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招聘第三方】2015年11月动态(下期) HRTechChina编者注:此文作者为奶兄(来自公众号:小奶嘴),授权HRTechChina发表。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公众号,单位如需转载,请备注作者以及出处。如对HRTech方面有自己的见解、作品以及资讯,也欢迎大家投稿至tougao@hrtechchina.com   以下内容是奶兄为大家搜集罗列的关于招聘第三方的最新动态。11月份下期将为你带来测聘网、猎聘网、智联、观火咨询、猎上网、探鹿、斗米兼职等招聘第三方的最新动态与奶兄微点评。微点评仅仅代表奶兄个人观点,欢迎各位指正纰漏与拍砖。   关键词-上市 1、测聘网 广东倍智测聘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1月20日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股票代号为833907。   关键词-上线 1、猎聘网 猎聘网推出背景调查服务。 【奶兄微点评:背景调查服务似乎在今年下半年很热很热,很多公司意识到了招聘过程当中的风险存在;做为招聘流程当中的一个节点产品与服务,国内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远不及国外的,据说美国的背景调查公司都上千家,而国内专业的背景调查公司寥寥无几。在背景调查这块奶兄知道的供应商有全景求是、八方锦程、首优咨询、太和鼎信、凯莱德、轩渡咨询、观火咨询、较真等等,仅供参考;其实还有很多猎头公司也提供类似的产品和服务,价格也不一。再之据奶兄了解,这个细分的行业也即将会出现创新,比如背景调查O2O,至于怎么创新,奶兄后续跟进分享给各位。猎聘网顺势推出背景调查产品,也是想在招聘流程上全方面的为企业服务,至于背景调查的团队和服务质量如何,还需时间检验。】   2、智联 智联招聘成立海职场jobspark,这是一个聚焦深圳地区高端海归的职业发展专属平台,专注为企业和深圳地区10万海归人才提供精品招聘服务的垂直招聘平台。   海职场将会推出经纪人模式,经纪人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行业讯息来协助海归们获取offer。   海职场的创始人是智联华南区总裁武杰。     3、观火咨询 观火咨询推出背景调查互助平台,观火咨询是由一批各行业猎头及媒体调查记者共同创立的企业,致力于员工雇前的全方位风险管理。   加入背调互助会的条件:境内注册的企业,员工人数200人以上;已开展或即将开展员工背景调查业务;观火咨询在开展与本企业有关的员工背景调查时需要配合、支持;专门指定一名HR与背调互助会对接。   加入背调互助会可以得到:经理级以上职位5年内经历的基础背景调查免费;增值服务享受最大程度的优惠;共享行业“人才黑名单”,参加最高端的HR线下活动等。   体验地址:www.gooho.cn 【奶兄微点评:我记得招聘兄弟会六大的时候,提出一个诚信联盟的概念,也即让招聘兄弟会HR所属企业加入诚信联盟,然后互为背景调查信息方;提出这个概念之后就没有太多下文了。如今观火咨询提出这个背调互助会的概念其实大致雷同,背调行业的O2O是否能够玩的下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还取决于参与背调互助会企业的心态和开放程度;如果企业的付出和收获不对等、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性受到威胁、有利益冲突时,就非常考验这个平台的价值和意义了。】   4、猎上网 11月下旬猎上网宣布将成立诚信联盟,通过产品及服务的调整,确保平台的雇主及猎头能享受诚信、公平的服务。   比如猎头端的产品“挖啊”,会记录每个职位的调研信息、雇主的具体需求、职位的各项数据、职位的推荐人数、HR的反馈速度、面试情况等等。   猎上网还针对猎头制定了科学的评级系统,多维度评价猎头的业务水平。   猎上网还在酝酿雇主反馈管理机制,确保雇主在猎上网平台及时有效的进行反馈。 【奶兄微点评:猎上网的这个诚信联盟概念和上文提到的背景调查行业的诚信联盟不是一回事;数据在人力资源行业越发的重要,ATS、面试工具、EHR等关注候选人和雇员的简历数据和行为数据,但是如果要建立未来的招聘行业的诚信体系,不仅仅要关注候选人和雇员的,而且还应该关注B端企业和H端猎头公司的,类似淘宝买家和卖家的数据公开透明,可供各方查看;所以不管是C端候选人还是B端企业、H端猎头公司都应该好好的打造和守护自己的个人和公司品牌,未来这些将直接影响到招聘结果。这条路虽然很漫长而且一定艰难,但这是未来的趋势。】   关键词-融资 1、探鹿 国内领先的兼职交易平台探鹿(www.tanlu.cc),11月中旬完成了1000万美金A轮融资,领投方为华创资本,天使投资方蓝驰创投跟投。   2、斗米兼职 11月17日58赶集集团旗下兼职业务斗米兼职宣布完成4000万美金A轮融资。   斗米兼职A轮投资方包括58赶集集团、高榕资本、蓝湖资本3家机构以及吴宵光等3位知名个人投资者,其中领投方为高榕资本。斗米兼职已从58赶集集团分拆,未来将独立发展,由58赶集集团高级副总裁赵世勇担任董事长兼CEO。 【奶兄微点评:从58赶集最新发布的战略行业图来看,58赶集集团在招聘这块的脉络逐渐清晰,见下图,中高端招聘有中华英才网,中低端招聘有58赶集招聘,魅力91是垂直营业员招聘平台,伯小乐立足校园招聘,斗米兼职立足于兼职市场;奶兄估计未来58赶集集团还会花很大的资本和力量来收购、整合招聘流程当中其他业态的产品和服务,比如背景调查、测评、ATS、移动考试平台、大学生实习平台、求职培训平台等等。当然这很考验58赶集集团在招聘行业的布局和智慧,也考验各自平台的内部协作。奶兄期望不久的将来在国内,一艘招聘行业的航空母舰出现。】   【关于奶兄】 我不是大V也不是大师,我是草根,我是屌丝,我是奶兄,我为自己代言。 欢迎各位关注奶兄的“小奶嘴”,让我们一起愉快的玩耍。      
    观点
    2015年12月01日
  • 观点
    企业服务创业,怎么走出单租户的 ASP 模式这个技术坑? 编者按:ASP 模式和 SaaS 模式的区别,一直被人们混淆。SaaS 架构由于基于多租户并且可拓展,可大幅降低创业成本,但单租户的 ASP 模式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使用 ASP 模式的创业公司应该怎么转型呢。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SaaS 云记”(saascloudji),作者纪伟国。 上周,一个 VC 朋友找我帮忙看一个投资项目:“Saas+Paas”。答应之余,我也充满好奇,毕竟没有三五年时间,没有大量客户去磨,Paas 平台难有小成,如今新出来的项目就打这张牌还是值得看看。 聊了不到十分钟,我就明白了:这是一个安装版的软件,只不过下面有一个开发平台,能够为客户提供一定的定制化开发。我恍然并苦笑:“国内所有具备一定规模的软件公司都有一个开发平台,但并不是所有的平台都叫 Paas”。 换个角度简单想下:如果这样可以,那 Oracle 等老牌软件公司当年岂不在一夜之间就可以完成 Saas、Paas 了?拉里老先生又何必亲自挂帅在内部艰难地推动变革?事实上,现在市面上成功的 Saas 软件,没有一个是在已有安装版软件基础上改出来的,都是重新架构开发的。这也是传统软件无法快速 Saas 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原因。 这又回到了 Saas 模式和 ASP 模式的差异上了。上面这种将软件安装在一个云主机上的 ASP 模式,已被视为一种失败的模式,因为它缺少可拓展性、太多的定制化、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客户的成本结构。Saas 是基于多租户的架构,从而可以通过共享基础设施而大幅降低成本。Saas 又是一种可拓展的架构,降低了整个的运维成本及复杂度、从而可以享受规模效应带来的边际成本降低。(现在人把 ASP 说成单租户的 Saas,这种说法有些混淆视听,关于二者的区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微信号的历史文章)。 讲了这么多,但是如果现在创业者的软件就是 ASP 模式,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正确姿势呢?我分析了一下市场上的产品,根据竞争情况及产品复杂度形成了一个模型,谨为大家提供一个思考及应对的角度: 处在左下角,好消息!正确的作法是:暂停功能开发、全面改造产品的架构,如果是产品够简单,功能间松散耦合,能够改造成一个多租户、分布式的架构。事实上,国内已经有在这个象限成功改造了原有产品的公司,相当令人佩服。 处在左上角,虽然是一个坏消息,但也可以认真研究并拆分系统,逐个业务点进行改造。由于竞争激烈,处在这里的公司仍然需要快速升级产品,所以你不得不面对:产品升级和底层改造双线作战的压力,难度有点大,但值得赌一把,有一线生机。 如果处在右下角,坏消息是产品根本改不出来,好消息时你还有时间去重新做一个。此时,最好的办法是:将你的团队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继续销售安装版的软件保证稳定的收入,同时另外一个团队去开发一个纯 Saas 的软件来迎接未来的市场大势。 如果处于右上角,这可能是最 tough 的局面了:在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如果不得不花两年或更长的时间去重构产品架构,注定吉凶难料。此刻有两个选择:1)继续销售高现金流的安装版 2)寻找一个新的细分市场,进入一个新的 Saas 领域。 概览国内正在面临艰难抉择的 ASP 厂商:针对小微客户的 CRM 厂商,处在左上角,已经是红海竞争,产品功能也逐渐复杂,很让人头疼;而再看 HR 领域,招聘管理软件厂商已处于右上角,但劳动力管理软件厂商尚处于右下角,仍然有重新架构的机会。 以上观点,是北森在 Saas 领域摸索多年的经验总结,谨供同行们、还有投资界的朋友参考,并基于这个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入讨论。只是想说,一个正在迅速成长的行业,总是充满机遇,身在其中的创业者们也常会感到时不我待。但企业级市场不相信一步登天的神话,因此进入与退出、创新与改造,每一个战略选择都承载着更重的分量。真心希望看到我们这个行业的未来不至于像如今的 O2O 一样:创业者损失了时间、VC 损失了资本、客户只能重新选型、员工也无奈重新开始… 为了避免这样一个多输的局面,倒不如我们从一开始就看准、走稳。   来源:36氪(读者投稿)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HRTechChina 立场 出处:http://36kr.com/p/5040377.html
    观点
    2015年12月01日
  • 观点
    如何将3类不易相处的员工转变成团队合作者 编者按:每个团队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易相处的员工,如何应对这些员工的问题,对于提高团队的生产力以及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对此, ClearCompany 公司的 CEO Andre Lavoie总结了三种常见的不易相处的员工,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你花了许多时间招到一个完美的团队。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但不幸的是,总有人很难与团队一起工作。   作为公司管理者,你不能忽视员工之间的关系对公司的影响。TINYPulse 公司 2014年 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超过 20 万的被调查员工中,20%的人认为工作表现优秀的首要原因归于良好的同事关系。调查显示员工与同事的情谊是工作的头号动力。通过促进同事间的良好关系,你可以创建一个更高效和更具生产力的公司。   但是,创建一个强大的团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你员工的技能有多强,彼此性格不合终究会让你功亏一篑。作为公司管理者,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来管理好员工是你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里列举了三种很难相处的员工类型,并分别给出了如何将他们转变成团队合作者的建议:   1.马屁精 每个办公室都有这样的人: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给老板留下深刻印象,并从老板那里赢得好评。他们给老板拿咖啡,帮老板取干洗衣服,并且乐此不疲。基本上,他们愿意把任何事情 “做好”,除了他们的实际工作。   老板也许高兴了,但马屁精的同事们经常会感到非常恼火,因为他们觉得奉承者获得的那些注意并不是依靠他们优秀的工作表现。其他同事们希望奉承者能把那些花在讨好老板的时间和精力用到提高工作上。   作为公司管理者,你必须让那些逢迎者知道,你的赞誉并不是最重要的认可类型。你需要去查看一下你的员工认可方案,看看付出和获得认可是否成正比。你还可以引入一个同事认可方案,以此来鼓励那些奉承者去考虑同事对自己的认可。这样他们就会认识到,做好本职工作,奉献于团队是大家都赞赏的,他们同事的赞誉与你的认可一样重要和有价值。   2.八卦者 并非所有形式的八卦都对团队有害。斯坦福大学 2014年 的研究发现,八卦的团体能合作得更好,因为他们有更高水平的问责制。但是,如果你的员工花个半天的时间偷偷讨论每个人的周末计划,那么就有问题了。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八卦的行为,但 “办公室八卦” 稍不注意就会把同事间的话题转向谈论别人的私人生活。散布谣言或者非常私人的消息会让一个团队的内部关系变得紧张。   管理这种类型的员工的关键是重新设定他们的社交话题方向。健谈的人是社交圈的中心。交给他们一些事情,将同事间讨论的话题引导到创造互动性的方向,比如策划公司培训或者假日聚会项目。这些任务将会让他们保持忙碌,以免他们分心去与同事八卦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在最终的这些活动中,他们将会有一个合适的机会去谈论非业务相关的主题,看到他们的努力为团队带来更密切的关系,这也是一种奖励。   3.后进生 有时候,你聘请的员工有着超棒的简历和合适的经验。但是你却看到他只是一直在潜力线的下方徘徊。你本来指望他能充当团队其他人的模范,但他只是达到了他负责的每个任务或项目的最低标准。   由于高水平的员工并没有达到大家的预期,其他队员也开始做得更少。那些走在前面的员工也会不满后进生拖了后腿。   如果你坚信一个员工可以做得更好,付出得更多,但他们却表现平平,那是因为你们之间有脱节的地方。也许他做的每日工作并不是他所期望的,也许他只是觉得无聊。找到后进生进行交流,找出他在工作上喜欢和不喜欢的地方。看看他是否需要更多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来激励他,或者他是否觉得他没有使用他最强技能的机会。这将需要你去重新定义他的位置,一旦位置正确,他就会按照你一直希望的那样蓬勃发展。   How to Transform Difficult Employees Into Team Players You spend countless hours recruiting the perfect team. You train them and give them the tools they’ll need to be a successful workforce. You have your excellent customer service expert, Sherry, your human resource genius, Mike, and Bill and Brenda, your sales dynamic duo. Then there’s Karen, the best marketer you’ve ever hired. Unfortunately, nobody can stand to work with her.   As a manager, you can’t ignore the impact of your employees’ relationships with each other. In the 2014 report by TINYPulse, 20 percent of over 200,000 employees surveyed ranked their peers as the number-one reason to excel at work. Camaraderie with peers was the number-one motivator found in the survey. By fostering better co-worker relations, you can create a more productive and higher performing company.   However, creating a strong team isn’t easy -- no matter how strong your employees’ skills are, personalities clash. It’s your job to find a way to manage your employees, even the difficult ones. Here are three types of employees that are hard to work with and how to turn them into team players: 1. The suck-up Every office has one: that one employee who’s only goal is impressing and garnering praise from the boss. They bring the boss coffee and offer to pick up his dry cleaning. Basically, they’re willing to do anything for a “good job,” except their actual job.   Co-workers of the suck-up are often annoyed, because they feel he is getting positive attention based on something other than the merit of his work. The rest of the team wants all the time and energy spent on flattering the boss to be diverted to getting quality work done.   As a manager, you have to show an apple-polisher that your recognition i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type of acknowledgment. Take a look at your employee recognition program. Whose input affects the achievements that are most celebrated? Incorporate a peer-to-peer recognition program as a way to encourage suck-ups to consider the approval of their co-workers as well. Soon they’ll begin to realize that doing a good job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team is appreciated by everyone, and that their peers’ praise can be as rewarding as yours.   2. The gossip Not all forms of gossip are detrimental to a group. 2014 research from Stanford University found that groups that participated in gossip cooperated better due to higher levels of accountability. But when you have an employee that spends half of the day whispering about everyone’s weekend plans, you’ve got a problem.   Everyone is guilty of gossiping now and again, but “the office gossip” distracts the rest of her co-workers by constantly talking about others’ personal lives. Spreading rumors or deeply personal pieces of information can create tensions within a team.   The key to managing these types of employees is to redirect their social tendencies. Talkative people are social butterflies at heart. Give them projects that are geared towards creating interactions, like planning company retreats or holiday parties. These tasks will keep them busy -- and keep them from distracting co-workers with unprofessional chatter. During these events, they’ll have an appropriate time to talk about non-business related topics and will be rewarded by seeing how their productive efforts have brought the team closer.   3. The underachiever Sometimes you hire an employee that has a stellar resume and all the right experience, only to see him repeatedly perform below his potential. You were counting on him to act as an example for the rest of the team, but he just does the bare minimum on every task or project he’s responsible for every day.   Instead of being inspired by this anticipated high performer, other team members also begin to do less. Those employees that continue to go the extra mile resent the underachiever for having to pick up the slack.   If you’re confident that an employee has more to give, there’s a disconnect between you somewhere. Perhaps the actual day-to-day job he’s doing isn’t what he expected it’d be, or maybe he’s just bored. Talk to the underachiever to find out what he likes and what he doesn’t like about his job. Find out if he needs more challenging work to motivate him, or if he feels he’s not being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use his strongest skills. This will allow you to redefine his position so he can flourish like you always knew he could.   What other types of employees are difficult to deal with, and what’s the best way to manage them?   来源:entrepreneur.com
    观点
    2015年11月30日
  • 观点
    蓝领求职招聘该怎么变成一个美好的故事? 本文作者是鸡毛信的联合创始人张健,鸡毛信是一家为社会蓝领阶层以及相关用人单位提供求职招聘和人才外包(业务外包)服务的创业企业。   读了,“风尘棋客” 的《TTPPRC 商业模型,30 分钟拥有 MBA 的商业分析能力》感触颇丰。TTPPRC,它们分别是:趋势(Trend),流量(Traffic),包装(Package),产品(Product),重复性消费(Revisit),相应成本(Cost)。   以下是一点创业经历,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直接跳过。   本人 08年 开始建设和运营招聘平台(主要服务应届毕业生)。从开始只有仅有 web 端应用,到后来加入移动应用,移动应用方式也从短信-彩信-wap-OTA-微信公众号-APP 一路升级。   2013年 中期,我们的平台上积累了 200 多万用户数据,于是我们加入大数据分析,建立了一套接近 60 个维度的招聘求职数据分析模型,并初步实现了分析模型权重算法的机械自学习能力。我们从大数据分析切入,解决企业和求职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且利用即时通信的方式将适合的信息推荐给招聘求职双方,提高了他们获得有效信息的效率,降低了认识成本和沟通成本。另外平台设计了从投送简历-面试-入职-离职各个环节的服务模块,以电商的方式实现招聘闭环,并且采集更多流程中的数据,以优化数据分析模型。从而建立了一套基于大数据分析和即时通信的求职招聘服务。   创业经历介绍结束。 有了这些功能后,我们的网络招聘平台服务效果确实不错,随机选择几个企业去回访,满意度都非常高,学生侧的反馈也很不错。但是却一直没有做大。研究其原因,用 ttpprc 模型来分析就很清楚了(我不赞成用模型去设计项目,但用模型来分析已有项目的问题却有不少可取之处)   其实几年过来我们一直在研究产品(Product),致力于把产品做好,认为产品做好就是一切。事实上产品优秀确实可以累积口碑,再带来重复性消费(Revisit),带来新的流量(Traffic),并且口碑本来就是一种包装(Package),这样一看,tppr 都活了。但这其中有一个非必然问题,产品好了,不一定有重复性消费,因为某些商业模式就很难有重复性消费,或者重复性消费频次很低,网络招聘平台就是例子。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网络招聘平台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什么,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赚钱的方法,及卖什么、卖给谁、怎么卖。 网络招聘平台的商业模式一般是这样的。   一 面向用工单位 卖简历:将企业的招聘需求发布到平台上,将收到的简历反馈给企业,为企业提供简历管理的功能,优化 HR 效率。一般向企业收取会员费。或者按阅读简历的数量收费。   二 面向求职者 卖招聘信息:将优质的招聘信息提供给求职者,从而收取会员费。但网络招聘平台发展到今天,面向求职者收费的模式基本已成为过去,免费、甚至反而补贴给求职者成为普遍情况,面向求职者的服务只是为了提高平台的双边网络效应,不再具有盈利能力。   三 面向广告商 卖广告:将平台流量以 CPC 或者 CPM 等模式卖给广告商,从而获取广告费。   先以面向广告商的模式来看,初创企业如果以卖广告作为核心商业模式中的话,那八成就是 2vc 项目了,毕竟大部分的初创企业不会有大量稳定流量,规模化的广告收益太遥远。因此这种商业模式暂不讨论。   而面向用工单位卖简历和面向求职者卖招聘信息,都可以做出极致的产品和服务,也会成为很优秀的商业模式 (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都是很成功的案例),但个人认为都不太适合创业公司。   归根结底还是流量(Traffic),重复性消费(Revisit),相应成本(Cost)和双边网络效应的问题。   双边网络效应是指供应端的增加会促进需求端的增加,需求端的增加反过来又会促进供应端的增加。比如 UBER 这个平台,UBER 司机越多,分布越广,打车的效率就越高,就会吸引更多的乘客,而乘客越多,又反过来吸引更多的司机入驻 UBER 平台。网络招聘平台其实也类似,求职者越多,适合企业岗位的人才会越多,就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而企业越多,又反过来吸引更多的求职者来到平台寻找适合的岗位。但是,和 UBER 不一样的是,求职招聘没有那么高的重复性消费频次。(在网络效应如此重要的今天,个人认为用户使用平台的功能也算作是一种消费,因此在这里将用户的使用频次,定义为重复性消费频次)。   原因很简单,求职者上招聘平台是为了找适合的工作,如果找到适合的工作了,那么就不会再经常上招聘平台了;如果一段时间找不到适合的工作,他也会渐渐对该招聘平台失去信心,也就不会再经常上招聘平台了。   企业上招聘平台是为了找人才,如果很快找到适合的人,就不会再经常上招聘平台了(有蓝领需求的用工企业例外,后面在详细解释);如果一段时间找不到适合的人,他也会渐渐对该招聘平台失去信心,也就不会再经常上招聘平台了。   最糟糕的是不管是求职者还是企业对平台的重复性消费频次降低了,都会影响到对方,使得求职者更难找工作,企业更难找人,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逆向双边网络效应带来的负面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好的办法就是流量,只有大流量才能弥补较低的重复性消费频次所带来的逆向双边网络效应问题。可事实上大部分的初创企业不会有大量稳定流量。   那么对于初创公司,还有其他好的解决方案吗? 社交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用高频次的社交行为带动低频的求职招聘行为,并且社交做好了本身就能形成单边网络效应,从而将求职者黏在平台上。但社交这件事情,看上去很美,做起来却没那么简单,正如 NOW 的联合创始人 任哈哈同学说的那样,社交的新机会在于 1 发现新关系;2 内容升级;3 表达的多样性。求职招聘平台对于用户来说就是一个工具,一个有用的工具可以快速的获取用户。但大多数用户对于工具应用中的网络结构并不感兴趣,仅仅是利用工具,为了活跃度就不假思考的简单加一个社区网络是没有价值的。工具的使用者可能存在一定关系,但一定要深度挖掘才可能找到这种关系的本质是什么,一定要做用户需要的网络结构。因此怎么样以求职招聘这个工具作为切入口把社交做起来,形成一个对求职招聘有价值的社区是一个相当值得思考的问题,毕竟为了吃饭而来的用户你总不能让他去洗澡嘛。(对社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任哈哈同学的《送你一个社交网络方程式》)   那么面向企业呢?做过 2B 业务的同学都知道,将平台的业务系统延伸到企业内部,已经是很复杂了,更别说让企业以 UGC 的方法生产内容,建立关系了。既然让企业到平台上社交,很困难。那怎么提高企业用户的重复性消费频次呢?   我觉得是服务。包括人力资源服务以及业务外包服务。 人力资源中介、猎头服务就是典型的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服务的例子,他们以高客单价来消化高质量服务带来的成本,将价值 5-20 元 / 份的简历,通过包岗服务提升到 200-800 元 / 人次,通过猎头服务提升到 1000 到数万元 / 人,并且通过这些服务,提高了用户粘性。这些都是好的商业模式,但并不太适合互联网,毕竟人力资源中介、猎头服务的运营模式很难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通过网络效应降低边际成本。(当然也有创业公司利用共享经济的模式运营猎头服务,从而降低边际成本。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商业模式,但是共享经济的核心在于如何建立信任,共享的活跃度完全取决于信任度建立。求职招聘属于斟酌决策甚至是审慎决策的过程,需要较高的信任度才能完成,而国内用户的信任度普遍低下,可以看到在国内玩 airbnb 模式的创业公司大部分有水土不服的感觉。)   那么什么样的服务更适合互联网呢?我认为应该是可标准化、可规模化、可复制、可通过网络效应降低边际成本的服务,而我们发现业务外包服务满足了所有的要点。通过高品质的、高标准的业务外包服务,才能在企业用户侧建立起口碑、树立起品牌,实现规模化复制。而且不同于普通的人力资源服务基本是按人头收费的一锤子买卖,业务外包服务对用户来说是一个持续性享受服务,持续性付费的体验过程,因此用户的重复性消费频率也更容易提高。   下面是一组来自于前程无忧的数据 根据前程无忧 2015年 前三季度的财报分析,其它人力资源业务(主要指业务流程外包服务业务)都比 2014年 同期有明显的增长,并且增长速度远高于前程无忧的主营业务:网络招聘服务。   第一季度网络招聘服务营收为人民币 3.102 亿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 3.015 亿元增长 2.9%。 其它人力资源相关营收为人民币 1.455 亿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 1.272 亿元增长 14.4%。   第二季度网络招聘服务营收 3.357 亿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 3.120 亿元增长 7.6%, 其它人力资源相关营收为人民币 1.711 亿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 1.432 亿元增长 19.5%,   第三季度网络招聘服务营收为人民币 3.420 亿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 3.155 亿元增长 8.4%。 其它人力资源相关营收为人民币 1.816 亿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 1.565 亿元增长 16.1%。   而这些仅是针对客服、工厂生产线和仓库管理、前台行政类业务外包,对大量其他适合业务外包的行业类型来说,只是一小部分。特别在服务行业,更加没有规模化、标准化的服务提供商。   前程无忧一年的营收是 20 亿人民币,前程无忧的大股东日本 recruit,一年的营收近 800 亿人民币,是前程无忧的 40 倍。800 亿营收中,51%来自人才外包业务(其中服务业人才外包占人才外包业务收入的 60%)。   (有关业务外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美差招聘创始人谢光花先生的《招聘领域的最后一只恐龙?》)   说了那么多的社交和业务外包,好像和蓝领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让我们再来看一组关于蓝领市场的信息。 1 庞大的蓝领市场。蓝领是我国现阶段中低端职位的主要从业者。我们定义为 16 周岁以上、中等学历 (高中 / 中专) 及以下人群,以及非重点院校毕业两年内的高等学历人群。总量约为 3.07 亿;   有蓝领需求的用工企业数量为:服务业 (1000 万)+ 制造业 (350 万)+ 商贸业 (1000 万)+ 个体工商户 (4000 万) 万。   蓝领群体受时间、空间、金钱、体力等制约,交友圈较窄,大量时间和工友在一起,注重近距离、同行或同乡社交;在这个领域里暂时还没有体量较大的玩家。因此蓝领社交平台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沉淀下新的关系链和有价值的内容的可能性更大。   2 高流失率。蓝领平均每年换工作 3-4 次,蓝领岗位月流失率平均在 15-20%。看来有蓝领需求的用工企业会一直在招人了,重复性消费频次相对于白领市场有很大的提高。   3 蓝领求职招聘的特点 a 蓝领群体找工作很喜欢通过朋友或老乡介绍;   b 蓝领的能力模型呈显性,不需要通过复杂的面试,仅需要符合基本的条件即可,如年龄、性别、身高等。相对与白领招聘,蓝领的招聘流程更容易标准化。因此面向蓝领群体更容易实现共享经济形式的众包猎头模式,简单说来就是,老乡介绍老乡工作~。   4 巨大的蓝领业务外包(服务业业务外包)市场。 蓝领用工企业岗位需求动态变化非常大,根据调查显示,以餐饮行业为例,用工最和最低谷人员数量差异在 3-6 倍。也就是说基本常住员工只需要为时段的 15%-25%左右。   大量的用工岗位需要通过业务外包(人才外包)方式来提供。   可见蓝领业务外包(服务业业务外包)市场在中国未来 5年 里会是一个千亿甚至万亿级的市场。   面向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2015年 初,我们以业务外包 + 蓝领社交为核心商业模式,踏上二次创业过程。名字沿用招聘平台的名字 “鸡毛信”。这次我们专注于为社会蓝领阶层以及相关用人单位提供求职招聘和人才外包(业务外包)服务。面向企业提供 24 小时到岗,到岗前面试、到岗前培训,业务外包服务;面向蓝领我们提供专车接送面试,法律援助,人身保险服务,以及好玩、有用的蓝领社区,其中包含了以动漫为介质的碎片化学习培训内容、附近 / 老乡交流、求职资讯等功能;面向信使我们是一个便捷可靠的赚外快通道,即帮助了老乡、朋友找到工作,又赚了外快。   目前线上开展了 31 个城市的业务,为 3000 多家企业和 50 多万蓝领用户提供服务;   线下覆盖了成都、重庆、武汉、长沙、郑州、昆明等六个城市为 1605 家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并针对酒店、餐饮、连锁超市等三个行业成功开展了人才外包(业务外包)服务。   最后再向一直关注蓝领人群的投资人张子陶先生致敬,文章《白领招聘已饱和,蓝领招聘还空着呢》坚定了我们奋斗下去的勇气。    
    观点
    2015年11月30日
  • 观点
    HR真的懂得有效地运用数据么? 此文为HRTechChina编辑部编译,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公众号,单位如需转载,请备注作者以及出处。如对HRTech方面有自己的见解、作品以及资讯,也欢迎大家投稿至tougao@hrtechchina.com   HRTechChina编者按: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专家认为,数据运用能更有效地帮助员工管理等方面。他们甚至希望数据能展示出一幅关于员工能力和公司资源的有震撼力的图像,以帮助他们解决技能差距的问题、预测未来的需要并制定招聘策略。那么HR真的懂得有效地运用数据么?   面对今天这种才能匮乏的局势,不少公司都在试图通过增加雇员的生产力来弥补这个不足。   在意料之中的是,一个来自“SilkRoad”的报告显示,人力资源领导希望能更有效的在绩效管理、工作规划、人才收购等方面利用数据。   今年153位人力资源专家投票指出,他们最希望在管理员工绩效方面能够更有效地运用数据。而这一数据已从去年的48%上升到62%。   报告表示:“精确且可操作的绩效数据提供了关于劳动力方面问题的有价值的见解,例如:有潜力的员工会是什么样?员工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实时性的绩效指标可以把员工与公司战略联系到一起,以便他们能更清楚的知道要达到公司目标他们需要做什么。”   投票的第二个选择,以45%的票数投给了劳动力计划,人才收购以39%的票数紧随其后。   “很显然,人力资源专家希望数据能展示出一幅关于员工能力和公司资源的有震撼力的图像,以帮助他们解决技能差距的问题、预测未来的需要并制定招聘策略。”   此外,数据显示人力资源技术的一个最有价值的特色在于良好的用户设计界面(93%),其次是自助服务应用(86%)和云系统(65%)。   在2015年的SAP上,高级人力资源总经理Dato Derick Khoo发现了人力资源科技的三个最有用的特点。   人力资源科技必须要有一个用户满意的界面,例如像Facebook或Instagram那样,操作方式非常简单明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员工是我们的用户,对于他们来说必须要操作简便。   他又补充道,人力资源科技在这基础上应该能够提供持续的创新力,让企业获得最好的实践创新或处理创新。   除此之外,他认为如果人力资源科技能够让人力资源数据更加智能化,能获得一些新数据来覆盖原有数据,并拥有前瞻性。   从事人事解决方案的副总裁Raj Sundarason在东南亚的SAP上说道:“用数据来说明数据,就像一位盲人带领一位盲人。你现在需要的是洞察力,一旦你有了洞察力接下来你需要做的便是尝试并建造一个可预测的模块。”   他还提到了一个给公司的建议,当遇到采用人力资源科技的问题时“注意一下工作环境的问题”。   “想要推出人力资源科技,我们必须要思考我们如何来推行,就像我们解决业务问题一样。而在这里用户是员工、管理者和人力资源业务伙伴”他这么说道。   “我们必须更好的理解,问题在哪里,然后提供技术来解决问题。当我们做到了这些,成功就在前方等待了。”   Is HR really using data effectively? With the sharp rise in talent shortage faced today, companies are looking into increasing the productivity of employees to make up for this shortage.   Unsurprisingly, as found in a recent SilkRoad report, one of the top areas in which HR leaders want to use data more effectively is i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followed by workforce planning and talent acquisition.   62% of the 153 HR professionals polled this year, pointed out that one aspect in which they would want to use data more effectively is in manag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ir employees, up from 48% in 2014.   “Accurate, actionable performance data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questions about the workforce: What’s the profile of a high-potential employee? What are the key success factors for employees? Most important of all, real-time performance metrics can be used to align employees with the business strategy, so that they know what they have to do to reach company goals,” the report stated.   The second choice was workforce planning with 45% of the votes, followed by talent acquisition with 39%.   “Clearly, HR professionals want data that gives them a sharp picture of employees’ capabilities and company resources, so that they can address skills gaps, predict future needs, and develop hiring strategies,” the report added.   Additionally, it pointed out that the most valued features of HR technology is a well designed user interface (93%), followed by self-service applications (86%) and having a cloud-based system (65%).   At SAP’s SuccessConnect 2015, Human Resources caught up with Dato Derick Khoo, senior general manager for human resources at Tan Chong Motor Holdings Berhad to find out the three features in HR tech he values the most.   “HR technology has to have a consumer like user interface, something like Facebook and Instagram, where there is no need to download manuals. In this case, the customers are managers and employees, so it has to be simple for them to use.”   He added that HR technology should be able to provide constant innovation, giving companies the access to best practice innovation/process innovation on an ongoing basis.   In addition to that, he feels that it would be great if HR tech can help HR become more data intelligent, going beyond the basic reporting to overlaying the data and making sense of it to give rise to insights.   Raj Sundarason, vice president for people solutions for South East Asia at SAP added: “Data for data sake, is like the blind leading the blind. What you need today is that you need insights. Once you have the insights, what you then need to do is that you have to try and build a layer of predictability around that.”   A piece of advice he has for companies facing an adoption problem when it comes to HR technology is to “look at adop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business problem”.   “As we think of rolling out HR technology, we have to think about how do we roll it out in such a way that we are solving the business problem in the context of the user. In this case, the users are the employees, the managers and the HR business partners,” he said.   “We have got to get better in understanding what the problem is and then infuse technology into the problem. When we do that, we’re going to be really successful.”   来源:humanresources  
    观点
    2015年11月27日
  • 观点
    作为团队管理者,如何用7个步骤提高领导自信 编者按:全球高级领导者教练领域的先驱与权威者 Marshall Goldsmith针对领导者缺乏自信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其实我遇到的 CEO 们很少会有缺乏自信心的问题,因为那些在大组织顶层的人们通常不会缺乏自信,很多人的问题反而是过于自负。但是最近,我收到了很多关于非顶层领导者如何表现出更多自信心的问题,以及如何帮助一个未来领导者增强更多自信心。这里我给出 7 点建议:   1. 确定你是否真的想成为一个领导者。许多向我反映有自信心问题的 MBA 都是优秀的技术人员。他们经常发现管理和领导其他人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让他们感到非常不安。在管理方面,他们会努力寻找类似于工程领域的 “正确答案”。术业有专攻,在某些情况下,优秀的技术专家应当继续当一名优秀的技术专家,而不一定非要成为领导者。   2. 接受决策的模糊性。在进行复杂的商业决策时,通常没有明确的正确答案。即使是最优秀的 CEO 也是在猜测。   3. 收集适当数量的数据,包括相关人员的信息,然后按照自己的直觉,去做你认为是正确的事。   4. 接受你也会偶尔失败的事实,任何人都会失败。   5. 开心点!如果你并没有充满激情的性格,为什么一定要期待自己的报告要充满激情呢?生命短暂,你不一定能有激情,但可以学会开心。   6. 一旦你做出决策,立马公布于众并去完成。不要不断地怀疑自己。如果你必须改变路线,就一定要去改变。如果你一直犹豫不决,没有表明自己的决策,你会一直反复改变路线。   7. 展示外在的勇气,即使你觉得内心不是真的有勇气。我们都会偶尔害怕,这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如果你在艰难的时刻要带领人们前行,你需要压制恐惧表现出更多的勇气。如果他们在领导者的脸上看到担心和焦虑,他们也会开始对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失去信心。   本文编译自:hbr.org
    观点
    2015年11月27日
  • 观点
    职业社交VS职业平台 “一夜情”还是“白头偕老” 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一方面,国家层面鼓励学生创业,地方政府也给出了不少优惠政策,让“创业”、“财务自由”这些原本离学生们挺远的美好词汇,一下子灌输到了年轻人脑海中。   另一方面,就宏观经济来说,当下局势并不乐观,创业“九十九死一生”是路人皆知的事实,而BAT等大型互联网互联网公司也已经传递出了的缩减招聘的信号;此外,90后学生则因“天性使然”,在企业中并不稳定,在一份传播甚广的调查问卷中显示,近半数的90后毕业生计划1年后离职,而背后的数字更加心酸——其平均月薪只有2687元。   所以,对于招聘行业而言,面对这些越来越垂直化、年轻化、分众化的市场,同样需要颠覆过往的招聘经验,如何服务好90后的职场新人与应届生,是所有招聘行业都要面对的问题。在互联网招聘领域,不少企业的已经把重点逐步转向了“无经验,无背景,无自我认知“的“三无”人员——大学生。   职业社交VS职业平台 目前的互联网招聘领域主要有这么几类公司:一是58赶集这种分类信息站,流量大,受众广,但主要面向的还是蓝领,兼职等工作,与大学生其实关系并不是太大;二是重度垂直招聘站,比如专注互联网行业的“拉钩”;三是面向白领与高端招聘领域的细分人群招聘,如猎聘网,卓聘网等;四是偏社交关系的招聘,比如Linkedin,大街网;五是综合+垂直类招聘平台,如智联招聘等。   目前在学生市场,主要的发力的是最后两种招聘形态,毕竟对于第二类垂直行业与第三类高端招聘,当去聚焦高达750多万大学毕业生群体时,还是有不小的偏差。说回重点,Linkedin我们称之为职业社交,智联我们称之为职业平台,两者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与玩法,孰优孰劣,我们下面分析。   对于职业社交招聘来说,其优势显而易见:互动性强,这对于乐于社交的大学生群体更加契合,比如作为一个找工作的学生,你可能在丰富自己简历的同时,也能发现同城的伙伴,甚至可以通过职场前规则去交到一些良师益友,甚至男女朋友什么的,哪怕工作没找到,说不定也自发形成一套社交小圈子。   职业社交的基础在于,社交是相比求职更加高频的需求,但问题也挺明显,国内的职场其实并不真正“职业化”,透明度与诚信度都还不够,就我所知,很多人在微信发朋友圈就建了N多分组来屏蔽同事与领导,但到了Linkedin等平台,他们则根本不会想起来发表这些来自内心的声音;另一方面,就是学生社交的持续性问题,人人网由盛及衰的案例就在我们眼前,当年大学生群体覆盖率最高的社交网站在几年间几乎消失不见,这也说明了无论曾经多强的社交连接,也敌不过时间与地位变迁——学生工作后就不再通过学生社交来发现新世界了,换个角度来说,加上了“职场”属性的社交的“职业社交”,能改变这个境遇吗?有难度,这个问题类似于“一夜情”能否修成正果,恐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在与看看另一类招聘——职业平台,这个算得上招聘行业龙头智联招聘在IPO后提出的最大动作转型,具体来说,智联先是在去年提出了“职业发展平台”与“3的3次方”模型——为学生、白领、高端这三类人群,匹配测评、招聘以及教育培训三个体系,并通过线上、线下、无线三个渠道,为职场人的全面发展打造的平台,希望把传统招聘的“简历数据库”变成“人才仓库”,在这其中,学生板块始终被视为所有业务模块的最前端入口。   今年以来,倍受重视的学生板块发展颇为迅速,甚至逐步走上了跨界之路,比如最近,智联与众安保险就面向学生群体提出了“智联笑花”项目,说要让初入职场的新人们“笑着花钱”——其实为求职阶段学生解决的资金困难。 “比方说大学生毕业最后半年的时候找到了工作,他们特别想去旅游,特别想去学习,你有可能搬家,搬到新的城市,但是这个时候你有资金的压力,不想向家里要钱怎么办?这个时候“笑花”就能够来满足这个生活需求,把钱借给你消费,可以说,这是我们利用数据进行招聘的开始”智联招聘CEO郭盛这样解释——“要让他们会赚钱,同时也会花钱”。   目前“校花”项目第一批授信总额超过了1.5亿元,超过20000名大学生参与了申请,其核心有两点,一是在于更加精准的场景,就是面对求职阶段的学生,非常垂直;二是更精准的风控,这得益于智联与众安的合作,从全球来说,大学生的群体授信、使用情况,以及还款的情况都是非常好的,而且这个项目已经进入了央行征信系统,从而风控更加完备。   除了互联网金融项目“校花”,智联在还为学生党提供了“全国就业能力认证(简称NET)”,希望在企业中去打破以学历为主的选人标准,也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空间,目前已经有30多万毕业生参加NET考试;此外智联还有央视等合办了“就业有位来”公益项目,从受众更广的层面上去提供正确的就业观,三年之间,已经为大学生提供了180万多的就业岗位。   通过这些我们能看到,其实智联在学生板块想做的了是“一条龙”服务——从毕业旅行的“笑着花钱”到真正意义上找工作,自我提升,然后是换工作,甚至在达成为职业顶尖水准后创业,再回到这个平台上去招人,下的是“很大一盘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职业社交的“一夜情”不同的是,职业平台更像是要与你“白头偕老”。   招聘市场的潜力还有多大? 不可否认,700多万的学生招聘市场是块很大蛋糕,在纵观整个招聘市场,有多大空间呢?相关企业是否还值得投资?在经济下行期招聘行业的走向如何呢?从智联招聘刚刚发布的16Q1财季财报中我们可以一探究竟。   数据显示,智联招聘该季度总营收近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1%;净利润为707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1%;细分来看,在线招聘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7%,达到人民币3.1亿元。运营数据上,智联招聘的独立雇主数增长至32.1万个,同比增幅达21.4%,注册用户数达到1.048亿,同比增长13.4%。   CEO郭盛透露称,公司的营收、净利以及在线招聘业务收入均实现上市以来连续6个季度的同比两位数增长, 独立雇主的平均服务收同比增长1.9%,实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正增长,在经济下行期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   在谈及业绩时,郭盛刻意强调了“健康”二字——“中国的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很多,成功的互联网企业里面增长率快的也非常多。但是,增长率快同时又能保证现金流是正的,同时又能保证赚钱的互联网企业凤毛麟角”。   从整个中国招聘市场来看,目前市场大盘约有1.26亿个在线求职者,预期未来三四年,每年以8.7%这样的增长率在增长。作为招聘行业龙头,智联的注册用户为1亿,活跃用户为3300万,也意味着智联招聘占据整个市场的26%的比例。在雇主企业一端,2015年中国中小企业就有6800万家,线上招聘企业的数量不到300万家,智联招聘的目前客户量大概是42万,所以从求职端与招聘端的数据看,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可供在线招聘行业继续开拓。   除了天花板较高之外,年轻人群体与90后频繁的工作变动与“大众创业”背景下频繁涌现的中小企业,也给了招聘市场带来了极大的活力,而互联网+的概念也让很多传统企业开始学习互联网,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给让在线招聘有了提供独特价值的机会。   在我看来,一个出色的招聘企业要做的不仅仅是帮你找到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份工作和人之间的匹配,这个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往上一层来说,就是找到工作是第一步,让能力增值是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作为在线招聘行业老大,智联的职业发展平台策略与校园板块等未来市场的布局,值得研究,相比于LinkedIn,Recruiter等百亿市值招聘网站,中国的在线招聘尽管早已成年,但市值体量仍然不够壮大,对于未来的市场的判断,自身的潜力,还有相当大探索与发展空间。   来源:百度百家
    观点
    2015年11月27日
  • 观点
    跟史上增长最快的 SaaS 服务公司 Optimizely 学习创业经验 编者按:史上增长最快的 SaaS 服务公司 Optimizely有着十几亿的访问者,它现在是最先进的在线 A/B 测试平台,它的创业过程有什么经验值得创业者学习?Tomasz Tunguz近日总结了 Optimizely 发展的早期经验,希望可以给创业者提供参考借鉴。 Optimizely 的创始人 Dan Siroker 在奥巴马竞选总统期间帮助他创建筹款网站,这段期间他掌握了 A/B 测试技能。也恰恰是这段经历,让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最终他将 A/B 测试技术作为创业想法,建立了 Optimizely 公司。目前 Optimizely 已经成为最先进的在线 A/B 测试平台。 在旧金山的红点办公室举行的小型交流会上,Optimizely 的另一位创始人 Pete Koomen 分享了其创业初期的一些经验和见解。下面是我从他们分享中总结的几条可供创业者学习的经验。 1、聘请专业管理顾问 首先,聘请专业的管理顾问和你一起工作,共同为公司的发展努力。随着 Optimizely 的不断发展,对于 Dan 和 Pete 的各种领导需求也不断增加,但他们本身并没有太多的领导经验。作为一个领导者,他们改进的旅程是永无止境的。不过他们发现学习领导技能的最佳方式就是聘请专业的管理顾问,在与顾问的每月一次的谈话中,他们会提出当前 Optimizely 遇到的问题,向顾问寻求解决意见。此外,管理顾问还会对他俩进行 360 度全方位的评价,以帮助他们了解到自己对团队发展的影响。 2、懂得放权 其次,你必须要利用 “解雇” 自己的方式,懂得放权。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特别擅长某个领域里的工作,譬如销售、产品环节、市场营销,这个时候你就应该聘请足够多的人来取代你的工作。你是团队的领导者,并不是任务的执行者。这样的做法也是正确的,这其实是扩展业务的唯一途径。当你成为领导者的那天起,你必须要懂得放权,让新员工了解工作,慢慢适应公司的环境和工作节奏,让他们成为独挡一面的人才。不过在 Pete 他们看来,学习放权的过程非常困难。 3、招聘销售员,速度要快且要不拘一格 在创业初期,你也需要聘请销售人员,特别是在公司还没有定义销售流程和销售行为的时候,这些人他们可以给你提供不同的销售灵感,可以帮你完善这个过程。Optimizely 第一个成功的销售员之前在西雅图的家具回收单位工作,第二个成功的销售员是专业的芭蕾舞退役舞蹈者。虽然这两个人没有典型的销售背景,但他们热情如火,他们依旧可以为公司的发展提出自己的销售建议和合适的市场战略。 4、招聘是首要任务 最后,当你的创业公司发现了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之后,接下来招聘便会成公司的重中之重。Pete 认为如果你想要创建机器你必须得先有创建机器的人。在 2012年 初 Dan 和 Pete 就意识到他们这一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一只伟大的团队。Pete 要求团队里的每一个人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喜好,以及他们为什么喜欢 Optimizely 和不喜欢 Optimizely 的哪些地方。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改善公司的不足,建立更强大的发展团队。 Dan 和 Pete 是非常成功的领导,他们懂得鼓舞员工,而这些他们创业初期的这些经验也非常宝贵。对于一个初期创业的人来讲,这些经验都会非常有帮助。   来源:tomtunguz.com 翻译:36氪 4 Lessons For SaaS Startups From Optimizely's Early Days Last night, SaaS Office Hours hosted Optimizely co-founder and CTO Pete Koomen. Pete was a Google Associate Product Manager for AdSense and launched Google App Engine. Then he joined his co-founder, Dan Siroker, also an APM at Google to found three companies, the last of which is Optimizely. As Pete shared with us, the idea of Optimizely was borne from a need Dan saw when managing the teams to build Obama’s fundraising websites during his first campaign. Dan and his team wrote code to fine-tune sign-up flows, and the experiments meaningfully improved fundraising performance. During YCombinator, after Pete and Dan had been accepted with a different ecommerce idea, that the two founders jettisoned the first idea and instead pursued the website optimization concept. Famously, they tested the idea by calling two advertising agencies and asking them to pay $1000 a month for early access to a product that didn’t yet exist (but soon would). Now 400 people strong, Optimizely is the leader in A/B Testing. The conversation at the Redpoint office in San Francisco last night focused on the insights Pete accumulated during the early days of the company. These were some of the things I learned from Pete. First, hire a management coach to work with you as the company grows. As Optimizely evolved, the demands on Dan and Pete increased enormously. Pete told us that being a leader is a never-ending journey of improvement. The best ways he found to learn leadership skills was to hire a management coach to meet him once per month, to talk through the issues facing him at Optimizely. In addition, the management coach performed 360 degree reviews for Pete to help him understand how his team wanted him to evolve to maximize his impact on the company. Second, you must fire yourself way before you think you do. As soon as you become good at a job - sales, product, marketing - you know enough to hire the person to replace you. And you should do it right then. It’s the only way to scale the business. When that person starts, you have to stand back and let the new employee learn the job, making the mistakes they need to make to become great at it. As a founder of a business, Pete told us, that’s an incredibly hard exercise in letting go. Third, hire for hustle in sales, especiall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ompany when the sales process and sales motions aren’t defined. Optimizely’s first successful salesperson had previously started a mattress-recycling company in Seattle. Optimizely’s second salesperson had retired from professional ballet-dancing. Though these two key contributors possessed atypical sales backgrounds, they shared a fire, a determination that fueled their success in discovering the right go-to-market strategy for the company. Last, after your startup finds product market fit, hiring becomes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business. Pete said - and I loved this expression - “You have to build the machine that will build the machine.” In early 2012, Dan and Pete gathered the compan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to say that 2012 would be the year of hiring and that everyone’s first priority is building a great team. Pete asked every employee to share their likes and dislikes of working at Optimizely and used that to enumerate the companies values, which became the rubric that measured candidates and determined which would become Optinauts - Optimizely employees. Pete is an inspirational leader who is remarkably genuine about the successes and struggles of building a category defining company. Thank you, Pete, for sharing some of these insights and stories!
    观点
    2015年11月26日
  • 观点
    SaaS公司如何做销售? 编者按:本文来自石墨文档 COO 方兴的一次分享。内容就 SaaS 公司如何做销售以及如何搭建销售团队等问题给出了经验和看法。石墨文档是一款中文在线文档协作工具,“致力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打造下一代 office”。   「2015年 是 SaaS 元年」,很多人可能已经听过这句话,但还没有具体的数据能感知到在这个听起来很厉害的元年里到底在发生着什么。下面几张图或许能帮助你对此有个大概的认识: 在 toB 市场相对成熟的美国,成就了诸如 Salesforce,WorkDay,Zendesk,New Relic,ServiceNow 之类的独角兽们,它们身上闪闪的银光刺激着中国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相信机智的朋友们看到上图的 SaaS 公司图谱后,已经开始搜索哪些公司国内还没人做了。然而先别急着喊雷锋叔叔,做这件事是有门槛的。尤其是在中国,创业者要面对的是更高的获客成本、有待教育的市场以及面前的大山和身后的猛虎。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和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下,什么样的 SaaS 公司才算优秀呢?   美国资本市场对 SaaS 产品的衡量标准 美国的投资人会对一个比较优秀的 SaaS 公司有一个评判标准,落实在数字上会有三个公式。 这三个公式,即便是国内已经成熟的 SaaS 公司都很难符合,虽然现实很残酷,但梦想还是要有的。   第一个公式就是客户的生命周期的价值,这个叫 LTV(life time value)。每个公司计算的东西都不太一样,有些公司是根据断约率。比如我这个月有 50%的客户断约了,那么一个客户的生命周期就是两个月,我按照我每个月平均的客单价去算的话,就是两个月乘以平均客单价就是这个客户带来的 LTV。第一个公式就是 LTV>3CAC。客户获取成本就是你在这段时间内,用了多少成本获得了多少客户。比如一年用了一千万获得了一千个付费客户,每个客户的平均获取成本就是一万块钱。这时候就需要你的 LTV 大于三万块钱的,这是第一个公式。   第二个公式就是客户获取成本是小于你每年的客单价的。比如我平均今年投入一千万获得了一千个付费客户,总共我收了两千万,我的客单价就是两万块钱,我的成本是一万块钱,一万是小于两万的收入的,这是 OK 的。比如我投入一千万获取客户只有五百万的收入,每家公司我只能收到五千块钱,是小于一万的成本的,那是不划算的。这是第二个公式。   第三个公式就是你的断约率。美国是比较充分竞争的市场,而且是契约精神和商业化比较浓厚的国家,所以他们的续约率一般都比较高。所以美国的投资人对美国的 SaaS 公司要求很高,他希望每个月的断约率是小于 5%的,一百个客户里面一个月不续约的小于 5 个就 OK 了。但是在中国来讲目前做的比较好的,像 teambition 这种能做到 60%以上续约率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在中国会考虑很多其他因素,会不太一样。   SaaS 公司盈利的三种模式 之前有很多人提到销售会觉得是街上发传单的,或者给你打个电话推销保险,可能会对销售有个偏见,但实际上销售是个非常科学的体系,我就用方法论讲讲 to B SaaS 的销售。   因为一般 to B SaaS 的盈利模式跟 to C 不是特别一样,因为 to C 很多公司会先去免费甚至补贴占领用户,有一定用户量之后我再去收费。(to B)不是这样的,一开始可能会有个比较清晰的商业模式。因为 to B 首先它投入比较大,其次它的周期比较长,如果一开始不考虑到盈利的话,可能拖个一年两年,你都破产了都不一定能收到钱。所以 to B 的 SaaS 企业一开始就要制定一个详尽的盈利模式。当然这个盈利模式是跟着你的产品的形态。目前 to B SaaS 这个领域可以分为三块去做盈利。   首先我做个 SaaS,这个 SaaS 可能是全行业的,也可能是针对某一个行业,比如房地产、健康行业去卖,这是定制化的去做一个 SaaS。   第二块是私有化部署,整个中国的 SaaS 还是在教育市场的过程,很多企业主并不会觉得用你的 SaaS(安全),东西存放在你那边,我会觉得不太安全,总是感觉我的东西在别人那,没有信任感。有很多大公司,比如锤子。锤子是 teambition 的客户,但是他们用的是私有部署,因为他觉得 smartisan 的一些概念图设计以及供应链的东西是个机密,我不希望有任何一点泄露的风险,所以我会去做私有部署。私有部署实际上是一块很大的收入来源,对不同的产品来讲。   最后一块是我开放接口 API,通过 SDK 去跟别的产品去对接。比如石墨文档,它可能目前只 focus 在文档的协作。比如公司这么多人每天要做十件事情,只有一件事情是文档协同,这件事情并没有重要到我要去采购一套软件,我们可能就会跟 teambitiom 或者明道去合作,把产品切进去,让他的用户使用我们,因为可能项目协作或者一些 OA,他们的属性会比较强。我们会希望他们的用户在这个强属性之下,需要文档协作的时候去用石墨文档,这是第三块。我们通过 API 和很多公司去对接产生一个间接的盈利,可能我们作为他们的一个增值服务来做。大概分成这三块。   SaaS 公司如何做销售 SaaS 行业在中国是一个比较新兴的行业,它跟其他传统行业不太一样就在于,它多了一步,它需要去教育用户。我举个例子,比如你去卖钻石,钻石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铺垫,大家对钻石是有一个普遍性的共识,这东西就是我结婚的时候或者一些庆典的时候买的。所以对钻石行业的一个销售人员来讲,我只需要向我的客户说我这个钻石跟其他钻石厂商有什么区别,我的优势在哪,我的做工怎么样就 OK 了,他只需要详细的介绍他的产品的优点,就能够打动用户。这是传统行业,可能比较成熟的一些行业的销售人员的做法。   对我们这个行业,我们可能还要再往前走两步。我们卖协同工具,很多老板会觉得我没有这个需求,我平时用 word 或者微信,用 excel 或者邮件用的好得很,我不需要你这些东西。所以你需要去教育他,我们一般都会说我们这个行业需要的是顾问式的销售。顾问式的销售跟一般销售的区别在于,他是可以像一个 consultant 这样的角色去帮你分析,根据你具体的需求给你制定解决方案的。所以这样的销售一般价值也很高,他的薪酬也很高,因为他提供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我们一般会说他有三个链条: 第一个链条是理念。通俗的话说是洗脑,但是是往一个好的方向去洗。因为很多老板会去参加 EMBA 或者 MBA 去提高他自己的管理理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般见到的都是企业的负责人决策人。我们就跟他们讲管理的趋势是怎样的,对于协同的要求是怎样的,甚至会有一些管理理念。比如协同、团队间的协作,以及我们 OKR 的管理方式是一个知识管理的体系。你会告诉他这些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他会觉得你确实不是一个普通的 sales,你对行业和整个管理是有理解的,他就会对你产生信任感。你从这一点撬动他之后,他会觉得从之前觉得这个工具不必要转变到这个工具必要。   接下来就根据他的具体情况找到他的需求,找到一个场景是能够用我的工具特别快速的提升你的效率,甚至带来一些收入的一种方式,我们叫解决方案。让他觉得一个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对我来说确实有效有用,我首先洗脑完之后我的看法变了,之后会发现这东西对我有 benefits,解决方案给我提供 benefits 之后我会找工具,这就过渡到我们钻石行业的销售人员要做的事情就是我首先介绍我产品的优势,跟其他几家产品的区别,然后告诉他为什么我们产品是最好的。所以这是我们这个行业的销售跟其他行业的销售不太一样的地方。   然后标准的销售流程它是分成两个漏斗。有一个销售漏斗,你可以理解成它从大到小。还有个服务漏斗是从小到大。 销售漏斗,我假设在公司的时候会有很多销售机会过来,我们先忽略销售机会怎么来的,稍后会讲这些事情。我们现在假设已经有很多销售机会,我在明道的时候是通过这些机会有人直接去打电话,打完电话去约访,约防成功就去见面,见面之后我会 demo 我的产品,甚至跟你讲一下我的解决方案和优势,然后产生一个售卖的行为。这是整个的销售漏斗,从大到小,比如我给你一千个线索,你可能通过这些线索不断去缩小,慢慢的一千个线索里你能成 10 单。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一个销售漏斗,它是越来越小的。   然后还有个服务漏斗。服务漏斗什么意思呢?可能我们第一笔钱是通过销售漏斗进来的,你去打电话跟你的客户去聊,聊完之后成单给钱给你了,这是第一笔销售。因为现在 SaaS 都是按年去付费,比如我买一年两年的,但后续你怎样把他当成一个持续的客户去收钱,然后达到这个客户的最大价值,这就考虑到后面的一个服务漏斗。服务漏斗是变大的。比如我现在只有一个客户,但是我可以通过对他的服务,我可以在他身上增值,甚至我可以通过他引导到别的客户身上去增值。   一般增值是四种方式:第一种是我给他服务的比较好,他的公司也增长的比较快,我成为他长期的使用工具,他公司比如后续加人或者他需要加资源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新的购买行为。   第二块我们会有一个增值服务。比如明道一开始会有一个标准化的平台卖给你,但是你用惯了明道之后你可以像在应用商店里选一样。比如我买一个 HR,比如我买一个 CRM,这些都是需要收费的,所以这也是一个增值模式。   还有一种就是你把他服务的特别好,客户按年去付费,这也是一个增值。   最后一个是 CGC,比如你把这个客户服务好了,他会在他的朋友圈里、企业圈里面产生影响,把他对产品的理解和成功经验传递给他的朋友企业,他的朋友也会去用也会去买。其实你看整个销售流程是一个通过销售漏斗以及服务漏斗来不断增值的过程。   SaaS 公司如何搭建销售团队 每个公司的阶段不同,需要的销售负责人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简单分成四个阶段:从零到一、一到一百、一百到一千、一千到一万。这四个阶段来说吧。   从零到一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刚起步,我们需要一个 Evangelist(传道士)。这种角色我并不需要他有多么超凡的管理能力,也不需要有多么强的背景,我需要的就两点:第一点,他对我的产品非常了解,非常认可。第二点,他非常有激情。这两点加起来他就会帮你去(销售)。在这个阶段你的销售负责人并不只是一个负责人,他是需要深到一线去做一些销售的事情的。换句话说他是会为你后面的销售团队的搭建去建立一个基础的。比如说这个人懂产品、有激情,他就会不断做一些销售的事情,帮你去布道,帮你去售卖,拿到第一笔收入。他会在你的前一百个付费用户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基本的销售标准打法,一个基本的流程,甚至是每个动作、话术,他都可以给你固定下来。   在下一个阶段,从一到一百的时候,你需要可能直接是这个人成长起来了,或者你直接招一个有经验的人,把你做的前一百个付费客户提炼出来的那些东西,做成一个可复制的版本。我做了这件事情,我有了这东西,我就可以直接招十个人培训一个星期,第二个星期他们就可以出去做销售,复制 N 个我去做一些销售行为,扩大我的客户规模。这个阶段你需要的是一个 Mr Repeatable,就是我可以把你的东西复制下来,然后不断去扩大规模。但是扩大到一定规模之后你会发现有一定瓶颈,因为一开始你会增长的比较快,你会随着销售员工的增长不断增加销售额。   但是你会发现一个瓶颈就是,你的销售人员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你的销售额上不去了。换句话说,每个销售人员的人效,每个月能给你带来的订单是有限的,有一个阈值。比如一个人一个月4 单或者 8 单已经是一个极限了,这时候你再去堆人,因为你的(销售)线索有线,就不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这就涉及到你的一百到一千的阶段。这时候需要 go big,这时候需要一个能去 go big 的销售负责人,这个负责人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据你现有的情况之下,怎么去通过一些新的方式方法去突破这个瓶颈,这个方法可能是从产品去做一些改变。另外一种就是通过你的销售方法比如你从 inbound 转到 outbound,这样你的机会一下就变多了,或者你通过各种新的渠道去导流,或者你做一些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比如赞助,甚至做一些新的活动,赞助一些行业性的大会,让知名度增加,但这也是个过程。   到最后一个,一千到一万的过程,这时候你可能已经成长成一个独角兽了,可能像纷享销客这样的公司。那就需要一个在大公司有过非常多的管理经验的人过来帮你做整个全盘的管理。这个要求跟你最早前从 0 到 1 的传道士的角色又不太一样,对这个人的要求就非常需要他有大公司的背景,甚至是管过一千个人,因为他会有很多的方式方法帮你去提高效率,帮你去做一些战略宏观上的事情,我们一般叫 Mr Dashboards。这是公司发展的四个阶段需要的不同的销售负责人的要求。    
    观点
    2015年11月26日
  • 观点
    邮件其实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用户体验 编者按:邮件每个人都不陌生,但大多数人把它当成一个社交工具。不过在Customer.io 的营销经理 Janet Choi看来,邮件其实是一种用户体验,她以 Instacart 的邮件设计为例分享了她的观点。   人们总是愿意相信,他们自己的创作本身就能够说明一切。   由于电影《梦幻成真》里 “车到山前必有路” 的这种心态,加上非理性的恐惧,通常这类思想会影响到产品的设计,造成用户体验脱节,这个过程中又很少与用户交流沟通。   然而,电子邮件其实是产品的一部分。从注册到用户使用周期的每个时刻,电子邮件是你的产品和用户之间连接桥梁。   一家即时在线聊天软件 Olarker 的首席营销官 Sunir Shah 表示,不要认为电子邮件不属于你产品的一部分,这是错误的,它其实是你的产品体验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电子邮件也是一种用户体验 你可能认为你的产品非常好,但这其实就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的观点。   而且这种产品评价其实是从一种不顾用户感受的角度获得的,虽然每个用户有自己的生活,他们的世界也不会以你的产品为中心,但你需要通过电子邮件与他们沟通,听取他们对你的产品的看法。   Peter Morville 著名的用户体验蜂巢模型规定了在什么场合下用户体验可以帮助人们完成自己的目标。你会看到,所有类型的电子邮件在每个蜂巢中可以制造出不同的内容: Usable(可用):容易使用当然意义重大,但面向界面的方法和人机交互的观点并不能解决网站设计的所有问题。总之,网站的可用性是必要的,但还不足够。 Desirable(合意):情感设计的各个方面,图形、品牌和形象等都有独特价值。 Findable(可寻):你的产品是否方便寻找? Accessible(可及):即使网站是高效的,也要为其他不会使用的用户考虑。 Credible(信任):影响用户相信和信赖网站的因素。 Valuable(价值):你的产品是否能够带来价值?   所有的邮件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用户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同时也应该让邮件推动你的用户体验进程。让邮件可以发挥难以置信的强大功能和重要作用。在你的公司发展过程中,邮件可以解决你与用户之间的基本联系和日常出现的问题,因为忙碌的人不会记得返回你的网站或是 App 留下他们的看法和意见。   对抗零散的用户体验 用户使用你的产品或服务的感受可能已经超过设备或是网站能够提供的范围。无论是计算退款、还是想要在现场聊天中得到答案,亦或在线订购包裹或是阅读一个有用的案例研究、博客文章,这都是用户的整体体验,当你听到一个更加全面的看法的时候,这才是用户体验最完整的关键时刻。   电子邮件比让用户返回到你的网站或是 App 更为实际,同时它也能提供更完整的用户体验过程。最原始的电子邮件通讯,可以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来帮助你改善你的产品。   当人们完成相关操作的时候,无需离开收件箱,用户即可进行其他操作。例如,在 Gmail 中,如果你确认订阅 RSVPing 事件,它会自动添加到你的项目列表中,并自动执行该项任务。   Instacart 其实就是一个利用电子邮件完成用户体验的最佳例子:Instacart 为了提高整体的用户体验,他们利用各种信息包括电子邮件、短信、甚至是电话,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用户体验过程,利用独特的邮件设计,来与用户进行最有意义的交互,给用户最佳的购物体验过程。否则,他们就和普通的杂货店送货一样令人沮丧了。   当你完成下单后,Instacart 会发来这些电子邮件: 确认你在 Instacart 上的订单(包括订单的详细细节内容,以及不断更新的送货状态) Instacart 交付提醒 Instacart 的物流信息 你在 Instacart 上的订单信息(提供订单汇总信息)   注意,在这种互动的最后一封电子邮件中,要出现 “评论” 内容。这样你可以发送和查看这些评论内容,甚至可以不用离开收件箱。 如果你打开这个邮件,在查看你的订单的过程中仍然可以发表评论,你无须离开电子邮件客户端: 随着新的评论信息不断增加,你很难在网站上进行信息收集,与用户对接联系。但电子邮件的存在可以让整个用户体验过程更加完整,Instacart 能够建立用户与其商业的完美对接联系。   其实每份电子邮件都是一个用来改善用户体验的机会,你可以先通过电子邮件了解你的用户的背景信息和具体情况,进而针对这类人群去改善你的产品。   根据 Econsultancy 的调查,如今只有 20%的营销人员会在 Web 上进行营销活动。但这种方式有巨大的拓展空间,电子邮件整个过程它不会产生过多的垃圾内容,还可以与你的用户保持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你还可以通过这种营销方式来改善你的用户体验。   如果你只有产品是不算是成功的。除了你的网站和应用程序之外,你还需要通过一些其他手段来让用户对你的产品产生认可。   本文编译自:customer.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0100.html
    观点
    2015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