它取代的是现有 CRM 系统还是“纸和笔”,现有的软件公司仍然都在围绕同样的购买参数进行竞争。例如,通过对 CRM 系统进行个性化设置,使其整合后的功能对购买者更具吸引力。
软件行业可以简单地分为记录系统和工作流应用程序。记录系统是特定部门或公司的单一信息源。CRM 是标准的销售信息源;ERP 系统是标准的公司财务信息源。记录系统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可以为公司的管理团队生成报表,提供见解,而不是因为它们的用户友好性。
另一方面,工作流应用程序会敦促人们做工作。针对销售人员、销售发展代表、营销人员和客户服务人员的产品是最成功的。
大部分 SaaS 公司会利用网页浏览器的分发优势,追求自下而上的获客方法。这些软件公司追求的是工作流程的价值主张。但是也有例外:Salesforce、NetSuite 和 Workday。
有些公司从工作流应用程序转变到记录系统,Zendesk 就是这样的一个实例,它起初服务的是中小公司,后来服务中级市场,然后转换为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级记录系统。
但是,这些案例仍然都是关于取代性的。影响它们作出决定的因素都是一样的。
在 SaaS 行业的下一次变革中,创业公司可能会改变购买流程,利用工作流破坏记录系统。从这些用途中收集的数据会提供之前的记录系统则无法提供的见解。
例如:现在的 CRM 技术会告诉 CEO 公司关闭一个账户或者支持一个账户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吗?最终这个客户是否是一个盈利的客户?
对于一家 SaaS 公司来说,工作流产品具有根本的战略优势,因为它为现有的人员提供了一个无形的制高点。我们还没有看到很多工作流应用程序颠覆记录系统的例子,但是通过利用战略优势并改变购买过程,新的 SaaS 公司会从“取代者”转换成“破坏者”。
本文来自翻译:tomtunguz.com
-
观点
脉脉刚推出的业问能拯救办公室八卦吗
“雷军和他老婆离婚了?”
有好事者在脉脉上提问,结果真的有人爆料:“雷布斯离过婚第一任妻子是武大校友,有两个女儿,现定居新加坡。现任妻子在百度是个中层,跟同事时常抱怨跟雷军在一起有点儿累,不但管的太严,心思还不在家里。”
这个经小米内部人士爆料的消息,一下子就在网上火了起来,不可否认职场八卦的威力,人性都是暗黑的嘛,喜欢看撕逼,看八卦,看吐槽,这也是为什么脉脉这款主打职场社交的APP,40%的流量都在匿名八卦这块。
顺着八卦的逻辑走下去,如果能够将公司八卦流程化和场景化,那么是不是就可以产生更多内容,更多的流量——这就是脉脉业问的逻辑,脉脉业问是脉脉昨天推出的一个新产品,主打下匿名悬赏爆料,可以向各大公司员工悬赏提问,打听公司八卦内幕,也可以开通答主,以员工身份匿名答题。还有偷听答主和提问者对半分的机制——基本上,你可以理解成一个匿名职场版的分答。
虽然是一个分答like的产品,但脉脉的CEO林凡告诉我,还是和分答有不同,首先它是匿名的,其次面对的人群不一样,领域也不一样。
所以主打匿名悬赏的业问能成吗?
先来看需求端,职场八卦是一个非常广大的市场毋庸置疑,每个人每天差不多有8个小时花在公司里,这中间没有故事?我不相信。即便是垂直在互联网行业,也是百万千万级的容量,刚需没有问题,接下来具体分析,业问主打匿名问答,比起之前在大论坛式有一搭没一搭的交互,问答的方式更加直接更加产品化,有利于产生内容和传播内容,相当于把之前混在论坛里的问答形式的八卦爆料提纯出来,群众喜闻乐见,很大很强大。
但有些问题也值得注意:比如模仿分答没关系,但分答上的很多回答是通过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去导入流量,但既然是匿名八卦,当然是一些猎奇,灰色的信息居多,比如上文提到的雷军离婚,以及裁员,福利,待遇,潜规则什么的,大家泡在里面匿名聊的很爽很开心,但突然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堂而皇之的分享到朋友圈,让自己的领导,家人,同事,朋友看到,恐怕多少都会有些不乐意和不情愿,因此业问注定了不会像分答那样,靠回答者的主动分享来引流,匿名是蜜汁,也是毒药,匿名上不了大台面,只能蹲在角落里,注定了这是一个老板们都不太喜欢的地方,即便是分享出去,多半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好事者。
还有一个是实名,你怎么知道这个在业问上自爆家丑的小米员工不是百度派来的卧底?匿名的问题在于隐秘性和真实性的平衡,不过脉脉对这个问题倒不是很担心,职场八卦是脉脉的主打产品,团队已经有2年多的运营经验,对于匿名社区中的坑基本上都遇到过,林凡说,他们这边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去实名认证,并且保证不会泄露用户的真实身份。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
真正比较困难的是实际运营上,就是拉新之后,如何调动和分配资源,互联网公司那么多,岗位那么多,你怎么确保一家大厂的资深文案会对某个创业公司的程序猿吐槽感兴趣?在内容没有达到一个量级之前,这种分散式打法很容易消磨掉产品的用户。
业问的做法是先集中在几个公司,也就是在有限的公司,有限的领域进行运营,这样不会增加产品的运营难度,相应也能更加聚焦一些。不过想短时间内让某几个公司的员工都去用这个产品,最好的办法是走公司途径,但一个匿名问答的产品,你会觉得大家会问一些“30岁如何提高自己在职场的能力”等这种鸡汤问题么,显然公司不会喜欢这个产品,所以业问给公司设置了一个陪审团(管理员)的东西,管理员可以辟谣,维护,对不实的信息进行举报等等。
该说的都说了,所以你们觉得,这个产品会火么?
来源:虎嗅网
-
观点
战火烧到传统行业和国家生意,云计算大战才刚开始
2010年,在第二届深圳IT领袖论坛上,马云、马化腾、李彦宏进行了首次公开对话。
当时,云计算是和今天的人工智能、VR一样火的概念。技术背景最深的李彦宏表达了理性,“云计算这个东西,不客气一点讲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马化腾则认为将各种企业管理系统都在云端处理,不需要本地服务器,很有想象空间,但为时过早;恰恰是马云力挺云计算,他觉得“老瓶装新酒”的东西最可怕,你看不清它在玩什么,爆发出来最可怕。
6年后的今天,阿里云果然成了中国云计算市场的老大,腾讯云也开始发力追赶,百度曾把很大的精力放在“轻应用”上,这是和主要提供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云存储的前两者不同的模式。现在,不管是营收还是利润上,百度的PaaS(平台即服务)模式都称不上成功。
7月5日,马化腾罕见地出席了腾讯云在深圳的年度论坛,腾讯云副总裁曾佳欣说,“今年,腾讯云已经成为腾讯公司在TO B领域最重要的业务之一。”
腾讯开始着力发展云计算的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个利润丰厚的大生意。
近日,美国五大投行之一的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阿里云单独估值已经高达390亿美元,占阿里巴巴集团市值的20%。阿里云营收还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
和全球云计算市场的老大亚马逊AWS一样,阿里云的优势在于起步早。2009年,阿里云就成为独立的子公司,而直到2013年,腾讯云才开始对外提供服务,百度云更是迟至2015年。长达4-6年的先发优势也体现在了数据上,德意志银行今年4月的报告显示,阿里巴巴云计算规模是腾讯的10倍,百度的30倍。
这有点像亚马逊、微软和Google的格局:2006年,亚马逊开始把自己处理海量请求和数据的能力打包成AWS开放出来,因为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的火热,AWS的发展甚至超出了亚马逊的预期。
今年,AWS预计将产生100亿美元的收入,云计算的利润更是惊人,仅今年第一季度,AWS的利润就达到了6亿美元,这甚至帮助亚马逊扭亏为盈。
微软也在发力云计算,尤其是新CEO萨提亚·纳德拉上任后,“移动为先、云为先”成了微软的新战略。目前,微软的云服务Azure已经是云计算市场的第二,有分析师估计,微软的市场份额是亚马逊的1/3。
工程师出身,而且一直为微软的云计算和企业部门服务的纳德拉也采取了更务实的态度,变得更加愿意让自家软件与其它公司的软件共存了,“如果客户想要试行混合云模式——将业务运营分散在他们自有的服务器、AWS和Azure上——那也没问题。”《福布斯》最近的一篇报道写到。
Google是云计算市场的后来者,而且它和百度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专注于PaaS平台Google App Engine(GAE)。今年1月,Google斥资3.8亿美元收购了创业公司Bebop,该公司的创始人戴安娜·格林(Diane Greene)还是成立于1998年的VMware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后者很早就开始提供云计算和硬件虚拟化软件和服务。收购完成后,Google任命格林为云计算业务的主管,希望在这一领域有更大的作为。
数据分析、机器翻译、语音识别、地图、人工智能等技术是Google云计算的卖点。现在,Spotify、可口可乐、迪士尼等大公司都开始在Google上部署部分功能。
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也是类似的情况,BAT被认为是最适合做云计算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现在看来,阿里云的领先地位还会持续很久,不过,因为有微信和QQ这两个超级平台,腾讯云对创业者也有很大的吸引力。百度也将在7月13日召开云计算战略发布会,从预热海报上可以看出,百度把宣传重心放在了深度学习上。
“未来主体是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处理大数据。”马化腾用了一个讨巧的说法,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设想。
所以,在腾讯云论坛上,马化腾还拉来了万科的郁亮、新东方俞敏洪、美的公司方洪波,他们都在分享中都提出了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和设想。
万科使用城市洞察的大数据系统,来发现更精确的职住比以及买房者偏好;新东方希望搭建基于教育行业本身的视频、点播、直播,而且,它想把新东方内部产生的数据、投资的企业产生的数据以及合作伙伴的数据打通,开发更个性化的教育及周边产品;美的更是设想了给每一台机器添加上独立的IP、传感器后,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理解消费者的需求,改造制造业。
传统企业的很多要求已经超出了云计算平台当前的能力,不过,这正说明了云计算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水、电。
广东省政府副省长袁宝成也出席了腾讯云论坛,并表态会坚决支持腾讯云的发展。实际上,从去年开始,腾讯和阿里巴巴就开始抢做国家生意,云服务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对中国的云计算市场来说,真正的大战才刚刚开始。就像《福布斯》对亚马逊、微软、Google的评论,这张战争中,真正收益的将会是作为用户的创业者们。
7月5日,就在腾讯云论坛当天,阿里云用一条消息悄悄刷了一下存在感:阿里云深圳节点计算价格下调50%。腾讯也要开始接招了吧?
-
观点
当我投资早期 SaaS 创业公司时,我关注什么?
编者按: 当聊到早期项目时,人们经常会问投资人一个问题:“在评价早期 SaaS 创业公司时,投资人会关注什么——指标还是其他方面?” Nakul Mandan 作为 Lightspeed 风投机构的合伙人,在文中解答了人们的疑问。
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也是投资人很难回答的一个问题,因为目前没有科学研究表明创始人对哪一家创业公司更感兴趣。有些创业公司在早期就能拿到很大一笔投资,而有的创业公司即使各种指标看起来已经很好了,也不得不艰难前行。为什么它的不可预测性这么强?
在 A 轮阶段,融资之所以不可预测主要是因为早期的投资决定更多地取决于公司/市场的理念和定性因素,而不是取决于指标。当然,指标肯定会对决策有所影响,但是在最早期阶段,它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起决定性的因素是:投资理念和创业公司的规划。
首先,投资人应该对支持创业者感到兴奋,此外,我将介绍投资 A 轮阶段 SaaS 创业公司的定性因素。希望这些看法能成为寻求 A 轮融资的创始人的精神食粮。
1、为什么是现在?
对我来说,这是每次进行投资时必须了解的最关键的问题。市场时间选择就是一切。为什么说这个想法在现在这个阶段可以大获成功?现在有哪些宏观趋势可以让你的想法成功?例如:
我们有幸接触了一家叫作 Gainsight 的 SaaS 初创公司,这家公司为客户的成功管理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在 SaaS 或者 “X即服务” 商业模式没有诞生之前,没有必要为客户提供成功解决方案。当“X即服务” 商业模式为各大科技公司所推崇之后,Gainsight 就有了市场机遇。
2、产品类别
虽然有些公司利润率相似,规模相似,但是公司的估值却相差甚远。通常情况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公司所经营的产品类别不同。有些产品类别可以提供更多的机遇,能更快、更好地创建更有价值的业务。关于这个话题,我会考虑以下问题:
你所开发的产品对用户完成他们的目标是否起关键作用?有朝一日,你的产品是否有机会发展成一个平台,将用户使用的其他应用程序联系起来?
3、市场规模
显然,市场规模非常重要,很多人都曾写过博客说明这一点,在此我便不再赘述。我个人比较喜欢自下而上的市场规模估算方法。没有必要太复杂。但是,更愿意听到别人说:“我们的目标是发展成为500–2000人员工的公司;我希望我们的收益可以提高 X 倍。”
4、营销
最后,创业公司是根据增长来估值的。公司是否有上市计划真的很重要。关于这一点,我会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市场上的消费者是否在寻找和你一样的解决方案,你是否有必要在一开始说服消费者他们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针对你的解决方案,消费者是否有大量的预算,能否为你带来销售额,弥补你的营销预算?
是否能采取病毒式或口碑营销策略?
5、长期的“护城河”
在初期,你具有收入优势是一件好事,但是投资人更看重的是公司可以比竞争对手越来越有优势。那些可以在平台上收集专有资料的公司有多种方法创建一个基于网络的“护城河”。Salesforce 的 AppExchange 平台成为所有基于云计算的企业级软件的中心,并围绕它建立了一个基于网络的“护城河”。在这种情况下,该网络不仅是用户的网络,它是 SaaS App 的网络,部署在以 Salesforce 为中心的公司中。在这一点上,我提问的关键问题是:
是否存在一个赢家通吃的情况,一旦你占据早期的领先地位,你就可以扩大市场?
这些都是在进行A轮阶段投资时所想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我不会试图为每一个问题找到完美的答案。在公司的生命周期中,这个阶段有太多未知,不知道所有的答案也没有关系。当我和创始人交流时,以上所提及的框架往往最终会成为一个有用的思维练习,希望这篇文章对经历该阶段的创始人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翻译:medium.com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