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企业服务“商业化”的一年,接下来是耐力赛 前言: 如果用一个词归结2017年的企业服务,那就是“商业化”。在经历了2015年的元年爆发,2016年的持续增温,2017年趋于理性的To B行业,已经跑出了一批优秀的公司。以下是基于过去一年我的观察及个人分析完成。 2015元年,2016持续增温,2017商业化 2015年是企业级服务市场的元年,从投资数量上,可以直观反映出。2014年企业服务领域的融资还在1300多起,2015年数字翻倍,到3000多起。 萌芽时期的企业服务,大家在讨论的问题是“To B产品要不要收费”、“定位服务大客户还是小客户”,等等。现在市场上基本有了初步共识——尽可能服务中大客户,产品一定要收费。因为小微企业付费能力低,对产品专业度要求不高,最终很可能是巨头的生意,像阿里钉钉之类,持续烧钱圈流量,产品奔着平台型去做,纵向不深。关于这一点,真成资本合伙人李剑威也在演讲中表达过类似观点,这里不做赘述。 接下来的2016年,可以说是持续增温,融资依旧有3000多起。 到了2017年,也就是今年,可以说是企业服务商业化的一年。 为什么在这个节点?因为那些在2015年前后创立的公司,基本已到B轮阶段,也应该到了商业化的阶段。并且,赛道上的头部公司已经跑出来了。另一方面,融资数量不管是To B还是整个资本市场都有一些下降,也就是说,投资人开始冷静,那么自然也需要企业做出收入数字来证明。 (不过要注意的是,上面的数据是截止到今年10月份的,暂不全面,有很多公司会选在明年曝出融资,还有些行业里闷声发大财的企业。) 资本走向 下面是根据投资数量,列出的在企业服务领域活跃的投资机构。 从轮次来看,VC更喜欢在天使轮、A轮进入。 柱状图比较明显,随着时间往后,投资轮次也越往后。因为就像上文提到的,各赛道的头部公司已经出现,资本自然会跟着向后期投入。 另外,二级市场的上市公司也开始介入,他们想要市值增长,会借助一些新兴的概念,比如国内某家摄像头龙头企业宣布涉足人工智能后,市值增长了40-50%,所以,券商经常会帮助上市公司,在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向上找一些有利润的公司,进行并购。 美国市场是重要风向标 To C领域是根据人口数量算市场,同理,To B市场可以根据企业数量估算。中国有2200万家企业,美国有2700万家,相比之下,中国的企业服务处于婴儿期,美国在青壮年时期,所以对标下美国的发展,基本就能预测国内的情况。 按照时间维度,国外SaaS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2001-2005年的“简单软件化”,2.2005-2010年的“集成化”,3. 2010年之后进入“企业全流程导向、向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目前,国内SaaS企业应该处于从1.0迈向2.0的阶段,也就美国10年前的水平,脱离了基本云化,但不够集成。 第一波上云的有CRM、ERP、HRM等(大致在2000年左右)。因为在开源方面,销售是直接为企业带来收入的,所以企业在CRM上很愿意尝试和花钱,CRM也就成为了企业服务中发展最快的板块,在通用模块成熟后,现在向垂直行业中的渗透也是最大。 第二波上云的是办公协作、市场营销、文件管理、企业IM等(大致在2003年-2010年)。如果说第一波侧重在“开源”,那么第二波更倾向于“节流”,企业通过使用系统可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办公,来降低劳动力支出,在财务管理上进行预算控制。 第三波在2010年后,由于财税涉及到企业关键的数据指标,所以往往最后上云。同时,AI、云计算等新技术也逐步崛起,会把之前的都升级一遍变为“企业服务+”。比如,CRM会从管理属性,加入很多企业数据来提供销售线索,加入效果属性。 中国特色的企业服务 但实际上中美企业服务存在差异,也是在2017年感触很深的地方。 中国企业还在享受增长红利 企业服务之所以火,是因为人力成本贵,企业想要获得更多利润必须开源节流,美国已在这种状态下持续很久,把能用的办法都用了,所以会特别相信科技能带来提升,正如沃尔玛会去买颗卫星。而国内,相对来说,还有不少企业在享受增长红利。这时候要去切市场,就得看准行业,找那些成熟的、多年增长缓慢的赛道,比如银行、零售(为什么现在提出新零售是有道理的)、还有制造业等。 私有化部署是中国特色道路 我们都在讲SaaS、讲公有云,讲共享,但中国的大企业主很多是传统国企出来,不像美国,私有企业比较多,所以其实教育市场还需要一个阶段。 我报道过一家公司叫“神策数据”,他的增速很让人吃惊,拿出来分享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他们相当于升级版的百度统计,主打私有化部署。更讨巧的是,他们也用租赁模式,按年收费,利用本地账号控制客户的使用权限。这样一来,用户随着第二年业务量增大,采购的服务也会变多,神策可以逐年涨价,比如传统项目制20万交付,现在可以第一年10万,第二年15万……逐步递增。并且由于是私有部署,增加的服务器成本都出在客户自己身上,比同赛道做公有云的厂商能节约大概2000万元的开销。 这个案例,不是在否定公有云,而是表明,在相当长的过渡时期中,私有化部署是中国特色道路。 企业服务本就是个线性增长的市场 观察了3年的企业服务市场会发现,他并不像To C市场那样,突然一下就指数型增长了。每年2-5倍的线性增长,可能是To B市场较正常的发展轨道。慢,稳,是本来即应该有的心理预期。 趋势 因为企业服务覆盖的范畴较广,如果非要说普遍、统一的趋势,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从通用到垂直。 我了解到,很多通用型公司现在活的都一般,今年的收入大概在3000-5000万的样子,不算高。因为不一样行业逻辑不同,一套软件怎么可能匹配建筑业,又符合服装业,显然不可能,所以细分领域就有很多机会。 比如说,有一家在地产行业里的服务商叫“明源云”,前100强的地产企业,90多家都是他们的客户,已经做到了6个亿的收入,准备上市。虽然他们不算创业公司,有过去20多年的积累,但这种才是真正行业里的企业服务公司。并且,像地产行业,钱多、付费意愿高、客户相对集中,是很好的赛道。 这个逻辑也适用在整个商业市场,比如电商行业,现有通用平台、什么都卖的淘宝,再有京东、唯品会这类的垂直平台。 第二,从工具到效果。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逻辑是,工具市场会分散,效果市场会集中。如果你提供的只是简单的工具,那么客户的选择就看你的销售能力,如果你提供的产品有效果属性,别人做到60分,你可以做到90分,那么有很多客户慢慢会被你吸过来,其实复杂的工具也可以看作效果型,你能做到的别人没有的功能。 这也符合上面提到的,现在的企业服务产品,都在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变为“企业服务+” 警示——很多会在国内上市,很多上不了市 美国上市想要有流通,至少要有1亿美元收入,也就是6亿人民币,就国内企业服务公司目前的水平来看,很难做到,所以很多公司应该会选择国内上市。而国内上市又需要把之前的亏损都补上,也就是说,像滴滴那种之前补贴几十个亿的公司,回国是上不了市的。 再比如,很多创业公司会发期权、股权,这些都需要记在公司费用上,什么时候记,都有讲究,往往是要做上市的第一年。 所以,单从上市的规则来说,如果不注意的话,可能很多企业服务公司上不了市。 几个可以关注的小赛道 根据上图,红色部分基本是可以多看看的赛道。 首先IaaS层,底层基础设施是需要长期烧钱的领域,之后会是巨头的生意,过去没跑出来的,现在想要入局,是来不及了。 上一层,PaaS层,原理也类似,并且会有一个趋势,下面的IaaS层会往上做收购,给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比如阿里收购了做存储的七牛云。青云、Ucloud上市后也应该会有所动作。这里有个可以看的点,是IT运维。 接下来看SaaS层,通用型里面,一些供应链管理、销售线索之类的都可以看下。安全,也是一个大方向,因为过去应用都是在PC上,后来到了手机上,现在又在云上,环境不一样,所需要的服务一定也不一样,所以会滋生一波新的厂商。 需要提一下“密集型人力服务”这点,这种铺人力的行业,互联网改造不太大,对VC来说也不性感,但不排除可以通过资本手段上市。比如代记账行业有家上市公司“神州易桥”,就是并购了很多地方的小代记账公司。 还有就是一直在贯穿各大赛道的大数据,第一波成熟的会是BI类公司,给老板提供可视化报表,是比较炫酷容易拿到钱的。再之后就是人工智能中,可以有应用场景的公司。其实,国内现在很多AI公司本质就是个数据公司,应用并没有做到特别智能。 最后,就是垂直赛道上,那些成熟的、支付意愿又高的行业,零售、交通、金融、工业等。 总结 虽然企业服务比较慢,但对社会的价值,必定会以一种形式被认可。 来源:36氪,作者:徐宁。
    观点
    2018年01月02日
  • 观点
    连续4年实现3位数增长,视频会议应用Zoom靠的是这5大秘诀 如果你在科技行业工作,你可能听说过或者用过视频会议应用Zoom。Zoom目前有70万家企业客户,其中包括财富50公司中的一半公司都在使用Zoom,很显然,很多其他团队也都看到了Zoom给自己带来的价值。 事实上,使用Zoom的不光有企业,有6900家教育机构也都在使用Zoom的产品,其中包括美国Top 200大学中的90%的大学。 如果将所有客户都计算在内的话,Zoom 2016年的营收增长了将近300%,这标志着Zoom连续四年都实现了三位数增长。 为了支持公司业务的快速增长,Zoom已经在圣荷西、圣巴巴拉、丹佛、堪萨斯城、悉尼和伦敦设立了办事处。Zoom目前总共有600多名员工。 不管以什么指标来衡量,Zoom都已经成为了一家高速增长的公司,就像Slack和MailChimp这类公司。 在获得了由红杉资本领投资1亿美元的D轮融资之后,Zoom已经成功跻身“独角兽”俱乐部,因为公司的估值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事实:Zoom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EricYuan不喜欢“独角兽”这个词,并告诉Zoom的员工不要使用这个词。) 在回顾了Zoom所有这些惊人的增长数据之后,你可能要问这个问题了:Zoom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 Zoom实现高速增长的五大关键秘诀 虽然我们并没有发现Zoom用于实现高速增长的“高招”,但我们已经确定了Zoom增长战略的三个关键组成部分,这个增长战略帮助Zoom获得了竞争优势: 将以客户为导向的理念深深根植于公司的DNA中。 Zoom正在打造一款可以自我销售的产品。 在打造品牌方面,Zoom是不吝啬花钱的。 要招聘那些有成长潜力的人,而不是招聘那些条件太好的人。 要努力追求能够持续的高速增长,而不是失控的增长。 (1)将以客户为导向的理念深深根植于公司的DNA中。 当谈到开发视频会议软件时,其实这并不是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Eric Yuan并不是这个领域里的新手。1997年,Eric离开北京加入WebEx,并成为WebEx的创始工程师之一。作为WebEx的工程副总裁,他将团队成员数量从最初的10人扩增至今天800多人,这些工程师现在遍布在全世界各地。 2007年,当WebEx被思科以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Eric随之加入思科并成为公司的工程副总裁。在思科,事情发生了转变。在思科的新管理层的领导下,曾经推动WebEx的创新出现了停滞。Eric对他们向客户交付的过时产品越来越不满。 正如Eric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所说的那样:“作为思科的副总裁,我获得了很好的报酬。但是WebEx是我的孩子。在2010年和2011年,我已经看不到对我们的产品满意的客户了。我对于自己在这个技术产品上花了这么多时间赶到很尴尬。为什么现在客户对产品越来越不满意了?” Eric对于思科管理层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并更新他们的战略深感失望,于是他于2011年从思科离职。但是Eric并没有独自从思科离开,而是带了大概40名工程师和他一起离开。他们一起重新创业并开发出了Zoom这款产品。在进行了一次内部调研之后,Zoom发现他们的工程团队加起来共有超过1000年开发视频会议和实时协作软件的经验。 从第一天起,Zoom的团队就专注于为客户解决问题,更具体地说,他们一直专注于开发让客户满意的、真正好用的视频通讯工具,而不会让客户为之抓狂。 用Eric的话说:“从我们创立Zoom的那一刻起,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提供一种让客户满意的云视频通信解决方案。这个目标一直在指导我们所有的创新、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其他工作。我们公司取得的高速增长以及获得的诸多行业赞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那些喜欢使用我们平台的满意客户。” (2)Zoom打造了一款可以自我销售的产品。 当Eric决定离开思科(和他的宝贝WebEx)并重新开发一个视频会议解决方案时,每个人都告诉他他疯了,主要是因为大家觉得视频会议市场是一个异常拥挤的市场。除了思科之外,这个市场还有其他几家老牌公司,包括微软、Adobe、Citrix和Polycom,此外还有包括Highfive、Join.Me、BlueJeans Network和Vidyo内的一些新晋公司。 Eric用来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方法很简单:Zoom要开发这个市场上最好的产品。 正如他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所说的那样:“这个市场确实非常拥挤,但是这个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如果我们的产品比市场上其它任何产品都好,我们就能生存下去。” 那么,该如何打造一款比其他所有产品都要好的产品呢?答案就是要做到以客户为导向。 正如Zoom的产品营销总监Nick Chong所说的那样:“我们一直专注于打造有最好用户体验的最好产品。这是每个客户都想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去倾听客户的声音和意见,并对软件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Zoom,不断搜集和处理客户反馈是他们用来开发最好产品的最佳方法。在很多情况下,Zoom团队会使用Zoom的视频会议来搜集客户反馈。 Zoom还定期监测他们的净推荐值(NPS),目前他们的净推荐值处于行业领先的69分。 译者注: NPS(净推荐值),是一种计量某个客户将会向其他人推荐某个企业或服务可能性的指数。净推荐值是等于推荐者所占的百分比减去批评者所占的百分比。净推荐值(NPS)=(推荐者数/总样本数)×100%-(贬损者数/总样本数)×100%。确定你的净推荐值是直截了当的:问你的客户一个问题:“您是否会愿意将“公司名字”推荐给您的朋友或者同事?” 根据愿意推荐的程度让客户在0-10之间来打分,然后你根据得分情况来建立客户忠诚度的3个范畴:(1)褒奖者—得分在9-10之间:是具有狂热忠诚度的人,他们会继续购买并引见给其他人。(2) 被动者(得分在7-8之间):总体满意但并不狂热,将会考虑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3) 贬损者(得分在0-6之间):使用并不满意或者对你的公司没有忠诚度。NPS计算公式的逻辑是推荐者会继续购买并且推荐给其他人来加速你的成长,而批评者则能破坏你的名声,并让你在负面的口碑中阻止成长。Zoom只有600全职人员,但付费客户却有45万,以450000x70%计算(实际结果要更高一些,这是因为NPS独特的算法定义,推荐者减去贬损者之后占比样本总数,因此NPS为70,很可能推荐者为90,贬损者为20,前者会积极推荐,而后者可能什么都不做),这是一个无比庞大的自然线索来源。 让Zoom具有竞争优势的不仅仅是他们产品的质量,还有他们交付产品的方式。 Eric表示,免费增值模式非常重要。就我们自己而言,我们非常希望客户能免费试用我们的产品。毕竟视频会议市场竞争非常激励,多让一个客户去免费试用你们的产品,就多一个销售机会。如果没有免费版产品,就会失去让很多用户试用你产品的机会。我们的免费版产品的性能非常好,产品的大部分产品都能免费试用,1对1的视频会议没有任何功能限制。因此每天都有很多免费用户来到我们的网站。如果他们喜欢我们的产品,他们很快就会愿意付费使用产品的一些高级功能。 不过,对于免费用户而言,虽然1对1的视频会议没有功能限制,但3-50个人参加的视频会议在功能上就会有所限制,视频会议时间最长40分钟。我在WebEx干过很多年,WebEx的产品也是我亲手打造的,根据过去多年的经验,我们发现最有效的会议的会议时长为45分钟,基于这个认知,对免费用户我们只允许他们最长开40分钟的视频会议。因此很多免费用户用我们的产品开视频会议时,会还没开完系统就自动断了。这就能更好地促使这些免费用户转变为付费用户。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些年来有多少人在使用Zoom,可以看下下面的数据: 2013年,有300万人通过Zoom开视频会议。 2014年,使用Zoom开视频会议的人数达到3000万。 2015年,使用Zoom开视频会议的人数达到1亿。 今天,平均而言,每天都有超过100万人用Zoom开视频会议。 最终,Zoom高速的用户增长速度让红杉资本对公司的最新一轮融资产生了兴趣。红杉资本的一位发言人告诉TechCrunch:“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关注视频会议领域的投资机会,因为我们确信,这是一个有创新空间的巨大市场。但是我们在这个市场上找不到客户真正喜欢使用的产品,直到我们发现了好评如潮的Zoom。” (3)在打造品牌方面,Zoom是不吝啬花钱的。 (图片广告拍摄于圣何塞机场SJC) 正如我们在上文中所说的,Zoom的增长战略的一个关键方面是让他们的产品自己说话。 “最优秀的销售人员之所以会加入我们,因为我们的产品很容易销售,”Eric曾这样说过。 因此,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Zoom一直没有专注于积极地寻找销售线索。相反,他们一直专注于让Zoom的品牌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他们最开始主要专注于一个关键群体:产品的早期使用者。 正如Zoom的产品营销总监Nick所说的那样:“作为这个领域的后起之秀,我们必须把精力集中在那些好奇的、敢于冒险的产品产品使用者身上。这能够让我们充分利用我们最大的优势,即用户体验,因为一旦一个早期用户使用这款产品,他们就会帮忙主动宣传这款产品。” 那么,你在哪里找到一群这样潜在的早期采用者呢? 答案就是:让自己出现在硅谷的心脏地区101公路上。 因此,Zoom决定花钱在101号公路的广告牌上投放一个广告,很快他们决定新增一块广告牌广告,接着再新增一个。(仅供参考:每个广告牌每个月要花费5万美元。) 花大价钱投放广告牌广告是Zoom通常采用的节俭营销策略的一个例外。例如,即使他们在一些会议和活动上有厂商展位,Zoom的团队也不会花数千美元去布置他们的展位或制作宣传材料,他们只是简单地把他们的产品展示在一些高清屏幕上,让大家自己体验产品。 那么,为什么在广告牌上的投资是值得的呢?Eric是这样解释的:“通过在广告牌上投放广告是为了宣传我们的品牌。你很难在短时间内成功宣传一个品牌。在我们投放了第一个广告牌广告后,我的邻居告诉我说:‘看到了你们公司的广告牌了。’ 我心想:‘哇,这太棒了。’然后我告诉我们的营销团队:‘让我们再投放一个广告牌。’ 很快,很多人都和我说:‘我们看到了你们公司的广告牌了。’ 然后我们决定再投放一个广告牌。现在我们一共投了4-5个广告牌。” 你会发现,这里其实没有真正的硬科学可言,做广告牌广告纯粹是为了提高品牌认知度,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Zoom的名字和标志成为湾区(以及其他地区)的一部分。 除了广告牌,Zoom将品牌打出去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通过篮球。 2016年,Zoom与金州勇士队达成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勇士队可以免费使用Zoom的产品技术,作为交换,Zoom能够在比赛场地获得一个品牌推广广告位。 Eric告诉CNBC,这种类型的品牌曝光实际上加速了销售周期,因为它给了那些想要尝试或购买Zoom的人额外的信心。 那么,在品牌建设方面,Zoom采用的这些方法到底有多成功呢?这其实很难判断。但如果用Zoom在Twitter上的粉丝数量作为衡量指标的话,很明显,人们对Zoom是非常感兴趣的,说明它的品牌打造工作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4)要招聘那些有成长潜力的人,而不是招聘那些条件太好的人。 我在招人时坚持的理念是,只招那些有发展潜力的人,我不喜欢招聘那些条件太好的人。不管是管理岗还是基层岗,如果公司里的每个岗位都招募那些有潜力的人,有以下几大好处: 首先,他们会对公司很忠诚,他们不像A类人才那样随时有可能被挖走。 其次,他们会想着如何区适应公司,而不是等着让公司去适应他们。 再次,他们很谦逊,而不会沉迷在过去的辉煌成绩里。 最后,有潜力的雇员通常具备自我驱动能力,他们也会积极带动其他同事,久而久之,一个忠诚、上进、谦逊的企业文化就会建立起来,所以我们不会去直接招募那些太过合适的人才。 (5)要努力追求高持续的高速增长,而不是失控的增长 Zoom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从零发展到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如今回过头来,我们很容易会这样想:Zoom肯定一直在踩油门加速发展。 但是事实是:在Zoom的整个快速发展过程中,Eric一直在踩刹车。正如他在SaaStr大会上接受采访时所说的那样,对于他们而言,让现有客户满意始终是第一位的,即使这么做可能意味着要减慢发展速度。 我们不想发展得太快,我们的理念是要专注于让我们现有的客户满意,我们不会很激进地去获取新客户。对我们而言,相比获取新客户,为现有客户提供他们想要的功能的优先级更高。我们相信如果你无法让现有客户满意,即使你获取新客户的速度再快,这也是无法持续的。打个比方,我开车从圣何塞来到旧金山,正常车速情况下,1个小时能到。如果想40分钟内就到,其中的风险就会很高,这里的风险包括因为超速被警察逮住罚款,还有可能因车速过快导致交通事故。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公司发展的速度。 如果你每天都在想着如何更快地增长、获取更多的线索客户,那么你就无法专注于提高现有客户的满意度。在我看来,提高客户满意度比获取新客户要重要得多,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 原文链接:https://blog.drift.com/how-zoom-grew/?utm_campaign=Submission&utm_medium=Community&utm_source=GrowthHackers.com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本文翻译自 blog.drift.com,原文链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观点
    2017年12月29日
  • 观点
    协作工具创企凭何经久不衰,持续受到资本热捧? 在硅谷,科技发展的趋势总是变幻莫测,企业家和投资者换了一批又一批,对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和清洁技术等大多数领域的投资都证明了这一点。然而,那些开发协作工具的创企却与众不同,它们的估值正在不断增长。 以今年5月份为例,当Slack的竞争对手Symphony获得10亿美元融资的时候,云端项目管理协作工具Smartsheet在隔周就获得了8.5亿美元融资。可以说,在Dropbox获得40亿美元估值的六年时间里,许多开发协作工具的创企都在不断崛起。 对于投资而言,协作工具在当前仍然炙手可热,毕竟它为那些不懈追求高效率来保持竞争力的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机会。尽管这一领域日益饱和,但最好的产品仍然是那些精简且能够加速现有工作流程的产品,这意味着它可以为更高价值的工作提速。 永无止境地追求效率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曾在一个多世纪前说道:“也许在每笔交易中,完成的方法都有四五十种,但只有一种方法比余下的所有方法都更快、更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现在看起来有上千种方法可以完成任务,但他的话同样适用于今天的情况。 起初,电子邮件能够比传真或备忘录更快速高效地共享信息,到后来,更多软件的出现逐渐优于电子邮件,比如Skype和Basecamp。而在第三代这样的工具中,Slack则通过聚合两者的功能,包括聊天、归档、通知和搜索等,取代了电子邮件和Skype。 下一个领域将是工作管理:不仅能够实现实时通讯,还可以实现实时协作和可视化。其目标是消除内部和外部项目组之间的隔阂,并为整个流程或项目的任务提供明确的责任分工。在这个行业内,最好的产品往往直观易用,并且能够让客户从中受益,而无需编写代码或者寻求IT部门的帮助。 自动化日益成熟 如今,一些公司正在进一步尝试强有力的自动化,以便通过消除重复性的人工任务,来减少普通员工的工作时间。例如,Smartsheet最近推出了自动化功能,包括自动更新提醒、自动批准请求等,工作人员可以自行配置。 这个功能存在巨大的潜在优势,根据近期由Smartsheet委托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4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在重复性工作上至少花费了四分之一的工作时间。通过自动化减少电子邮件的负担,企业不仅可以节约宝贵的时间,还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那些开发协作工具的创企不断获得独角兽估值,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创新能够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效率需求。对于追求高利润率的企业而言,“更快更好”是永无止境的追求,而这些创企能够帮助企业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近期Smartsheet、Slack和Symphony的融资便是一个征兆,只要知识工作不断发展,工作管理就会一直引领科技潮流。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12月27日报道 (编译:刘怡)
    观点
    2017年12月28日
  • 观点
    用 offer 数量说话的求职服务公司「WST」,凭什么将服务下沉到大学一年级? 求职服务和职前教育是一个近年来兴起的领域,大部分都还在较早期的阶段,处于天使轮或 pre-A 轮,跑得比较快的是职业蛙(CareerFrog)和职优你(UniCareer ),都已经跑到了 B 轮。 长期做海外求职服务的WallStreetTequila(WST)并没有展开融资,但是确实在获取顶级公司的offer方面展示了一定实力:2015年WST拿到44张顶级公司的offer,2016年109张,今年已经超过了500张(背景:高盛德勤等顶级公司的录取率在3-5%左右)。93%的客户可以在当季拿到offer,剩下部分的 30% 会在第二年拿到,70% 选择读研。顶级公司offer的比例也可以诠释产品力,如去年的申请季,香港摩根大通可转正实习生岗位录取的中国人中,100% 是WST客户,高盛纽约办公室录取的中国人中 80% 是WST客户,麦肯锡是100%,Bridgewater也是100%。这篇报道接下来说一下WST的产品、背后的逻辑和接下来的挑战和计划。 用户在购买了WST的培训服务后,会经历初期技能奠基和面试季冲刺两个主要部分的一对一辅导。初期服务包括挖掘行业兴趣点、定制低年级求职项目、量身定制课程表、量身定制故事和建立人脉网等。冲刺季服务包括简历设计、深化职业交际网、案例训练和模拟面试等。这些事情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而临近申请季的学生已经没有太多机会改变自己的经历,所以WST目前60%的用户处在大一和大二阶段,甚至还有小部分高三学生。 目前的用户定位和服务策略是WST过去三年来的经验所致。尽管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对求职的需求更加刚性,但是WST发现,如果用户在过去几年没有积累下足够好的经历,那么临时的简历修改和面试培训其实并不能有效地增加进入顶级公司的几率。所以为了在大三结束时的申请季拿到offer,用户需要提早一两年开始准备。过去三年,WST的主要用户群每年都下沉一个年级,之前主攻毕业生和研究生的其他玩家也逐渐采用了这样的策略。 团队的黄金导师和合伙人都有顶级投行或者咨询公司的工作经验,全职员工 40 多人加上总计1200多位的兼职导师,在三年一共服务过2000多位学员。单节一小时的辅导课程收费350美元左右,年客单价从6000美元到9000美元不等。今年WST的营收400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1000多万元。 虽然无论从发展速度还是盈利能力上,WST 都展现出不错的潜力,但是它同时面临挑战,获得更多融资的 Unicareer 和 CareerFrog 在线上的广告投放更多,而依靠线下沟通会和口碑传播的 WST 开始感受到了市场上的弱势。 WST 目前正在开发自己的 APP,提高学员的用户体验和自身的运营效率。同时也更多地面向中国顶级高校开展培训业务。随着领域里玩家的策略越发趋同,WST认为自己的优势是获得顶级导师的能力,一方面,品牌和打怪升级的激励机制另导师申请供大于求,另一方面,WST过往的学员越来越多地肩负起导师的角色。除此之外,一些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也开始和WST合作,后者提供猎头业务。 来源:36氪,作者:孟小白。
    观点
    2017年12月26日
  • 观点
    顶尖的SaaS销售管理是如何练成的?这里有10条经验 HubSpot的销售副总裁 Mark Roberge分享了自己过去10年在销售招聘、入职培训、销售指标设定、销售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编者按:作为一家市值25亿美元、年收入超2亿美元、年增长60% 的SaaS公司,HubSpot一直在不断打破传统的营销瓶颈,重新定义创新型的营销方式。我们经常听到的“拉入式营销”和“集客营销(Inbound Marketing)”等概念就是由他们引入并推广的。在下面这篇文章中,HubSpot的销售VP Mark Roberge分享了他自己过去10年里在销售招聘、入职培训、销售指标设定、销售管理等方面的经验,非常值得国内的SaaS行业从业者参考和借鉴。 开学第一天,你选择的座位有多重要?对我自己来说,这个选择改变了我的人生。 2005年,当时我还是麻省理工大学的一个在校生。我当时参加了一个创业课程,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同学,他叫Dharmesh Shah。后来成了关系很好的朋友。再后来,我们的友谊进一步发展成商业合作伙伴。这个创业课程结业后,Dharmesh和他的合伙人Brian Halligan拉我加入他们的创业公司,我就这样成了HubSpot的第四号员工,也是公司的第一个销售人员。 在HubSpot的工作经历是我人生中非常难忘的一段时光,在此,我想跟大家分享自己在HubSpot 10年销售工作经历中学到的10条销售管理经验。 经验1:监督影响销售流程的不是销售人员,而是客户 首先发展“客户的旅程”,再据此设计相应的销售流程。 如果让你圈出图中的销售人员,你很有可能会圈出左边的那三个图片。这是不是很可悲呢?几个世纪以前,一个被称作“销售”的领域进入市场,代表公司与潜在客户沟通。但是今天,如果你在谷歌上搜索词条“销售员”,会出现大量像左边这样的图片,代表着金钱、欲望、庸俗。这类图片要远远多于像右侧那样代表着智慧、助人为乐、规范的图片。 是我们这个时代变了吗?在这个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客户有能力自己获取足够多的信息,从而不再需要销售人员了吗?销售如果不改变,就要走向灭亡了吗? 我认为确实如此。 我们需要去改变销售。而要想改变销售,首先得改变销售流程的设置,很多公司都会犯的一个错误是:围绕销售人员设置销售流程。我在HubSpot早期也曾犯过这样的错误,比如说,常见的销售流程是: (1)销售线索 (2)审查潜在客户资格,确认目标客户 (3)向潜在客户Demo产品 (4)达成订单 当销售开始执行这套自我服务的销售流程时,销售人员便只会照章办事,而不去认真聆听客户的声音和需求,也就从无从更好地服务他们了。如此一来,销售者和客户就会感到彼此错位不协调。此外,这套销售流程为客户提供的价值是非常低的,客户是不想被获取线索、被资格审查、被Demo产品或达成订单的。如果销售人员无法为客户提供除客户自己就能找到的信息之外的其它有价值的信息,那么客户便没有任何与销售人员互动的理由了。 现代销售团队通常都从“客户旅程”入手。什么是客户旅程?就是从客户角度了解他们是怎样发现、评估和购买你的服务的。一个典型的客户旅程是: (1)发现认知 (2)评估产品 (3)做出购买决策 你要问自己:我们的销售人员在客户旅程的三个阶段分别能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然后再据此构建新的销售流程。例如: (1)找到那些我们能帮其达成目标或解决问题的“陌生人”。这些“陌生人”成为我们的“销售线索”。 (2)与这些销售线索取得联系,帮他们决定是否应该优先达成这个目标或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他们决定优先达成这个目标或解决这个问题,这些“销售线索”就变成“合格的潜在目标客户”。 (3)和“合格的潜在目标客户”共同研究他们的目标或问题,以此评估销售人员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潜在目标客户的需求。如果符合,那这些“合格的潜在目标客户”就变成了“销售机会”。 (4)为“销售机会”提供最能满足他们个性化需求的建议,如果他们认同这些建议,这些“销售机会”就会转化为“客户”。 (集客销售方法论) 经验2:一旦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最厉害的销售培训就诞生了 现代形式的销售要求销售人员能真正设身处地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客户每天都在做什么?在客户的所有工作中,哪些工作比较简单,哪些工作比较困难?是什么造成了他们的压力?这类人喜欢做哪些事情?他们的老板又想要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们是如何衡量成功的? 一旦销售人员真正了解了潜在客户的日常工作,就能更好地与客户建立联系并取得他们的信任,领会客户的独特视角和需求,从而为客户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所需要的帮助。 深入了解客户的日常,这已经成为HubSpot销售培训的关键性目标。在HubSpot发展的前几年,我们的目标客户人群是市场营销人员。因此,这时培训的目标就是告诉我们的新员工,市场营销人员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刚入职的几周时间里,销售新人不会参加销售培训、背销售话术或探讨问题。相反,大家每个人都建立自己的网站,写博客文章,培养在社交媒体的存在感。 在所有培训与训练都结束之后,在谷歌的一些关键词搜索中,我们的销售新人经常会出现在搜索结果的前几名。他们的网站社交媒体的关注量也十分可观。他们发布博文,设置登录页面,实行A/B测试,对销售线索进行分类,分析“网站访客-销售线索-客户”这一系列的转化。所有这些工作都是通过HubSpot完成的。 如此一来,销售新人便能真正理解市场营销人员的痛苦,因为他们有过切身体会。 等销售新人第一次打电话销售的时候,他们便能比销售对象(即市场营销人员)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集客营销、博客和社交媒体。如此一来,这些销售人员便能为他们提供真正有用的建议,并为他们提供帮助。 经验3:未完成营收目标,这更多的是由计划不当造成的,而不是执行不力的结果 下面是一段我跟一些创业公司创始人及销售主管的典型对话: 我:我们预测下未来两个季度的情况,你计划做到多少营收? 销售主管:240万美金。 我:这个数字怎么得来的? 销售主管:我们每个季度的营收环比增长25%。 我:要达到这个营收目标,你需要多少销售人员? 销售主管:我不确定。 我: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那在客户需求挖掘上需要投资多少? 销售主管:我不确定。 作为公司管理者,我们对渴望达到的营收目标,我们有很棒的第六感。但是,我们很少做出恰当的自下而上的市场营销决策去支持营收目标的实现。我在HubSpot的早期就曾犯过这样的错误,很快我就意识到,下一年的营收规划必须要从上一个夏季就开始规划。 在自下而上规划过程中,有五个“隐形杀手”将直接影响你的营收能否达成: (1)销售人员的增加 (2)销售人员的流失 (3)需求挖掘 (4)管理者与一线销售人员的比率 (5)营收的季节性变化 经验4:不存在衡量顶级销售的通用标准 不同公司招聘销售人员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在大规模招聘之前,必须确定适合自己公司需求的招聘标准。 “Mark,在招聘销售人员时,你看重什么?” 很多人都会问我这样的问题。这其实是个非常危险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适合我们公司的销售人员招聘标准可能并不适合其它公司。很多在HubSpot销售业绩不理想的销售人员跳槽到其它公司后,反而可以做出非常出色的销售业绩。也有很多在HubSpot做的非常好的销售人员,跳槽到其他公司后反而表现平平。销售人员的成功或失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适应了销售大背景。你销售的对象是谁?销售过程的复杂度如何?服务的技术性如何?交易是在电话中就能完成,还是需要面对面完成,亦或是需要通过第三方才能完成?产品以及产品所处行业的成熟程度如何?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会影响公司的销售人员招聘标准。 尽管招聘标准“因公司而异”,不过还是有一套通用的方法能帮你找到适合自己的销售人员招聘准则的。首先,你心里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公司的独特销售背景,再据此确定5到10个销售人员招聘标准,对每一个标准都进行清晰定义。然后设计一份数字量化表,根据每一个标准对应聘者分别进行打分。最重要的是,对于新招的销售人员,在入职一个季度之后对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反问自己为什么有的新人表现出色而有的新人却表现得非常糟糕。然后再去回顾当时给他们打的分数,思考你是否做出了准确地评估,以此不断调整优化招聘标准。 经验5:通过教育而非产品演示来吸引潜在客户 “嗨,Mark!我是Acme公司的John。我们公司致力于帮助像你这样的销售主管在销售漏斗中获取更多的关注度,并提高营收的可预测性。我想向你演示一下我们公司的产品。请问你周二中午有时间吗?” 我的语音留言箱每天都会收到类似上面这种产品推销信息。对于这类信息,我最不喜欢的地方在于,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与我所处的客户旅程阶段完全不符。我应该是处于上文中已经探讨过的客户旅程阶段中的“认知阶段”,这个阶段我仅仅想试图去了解该如何看待我所遇到的问题。这时我为什么要去看你的产品演示呢? 相比而言,这个阶段我更感兴趣的是了解有助于帮我达成目标或克服挑战的最优方法。我感兴趣的是能够解决我所遇到的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相关的客户成功案例。这时,一本有教育作用的电子书、意见领袖的在线研讨会、甚至是一次免费咨询都要远比一个产品演示对我有吸引力。 为潜在客户提供有教育意义的信息不仅能提高与客户的对话率,它还能让销售人员更好地帮助客户。在销售人员向客户推销产品之前,他们需要了解自己是否能真正帮到客户。如果能帮到,具体该如何帮助他们。只有在了解了这些之后,给客户看产品演示的提议才是合理的。 经验6:销售培训是驱动销售生产力的最重要杠杆,践行指标驱动型的销售方法 通过一线销售经理发展销售人员是驱动营收增长增长最强大的驱动力。下面是我采用的用来打造一套有效的销售培训指导文化的节奏。 在这个销售培训指导节奏里,销售经理和销售人员之间最关键的讨论发生在每个月的第一天。在讨论中,通过给销售人员授权,让他们学会自我诊断和自我纠正的技能。首先让销售人员定性地评估自己上个月的业绩:他们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有待提升? 然后,展示上个月的业绩指标,让大家知道每一位销售人员在漏斗的每一个阶段的业绩排名,以及自己同上个月业绩的对比数据。接着问他们,为什么排名靠前或靠后。 最后,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估,问销售人员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想获得哪方面的技能提升,以及销售经理可以在哪些方面提供帮助。 经验7:客户成功方面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销售提成计划来解决 销售提成计划是公司CEO在公司内部进行战略调整的最有效的工具。通常,他们会将提成计划委派给在其他公司有过执行经验的销售副总裁。创始人、CEO、销售主管首先应该考虑公司的顶层战略目标,然后探索销售提成计划是否能支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例如,某个公司的战略目标是提升客户成功工作。在HubSpot任职的早期阶段,同许多快速成长的公司一样,在经历了快速的客户获取的同时,我们没有在客户成功上给予足够的重视。最初,我们在客户成功经理身上找原因,认为有的客户成功经理比其他客户成功经理的工作做得更好。然而,当我们分析每位客户成功经理所负责的客户的流失情况时,发现不同客户成功经理之间的差别很小。 接着,我们开始分析不同销售人员所负责的客户的流失情况,发现不同的销售人员在这方面的表现差异却很大。通过进一步观察后发现,我们在客户成功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的根源在于,销售人员发展的客户类型,以及他们对客户设置的预期。我们为解决这个问题做了很多调整,比如安排销售训练、完善销售方法。然而,确保销售提成与客户成功的一致性对最终效果影响最大。 经验8:要优化需求挖掘,需要在一周40小时的工作中来驱动销售生产力的持续提升,而不是靠事先确定的销售指标分配 如果销售主管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销售团队的的生产力就会下降,无法发挥出全部的潜力。主管们会武断地给每个销售人员分配指标。接着他们根据以往的转换率,计算出每个人完成指标需要挖掘多少需求。但是优化需求挖掘靠的是让一周40小时的工作成果最大化,而不是靠事先确定的销售指标分配。这种需求晚间优化虽然很难计算,但却能最大程度释放团队潜能。 下面分享一下HubSpot是如何最大程度地释放销售团队的生产力潜能的。在HubSpot创办几年之后,我们重新组建了一支销售团队。我们决定将销售团队与公司其它团队隔离开来,并利用这个机会尝试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型。经过这个小团队几个季度的试验,我们确定了一种可预测模型,病准备好进行扩张了。财务部门建议这个销售团队在未来一年里将营收增长5倍,同时为销售团队扩张提供了5倍的预算支持。 我同意财务部门提出的5倍营收与5倍人员预算的方案。但是,我告诉财务部我打算延迟招聘。相反,我会将预算的一大部分用于需求挖掘上,同时要求现有现有销售人员找到创新的方法来增加营收规模,实现更高的总目标。 销售团队很喜欢我所提的这个要求和挑战。他们斗志高昂,因为如果他们达成更高的营收目标就能获得更多的销售提成。财务部门也喜欢这个计划,因为更高的销售人员生产力能带来更高的单位经济效益。 最后,销售团队成功完成了营收增长5倍的目标,而我们只用了人员招聘计划中的很小一部分就达成了这个目标。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是之前的两倍还多。 经验9:正规的职业发展规划是最好的激励因素 除了薪酬制度之外,我们还在销售薪酬分配体系中使用另一种重要的手段:正规的职业发展规划。有些销售人员想要成长为销售经理,有些想要有朝一日独自创业。然而,更多的销售人员并没有想成为销售经理或者是想创业的欲望,他们只想在这条道路上好好积累沉淀自己的销售技能。我很喜欢这类销售人员了! 这些销售人员的通常职业发展目标包括从内部销售转移到外部销售。然而,在HubSpot最初几年里,我们根本没什么外部销售的机会。我们将重点放在了巨大的、亟待开发的SMB市场,那时我们认为接触到未来客户的最好方法就是先建立一个高效的内部销售团队。我需要一个为我们的销售人员提供职业成长轨道的替代方案。 大多数公司通过年度考核,以及按照惯例根据表现将薪水提高2%-4%。我认为这个方法太过主观。销售人员的表现是可量化考核的,我觉得我可以想出一种更加可量化、能起到激励作用的考核方法。 我们提出了层级激励的理念。下面的表格是一个层级设置的例子: 表格的第一列是不同等级的销售人员职称,第二列是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和每个层级的额外股票收益,第三列是提升到下一等级所需达到的标准。比如,入门级销售人员是“销售助理”,想要晋升为高级销售助理,他需要在每月累计达到6万美元的MRR基础上,平均每月新增MRR达5000美元,并且客户的平均预付时间为6个月。如果销售人员的业绩符合这些三项标准,就可以升职为高级销售助理了。他的销售指标也会随之增加,但同时每股的收益也会增加。结果就形成更高的薪金率和更高的目标工资。另外,受到激励的销售人员还收获了额外的10000股票期权。 层级激励方法在整个薪金分配体系中作用显著,销售人员变得更加积极肯干,目标也会更明确。他们很把这个层级设置当回事,都努力想要晋升到更高的层级。我们也不必费心做年度考核,或是任意提高销售提成。这个层级激励方法将主观因素和职场政治因素抽离出来,帮助销售人员更快地成长。每周、每月都能够得到反馈信息,不必再仅仅依赖年度考核。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任期不是晋升的标准。很多优秀员工在不到七个月里就可以得到晋升,但是在其他公司,却要花上两年时间。坦率地讲,销售是完全可以量化的,任期完全可以排除在晋升考核的标准之外。 经验10:组建跨职能团队,尽可能降低客户传递中出现的摩擦,以便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体验 通常情况下,公司会根据员工的职能来划分部门和组织运作。可能会有一块区域是给市场部门的办公场所,一块区域是给销售部门的办公场所,一块区域是给客户服务部门的办公场所,诸如此类。虽然这种方式有利于部门内部沟通,但却容易创造非常糟糕的客户体验。客户的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的传递是非常低效的。从客户的角度看,客户在这些部门之间的传递流给人的感觉是脱节的。更糟糕的是,如果公司业绩表现不佳,不同部门就会开始互相指责。销售人员会抱怨说销售线索的质量下降了,营销部门会抱怨说销售团队没有经过适当的培训,客户成功人员会抱怨说销售带来的客户不是目标客户。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司应该围绕客户来划分部门的组织运作,组成一个个小规模的跨职能团队,由一位前线的经理来领导。为了进一步强调这个意图,让每个跨职能部门组织的小团队坐在一起办公。如此一来,他们会形成更紧密的关系,并自然而然地优化客户的体验。前线经理可以实时协助解决团队配合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等待问题一步步升级到需要繁忙的高层管来解决。 原文链接:https://thinkgrowth.org/10-sales-leadership-lessons-from-10-years-at-hubspot-21977628727a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本文翻译自 thinkgrowth.org,原文链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观点
    2017年12月25日
  • 观点
    Springboard​ :针对千禧一代的职业教育产品,有什么不一样? Springboard 是一家位于旧金山的在线职业教育公司,团队于近日获得了 950 万美元 A 轮融资。 区别于上一时代的职业教育产品, Springboard 的 CEO 及联合创始人 GautamTambay 认为 Springboard 想要服务的千禧一代在职业生涯中基本上会更换四到五次工作,也就需要通过网络来及时了解行业内甚至其他行业的变化。迄今为止,Springboard 已经培训了 7000 多名学生。 和大多数职业教育产品一样,为了能够给用户提供一线的、更加具有实操意义的课程指导,Springboard 也有超过 350 名专业导师,据介绍,这些导师来自亚马逊、Uber以及 McKinney 等一线互联网公司。 在教学内容上,目前 Springboard 的课程主要集中在 UX 设计、商业数据分析等领域,除了专业性的课程之外,Springboard 也推出了职业咨询服务 Digital Marketing Career Track,这也是 Springboard 的特点所在。 在将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行业需求匹配后,Springboard 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专业导师,行业导师负责为学生提供除了硬性技能之外的软性素质培训,并进行定期测评和反馈。 团队透露,Springboard 的完课率要比 MOOCs 等其他在线课程高将近10倍,不过,完课率的高低和课程内容属性有一定的关系,毕竟 Springboard 的内容一定是强刚需的。 除了授课外,Springboard 的服务模块中还包括了面试指导。 整体来看,SPringboard 的产品和服务内容和36氪多次报道过的职业前教育产品一样,对于千禧一代来说,在技能之外,更想用付费的形式来加快自己找工作的效率,因此,内容之外,服务才是真正的壁垒所在。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https://www.edsurge.com/news/2017-12-18-springboard-raises-9-5m-to-help-professional-learners-upskil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观点
    2017年12月25日
  • 观点
    职场报告:现在还没必要担忧AI完全取代你的工作 编者按:本文来自网易智能,选自:cnet编译,网易见外智能编译平台,审校:nariiy。 人工智能是一种稳定的潜流,但它不会是未来一年影响求职者的唯一因素。 员工需求和真正的智能技术可能会改变公司在2018年招聘和留住人才的方式——甚至可能改变你的工作方式。根据求职平台Glassdoor周三发布的一份报告,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等技术将影响到劳动力的方方面面。这并不奇怪,因为人工智能正在影响各种领域,从网络搜索结果到手机安全,甚至是我们对气候变化的反应。Glassdoor称,真正驾驭人工智能浪潮的行业是人际关系,这一事实对所有求职者都有影响。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招聘者筛选成堆的简历 人力资源部门经常被叫去筛选成百上千份简历,像HiringSolved、Entelo和Textio这样的平台则提供人工智能工具去帮助用户完成这一过程。人工智能还被用于编写不带有偏见的工作描述,并且被要求处理重复性的任务,比如安排候选人面试。Glassdoor预计,在明年及以后的招聘中,人工智能应用将得到更大的普及。 另一个受人工智能影响而发生巨大变化的领域是金融服务,像开发对冲和执行交易这样的常规任务可以用机器学习软件完成。这为更高级别的财务咨询和销售角色留下了空间,这些角色需要判断力、信誉和长期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人性”。 这些趋势将会从2017年开始,这一年是招聘的好年头。据Glassdoor网站称,截至去年11月,今年新增了190万个工作岗位。失业率处于4.1%的17年低点,这意味着,科技、医疗、电子商务和专业服务领域的人才争夺战,让雇主们争相填补610万个空缺职位。 与这些积极的信号相抗衡的是,人们担心人工智能会破坏经济,迫使人们失业。但是,在Glassdoor的首席经济学家Andrew Chamberlain看来,这些担忧都是不存在的。 “人工智能很少能完全取代一份工作,”Glassdoor报告的作者Chamberlain认为。“它通常会取代一部分工作,然后把其他部分留在后面。” 人力资源和金融领域之外的行业也会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包括医疗保健。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帮助放射科医生更准确地检测病人成像扫描中的癌症;在零售领域,它通过亚马逊的Alexa等语音服务创造出家庭购物体验;在交通运输领域,人工智能辅助的卡车运输和包裹递送意味着更安全、更便宜的配送。 更好的透明度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追踪你订购的一双鞋很容易,但很难得知道工作申请的每一步进展?随着越来越多的雇主将提高透明度作为一种差异化的方式并吸引顶级人才,这种情况在2018年也可能发生变化。求职者想知道招聘过程需要多长时间,他们的简历是否经过审核,以及为什么要做出此种决定。 “对于求职者来说,这是一个主要的痛点。” Chamberlain说。“雇主只会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才会投资。” 人们申请工作的方式也在转变,向移动端倾斜。Glassdoor网站称,其4800万月独立访客中,超过一半的用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该网站。尽管移动求职很方便,但实际上在小屏幕上求职的过程可能会很麻烦。Chamberlain说,这是因为许多公司用来管理在线招聘的软件已经过时了。随着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在移动设备上寻找工作,企业将会感受到增长的压力,因而开始简化这一流程,并投资更好的软件和功能。 与此同时,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寻找帮助促进横向职业发展的“角色试验”项目将会变化。Chamberlain说:“在如今非常紧张的劳动力市场中,对很多争抢技术人才的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因为你可以更好地利用已有的内部资源。” 当就业增长遇上技术 Glassdoor的预测显示,医疗保健行业在2018年的增长可能最为明显。2016年至2026年期间,家庭保健助理的新工作岗位需求将会超过110万个,因为婴儿潮一代正在步入老年。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预计未来十年,增长最多的15个工作岗位中,注册护士、医疗助理和护理助理将会是其中之一。 科技公司在世界各地将保有持续的知名度。这对软件开发者来说是个好消息,他们可能会被雇佣到零售、金融、制造业、咨询和生物技术领域,以及硅谷以外的地方。 “如果你今天从事的是技术工作,你可能并不一定要在科技行业工作,”Chamberlain说。“今天,各种行业都在招聘技术从业者——从媒体公司到咨询公司,从政府到金融业。他们都在招聘软件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以及类似的人,因为他们想要更有效地使用自己的数据。” 服务员、清洁工、客户服务代表、建筑工人和卡车司机等传统职位预计也将位列增长最多的15个岗位中。这是因为它们涉及的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难以实现规模化自动化的工作。人工智能和技术可以将这些工作的部分自动化,但其他需要人类判断或移情的部分无法被取代。 尽管公司为吸引顶级科技人才而提供更多的福利和灵活的工作环境,但鉴于传统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重要性,公司可能需要匀出部分福利给传统求职者。与技术人才一起工作的人也能享受到特殊的“照顾”。例如,如果一家公司推出免费的零食和餐食,以吸引那些备受追捧的软件开发者,他们很可能会为所有部门的员工提供这些福利。
    观点
    2017年12月22日
  • 观点
    2018年的HR趋势走向,生产力与人力分析将是重头戏 来源:T客汇  作者:张飞逸 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人力资源(HR)领域的技术与服务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前不久公司发布了“2018年颠覆性人力资源技术”报告,该报告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间,人力资源技术的进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迅速,而且在这一领域中还将出现十大颠覆性的趋势。 从“自动化”到“生产力” 多年以来,人力资源技术发展的重点一直聚焦于自动化与整合人力资源实践。这涉及到在线薪资、记录留存、学习管理、简历抓取、面试与招聘、评估、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中的方方面面。 这当然很重要,不过很多服务现在只是“照猫画虎”。虽然市场有众多提供基于云计算的HRMS(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工资单服务的供应商,但是他们中鲜有厂商能将“自动化”与人力真正地结合起来。一项人力资源影响力研究所示,大约45%的公司仍然只是专注于最基本的流程自动化。 而除了自动化外,当今商业中的另一大主题是生产力。我们现在都是高度敏捷的,以团队为中心的组织,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如何去应对这一情况。员工的倦怠、专注和敬业程度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问题,员工需要去处理各种邮件以及来自于大量沟通工具中的海量信息,这无疑会将他们“压垮”。对于众多供应商来说,能否为客户带来提升组织生产力并同时协助团队工作的全新HR软件将是一大挑战。 云端HRMS和HCM发展增速,但他们并不是一切的核心 在过去的五年中,基于云计算的HR服务始终处于高速发展中,我们甚至可以罗列出超过二十家比较成功的云HR厂商,这些厂商为客户提供云端的HRMS、工资单和人才管理服务。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厂商还提供其他的财务与ERP方案服务。所以对于公司来说,问题的关键已经不是“上不上云”,而“何时”和“如何”上云。 不过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尽管各种云端人力的方案正在变得愈发成熟,但研究发现目前只有40%的公司使用了云HCM方案,而大公司云端迁移的过程也往往需要耗费2到3年或更长的时间(这涉及到一些定制化的问题)。因而,公司仍然会需要一段时间来确定出心仪的供应商以更好地完成上云的过程。事实上,大部分的公司在供应商选择问题上会耗费数月甚至是数年的时间,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决定将对于他们整个组织与员工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但是虽然云HR与薪酬系统几乎是任何业务系统的核心,但是它可以被替换。客户所购买的更重要的技术是人才和团队管理软件。所以,公司的HR架构看起来更像是一套“服务集”,所有的重心都将围绕于如何让员工工作变得更为轻松,而不是那种单一云供应商提供的单一系统解决方案。 下图所示的是如今一个HR架构的形式,最为关键的是中间的绿色层,我们可称之为“员工服务层”(看起来越来越像聊天机器人)。 基于这种架构,有一种观点就是:一种全新种类的HCM软件将会出现,它看起来更像是“团队管理”而不是我们现在常见的“人才管理”。 项目持续性管理 目前业内有一个认识就是,持续性的绩效管理是可行又有效的,并且它可以对公司进行改革。当然这并不是说公司要取消当前的评级系统,而是需要去建立一个全新可持续的目标设定、指导、评估和反馈流程。 德勤报告中揭示出了一个问题,尽管市场上有很多云HCM供应商都获得了成功,但是没有一家供应商针对项目持续管理去构建出完整的解决方案。这意味着用户可能需要去购买其他产品也解决这个问题,因而那些提供这种“以团队为中心”的新工具供应商可能会成为未来HCM市场中的领导者。 反馈、员工敬业度和分析工具将统治市场 数年前,员工敬业调查市场还是比较沉默的领域。而如今它已经与实时调查系统、情绪分析软件、组织网络分析(ONA)以及自动反馈工具一起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监控与管理系统。 开放性的反馈工具数量也正在激增,这也为员工提供另一个意见反馈渠道。 另一个出现爆发式增长的方面来自于那些可以帮助员工“找到自我价值”的基准测试工具。 正如几年前那篇《反馈是杀手级应用》的文章所述,随着这种公司透明度的上升,公司组织会变得更为健康,也将催生全新的职业脉搏调查、基于AI的分析与意见系统以及全市场文化评估系统。无论是从创业公司还是大型ERP供应商或人力管理供应商那里获得这些服务,公司都可以将它们嵌入到自身全新的绩效管理系统中,这将是一个全新的应用世界。 企业学习工具的再造 一种全新的企业学习工具正在出现,而公司正在推动它们的发展。 其中包括“体验平台”,这是新一代的“微型学习平台”,具有基于AI的现代化LMS系统,可为员工提供学习指导与建议,并可以让他们寻找学习资源与共享学习内容。 同时,基于VR的学习服务正变得愈发普及,而随着更为智能的技术出现,人们将找到那些“自己真正所需的东西”。目前,公司已经可以通过购买系统让员工进行内容的发布与共享,而无需付出过多的工作。 招聘服务市场将蓬勃发展 招聘永远是HR领域最大的市场之一。各大公司每年会花费数十亿美元以进行招聘,这是一场围绕于就业品牌、候选人、候选人经验和战略收购而不断升级的战争。 大量的招聘工作(如酒店、服务、医疗与零售)通过聊天机器人和其他新工具以实现自动化完成;而同时这些招聘工作又通过开源工具、更自动化的求知者追踪系统(招聘管理系统)以及更好的评估系统得以实现革新。 目前,视频评估与文化评估工具技术已经成熟,因而所以客户都能使用它们。 这将是整个HR技术中最具活力与创新力的方面,主要是因为几乎每个公司都具有相关的需要。如果把招聘过程比为工程建设过程,那么我们需要购买一整套的世界级的机器以完成相应的工作,而每一个机器都有自己独特的运作模式。招聘人员就像木匠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招聘技术会越来越好,突然公司会发现自己的员工跳槽到了竞争者哪里,而他们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因而,公司需要对他们的招聘系统进行一次“升级”。 比起以往,市场更为活跃,失业率也接近历史最低点。所以我们又回到了“人才争夺战”的时代,而人才又“唱了主角”。换句话说,所有新技术都让公司与候选者愈发了解对方。 要记住那种传统式的“职业描述”正在走向终结。 越来越多的工作将是“混合型”的并且它们仍在高速变化,所以全新的工具必须能够帮助公司找到那些具有合适的能力与学习技能的伙伴,而不是仅仅是那些具有技术或认知能力的雇员。 这种多元化正是现在招聘工作的核心,随着新技术得以应用,很多职位描述与面试中的偏见将逐渐消除 (VR就可以在这方面提供帮助)。 福利市场爆发 就算我们不提HR技术,企业内容与福利工具也是个“大事”。我们不仅需要提高生产力和减少认知负荷的工具,而且我们还需要“驱动力”与数据以提升员工幸福感。供应商正在为他们的客户带来更多这方面的价值,一些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表示,在公司应用福利工具后,他们的敬业度和身心健康得到了改善。 德勤认为,公司的健康方案正在从“健康”转向于“减轻职业倦怠”,成为一种“人力绩效”的新焦点。这是大多数HR部门正在经历的过程,也是供应商正大力发展的领域。 人力分析的成熟与发展 与员工相关的数据(所有方面的)正在变得与客户数据一样重要或更重要,因为这将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去管理业务。 现在的市场中具有大量的嵌入式的方案产品(几乎每个HCM供应商都嵌入了分析功能,其中还包括预测引擎),所有的供应商正在将AI应用到他们所有的产品中。同时,借助于云平台,分析功能发展出现了进一步的提速,现在公司可以更容易地建立一个主管级的仪表板,以便团队去了解如何去改善工作体验。 在公司层面上,ONA(组织网络分析)软件市场也正在高速发展,所以一个全新“关系分析”的世界正在形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核心的HRMS数据(人力流转、任职情况、绩效评级),关系数据、幸福指数以及情绪数据。所有这些数据都将被HR部门获取,并使得整个公司的HR管理变得更为透明。 这种从“博士人才分析项目”转变为以业务为导向的趋势有助于公司研究销售业绩、团队绩效和其他业务关键问题。人力分析将是未来数年内HR系统成功的关系因素,因为所有新技术的发展都伴随着海量数据的产生。 智能自助工具的出现 在如今的HR技术环境中,或许一个最重要的新兴市场将会是那些快速增长的自助式员工体验平台。不断变化的HR系统正在将案例管理、文档管理、员工沟通管理和帮助台交互功能集成到一个统一的价架构中。这些服务将位于员工应用和后台应用之间,它们是员工服务中最核心的内容。 而AI也会在此提供助力。基于AI,员工将获得各种职业“教练”,比如职业认知教练和招聘认知教练。这些都将为员工进行自助性的学习与工作提供帮助。 HR自身的创新 最后的趋势将有关于HR团队内各种创新项目的快速增长。HR从业人员正在成为“颠覆者”。曾经HR部门总是等待科技公司的创新,然后再去进行购买与应用。而如今的HR部门正在尝试开发出新的绩效管理模式、新的学习策略、减少偏见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招聘和知道员工的新技术。而后他们进入市场,去寻找是否有厂商有意致力于此以进行合作。这种模式,本身就是一种颠覆,这也让HR技术社区的发展速度比以往时候都要迅速。
    观点
    2017年12月21日
  • 观点
    帮你减轻微信办公的痛苦,正在成为创业公司的机会 当微信打破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那道墙,从此工作进入#7X24小时#模式,每个员工被推送不停的微信群绑架,而且每个公司、部门,每个项目、每次活动、每伙小团体都有一个微信群,微信群成了活动通知、上班打卡、员工交流、工作安排、商务拓展……的地方。 管理微信群,在不同群之间无缝切换,在工作模式和生活模式之间无缝切换也成了每个职场人的必备技能。虽然从微信刚刚入侵开始,就一直有人抱怨“工作生活界限的消失”不堪其扰,然而天长日久,这样的“变态”已经变成了常态。每个人早已都泥足深陷无法自拔。 当然,致力于将职场人“解救”出来的专业团队协作、沟通工具一直层出不穷。而企业级IM市场也被视为阿里在社交领域的一次机会,企业微信也紧锣密鼓地推进。然而,这些封闭办公系统不仅未能减轻职场人的心智负担,反而“撕裂”了他们的工作沟通。让他们奔忙于微信群与钉钉(或企业微信)之间。如果说钉钉与微信的互相封闭可以理解,那么企业微信与微信之间的壁垒高树就有点难以理解了。 刚建立企业微信被领导骂了,老板说这是什么玩意儿,完全闭门造车,和外界无法联通,还不如微信群聊,赶紧滚回去建个微信群聊。 企业微信竟然还要单独下载安装,微信放弃了固有的自身优势,本来可以在现有微信中集成的功能,非要搞成单独的APP,那不如用钉钉了。 这两条来自于用户的亲身吐槽“戳中”了企业微信的最大软肋。 虽然在企业微信产品产品介绍中,将“转发微信聊天记录”排在第一位,以示与钉钉的差异化之所在。然而,用户需要的远远不止于聊天记录转发微信,而是与微信的深度融合、打通,基于微信群的功能拓展。不过,微信肯定不会主动戳破工作与生活之间这层窗户纸。 以前都说因为微信和QQ是两个事业群,微信主打移动社交,QQ主打办公桌,日程表是办公功能,但是现在无论是社交或是办公约事都是在微信上约,为什么微信不能直接侦测并建立提醒功能?我每次约吃饭还得跳转到日历上建立新约会和提醒真是一个累人的事,希望微信团队能给个解答。 知乎上的这个问题反应出公司人对于微信的“求全责备”之心。也正是因为独立企业协作工具与微信之间的这种“撕裂”,才给了很多创业者以开发提升微信内工作效率的工具的创业空间——比如日程管理类应用。 如果说上一代的日程管理是“日历+邮箱”模式,那么这一代的创业者瞄准的是“日历+IM”模式。 Google Calender和Microsoft Outlook是“日历+邮箱”模式的代表,由于中国并没有欧美国家的邮箱文化,这种模式始终未能深度渗透。 这一代起步于微信的日程工具,则希望利用微信社交网络与自然交互,结合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算法推荐等技术,帮助用户随时将信息流中的事项“结构化”为日程,并可通过微信快速实现多人分享,实时提醒。这种打入微信内部提供效率工具的思路与企业级SAAS服务自成一体的模式完全不同。 当然,这些日程、协作工作的野心都不只在于做一款微信内效率工具,而都想通过微信积累用户,然后将社交关系链转移到自己的App。而起家时身兼GTD工具与日程共享的日历工具,后来则走上了不同的岔路口。一些继续主打日程共享与团队协作,并努力将微信上的社交关系转移到App上,另一些则转向了个人GTD工具。 微约日历是前者的代表,为了确保转移到App上的用户关系黏性,微约日历就主打多人共享时间表的概念:在添加好友,设置日程查看权限后,伙伴间可以互相查看对方日程详情或忙闲时段,实现实时快捷的时间协调,方便组织会议、活动、聚会、户外等事项。 日程的共享带来的是工作透明度的提升,办公协作效率的改善,以及团队整体同步性的增强。对于扁平化的创意团队,以及跨部门乃至跨公司的协作团体,都是一款打破层级藩篱的协作利器。 而朝夕日历则是从“社交日历”转向了“智能时间助理”,其开发的朝夕万年历、番茄闹钟等GTD工具以及“GTD微课“为它积累了百万级粉丝,也让它意识到基于微信的GTD工具是一条快速增长的捷径。 发展路径的分化也意味着基于微信的日历工具所面临的瓶颈。 “日程+提醒”模式本身就是在工作、生活截然分开的时代,一种必要的工作安排。微信群这种实时沟通、无缝渗入生活的模式已经一定程度上颠覆了这种模式。微信活动群组在活动组织、通知、变更、参与情况跟进、实时协调反馈等方面的灵活度、方便性明显要高于这些“时间定死”的日程应用。(朝夕日历在添加日历之后添加了讨论页面,这明显是再向微信群组的一次“倒退”)。而这些日程工具至多只能以“群插件”(小程序)的方式做“增强”的工具,其自身独立性及延伸价值存疑。 当然,这也是所有工具类小程序共同面临的问题,转移社交链到自身平台还是专注于爆款工具,究竟哪一种策略能够走得更远,将是小程序创业时代一个绕不过去的拷问。   (本文首发钛媒体,记者/张远)
    观点
    2017年12月20日
  • 观点
    2018 年 SaaS 行业的 6 大趋势 2018很快就要到了。在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里,SaaS行业会出现哪些新趋势呢? (一)市场营销将会变得更加人性化 B2B领域的市场营销已经从一种“遍地开花”的方式转向了一种更个性化的方式,开始像对待人一样对待销售线索。这一趋势不仅仅是基于账户的营销。2018年,B2B领域的市场营销将会更加专注于通过讲故事和教育用户的方式来建立与客户间的信任,从而最终获得订单。 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将会影响SaaS公司的方方面面,从品牌传播到公司所依赖的营销渠道等等。完全封闭的营销内容和销售线索联系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客户们不希望仅仅为了在某个非特定日期被动地得到商家的回应而“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客户们希望能够主动参与进来并进行学习。因此,聊天和消息应用开始成为客户旅程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了进一步与潜在客户和现有客户进行沟通接触,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公司采用Drift、InsightSquared、Zuora、Intercom和Slack等产品来为客户提供播客服务。这个新渠道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建设的能力,还能让企业在有机会与自己的社区用户进行官方互动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最佳的建议和案例。展望未来,那些认识到B2B产品买家偏好变化的公司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成为能够获得最大差异化竞争优势、最高的客户保留率和客户成功的公司。 (二)“反精益”产品将开始崛起 在精益创业公司和最小可行产品的方向上,钟摆已经摆得太远了。在2018年,随着反精益产品的崛起,我们会发现钟摆的方向将会得到校正。 如果说SaaS市场已经饱和,那其实算是一种轻描淡写的说法。仅仅是营销科技领域的SaaS公司,目前全球就有超过5000家,而在2011年,营销科技领域的SaaS公司只有150家。其实不单单是营销科技领域,其它领域也存在这个饱和的现象。在过去几年中,在廉价的基础设施(AWS)、全球人才池和大量的风险投资基金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销售技术、安全、人力资源技术和很多其他垂直领域市场都已经出现了饱和。 你已经无法再依靠一款针对SMB市场的精益化产品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了。相反,你需要在市场上找到一些更大、更痛的痛点,并针对这个市场痛点开发一个强有力的全面解决方案,而且让确保解决方案有一个清晰而有说服力的价值主张。人工智能让这一转变变得更加紧迫:在人工智能驱动真正的商业价值之前,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这些工作是MVP(最小可行化产品)几乎不可能完成的。 如果你有勇气,同时明确的价值主张,那么就考虑打造一个“登月”的大项目,而不是一款简单的最小可行化产品。 (三)向更有针对性地销售辅导和培训的转变 销售辅导和培训是驱动销售代表业绩增长的最有力的方式。随着对降低CAC(客户获取成本)的持续重视,以及向内部销售模式的转变,这种情况在2018年将会变得更加明显。根据2017年SaaS AE指标报告,69%的公司都在招聘只有3年或更少销售经验的销售代表。在这种环境下,销售人员快速入职流程、持续的培训、不断地实时辅导是销售团队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然而,能够帮我们更好地辅导销售的解决方案是非常少的。 在过去的几年里,自动化在销售技术领域一直非常流行,从调研和销售线索获取工具到邮件管理等。2018年,我们会发现这将会向销售经理和销售赋能方向转变。像Chorus.ai、Gong.io 和VoiceOps这类解决方案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向经理们提供更有力的建议反馈,并把销售培训内容集中在可以改进的关键领域,从而提升销售人员的业绩表现,最终推动营收的增长。 (四)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关注产品定价 2018年将是企业开始更加关注定价的一年。毕竟,定价是企业赚钱的根本,也是一个SaaS公司最高效的利润杠杆。然而,53%的SaaS公司里是没有专门的人来专门负责产品定价的。更糟糕的是情况是,只有14%的公司会先考虑定价,然后再决定是否要开发一款新产品。这导致很多公司无法实现营收目标,浪费了宝贵的产品和工程师资源。但是在2018年,这个现象注定要改变。投资者和高管们将会意识到,由于他们未能专注于定价而损失了多少钱,并最终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五)这是对求职者越来越有利的市场 考虑到大量科技公司的招聘需求量都在稳步提高,对合格的候选人的需求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 这意味着什么呢?首先,应聘者在要求当前和未来的雇主为自己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时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随着千禧一代员工的不断成熟,他们所希望得到的福利待遇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之前,那些刚从初级员工成长为中等水平的员工所希望获得的福利包括无限量供应的啤酒、乒乓球室、办公室快乐时光等等。如今,人们更希望获得的福利待遇如育婴假、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培训和个人发展等等。 此外,根据最新法律的要求,在薪酬以及相关方面,今后对求职者也将越来越有利。从2018年8月起,马萨诸塞州将实施“工资平等法案”,该法案禁止雇主在发放Offer之前向求职者提出薪资相关的问题。该法案赋予员工更多薪酬方面的砝码,但也意味着将会缩小男性和女性在类似岗位上的薪酬差距。其他州可能很快就会效仿马萨诸塞州的做法,准备好迎接2018年的招聘和薪酬变革吧。 (六)多元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如今公司的CEO和创始团队成员似乎都在真诚地邀请更多女性高管加入公司董事会。很多媒体和研究报告发布的文章和报告让科技公司领导岗位缺乏女性成员这个事实变得众人皆知。明年,人们对多元化团队的建设将会越来越重视。 Athena Alliance是一个专门致力于帮助有资格的女性获得董事会席位的组织,它正在努力让多元化团队变成现实。在2018年,那些董事会中100%都是男性董事的董事会将会被进一步施压,促使他们自上而下进行团队的多元化建设。 在此期间,科技行业在多元化问题上做的努力主要集中在性别问题上,在2018年,多元化的努力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从而解决团队中种族和民族的多样化问题。举例来说,只有不到5%的技术人员是黑人。对科技行业中少数群体的支持应该会在未来的一年里得到进一步加强。 除了有Athena Alliance这样的组织的帮助,人工智能将会被用于减少招聘过程中存在的偏见。为什么这么说呢?人工智能将会消除在求职申请和面试过程中存在的情感偏见和固有偏见,能够在不看求职者背景的情况下,录取那些展示出相关工作能力的合格求职者。比如Avrio,这是一个通过人工智能筛选、评价和面试求职者的人才平台,还比如Textio,这是一个增强写作平台,鼓励创作无偏见的职位描述。2018年,HR技术领域的人工智能在打造更多元化的人才池以及科技生态系统中更加多元化的员工构成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原文链接:https://labs.openviewpartners.com/2018-saas-predictions/#.WjInvROCzeR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本文翻译自 labs.openviewpartners.com,原文链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观点
    2017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