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LinkedIn公布第二季度财报:净亏同比扩大 美国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今天发布了201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LinkedIn第二季度营收为9.3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12亿美元增长31%;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1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的净亏损6770万美元相比有所扩大。LinkedIn第二季度业绩和第三季度业绩展望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推动其盘后股价小幅上涨。   在截至6月30日的这一财季,LinkedIn的净亏损为1.19亿美元,每股亏损为89美分,这一业绩不及去年同期。2015财年第二季度,LinkedIn的净亏损为6770万美元,每股亏损为53美分。LinkedIn第二季度净亏损的同比扩大,主要是由于计入了一项1.01亿美元的非现金支出,这项支出是认列了公司很大一部分税收资产的计价备抵所带来的结果。   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及其他一次性项目(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LinkedIn第一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1.53亿美元(其中未计入1400万美元的并购相关交易成本),高于去年同期的7140万美元;每股收益为1.13美分,高于去年同期的55美分,超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财经信息供应商FactSet Research调查显示,LinkedIn第二季度每股收益为78美分。   LinkedIn第二季度营收为9.3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12亿美元增长31%,也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FactSet Research调查显示,LinkedIn第二季度营收为8.99亿美元。LinkedIn第二季度调整后EBITDA(即未计入利息、税费、折旧和摊销前净利润)为2.92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63亿美元,在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1%。   按地区划分,LinkedIn第二季度来自于美国市场的营收为5.68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45亿美元。LinkedIn第二季度来自于国际市场的营收为3.6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67亿美元,其中:来自于美洲其他地区的营收为4760万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990万美元;来自于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营收为2.39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69亿美元;来自于亚太地区的营收为7770万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5850万美元。   按销售渠道划分,LinkedIn第二季度来自于现场销售渠道的营收为5.92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40亿美元;来自于在线销售渠道的营收为3.4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71亿美元。   按产品部门划分,LinkedIn第二季度来自于人才解决方案部门的营收为5.97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43亿美元。其中,来自于聘用解决方案部门的营收为5.3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26亿美元;来自于学习和开发业务的营收为6210万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760万美元。LinkedIn第二季度来自于营销解决方案部门的营收为1.8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40亿美元。LinkedIn第二季度来自于付费订阅部门的营收为1.5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28亿美元。   2016年6月11日,LinkedIn与微软达成了一项合并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微软将以每股196.00美元的价格收购LinkedIn,总收购价格约为262亿美元(其中包含了LinkedIn的净现金),支付方式为全现金。   LinkedIn是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并于2003年正式启动。2011年5月,LinkedIn正式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   当日,LinkedIn股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常规交易下跌0.25美元,报收于192.01美元,跌幅为0.13%。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7:04(北京时间5日5:04)为止的盘后交易中,LinkedIn股价上涨0.29美元,至192.30美元,涨幅为0.15%。过去52周,LinkedIn的最高价为258.39美元,最低价为98.25美元。   在过去三个月时间里,LinkedIn股价累计上涨了54%,表现远好于标普500指数,该指数同期涨幅仅为5.5%。LinkedIn股价在这一时期的上涨主要是在微软宣布其收购计划以后发生的。(唐风)
    资讯
    2016年08月05日
  • 资讯
    百姓网宣布 1000 万元投资秒聘,占股比例达 70% 8月3日,百姓网对外发布公告,拟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客齐集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对上海秒聘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秒聘”)增资,投资额为人民币1000万元,占股比例为 70%。该议案已获董事会通过。 百姓网公告称,本次投资主要是为公司实现在人力资源服务细分市场的线下拓展,不涉及进入新的领域,目的是促进网站流量变现,增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资料显示,秒工作网站是秒聘的主打产品,为企业提供秒速招聘、人才定制、员工技能培训、人事代理等系列人力资源服务,目前服务已覆盖京津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 近一年来百姓网持续进军招聘行业。去年12月,百姓网与知名蓝领人力资源公司天坤国际达成战略合作,发力蓝领招聘O2O,进行线上、线下优势互补,将优质岗位和简历进行实时对接,并提供面试接送等线下服务。 1 目前分类信息市场纷纷加大对招聘领域的投入。58赶集集团旗下也有布局高端招聘的中华英才网以及涉足兼职市场的斗米等项目。 1 公告显示,百姓网本次对外投资是从公司发展战略的角度做出的审慎决策,分析人士也指出,此次收购能够帮助百姓网深化其在招聘生态圈的布局。 1 今年4月,百姓网公布挂牌新三板后的首份年报,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62.85%,首次收入破亿。
    资讯
    2016年08月03日
  • 资讯
    裁员这件事,谁也没有鲍尔默、纳德拉这两届微软CEO演绎的淋漓尽致 滴滴、Uber达成战略协议,经过昨日的酝酿依然热度不减,今天继续霸占科技媒体的首页。不过,就在昨晚将近凌晨的时候,Uber中国的800多名员工,收到“合并完成现金奖励”的邮件,内容显示这项奖励相当于最多6个月薪资和6个月的可归属股票价值。   业内纷纷评论,这只不过是“遣散赔偿金”一个迂回的叫法。随后,证券时报援引一位内部人士的消息称优步中国正在商议裁员,制定离职补偿方案,补偿政策或将按照N+3来施行。   紧接着,彭博社再次确认称Uber即将调整中国业务150名工程师的岗位。   各项证据,似乎都在指向优步即将面临的裁员。事实上,大公司裁员已属常态,近两年包括微软、IBM、雅虎等等巨头都施行过大规模的裁员政策。对于滴滴、Uber来说,同属一个领域必然会导致业务以及人员配置的冲突,裁员似乎已经是意料之中。   但是,无论接下来滴滴、Uber是否裁员这件事会走向怎样的态势。在微软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科技史上,似乎没有哪一家公司如微软一般,能够持续在两届CEO期间进行过如此大规模且有序的裁员。裁员这件事,被鲍尔默、纳德拉这两届CEO演绎的淋漓尽致。   鲍尔默时代的裁员 2000年1月,微软就宣布鲍尔默接替盖茨,开始担任微软首席执行官。但是直到2008年,盖茨彻底离开微软之后,鲍尔默才真正成为掌门人,因为在此期间盖茨仍然在插手微软管理事务。   不过,就在鲍尔默上任没多久,2009年1月微软就宣布在未来18个月内裁员5000人,裁员范围涉及研发、市场、销售、财务、法务以及人事等部门,值得一提的是当天就直接解雇了1800名员工。   这一次裁员与营收的下跌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在宣布裁员的当天微软同时宣布了2008年12月31日之前第二财季的财报,财报显示收入为166.3亿美元,同比增长2%,但运营收入、净收入和稀释每股收益分别为59.4亿美元、41.7亿美元和0.47美元,分别同比下降8%、11%和6%。   当时鲍尔默在邮件中称,个人电脑市场需求疲软,低价格的上网本电脑日益盛行以及全球经济衰退是这次裁员的主要原因。经过这次裁员,微软预计年度运营成本将因此减少15亿美元,并在2009财年减少资本支出7亿美元。   营收不及预期,没关系,鲍尔默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个最直接简单的办法:凭借裁员来抵。 这次裁员,是微软成立34年以来,首次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裁员,要知道2001年到2008年间,微软合计裁员数量也不过1078人。一次性裁员数量最多的也就是2002年1月,微软在硅谷UltimateTV部门裁员500人。   由于这次裁员史无前例,员工们在之后发布财报以及重大策略调整时,都变得胆战心惊。   以致于2013年7月,微软宣布重组计划时,微软所有员工以及外界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微软架构调整之后会不会带来裁员。不过鲍尔默给出的回答是No。   作为鲍尔默执掌CEO之后经手的微软最大一次重组,他把之前的8个产品部门重组为4个新部门:操作系统部门;硬件业务部门;应用服务部门;云计算和企业部门。   微软宣称此次重组是为了减少以往部门之间的竞争关系,因为这样的竞争关系可能导致了微软在某些领域重复配置资源。   但另一个层面也可能是鲍尔默上任之后,2012年微软发布的 Windows 8 操作系统以及 Surface 平板电脑,纷纷面临雪崩式的批评,微软其他位高权重的高管对 Windows 8 目前的市场份额不满,而鲍尔默难逃其责。   这次重组,极有可能是鲍尔默应对外界批评的对策。事实上,鲍尔默不只一次的说过,微软将转型成一家“设备及服务”公司,也就是说微软将摆脱纯软件公司的定位,更多地关注当代硬件设备中的其他元素。   也可以看出,微软在新的组织架构中更强调硬件。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们认定这一次重组是早有预谋。   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将以37.9亿欧元(约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的大多数资产,再以16.5亿欧元(约2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的专利资产,总计54.4亿欧元(约71.7亿美元)的成本。   嗯,看来是真的很重视移动业务以及硬件产品,直接把诺基亚买了。但这也决定了,如果收购诺基亚并没有补足微软“设备+服务”战略的短板,诺基亚被微软大规模裁员是迟早的事,因为这笔收购,有将近3万2000名诺基亚员工转入微软,包括芬兰总部的4700名员工。   事实证明,诺基亚不仅没有给微软操作系统带来革新性的影响,更没有阻止其在全球操作系统之战中继续沦为配角。数据显示,微软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在2012年约占2.4%市场份额,到2015年前五个月,其市场份额从今年一月的2.25%直降到2.07%。   纳德拉裁员,摆脱诺基亚最直接、有效的武器 2014年2月,纳德拉正式成为微软新任CEO。5个月之后,微软史上最大规模裁员诞生,此次宣布裁员1.8万人,这其中有大约1.25万人是前诺基亚员工,占裁员总数的70%。也就是说,收购诺基亚并过来的人有一半都被“赶走了”。   纳德拉似乎正在用裁员,这一近乎悲壮的方式修正鲍尔默收购诺基亚的战略错误。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鲍尔默在微软重组计划中划定“设备与服务”重点,而纳德拉上台立刻将重点改换为“移动优先,云优先”,纳德拉还在有关微软发展新目标的备忘录中说:“设备与服务的概念对微软是有帮助的,但微软现在需要的是独一无二的策略,即移动和云计算。   很明显,纳德拉想方设法的与鲍尔默的战略划分界限。鲍尔默时代,在这一次大规模裁员之际真的结束了。   然而纳德拉上台之后,一年一次针对手机业务的裁员,逐渐成为微软的惯例。 2015年7月9日,微软宣布,将对手机硬件业务进行重组,并裁员最多7800人。至此,诺基亚几乎被完全清除出微软战略之外。   就在上周,微软周四提交给监管部门的文件显示,2017财年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2850人,从而进一步退出智能手机业务。   微软在10-K文件中表示,“除去2016年5月宣布的裁员1850人之外,作为这一早起计划的延伸,公司未来一年还将在全球裁员约2850人。上述裁员工作预计将在2017财年年底前完成。”   事实上,微软今年5月就曾宣布,即将裁员1850人,主要影响的依然是智能手机硬件业务和销售。   如果对比鲍尔默与纳德拉两者的裁员方式,鲍尔默时代的裁员,目的可能是为了挽救日益颓靡的微软,给资本市场一份漂亮的财报。然而,进入纳德拉时代,裁员的目的更像是在想方设法和诺基亚这个赔钱货Say Byebye。   只是令人费解的是,纳德拉此前曾表示,微软的战略正从发展独立的手机业务转向发展和创建一个充满生机的Windows生态系统,包括我们自己的设备。   纳德拉还宣称,短期内会运营一项高效和专注的手机业务,同时又要保持在移动市场的长期创新能力。   那么,在逐渐停止诺基亚手机业务之时,Windows手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不到1%的情况下,如何发力手机业务,并没有让我们看到希望。   而除去手机业务,到2018财年,纳德拉给微软定下的目标是:10亿台Win 10月活跃设备数量,商用云的年收入完成200亿美元。   莫非,真的是要等到2018年,才能看到纳德拉的表现?如果移动业务依然持续颓靡?是否还会涉及到裁员?   综合以上,作为微软近两届CEO,鲍尔默比纳德拉年长11岁,早于纳德拉12年加入微软(鲍尔默1980年加入微软,纳德拉1992年加入),直到2014年2月4日纳德拉被任命为微软新一届CEO时,鲍尔默才正式结束为期14年的微软CEO生涯。   可以说,两人的工作轨迹以及决策足以概括微软近20年间的历史,同时也必然会影响着微软今后的走向。   多年以后,当我们回看微软走过的路,鲍尔默、纳德拉直接参与的这一段“裁员史”都将成为微软发展史上不可抹去的一笔。   最后,有一点需要提醒各位的是,如果你们的老板和鲍尔默、纳德拉一样是光头的话,要小心被裁员噢。 来源:36氪,作者:宋长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50452.html
    资讯
    2016年08月03日
  • 资讯
    7.5亿美元仅买下一款软件,Salesforce这次补强型收购到底基于什么逻辑? 继上个月放话“愿意以高于微软26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LinkedIn”之后,收购欲膨胀的Salesforce又开启了新一轮与云服务领域相关的产品抢购计划——昨天,公司已确认收购团队协作应用软件Quip,后者的联合创始人为Facebook前首席技术官Bret Taylor。据科技媒体Techcrunch了解到的消息显示,此次收购总金额大约为7.5亿美元,交易将以现金加股权的形式进行结算。   能够与Microsoft办公软件相匹敌的Quip Quip成立于2012年,曾受到知名投资人Peter Fenton以及若干顶级风投(包括Benchmark、Greylock等等)的青睐,迄今为止共融资4500万美元。在其最新发布的声明中,公司表示将在并入Salesforce后继续经营自己的业务,Taylor与另一位创始人Kevin Gibbs(前Google员工)也将继续留任公司。   Taylor在自己的博客中谈到了自己对于这次收购的看法: “我们团队深受这次交易的鼓舞。作为Salesforce的一部分,我们将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拓展服务并因此而获得上百万新用户。与此同时,Salesforce成功打造的用户平台也赋予了我们更加高效的产品迭代能力。总之,大数据、内容与通讯手段的全新整合将带给我们更多未知的惊喜。”   起初,Quip刚发布时还只是一款仅存在于移动端的原生应用,但在移动设备上积累了一定用户后,公司却“反向”进入了电脑市场,并面向苹果与Windows系统推出了PC版办公软件。 Quip曾被很多企业大佬称作是一款能够对Microsoft Word产生威胁的及时性办公软件。的确,在功能方面,Quip具备了取代微软Office软件的能力。除了允许用户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上撰写文档、处理电子表格以及制作演示幻灯片,其还具备移动聊天功能,方便同事之间的工作交流。此外,用户在围绕文档进行实时协作时,Quip会将改动或评注通知发送给分享过这一文件的所有用户。   公司投资方之一Greylock的合伙人John Lilly就表示自己从2013年以来一直在使用这款产品: “我们都抛弃了笔记本转而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办公了。不过,无论载体如何变换,我们关注的核心仍然是办公效率。而Quip基于移动设备重新定义并打造了的全套办公工具,并内置了实时协作和通知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它改变了我们协同工作的方式。”   买下Quip到底是基于Salesforce并购整合策略的技术逻辑还是产品逻辑? 尽管Salesforce是业内数一数二的CRM服务商,但关于Quip为何选择最终将自己出售给Salesforce这个问题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在企业服务市场,大企业整体架构的不断调整及并购交易似乎已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趋势。   作为科技圈有名的“买手”,Salesforce的收购欲到底有多疯狂,看看这半年来的成果就知道了。据Crunchbase统计,自2012年6月Salesforce就开始了自己漫长的收购征程,收购交易共41笔,其中仅2016年以后的收购就有7笔(包括Crunchbase没有记录的员工自创工具Peer),几乎是一个月一次的节奏(如下图): 在这7家今年收购的企业中,除了Quip,36kr还对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提供商Demandware、机器学习公司MetaMind以及人工智能企业PredictionIO的收购事宜做了相关报道。   与在收购后将产品进行简单合体相比,Salesforce一般更倾向于在原有的产品基础上进行“补强”。在科技作者郑林鹏的《Salesforce并购整合路径分析》一文中,Salesforce收购路径外延拓展的核心主线共有两条:技术逻辑与产品逻辑。从技术方面来看,Salesforce一是需要利用科技去完善自己的底层架构与技术储备,确保平台的流畅运作,让产品有个”好底子“。例如机器学习公司MetaMind的深度学习技术就可以帮助Salesforce完善运作模式,简化平台的技术操作流程。   而从产品层面来看,Salesforce主要是为了补充和丰富自己的产品线,如今年收购的电子商务服务公司Demandware就能够帮公司拓展电商领域的业务。   因此,收购Quip可以被看作是Salesforce基于产品逻辑的一次整合策略。作为公司不断扩充的“生产力服务”投资组合的一部分,Quip被Salesforce视为一个与微软在软件领域展开竞争的绝佳入口。   但考虑到7.5亿美元的昂贵价格,也许Salesforce更在乎的是这款产品背后的团队——是的,根据收购协议,Quip的团队将加入Salesforce研发团队并被赋予重要任务。或许这个团队接下来要做的事会对Salesforce的企业服务链条产生关键作用,而这可能就是Quip最终接纳Salesforce的原因之一。   来源:36氪,作者:宇多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50424.html
    资讯
    2016年08月02日
  • 资讯
    甲骨文收购NetSuite之后想成行业第一?别忘了还有SAP、IBM、Salesforce以及亚马逊微软们 据《路透社》报道,商业软件制造商甲骨文将以93亿美元现金购买NetSuite,又是科技领域一起金额较大的并购案。在此前的6月,微软以262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了领英。这两起看似不相干的并购案,众多利益考量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目的,那就是为了自身云计算业务的更好发展。   NetSuite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不知是该说无巧不成书,还是科技圈真小,NetSuite的首席执行官,此前曾就职于甲骨文市场业务,这一并购也让他重回甲骨文怀抱。此外,NetSuite的一份监管文件显示,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及其家人持有着NetSuite约40%的股权。   NetSuite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为客户提供SaaS服务的软件公司,其产品主要包括会计/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和电子商务(Ecommerce),于2007年12月在美国上市。   国内企业资源管理的公司也有许多家,比如用友、金蝶,国际上的SAP、甲骨文等,它们的费用往往很高,使用的企业多以大型企业为主。而NetSuite定位于中小企业,通过云计算的方式做ERP软件,这让它的用户使用iPhone手机就能用NetSuite的ERP软件。   NetSuite首席执行官Zach Nelson曾表示,“我们的TCO相较于传统软件厂商可以节省70%。另外,实施的周期也要短很多,他们实施一年的方案,我们只需要实施三个月。”   据资料显示,NetSuite的销售额虽然在2007年才突破1亿美元,但2007年12月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时,IPO的首日市值达21亿美元。该公司在2006和2007年的销售额分别猛增80%和60%以上。   已经有了十几年历史的NetSuite,在云ERP软件领域有着较为丰富的开发经验,相信这也是甲骨文收购它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更好地增强自己在云ERP方面的实力。   甲骨文的云计算追的怎么样了? 2013年,甲骨文宣布进军云计算领域,2015年,其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表示,过去,甲骨文的主要竞争对手一直是IBM,而现在将不限于软件和硬件领域的SAP和IBM,而是已经把亚马逊、谷歌、微软、Salesforce和Workday也列入了对手清单。   在雷锋网2015年对甲骨文的一篇报道中,我们了解到,甲骨文正遭遇Salesforce企业软件的威胁,自去年开始就一直有传闻称,甲骨文欲以460亿美元收购Salesforce。甚至有分析称,甲骨文投身于云计算基础设备的部分原因就在于,应对Salesforce带来的挑战,而收购成为其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的主要手段。   然而,我们知道,甲骨文对Salesforce的收购并没有成功。   所以,甲骨文收购NetSuite就显得顺理成章,急需加强自身在云计算领域的发展。况且如上文所述,两家公司有着颇深的渊源,并且一直都有合作。Zach Nelson说过,“甲骨文是我们的客户,他们也用我们的产品。我们可以说是一种伙伴关系,我们的数据库内置了甲骨文的11i。我们有一个产品也是从甲骨文2001年~2004年的中小企业商务套件版本演化而来。”由此可见两家关系十分密切。   统计显示,过去10年间甲骨文总计斥资500亿美元收购了100家公司,其中超过20家面向特定行业。而一再的收购,也并没有让甲骨文的云计算业务如其创始人所说的那样,成为全球最大。   甲骨文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甲骨文软件和云服务营收为89.14亿美元,其中,与云服务相关的SaaS(软件即服务)和PaaS(平台即服务)营收为3.22亿美元,虽然比往年同期增长25%,但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仅为3%。而根据该公司上周公布的2015年最新财报,SaaS和PaaS营收亦仅为4.16亿美元,占总营收的3.8%。   甲骨文今年3月份公布的2016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显示,云业务总营收为7.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27亿美元增长40%,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同比增长44%;在甲骨文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8%,高于去年同期的6%。   甲骨文很早便计划从软件向云计算转型,至于能否成功,分析称,虽然甲骨文此类业务收入稳步增长,但该公司向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步伐仍显得不够矫健,云业务贡献率仍然有限。   尤其是微软、亚马逊等企业云计算业务显著的增速: 微软公布第四季财报显示,微软全年营收为853.20亿美元,低于去年的935.80亿美元。但在第四季度,云计算Azure和Office 365云端办公软件的企业客户营收都表现不错,同比增长分别为102%和54%。   亚马逊AWS云服务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28.8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4.33亿美元增长58%;运营利润为7.18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05亿美元。   相比之下,甲骨文的云计算则明显慢了许多。   此外,再来看下甲骨文的老对手SAP、IBM以及Salesforce。 2013年 SAP正式宣布云公司新形象,年度云收入达10亿欧元,完成了四次云领域重大收购。2014年上半年,SAP云计算业务收入创下新高。2016年1月份,SAP财报显示,在Ariba和SuccessFactors两大引擎的驱动下,云业务增长在第四季度突破了三位数。截至2015年,SAP云业务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双位数的年度增长速度。   IBM 201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科技服务和云平台部门(包括基础设施服务、技术支持服务和一体化软件业务)营收为84.2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5.54亿美元下降1.5%,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1.9%。   作为云计算产业的先驱,Salesforce2015财年第四财季营收达到18.1亿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14.4亿美元,并且营收仍保持着强劲的增长。   据其官方公布的最新一季财报显示,与甲骨文一样,其云业务都呈现了增长,并购了NetSuite的甲骨文,能够成为其经常标榜的“同业第一”了吗?   还有,云计算的红利还会持续多久呢? 近几年,科技领域最火的一个热词当属云计算,尤其是当亚马逊2015年财报公布之后,给其带来了高昂营收令业界同行十分艳羡,并购、投资,从企业内外转型、进军,生怕自己落后。   亚马逊云计算业务玩得火热,微软的云计算业务的增速也有目共睹。国内的阿里云、腾讯云也都在这一领域不断发力,并且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在云计算红火的背后,一些隐忧也十分值得思考。   据了解,目前云计算厂商的收入20%来自于大客户,70%-80%来自中小企业。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许多大企业已经开始搭建自身的云计算平台,比如通用电气。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同样的云计算提供的服务比较稳定,当那些类似于厂商的大客户纷纷搭建自己云计算平台的时候,他们的客户也极有可能使用它们的服务,毕竟这些云计算提供商在安全性方面也不能给予很好地保证,企业数据没有绝对的保密性。   这个时候,云计算厂商的大客户势必会失去一批,由大客户产生的小客户流失效应也会出现。   此外,从事云计算是一个需要经验积累的行业,技术门槛并不是特别高,当现在某家企业的云计算人才出走,自己创办云计算公司的时候,会诞生越来越多的云计算公司。   曾有一家小的云计算公司的CTO说,这个市场足够大,远没有到竞争的地步。现在看来,竞争这一天的到来已经不远了,甲骨文做好准备了吗?   本文作者:南舒123 来源:虎嗅网 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58217/1.html
    资讯
    2016年08月01日
  • 资讯
    傅盛:深度学习是什么? 文章作者:傅盛   来源于傅盛微信公众号:盛盛GO(fstalk)。   人工智能,就好像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从学术界的私藏,转变为一种能够改变世界的力量。尤其,以深度学习取得的进步为显著标志。   它让匍匐前进60年的人工智能一鸣惊人。   我们正降落到一片新大陆。深度学习带来的这场重大技术革命,有可能颠覆过去20年互联网对技术的认知,实现技术体验的跨越式发展。   那么,深度学习到底是什么?怎么理解它的重要性?   我们先从概念和现象入手。   我总结了一句话,学术上看未必严谨,但从我的理解角度看——深度学习是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的,海量数据为输入的,规则自学习方法。   这里包含了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叫多层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所基于的多层神经网络并非新鲜事物,甚至在80年代被认为没前途。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对多层神经网络的不断算法优化,使它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   以往很多算法是线性的。而这世界上大多数事情的特征是复杂非线性的。比如猫的图像中,就包含了颜色、形态、五官、光线等各种信息。深度学习的关键就是通过多层非线性映射将这些因素成功分开。   那为什么要深呢?多层神经网络比浅层的好处在哪儿呢? 简单说,就是可以减少参数。因为它重复利用中间层的计算单元。我们还是以认猫为例好了。它可以学习猫的分层特征:最底层从原始像素开始学习,刻画局部的边缘和纹;中层把各种边缘进行组合,描述不同类型的猫的器官;最高层描述的是整个猫的全局特征。   它需要超强的计算能力,同时还不断有海量数据的输入。特别是在信息表示和特征设计方面,过去大量依赖人工,严重影响有效性和通用性。深度学习则彻底颠覆了“人造特征”的范式,开启了数据驱动的“表示学习”范式——由数据自提取特征,计算机自己发现规则,进行自学习。   你可以理解为——过去,人们对经验的利用,靠人类自己完成。在深度学习呢?经验,以数据形式存在。因此,深度学习,就是关于在计算机上从数据中产生模型的算法,即深度学习算法。   问题来了,几年前讲大数据,以及各种算法,与深度学习有什么区别呢?   过去的算法模式,数学上叫线性,x和y的关系是对应的,它是一种函数体现的映射。但这种算法在海量数据面前遇到了瓶颈。国际上著名的ImageNet图像分类大赛,用传统算法,识别错误率一直降不下去,上深度学习后,错误率大幅降低。在2010年,获胜的系统只能正确标记72%的图片;到2012年,多伦多大学的 Geoff Hinton利用深度学习的新技术,带领团队实现了85%的准确率。2015年的ImageNet竞赛上,一个深度学习系统以96%的准确率第一次超过了人类(人类平均有95%的准确率)。   计算机认图的能力,已经超过了人。尤其图像和语音等复杂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取得了优越的性能。为什么呢?其实就是思路的革新。   举几个脑洞大开的例子。   (1) 先说计算机认猫。 我们通常能用很多属性描述一个事物。其中有些属性可能很关键,很有用,另一些属性可能没什么用。我们就将属性被称为特征。特征辨识,就是一个数据处理的过程。   传统算法认猫,也是标注各种特征去认。就是大眼睛,有胡子,有花纹。但这种特征写着写着,有的猫和老虎就分不出来,狗和猫也分不出来。这种方法叫——人制定规则,机器学习这种规则。   深度学习方法怎么办呢?直接给你百万张图片,说这里有猫,再给你上百万张图,说这里没猫。然后再训练一个深度网络,通过深度学习自己去学猫的特征,计算机就知道了,谁是猫。   (2) 第二个例子是谷歌训练机械手抓取。 传统方法肯定是看到那里有个机械手,就写好函数,move到xyz标注的空间点,利用程序实现一次抓取。   而谷歌现在用机器人训练一个深度神经网络,帮助机器人根据摄像头输入和电机命令,预测抓取的结果。简单说,就是训练机器人的手眼协调。机器人会观测自己的机械臂,实时纠正抓取运动。   所有行为都从学习中自然浮现,而不是依靠传统的系统程序。   为了加快学习进程,谷歌用了14个机械手同时工作,在将近3000小时的训练,相当于80万次抓取尝试后,开始看到智能反应行为的出现。据公开资料,没有训练的机械手,前30次抓取失败率为34%,而训练后,失败率降低到18%。   这就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   (3) 有人问了,深度学习,能学习写文章吗? 来看这个例子。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博士andrej kapathy曾用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来训练神经网络。每训练100个回合,就叫它写文章。100个回合后,机器知道要空格,但仍然有乱码。500个回合后,能正确拼写一些短单词。1200个回合后,有标点符号和长单词。2000个回合后,已经可以正确拼写更复杂的语句。   整个演化过程是个什么情况呢?   以前我们写文章,只要告诉主谓宾。而以上过程,完全没人告诉机器语法规则。甚至,连标点和字母区别都不用告诉它。不告诉机器任何程序。只是不停将原始数据进行训练,一层一层训练,最后输出结果——就是一个个看得懂的语句。   一切看起来都很有趣。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的美妙之处,也正在于此。   (4) 我还去硅谷看过一家公司——完全颠覆以往的算法,利用深度学习实现图像深度信息的采集。   众所周知,市面上已经有无人机,可实现人的跟踪。它的方法是什么呢?一个人,在图像系统里,一堆色块的组合。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特征选择,比如颜色特征,梯度特征。拿简单的颜色特征举例:比如你穿着绿色衣服,突然走进草丛,就可能跟丢。或,他脱了件衣服,几个人很相近,也容易跟丢。   此时,若想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优化,将颜色特征进行某些调整,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调整后,还会存在对过去某些状况不适用的问题。   总之,这样的算法需要不停迭代,迭代又会影响前面的效果。   而硅谷这个团队,利用深度学习,把所有人脑袋做出来,只区分好前景和背景。区分之后,背景全部用数学方式随意填充,再不断生产大量背景数据,进行自学习。只要把前景学习出来就行。   据我所知,很多传统方法,还在采用双目视觉。用计算机去做局部匹配,再根据双目测出的两个匹配的差距,去推算空间另一个点和它的三角位置,从而判断离你多远。   可想而知,深度学习的出现,使得很多公司辛苦积累的软件算法直接作废了。   “算法为核心竞争力”,正在转变为,“数据为核心竞争力”。   技术人员必须进入新的起跑线。   (5) 最后再举个例子。   大家都做过胃镜。尤其胃痛,很痛苦。肠胃镜要分开做,而且小肠看不见。   有一家公司出了一种胶囊摄像头。吃进去后,在你的消化道,每5秒拍一幅图,连续摄像,此后再排出胶囊。所有关于肠道胃部的问题,全部完整记录。但医生光把那个图看完,就需要五个小时。原本的机器主动检测漏检率高,要医生复查。   后来,他们采用深度学习。采集8000多例图片数据灌进去,用机器不断学,不仅提高诊断精确率,减少了医生的漏诊,以及对稀缺好医生的经验依赖。只需要靠机器自己去学习规则。   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帮助医生作出决策。  
    资讯
    2016年08月01日
  • 资讯
    甲骨文宣布93亿美元收购ERP云服务商NetSuite 甲骨文今天对外宣布,已与云软件服务提供商NetSuite签订了最终协议。根据协议,甲骨文将以每股109美元现金收购NetSuite,总额约为93亿美元。该交易预计将在今年完成。   NetSuite成立于1998年,甲骨文和NetSuite均提供ERP(企业资源管理平台)软件,不同的是,后者则是基于云服务,为客户提供按需使用的产品。还值得一提的是,NetSuiteCEO Zach Nelson此前曾在甲骨文负责市场业务,这一并购也将让他重新回归甲骨文。   甲骨文最近也是动作频频,今年5月甲骨文刚收购Textura以及Opower公司,以加强其在云服务市场的竞争力。而对本次收购,甲骨文联席CEO马克·赫德(MarkHurd)表示,“甲骨文和NetSuite的云应用存在互补性,将永远在市场中共存,我们打算在两方面进行大力投资——工程和分销。”   而NetSuiteCEO扎克·尼尔森(Zach Nelson)也表示:“NetSuite将受益于甲骨文的全球规模和覆盖面,从而加快我们的云解决方案在更多行业和国家推出。对于NetSuite的客户、员工以及合作伙伴来说,合并能够共赢。”   据悉,甲骨文提出的收购报价为每股109美元,较NetSuite周三收盘价溢价19%。甲骨文联席CEO沙弗拉·卡茨(Safra Catz)表示,在交易完成后的首个完整财年,它将立刻提高甲骨文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的利润。而NetSuit股价在周四盘前交易中大涨18.6%至108.64美元,略低于109美元的收购价。甲骨文股价在周四盘前交易中上涨1.6%至41.6美元。 来源:36氪,作者:徐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50213.html
    资讯
    2016年07月29日
  • 资讯
    工资钱包获新一轮2亿人民币融资 企业人事金融服务领跑品牌“工资钱包”宣布完成新一轮2亿人民币融资,由软银中国资本和柚子创投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此前工资钱包曾在2015年9月获得软银中国资本的战略投资,这也是该品牌在一年内的第二次融资。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拓展更全面的企业人事金融服务场景,并加大科技金融领域的投入。同时,工资钱包还将通过横向的产业整合与纵向的产品优化继续扩大盈利规模。   近两年,迅速成为“投资风口”的企业级服务市场涌入很多创新型互联网企业。从切入场景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种:1.从企业办公协同效率入手,其服务目标更倾向于C端用户,追求C端用户的粘性和活跃度;2.从企业人事和管理需求入手,首先用信息化技术解决企业人事和管理流程中的痛点,进而为其所覆盖的C端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第二种商业模式与企业用户建立了更深度的合作,现金流更健康,用户基础更扎实,且具备和传统人力资源公司进行产业整合的优势。   目前来看,工资钱包选择的是第二种模式,为企业提供“全网云付系统”、“科企云SaaS系统”、以及常规人事管理服务。全网云付系统支持境内外超过2000家银行的企业间资金快速结算,并可为薪酬代发业务提供免费的实时结算通道。科企云SaaS系统则是一种可定制的HR SaaS管理平台,帮助企业实现人事管理信息化,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并降低人力消耗和生产成本;科企云为企业提供考勤管理、薪酬服务、社保服务、福利管理、税务管理、大数据分析等在线服务;针对中小企业用户提供轻量级的标准化解决方案,门槛较低,应用简便;针对大型企业用户,工资钱包则提供定制化的系统解决方案。   工资钱包还可通过科技金融工具的优化,帮助有需求的企业建立雇员福利基金。该基金可用于解决企业雇员预支工资、分期消费、租房、购房、购车等生活需求,帮助企业建立更具竞争力的福利体系,从而协助解决吸引人才和管理人才等问题。在个人端,基于工资钱包提供的人事管理服务,企业雇员可通过工资钱包手机APP查看电子工资单和社保公积金的缴纳详情,预约体检或在线进行商保理赔;并可选择安全专业的财富管理计划,包括提现可实时到账的活期产品和由保险公司本息承保的定期产品。   软银中国资本合伙人周晔博士表示,工资钱包被资本市场所青睐在于其三个优势,即“入口优势”、“数据价值”和“清晰的盈利模式”。通过薪酬社保服务、福利管理、财富管理和查询功能,工资钱包成为了稳定收入人群经常访问使用的平台;与此同时,基于稳定收入人群的真实收入、社保公积金缴纳、工作履约能力等情况,工资钱包可为个人用户提供更低成本的信贷及更合理的科技金融服务。工资钱包最初被市场所关注源于其中国的“Zenefits”模式,而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人事服务+科技金融”这一理念拓展了比Zenefits更多的服务场景,同时放大了人力资源的数据价值和“稳定收入人群”的流量入口价值,有更强的盈利能力。   据了解,工资钱包核心团队全部来自于行业知名企业;人企服务团队来自于ADP、Fesco、易才等机构;科技金融团队来自于瑞士银行、中国平安、IBM等机构。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逐渐清晰,已占领企业人事金融服务高地的工资钱包与传统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进行资源整合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将成为其快速发展的关键。而工资钱包与人力资源行业的深度合作已成为科技力量和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行业变革的典型案例,其未来的发展也必将成为行业看点之一。  
    资讯
    2016年07月27日
  • 资讯
    90%的孵化器会死,就在今年!因为不靠谱的创业者太多了(深度好文) 随着李总理的互联网+概念以及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口号的提出,现在全国开始陷入全民创业的格局之中。有很多人抨击,怕陷入最后会是一地鸡毛的格局,这个其实是有先例的,运动式文化,总是陷入会陷入各种不太好的境地,我也抨击过不少,不过,跟以前总是跟政府唱反调不一样,我到是这次很难得的认同这次这个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这个口号的。   当然可能跟我自己是多次连续创业有关系,这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折腾,有成功,又失败,最大的感受就是,人活一辈子,总得多折腾点事儿,哪怕最后一事无成,也不负这个青春年少,逆风飞扬的时光。   其实吧,任何事情看到最后,都是会死的。   所以,死前回望这一生,如果不给自己留点啥回忆,总感觉可惜了点。而创业事实上是能最大程度的展现与众不同人生的一个点。我自己这几年也做投资,投资过很多很多人,也有很多失败,很多成功的,但是他们大部分都会跟我说一句话,创业一年学到的东西,比以前几十年学到的东西都要多。   从这个角度讲,创业也是逼迫自己成长最好的方式吧,一个创业成功的人,其实回到最后,我们都会发现这样的人其实情商都挺高的,因为创业路上吃过很多苦,也肯定吃过很多亏,才能情商变的很高,而跟情商高的人在一起,你会很快乐。   没有安全边际的创业风险很高 许多人都觉得全民创业会让很多人都去创业,然后两个担心,第一个是没人踏实做事情,第二个是创业失败后会让很多人陷入贫困危机。其实关于第二个,我也见过不少,怎么说呢,我个人其实并不是很鼓励所谓的没有底线创业,没有安全边际的创业风险是很高的,而且往往会做的不好,大部分负债创业的人,结果都不好,千万别太去相信所谓的背水一战,破釜沉舟这种老套故事。   其实任何东西能够拿来被举例,本身就是说明这样的案例是个例,为什么我们说要向雷锋同志学习,那恰恰说明雷锋太少了,几乎是个案,个案是不能被推导的。   你看到的成功背后,恰恰反应绝大部分死了的结果。   更多的创业成功其实是安全边际很高的创业。安全边际很低,会迫使创业者为了当前活下来,不得不去做一些违背自己初衷的事情,而且因为没有后手,使得他创业缩手缩脚,在很多重大选择上,不得不做最保守的战略,往往会放弃很多重要的战略决策。   这个角度讲,我还是很相信,雷军说的一句话,创业还是要烧不完的钱,钱多可以让你任性的试错,钱少,你就只能步步走对。马云其实讲过一个事情,他说他当年忽悠别人跟着他干,很多都是降低了一半的工资,所以说是破釜沉舟创业更容易成功。   其实,怎么说呢,我到是接触过其中一些很不错的人,我到是感觉实情并非如此。   其实这里面我到是感觉分成两拨人,第一波其实是内心足够强大,且能力很强的人,对于他们来说,选出降低工资来阿里创业是典型的非常划算的事情。   如果成功,他们会很好。   如果不成功,其实也就无非浪费大半年的时间而已,其中一个人还跟我说,最多一年时间呗,成就成了,不成了,当是度假休学一年,大不了在找工作去,找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还是很容易的,也就使得他们其实安全边际极高。   所以,拿一年的时间和金钱的损失去搏一个相对具备未来空间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划算的事情,根本也谈不上所谓的破釜沉舟,他们的创业成本其实不高的。   我见过很多创业者,都是这种情况,他们放弃所谓优越的工作去创业,压根谈不上是破釜沉舟,本身底子都很优秀,他们去创业也并非是纯粹是为了钱,而是的确感觉不去做点事情,有点对不起这辈子。   马云自己也是如此啊,天生就是爱折腾的人生,你们会觉得马云如果创业失败会日子过的很不好?怎么可能,人家英语口才如此了得,又是商务部的背景出生,创业失败了,也一样可以过很好的生活。安全边际足够高呢。 还有一拨人是什么呢? 还有一波会去创业的人其实是屌丝,一无所有的屌丝,他们的安全边际也足够高,因为没有成本,创业明显比不创业要好的群体,他们也是创业的主力军。   从这个社会的构成上来看,大抵创业者都是这两类构成的,而且是相互交叉的。我们从革命群体都可以看出,农民活不下去了,于是就揭竿而起了,反正已经没有退路了,反倒是能奋起一搏完成逆袭,这个世界绝大部分成功其实都是被逼出来的,这句话其实也没有错。   前几天,我师兄跟我说了一句话,我想起来其实是很对的,他说,世界上的成功99%是因为欲望,1%是因为理想。   我感觉屌丝创业是因为欲望居多没有钱想有钱,高富帅创业很多都是因为理想。   至少内心强大的人,更因为是理想,当然回到最后,我还是感觉1%的理想主义者带着99%的屌丝的组合还是比较好,聪明的人忽悠不聪明但是有欲望的人跟着往前走的组织特别容易成功。呵呵。   回到现在这个年代,我感觉更是不需要负债创业了。   这个年代如果你要创业,都无法获得别人的风险资本的支持,要么就是你人品真不太好,没人愿意支持你,要么就是项目真是太垃圾,这个钱远远大于人的年代,稍微靠谱点的项目都会有人支持你了,你拿不到资金,只能说明前面两个问题。   幸存者定律 这里到是可以着重强调下,幸存者定律。我感觉我们国人的思维逻辑,都被我们小时候的议论文给害了,形成了极为煞笔的推导逻辑。   二次世界大战时,美英联军对德国展开了战略大轰炸。由于德国防空力量强大,美英空军损失惨重,国防部找来飞机专家,要求研究战斗机受损情况,对飞机进行改进。专家们检查了执行任务归来的飞机,发现所有飞机的机腹都伤痕累累,于是专家们建议,机腹非常容易受到防空炮火攻击,应该加强机腹的防护。   最后,国防部的改进要求却是改进和加强对机翼的防护。因为国防部的一个统计学家发现,能够幸运返航的飞机,机翼都完好无损。这说明,被击中机翼的飞机都坠落了,而仅仅被击中机腹的飞机都返航了,应该加强防护的是机翼,而不是机腹。统计学里将这类因结果导致错误认知的情况,称为“幸存者偏差”。   这种偏差其实无处不见,很多专家都跟我说,这几年他的预测都准了之类的话,我说都扯淡呢,那是因为你把不准的都给主动屏蔽了,感觉只留好的。   电视上说,一个老人保持健康的原因是因为每天早起,早睡,锻炼身体,等等,那是因为他们主动把那些一样早起早睡,锻炼身体的却很早死了的老人给主动屏蔽了,我们说一个人成功是因为勤奋,努力,那是因为他们把很多努力勤奋的失败者给忽略了,这种偏差必须被清醒的认识到,否则很容易被陷入自我催眠的行为之中,你觉得你不成功,那是因为你还不够努力,还不够勤奋,你炒股赚钱不多,那是因为你还不够专业,不够努力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 三十五岁以上不创业 至于第一点全民创业的事情,我到是觉得其实现实世界是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去创业,我曾经说过我现在是觉得三十五岁以上就不太适合创业了,很多人反驳我说,你看人家马云都37岁创业,为什么我们不能呢?   我觉得这个事情吧,得要回到年代特征来看。我们社会其实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前喻社会阶段。 这个阶段一般在农业时代,这个时代你会发现,经验很有用,老人是宝贵的社会财富,拥有更多的经验,你就可以让村子活的更好,如果没有经验的话,就会全村子饿死,所以传承很重要,代代相传的,都是老一辈给后一辈的。   第二阶段其实是工业时代。 这个时代叫中喻社会,这个社会里,老人的作用降低,因为时代发展较快,许多经验跨过一二十年后就变得没有用,所以这个时代往往是同辈之间学习,大家一起进入工厂,同辈之间优劣区分出来以后,后进向先进学习。   但是人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其实整个社会进入了指数化前进年代,以前十年八年来看,不太会变的稳定社会开始逐步坍塌,规则开始很快发生很大的变化,你在一个行业还没有熬成专家。   结果发现,这个行业就没有了,这种年代里,同辈之间也发现无法相互学习了,于是就要向需求的发起端学习,社会变成了后喻社会,前辈向后辈学习,成为了很明显的一个趋势。   这个趋势里我们会发现行业经验积累和年纪所带来的优势逐步坍塌了,在一个人三十五岁以上的时候,其实他跟二十多岁的孩子面临的竞争其实在资金上、经验上已经是同等了,并没有明显的不同。   所以,这个时候的创业,更多成为了比拼体力和试错成本的过程,谁更努力,谁成本更低,谁更容易成功。更何况从年纪来看,年轻人,有十次二十次的机会,但是年纪大的人只有一次试错的机会了。   总的来说,大龄创业者,对社会的敏感和固有的认知都很难改变,而且精力也很难跟年轻人对抗,甚至创业金钱成本也更高。   同样的事情,年轻人一天可以做二十四小时,还能扛三四天,而中年人,稍微熬夜就吃不消。   同样的两千块钱,屌丝能干一个月,中年人可能只能做个十天,那么竞争力很难相当。   所以这个年代,其实是屌丝比较适合创业的年代,跟过去的基础逻辑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创业人群加入以后,市场进入混战年代,一般人群参与越多,意外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能力会被弱化,被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搞死。   我们投资过一个小伙子,都被认为特别能干,结果给了他的钱之后,出了个车祸,彻底半年不能动,能干有个屁用呢?世界上,竞争者多了以后,决定胜负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纬度的。所以年纪较大的人不适合创业了,他们有眼光、有阅历,更适合去做一些辅助创业者创业的事情,而不是自己亲自上阵。   创业是一种特质,一种内心不安分的折腾基因,不是人人都有   至于很多人说李总理的这句话让世界上全民创业,最终会一地鸡毛。   其实我感觉不太会,总的来说,我自己感觉,创业是一种特质,不是大部分都有的,很多人即使你逼着去,求着去,他们也不会去的,那是一种扎根在内心深处的不安分的心,绝大部分的人都不会有,我们在创业的人身上都看到这种爱折腾的基因。所以,我也不觉得,李总理说的这句话真会让大部分人都去创业了,他只是让很多内心本来就不安分,然后被社会规则逼着很安分的人被蹦了出来。   我们过去的社会,确切说是个被规则给束缚的社会,任何一个人从出生那天就被教育着按照惯例去做事情,一旦你出格了,就会被冠上不务正业的说法。   我当年从银行辞职,放弃很高的职位和薪水,跟我父母说,我要创业去了,我母亲哭了好几天,哪怕到现在了,还想到这个会哭,总感觉我现在过的很不好,宁愿我在银行里拿着稳定的薪水,也不想这样折腾,这种代沟和压力的现实存在,使得绝大部分被拍死在起步阶段,但是内心的不安分,又每天都敲打着你的心,想着世界那么大,总得去看看。   一部分人去了,一部分人停留了,于是人生轨迹也就不同了。   我很喜欢的李白(张秉新),每天天马行空的想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不断的尝试各种好玩的事情,我看过他很多很多的公司整改举措,有些担忧,有些赞同,然后会给他提些意见。到最后,他反驳不了我的时候,总会说一句,江南,人生不就是一场游戏么,让我玩玩吧,错了就错了吧。每次到这个时候,我就是觉得,是啊,人生是什么呢,不就是一场让自己开心的游戏么,玩玩吧,所以也就支持他很多我认为可以更保守点的决策了。   互联网出现之后,创业成本大幅度的降低了,很多人因为没有钱,本来一辈子也无法创业的,现在都可以了,以前创业要借钱,万一不成功,这辈子就完蛋了,负债累累。现在只要有个好想法,一堆人给你钱。   我这几年投资了好几个众筹网,至少帮助了上千个人都能去试试自己的创业了,使得创业再也不会是那么高门槛的事情了,所以,即使李总理不喊万众创业,我们不得不承认,创业本身也就是会一个趋势了,这个在大陆是好事情,在美国,白手起家,一直是美国梦的主旋律,美国人看到了很多一文不名的小伙伴,一个个成为富可敌国的企业家,所以,在美国相信技术的力量,相信个体的成功,社会积极努力向上。   因为有榜样。在中国,这种情况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也出现了,以前的富豪,很难是个体屌丝逆袭的出身,而且更多还是带有很大的不可言明的逻辑关系在里面。   但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白手起家的创业富豪,改变了这个情况,我这三年至少看到了不下五十家三年前还一文不名的公司或者个人,借助互联网屌丝逆袭,超越了过去很多的所谓土豪,这个不断革新的年代,这种人的出现给了很多年轻人梦想和希望,中国梦也开始出现,至少为社会树立了更多的进取的可行性,我不知道别人是否赞同这个社会,是有史以来社会给屌丝最大可能性的社会。   黄晓捷师兄说,这个社会是几千年来最值得干点大事的年代,不去做点事情可惜了,其实我是深以为然,互联网让高富帅和屌丝拉到了同一个层面,甚至反过来,屌丝在现在的社会比高富帅还有更有优势,大变革的年代,后发者比先发者更有机会,因为他们没有负担,创业的各项成本更低,现在的社会把创业拉到一个层面上来,经验无用,金钱无用,一定程度上拉到比拼勤奋和努力以及机遇运气等一系列的能力之上。   我在台湾、香港做演讲的时候,我说,现在其实台湾年轻人没有太大的逆袭希望。   香港也一样,有希望的社会,不用担心出问题,在一个稳固统治的层级制社会里,年轻人的希望是很渺茫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往上爬获得机会,而且出人头地的人凤毛麟角。但是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发现其实中国层级制不断的被打掉。   现在的年轻人,只要够努力,肯勤奋,爱折腾,一般都会有很大的机会去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一方面来自整个社会给了更多的年轻人相对自由的空间,而且大发展和变革的明代里,年轻人也有了更多的机会乘势而起。所以,我觉得这个年代去创业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孵化器成功第一要素是地段 随着创业蓬勃发展,现在创业孵化器也开始雨后春笋一般的兴起,因为我自己在杭州不经意玩票性子搞了个茶馆,也莫名其妙的有了7100多个股东,不经意间成了一个所谓孵化器。虽然,我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孵化器,这个过程中,我有过不少思考。所以就拿出来跟大家一起探讨,我认为孵化器是很容易起步,但是也是很难走到最后的一个事情,因为他最终是要孵化出好的项目来保证生存下去的。   我觉得一个成功的孵化器需要具备几个基本的条件,否则其实最终结果都不会好。谁来做都未必能做的起来,他不是一个大资本进来就可以成功的商业模式,他有很多靠钱无法堆积起来的理由。   我自己感觉一个孵化器能够成功第一个因素其实是地段,很多人都说又不是房地产,怎么还跟地段有关系。   但是事实上全球范围来看一个成功的创业孵化器还是跟地段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硅谷地区有数量众多的各种创业咖啡馆,分布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点,分散开去,核心还是以斯坦福大学作为基础的,为什么呢,因为斯坦福大学为这些孵化器提供了数量众多的创业者。   我们也在很多大型公司周边也看到很多特色的孵化器,硅谷周边大型公司周边也都有很多咖啡馆,也催生了不少优秀的企业,所以一个好的地段,其实并非是说城市中心,而是要看周围产出创业者可能性到底有多大,这个很重要,在一个更容易产出创业者的地方,搭建孵化器的成功概率会更高。   你在一堆垃圾扎堆的地方搞孵化器,怎么搞都是死。   其实在美国有两派,一派就是硅谷派,一派就是华尔街派,很明显,过去的富豪和精英,都是华尔街派,但是最近几年硅谷派异军突起,创业者云集,华尔街是个讲究稳固体系,阶层明显的区域,创业者很难出人头地。所以,硅谷热闹非凡,而华尔街稳重成熟,前者出创业者,孵化器,后者就是是打工精英云集。一个孵化器,如果脱离区域优势,硬生生的去砸一个孵化器的可能性会很低。   我前面说过,创业者,其实我感觉所谓创业者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折腾基因,我们在成功或者失败的创业者身上看到的这种不安分的基因,其实都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他们更多都是被筛选和淘汰出来的,很多人在做所谓的创业者训练营,其实我从来不看好。   创业者走出创业这一步是无法通过后天培养,那一定是来自内心一种躁动不安,如果不去做,就会感到很不开心的事情,这种事情注定是无法后天培养的,当然创业者走到一定境地之后,需要升级,完成从企业家转型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可以后天培训,然后他们自身努力完成升级的,这个阶段的必要学习是有价值的。但是在前期的创业者培育上,我个人从来不认为有价值,我们也没有看到那个牛逼的企业家一开始是被培训出来的,很多时候,创业教育,应该是一个不断帮助他们脱颖而出的机会给予,而不是训练他们。   大学生创业是典型的不靠谱 孵化器能够位于更多创业者聚集的地方,那么就会产生更多出现创业机会的可能,这个角度看,位于相对的学校周围和大型企业周围,还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   只是从某个角度来看,在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会更高,而中国大学生创业几乎没有成功的,我们从来不参加任何关于大学生创业选拔的活动,都是一堆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技能、没有格局的人,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从这点看,并非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我们得承认,中国大学教育在某个意义上讲是失败的,当然我个人没觉得这种失败有啥不好,中国的社会毕业之后,面临的压力很大,人生难得有个几年空闲时光,让你可以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谈谈恋爱,睡睡觉,干什么要去创业呢?毕业以后,有的是机会去做的事情,干什么要在大学里去做呢?   美国是个相对稳定的社会,毕业之后的大学生压力并没有那么大,所以从他们角度来看,在大学里多折腾点事情,本身也是各自的一种人生选择,而且美国大学生的实践水平远高于国内,他们在大学就基本算上一个成熟的创业者了。中国至少毕业三年之后,才能算个相对合格的创业者。   这三年里,他们会吃尽苦头,尝尽冷暖,受尽委屈,然后才能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别把自己看的太重,才能会尝试落地了,许多大学里的孩子,都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大学生创业,其实就可以直接归纳为不靠谱,即使有,数量也很少。   这里又分可以分两个情况,第一个是美国还是一个技术导向的国家,在中国大谈商业模式的时候,美国的创新方向还是集中在技术创新领域,我们看美国的比尔盖茨,那是出了个牛逼的东西叫WINDONWS,所以人家辍学能牛逼,谷歌的两个牛逼人物出了个牛逼的技术叫搜索技术,人家在技术领域也是全美顶尖人物,所以人家能辍学创业,因为做了人家做不了的事情。扎克伯格到是有点类似商业应用导向,做了个被大家广泛使用的东西,而非技术导向,但是我们看到美国更多还是技术支撑为主。   但是中国其实还没到那个阶段,中国人口众多,人口红利还没充分释放的阶段,根本轮不到技术上场,中国卖个机票都能卖出两家上市公司的情况下,技术压根还不需要的时候。所以,过去几年乃至到未来两三年内,我看中国还是会以商业模式创新应用为主导性力量,这个时候,其实是比对客户需求的把握为核心竞争力的,你一个大学生,要啥没啥,对社会认知不深刻,人性理解也不充分的情况下,鬼才会相信你能做出商业模式应用的创新模式,都是处于假想的自我意淫中去,想象出自己的产品,解决了多少社会问题,解决了多少人的需求,都压根是扯淡呢?   我这几年很少见大学生,因为见识不够,总觉得自己能战天斗地,一上来看,开口五千万美金估值,说做了多少牛逼的东西,我问他你知道跟你一样商业模式的公司么?你做过市场真正的需求调研么?你真的认为别人都是你想的那样么?   我们说,你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先去看看有没有同类的模式再去说,别人做的如何了,遇到什么问题了,这些都是创业者基本要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事实上能把这块做的扎实的人都很少,这个反应了创业者其实缺乏基本的创业素养。都靠自己的想当然。很多人说来请教我问题。   我基本都认为是扯淡,我们能帮上什么忙呢?   你们才是创业者,理论上在这个行业里,你要做的事情,要比我明白,比我懂才是,如果你们都没有我懂,那干什么你创业啊,我去得了。我们只能从我们看到的一些大的趋势性问题和行业性宏观层面给些帮助而已,具体的东西,我们怎么懂啊。都反映出了创业者很浮躁,不愿意踏实做事情的性格。   当然干脆还有很多人基本的商业计划书都没有,问他们做了么,他们说这个很简单,随时可以做。我觉得吧,其实并不是如此的,一个商业计划书,本身真不代表啥,也没想象中那么重要,因为很多模式本身都会变化,现在写了,以后可能都完全不一样,但是BP至少可以看出一个创业者基本的格局观,也可以看出一个创业者看问题的方式方法,他是我们判断创业者是否靠谱非常重要的依据,很多人写商业计划书洋洋洒洒,几万字,写的很细,深怕一些东西,说不明白,也深怕给我们感觉不好,其实我们压根不会在乎很多细节问题,我们更在乎的一个人阐述的创业逻辑,具体的细节,包括预算,其实从来都不靠谱,谁能知道实际过程中,多少数字才合理啊,这些都是细节,没必要深究,但是你要做的事情,你解决了什么问题,你怎么解决的,你怎样比别人更有优势,这些远比你去列清单,更有实际意义。   我们常说讨论问题是开放式的,你会发现前面讲的,后面忘记了,他是不系统的,缺乏逻辑的,想到那里讲那里的,这种讨论面谈,固然可以讨论更透彻,但是随意性更强,很难适合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决策的,所以商业计划书还是很重要的,不要轻易忽略。   我们也碰到很多创业者直接跟我们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商业计划书,你觉得该怎么做,有木有模板,直接可以改的,我们都会很无语,事实上,创业不是我要创,是你们自己想做一件事情,合格的创业者,是深刻的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想要什么,你做你自己想做的,然后找到认可你的人,来投资你,然后坚定的支持你,你不是来找一帮大妈天天催着你,惯着你,不断的干涉你,每天骂你说,你给我的计划是这样的,结果你却做成这样的,一定要知道,人是不可能改变自己的颜色的,你想做什么,认可什么,是不会改变的,如果会轻易因为别人而改变最初的想法,那么这样的创业者,我们投资你干什么呢?只有坚定的坚持自己的初心,最初想做的事情,碰到问题,可以绕着往前,而不是直接转向,一个经常容易转向的人根本不值得投资啊。纯粹跟我们说你想要什么样的模式,我们写成这样,那不是我们想要的投资人。所以我们从来都说,商业计划书,不是给我们的,是给你们自己的,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你自己要做的事情,帮助你更好的想明白一些事情。很多事情,大逻辑是靠谱的,但是真落到纸面上,很快会发现是不靠谱的,这些是思考的过程。 关于成本 智商不高的创业者才看显性成本。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其实创业总体而言,隐性成本比显性成本更重要的,显性成本一般指房租等成本,隐形成本,指的是那些看不到的成本,例如员工上下班的时间成本,附近员工吃住的成本,还有对外沟通交流的成本,这些都是看不到的成本。   我前面说了孵化器的地段很重要,一方面是要靠近创业者聚集的地方,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其实是孵化器还是需要更低的隐形成本,好的地段,周边配套完备,创业者的隐形创业成本会低很多,同样都是创业,一个地方房租免费,一个地方房租2000,但是前者地处偏远,每天员工上下班要两个多小时,而且有事出去沟通交流,至少两个小时车程,想吃点东西,买点东西,都不方便,后者就市中心,地铁、公交什么都很方便,想吃啥吃啥,想买啥买啥,那个更好。   不同的人肯定不同的看法,但是我想如果创业者图个便宜的房租,选择去第一个地方的话,我基本上就感觉这个团队没有任何的投资价值,说明智商有问题,为了便宜个千把块钱,每天路上奔波两三个小时的创业者,不是智商有问题是什么有问题呢?   美国许多创业者选择车库创业,主要是因为离开他的学校近,很方便,生活成本也很低,中国很多创业者其实都是选择在民宅,一方面比美国的车库成本还低,关键还是因为配套很完备,小区周边什么都有,压根不需要跑来跑去。   我一直说,创业是最快时间试错的过程,用最短的时间证明一个模式是否可行是极其重要的,越快证明一个模式不可行,你就可以去折腾下一次机会,创业最怕就是折腾了大半年花了无数的钱,最后证明模式不可行,钱其实花的更多的同时,关键把有限的精力也给花费了,人生能被用来消耗的创业时间其实是非常短暂的,这个时候,时间绝对比金钱更重要。   我投资过一个团队,我在看了他预算的时候,我感觉技术人员的工资过高了,就问他,他说,与其降低成本去招聘一些不太成熟的技术团队,花费大量的时间磨合,不如干脆工资高点,然后减少磨合成本,最快时间试错,看上去花钱了,实际上省钱了,这个道理就是很对的。这种人说明有格局观,许多会算小账的人,往往不会算大账,我们创业是为了最终的结果,不是让你去省钱的,省钱省到最后,其实成本反倒更高。   许多老年人,也是经常犯错,经常为了省钱,去做公交车,有点小毛病不去医院,最后呢,钱看上去省下来了,但是结果因为小病不去看,都变成了大毛病,这个时候花的钱,远比小毛病的时候要多的多。为了贪图便宜省几个房租的钱,会把公司搬到很远的地方去的创业团队,我一般都认为智商是有问题的。    快一定是互联网创业里面核心的核心 互联网有句话是唯快不破,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创业是个谁比谁快的过程,谁的时间更快,谁的成功概率就更高,因为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折腾更多的次数,我们说努力勤奋等等,回到最后其实并非是努力勤奋有多重要,而是因为努力和勤奋给了你更多的时间去试错,从而也有了更多的抓住所谓机遇的机会,人生一次就想抓住机遇是很困难的,但是你折腾十次八次,总归会有一次被你抓住,而一辈子,抓住一次机遇足够了。一个不努力不勤奋的人,抓住机遇概率会很低很低。   最近我见过很多特别牛逼的技术,其实我觉得吧,现在的社会其实不再是过去,过去很多人会用一辈子去做一件事情,然后一堆人欣赏,围观,我感觉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不一定是浮躁的结果,而是人类眼球转移的快,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可能就喜欢另外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你能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也就是热点频出,还没等你用一辈子熬出个未来吧,世界就变了。   所以,做事情做到极致,我就不是很认同,现在的社会,一个好的技术团队往往会被一个垃圾的技术团队打败,我见过一个创业者,他跟我说,他的技术比某一个很有名的APP的技术好很多很多,所以叫我投资他,一定能成功,我说别瞎扯淡了,技术好有什么用呢?市场出现技术的时候,其实对技术的依赖度并不高,被需要是第一核心,大家回想下微信刚出来的时候,技术并不是很好,但是市场需要这个东西,然后他就被接受了,我相信现在能够做的比微信技术好的东西估计也有不少,来往,陌陌都不差,为什么搞不死微信啊,是技术的原因么,不是啊。   在合适的时候,出现了某一类市场需要的产品,人们会主动忽略技术的很多东西,技术想到一个好产品,被需要是第一性,当然在尽可能的前提下做好技术体验是必须的,但是千万别太讲究技术的极致,非要做到很好很好完美无缺再出来,你会发现等你出来了以后,市场早被人用不太好的垃圾技术给占领了,很多技术人员创业面临的问题就是过于追求完美,总是追求极致,问题是那里来那么多极致的东西,你应该考虑的是竞争对手的情况,你其实确切的说,只要比竞争对手好一点就可以了,那里需要做那么好呢,所有的好都是要成本投入的,所以,别陷入自我完美的要求,我见过很多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也见过无数牛逼的技术人员,创业都不是很成功,他们总是会拿自己的要求,去套社会用户的要求,事实上,你之所以是设计师,是因为你比别人牛逼太多,他们并不需要那么牛逼,他们只要觉得还不错就行,而你却非要很好,你就自己被自己搞死了。   很多美工花费无数个日夜做出了漂亮的H5推广稿,结果到最后,人家看一眼很震撼,然后就转发一下啊,在然后呢,没有然后了。说白了,都是你花费了无数多的东西,无数多的感动自己的东西,结果对于别人来说也就只是两三秒的东西而已,根本不重要,或许你会觉得别人不懂欣赏,觉得社会浮躁,觉得世界出了问题,但是这就是现实,你无法改变的现实。所以,所谓极致体验,其实也都是互联网人自己吹牛逼吹出来的,真那么多极致的东西,社会也就不会迭代往前了,说明互联网一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存在,那里有那么多极致的东西呢,吹牛逼的事情,别太信了。所以,技术要学会在奔跑中不断调整,这一定是常态,一步到位的人,则永远推不出好产品。   我对好的技术人员定义为三个层面,一级技术是出货快又好,二级技术是出货快但是一般般,三级技术是出货慢,但是很好。我感觉我前两者我都喜欢,后者我不需要,一个技术团队一个星期出一个过的去的产品,一定比一个三个月出货,但是产品很不错的团队要来得强,第一市场不会等你,第二你要做的很好,你的投入会很大,一旦你方向出了问题之后,越好的东西,后果代价就越大,我宁愿要一个快速试错的团队,也不会要一个极致体验的团队,好的技术产品要快速根据市场能不断自我调整,而过于精致的东西,总是浪费试错的时间。   互联网加快了创业周期,目前创业大概也就是半年出结果,一个团队如果做的产品不错,半年基本上能融资下一轮,如果半年还没有什么结果,那么说明方向估计会有问题,需要调整。所以,现在的创业者,我一直跟他们说,别太花时间在创业以外的事情上,也别太计较所谓的房租的事情上,差不多就行了,找个各方面都比较市中心方便的地方,弄个民宅,一个月花个两三千,赶紧扎下来,然后拼命死活的创业,最快出产品,最快证明模式可行,然后就可以拿到风投,然后就可以搬到高大上的地方去了,孵化器这种地方,说白了都是有最好,没有也无所谓的事情,锦上添花而已。提高的概率,而不是必然性。   杭州有不少好的小镇,前几天看到梦想小镇,里面应有都有,设施一应俱全,大量创业者现在入住在里面,我经常在朋友圈里能看到很多照片,加上西溪湿地是全国最漂亮的地方,于是每天都能看到不少美好的风景图片,然后以真羡慕嫉妒恨啊,然后满心感慨说,那真是个谈恋爱的好地方啊。既然是谈恋爱的好地方,那么在这里谈创业这种事情,真感觉有点扯淡的味道在里面啊。   面对如此良辰美景,我感觉在想创业的人进去了,可能都最终会春心荡漾,一个个全谈恋爱去了,创什么业呢,要想创业,那就是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吃也吃不好,住也住不好,然后每天恨不得离开这里,跟坐牢一样,才能爆发你的潜力啊,然后里面的人,也会不断的告诉自己,忍受今天的所有的苦难痛苦,都是为了有一天他妈的能赚很多很多的钱,这种就是创业悲情感。李开复的创新工厂很多人都很怀念,怀念什么呢,怀念一张桌子十几个人,手脚都挪不开的工位,就是如此啊,创业是需要大家一路上逆风飞扬的那种感觉,而不是青山绿水的安逸。   黄晓捷师兄很多年前跟我说过一句话,那时候他们已经是在英蓝大厦办公,我去的时候,我调侃他们是把特别特别高大上的房间装修出了国有企业的风格,非常的简朴,当时,他跟另外一个合伙人,共用一个很小的房间,然后两张沙发,三四个人在里面就转不开圈,我说九鼎都那么大了,干什么还弄的那么寒碜,他跟我说,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们一直在创业路上,不想在这方面过多追求。当时我就很忏愧,创业这个东西吧,还真实如果有心的话,就去尝试最艰苦的生活,别让自己有态度的安逸环境。温室里一定扶持不出太多的花朵,就是如此简单命题而已。 创业方向比努力勤奋更重要 回到孵化器成功的第二个因素,我个人感觉其实是要有一定可控的资金,创业起步其实,什么都是空的,最主要是需要钱,没有钱谈创业都是扯淡的事情,所以孵化器如果光地段好,如果无法给予资金的话,那么也很少会有人来,这个其实不需要多说的,拥有一定金额的引导型资金,非常有助于帮助一个孵化器早期起步。   其实我个人感觉大量的VC机构进行孵化器的操作成功率会更高一些,因为早期资金其实对创业者是具备很强的影响力的,对于注册地址,办公环境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通过资金,让项目更好的聚集在孵化器,创造出更好的创业氛围是相对容易的,但是这里回归到最后,就意味着孵化器资金的背后其实特别还是考验投资能力,没有一定的投资能力,纯粹给钱,其实是即使起了孵化器的氛围,但是到最后都还是归零,赚吆喝,不赚钱的生意是很难持续的。   所以这里就回到第三个问题,就是孵化器需要具备很强的创业方向的指引,就是必须知道孵化器里的产业方向很重要,想要什么人进来,想投资什么样的公司。如果不加引导,不加甄选,到时候你会发现你把有限的精力、资金都投入到了没有未来的项目里,最终成功率其实也是很低的,即使能成一时,但是也很难持续存在,我们这几年看到不少产业园,其实都是门庭冷落,但是他们曾经也是非常的热闹,为什么呢,因为聚集的产业最终都凋零了,于是一地鸡毛的格局就出现了,各个孵化器,资源就那么点,资金也有限,场地也是如此,最终投向决定了结果如何。好的方向,更容易出现好的结果。   我们这么多年来在投资领域里,真觉得创业方向比什么都重要,我是个喜欢做趋势性分析的人,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一直觉得赚大钱不是依赖能力,而是依赖趋势性的机会,前几个月有一篇文章《瞎扯赚大钱的逻辑》转发量近千万,很详细的阐述了这个理由,有意识,无意识的碰到趋势性机会,都可以让你赚大钱,在趋势和方向正确的基础上,才可以谈能力这个命题,方向错误,能力压根就毫无用处。这种案例很多,具体也不细说了。从投资角度来看,个体能力是无法通过事前考察来发现的,而趋势性的机会是可以通过观察推演来思考的,所以,投资往往是看明白一个行业的未来趋势性机会,然后在里面铺开量来投资,不断的提高成功概率的过程,个体的成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很难被明确把握。   我们这几年还算好了,这几年我们投资了大量互联网金融公司,都起来非常迅速,互联网金融过去几年时间,催生了不下三十家估值过五亿美金各类公司,非常的迅速,我们都明显的感觉不是这些行业的从业者本身有多少逆天能力,更不见得他们比别的行业从业者更牛逼,但是为什么起来那么迅速,是因为这三年是互联网金融的三年,同样的能力,同样的努力,在这个领域里成就远远超过其他领域,所以,我们一直认为关注行业的趋势性机会比关注个体更有价值和意义。   前面说过,这个年代其实资金并不是最重要的,那里都能拿到钱,为什么要来你这里呢?尤其在房地产过剩的情况下,免费的房租、适当的补贴,都可以获得,那么能给创业者更多的方向性的指引,显得就尤为重要了,这个其实并不是为创业者所考虑的,而是孵化器本身需要去思考的终极性命题,因为孵化器最终一定是通过孵化出更多的优秀项目来获得最终的投资收入的。   所以,这个能力与其是帮助创业者,更不如说是给自己的,创业路上是非常艰辛的,而且往往非常的迷茫,许多人都很难坚定的认为自己的路是对的,都会犹豫,回头,踟蹰不前,这个时候,你能在他们肩膀上拍拍说,对的,你往前走就是了,一句话给他们带去的可能比十倍的资金都显得更为重要。有时候,其实路也是走出来的,足够的信心给予支撑,其实是很重要的事情。做成特色具备口碑的孵化器,也需要坚定的信念支撑,所以我认为孵化器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点其实就是方向的指引也是重中之重,而这个其实也不是一般的孵化器能随随便便建立起的优势,没有长年深度的积累和研究支持,这个护城河其实不容易建立。   第四个我感觉很重要的点其实是孵化器需要很多的资源汇集,一个孵化器如果具备了好的地段、一定程度的资金,还有能给予一定的方向指引,我感觉基本上能保证实现较高的成功了,但是如果还想能更前一步,我感觉还需要足够的资源支撑。   资源其实往往意味着用钱是无法实现的,很多人有钱,但是就是无法获得资源性的供给,这种才叫资源,用钱买得到的东西,一般也就只是钱而已了,资源包括了,更好的业务对接,更快的产品实现,更方便的渠道建设,哪怕更深厚的人脉积累,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资源可以降低你很多成本,也可以极大的加强你业务发展速度,这个其实很重要,在创业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点,你过去创业过程中,一个人孤独的打拼,没人可以帮你,你积累的用户很难,但是通过孵化器,通过一些简单的扶持,你可以获得很多人的初始帮助,例如众筹,很多人因为是你的股东,自发就成为你的用户,然后自发的帮助你测试,自发的给你很多你可能要花费很多钱才能完善和解决的问题,而且还都是免费的,这些其实就是资源。   在这里,我到是想强调下所谓人脉资源的一些理解,我感觉其实要区分开来看,很多人跟我说,认识这个,认识那个,其实人的一辈子会认识很多人,但是都最终消失在茫茫人海,千万别太高估人脉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圈子上场面上的所谓认识,点头而已,很难称得上所谓的资源的,我经常看到很多人跟我说,他的产品在圈子里调研过了,很多人都说喜欢,会用,其实这种调研,毫无意义,很多人都是点头之交而已,当你问他会不会用,感觉如何,你会发现,越是不熟悉的人,越会跟你说不错,不是因为真觉得不错,而是觉得没必要来跟你较真,要测试一个东西,好还是不好,就直接问他给不给钱,会不会投资就行了,很多说好的好的人,其实到最后掏钱的时候,都不说话了。这个就是所谓的人脉资源。必须清醒认识。   我这几年见过无数的人,认识无数的行业领袖,高官精英,其实绝大部分,都只是所谓认识罢了,没有什么交集,他们也不记得我,我也想不起他们,回到最后,只是因为大家没有什么可以被互换的利益,所以也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了,我们说资源,很大程度上要能被你随时可获得和使用的东西,这个的前提条件往往就是需要你自己具备可被交换的东西,例如人家来找你谈天,你要能给予人家足够的回报,对得起他浪费时间跟你瞎扯,你如果不具备这个能力,也就是一次两次的交往而已,深入不起来,真有什么事情,也很难帮上你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其实是很鄙视所谓混圈子的人。所谓混圈子,很多时候是需要相匹配的地位的,否则就是每天都在混,看上去跟谁都熟悉,实际上跟谁都不熟,现在很多圈子,回到最后都是吹牛逼扯淡的地方,一帮日子还不错的人,天天凑一起,每天装逼得瑟,来证明自己优越感的地方,哪怕已经负债累累了,还非要证明自己的过得不错,来换取一些优越感。   人前风光,人后沧桑的事情,有啥意义呢?撇开生活,就工作而言,人去做一件事情,要么能学到东西,要么能获得回报,两个都没有,没意思,所以很多人混圈子学到的东西,都只学会到了如何装逼吹牛,却学不到任何东西,这就是跟比你有钱的人一起的结果,因为他比你有钱,你其实是被附属的,你并不重要,人家请你吃顿饭,那叫看得起你,你毫无价值,是陪衬他优越的附属品,所以,我建议要学东西的人,还是多跟会谈干货的人在一起,会去思考,会去深入研究社会的人,别每天混圈子。毫无意义。资源的变现,前提是需要你有足够的交换价值,你要有值得人家为你提供资源的可能性,帮忙这个东西,互为有价值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最怕就是勉强和为难,不可维系,所以要有资源的变现,前提就是你要做的很好,你有好的项目,好的创业团队,好的想法,好的思路,好的方向,那么资源容易堆积,我们见过太多的人,来来回回就那么点事情,你怎么堆也堆积不出太多的东西。 投资、交易 最后,我还是想说以下,什么是投资,什么是交易,这个问题。我在杭州的茶馆,欢迎全国各地的创业者来创业,我都免费给他们办公,不收取任何的费用,很多人都说,为什么不收呢,总要象征性收点吧,也有很多人认为是竞争需要,所以不得不免费,其实,真不是,只是因为我想区分开交易和投资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我曾经被人问怎么看张磊给耶鲁大学捐款的事情,我不知道张磊大学时候是否收费了,我自己读大学时候是缴纳了学费的,我说,因为国内大学收取了我学费,所以,他教育我知识,培养我成才,这个是天经地义的,我在好,其实都是大学该交给我的,这个就属于交易行为,他不是一个投资行为,但是有个学校如果不收取我学费,免费教育我,这个时候,我哪怕稍微好一点,都会感激学校,因为这不是交易,他们是在投资我,我好的时候,我有责任有义务在我好的时候回馈他们。   当年张磊捐款给耶鲁的时候,说过耶鲁改变了他的一生,因为他在很茫然的时候,耶鲁大学给他寄来了OFFER还给了他全额奖学金,使得她能很好的在美国生活学习,所以,这种就是投资行为,给他钱,让他读书,他不能不回馈。交易永远只能赚短期利益,而投资可以让你获得更远的回报,世界上,从来不存在现在好,未来也好的事情,一般都只能两个选一个,你选了现在好,那就会失去未来,你选了未来,往往要放弃当下,当然放弃了当下,也不一定会有未来,但是总归有可能性的.   所以,我不想因为可以忽略不计的房租收入,把我未来的可观的收益给丢了,投资就是看五年到十年的事情,没必要太计较,对于创业的人来说,既然你都给了那么多了,何必在多要房租呢?我们总觉得中国教育出了问题,把投资变成了交易,所以就使得人往往在乎短期收益,忽略和放弃了长期价值,这个是很可悲的事情,学校应该是做长期投资的事情,不能做短期博弈。其实这里我感觉还是要区分一个度的问题,所谓投资,一定要投资在具备潜力的人基础上,创业角度来看,更低的出身,更勤奋的姿态,更好学的基础,都是值得你投资的理由,你要学会跟这些人做长期投资,但是要跟那些注重当下,没有成长的人做交易,交易不是目的,交易是投资的手段,让你能坚持的更久,这里如何辨别和区分是个难点,世界上其实绝大部分的人其实是只能做交易的,但是一定会出现很多的可被投资的人,这个也很重要。   另外,回到孵化器来看,我感觉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孵化器最终是很难被规模化的,因为大多数成功所具备的能力条件都不是能被规模复制,导致,孵化器要做产业化的可能性很小,点状分布的可能性会更大,所以,政府没必要一股脑的要去扶持大的,扶持也扶持不出来,政府其实就是做好孵化器的孵化器,帮助更多的孵化器能在这个时代里活得更好就可以了。   确切说,我们大量的孵化器都是自己拿钱出来做的,他是因为看到这个行业里的机会,政府去做未必会比他们做的更好,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政府的人很热心,每天提很多的建议给我,让我按照他的意思去做,我都会很不客气的回敬,如果我们这些长期在市场里摸爬滚打,被骗了无数钱的人,都还竞争不过你们这些每天在办公室写调研材料人的话,我感觉我也可以退出这个行业了,要相信总是有很多行业门槛和壁垒不是轻松可以被击破的,专业就是专业,不是几天几个月就能被打掉的,政府有政府的优势,坚持好自己的定位,可能眼界比我们更开阔,思维高度更高,但是在具体的行业里,其实一定没有我们自己扎的深,真没必要干涉太多。   一个类比:关于为什么生孩子 最后的最后,我在讲个生孩子的问题,我这几年在想人为什么要在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生孩子,其实还真是非常有道理的事情,人在最好的时候生孩子,就有能力抚养他成长,孩子长大成人了,你也就可以去死了,生命就得到了延续,没有人是可以指望自己来延长自己的生命的,生命的传承往往是通过孩子的出生来实现的。   那么我们在想下去,如果你八十几岁生孩子,那么意味着你孩子没长大,你可能就死了,于是你孩子也跟着一起死,另外,如果你二十几三十几生了孩子,却想着自己把孩子一直养着,养到七十几八十几,那我估计最终结果也是两个一起死的结果。   这个话题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其实人总是会死的,巅峰期会过去,巅峰期过去以后,你还想继续保持你的一流的精力,过人的判断其实是难度很大的,人无法在任何一个年代都获得成功,每个人成功背后都有特定的年代特征的,是时代创造了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人物让时代更加璀璨,我们说乔布斯的出现,其实前提先要考虑到3G、4G的出现,让手机能轻松连接网络,这个时候苹果手机成为了伟大的产品,但是在没有网络的时代,苹果就是个砖头而已,但是3G、4G不是我们乔布斯创造的,是这个时代无数的工程师努力的结果,所以一个成功人想时刻保持成功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怎么保持自己优势呢?其实就是要学会生孩子。   在自己最好的时候,生出更多的孩子,一个不够,要多生孩子,为什么不够,因为生一个很可能会夭折,也可能坑爹,而且事实也是,生的越少,越容易坑爹,所以,一定要多生几个,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在竞争中,不断的成长,这样你死了,你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续,千万别到七老八十的时候在想到生孩子,因为那可能意味着你们都会一起死。也千万别生了一个孩子以后,想着养着他到死,那也是一起死的结果,我们很多企业家想不明白,每次都跟我说,这个企业跟自己孩子一样,不舍得放手,我说不放手就一起死呗,孩子大了,要么让他生孩子去,要么你自己生孩子去。多生几个,多好啊。干什么守着不放呢?看上去是爱她,实际上就是害她,你自己明明已经不行了,跟不上这个时代了,还非得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这个不是找死是什么呢?这种爱本质其实是自私。   年纪大了,企业老了,一定要有这个觉悟,学会放手,别想着控制,一定要努力生出那些会把你搞死的孩子去,这样你死了,搞死你的企业其实也还是你的。这个在美国很普遍,你看雅虎自己老了,就投资了个阿里,现在你去看看,他老年生活现在过的多好啊,没钱了就套现一点,没钱了就套现一点,说不定能焕发第二春在多生出几个孩子,也不一定,还有富国银行,投资了LENDINGCLUB,搞不死你,就投资你,这种简单的道理,还是要想明白。   来源:公众号风吹江南 作者: 江南愤青    
    资讯
    2016年07月26日
  • 资讯
    搅局者来了, Salesforce 或将以远高于微软的 262 亿美金的价格收购 LinkedIn 一个多月前,微软官方博客就宣布了,微软和 LinkedIn 公司已经达成了一项最终协议,微软将以每股 196 美元,合计 262 亿美元的全现金收购包括 LinkedIn 公司的全部股权和净现金。原以为大局已定,但是没有一点点防备,LinkedIn 收到了来自  Salesforce CEO Marc Benioff 的来信。   Marc Benioff 在邮件中表示,将愿意以更高的价格,且远高于微软出的262亿美金的价格或者改变一些收购条件实现与LinkedIn 方面达成交易合作。   众所周知,之前 微软与 Salesforce 就一直在竞标 LinkedIn 的收购,不过相比于 Salesforce 不确定的股票和现金综合财务收购方案, LinkedIn 更倾向于微软的全部现金收购方式。但是现如今  Salesforce 所提出的远高于微软的262亿美金的收购方案,还是让 LinkedIn 不由得产生了动摇。据了解,LinkedIn 在7月7号就召开了紧急股东大会,对 Marc Benioff 的方案进行研讨。   在没最终完成收购法律交接之前,LinkedIn 的确有权利委身于出价更高者,不过因为之前已经与微软签订过最终协议,如果再反悔,LinkedIn 将要缴纳 7.25亿美金的违约金。据了解,LinkedIn 方面除了与  Salesforce 微软两家协商,同时感兴趣的买主还包括 Google 和 Facebook 以及其他公司。   LinkedIn 在商务社交中的地位的确首屈一指,但是LinkedIn 股价曾在今年 2 月初暴跌逾 40%,市值蒸发近半,并一度造成美股科技风向标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暴跌。在这样的股价环境下,低价高价值的并购怪不得吸引如此多的竞标者。   来源:36氪,作者:惜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9950.html
    资讯
    2016年0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