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成功的SaaS企业具备哪些要素,看看数据怎么说 创立一个上十亿美元的SaaS企业软件公司需要多少本钱?这个问题很复杂,但也相当吸引人,在最近一个叫 “SaaS大冒险”(The SaaS Adventure)的贴子里,我们给出了回答。 概括来说:我们观察到,在大多数SaaS公司的成功营销过程当中,都有七个关键阶段。大部分的阶段都围绕着一个咒语:“三倍、三倍、两倍、两倍、两倍”,简称T2D3,指的是公司的年营收增长。 我们将这个历程称为“SaaS大冒险”,这个词很直白地揭示了我们眼中,风险投资人的作用:在SaaS公司攀登10亿美元巅峰的旅途当中,充当旅游向导,提供经验,使之达到甚至超越10亿美元目标。 我们“SaaS大冒险”的贴子,以及T2D3的概念,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我们也吸引了发明“独角兽”这个概念的风投家Aileen Lee的注意,上个月她刚更新了一批新的课程。所有这一切都促使我们对SaaS公司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我们的最新分析,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比较有特色的,给大家提供了一份豪华便当,为大家描绘了SaaS成功攀岩路径图,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能够帮助新企业找出自己的成功路径图。 我们可以把这个路径图看成一幅探险地图,登山者们更喜欢叫它“β图”。它能给那些尝试向上攀爬的新公司一些宝贵建议。并且,我们计划通过定期分析数据来更新数据组。 所以我们在这里推荐下SaaS成就数据库(SaaS Success Database ),这是66家SaaS界领军公司的集合,上市非上市的都有。它们无不是在6月30日之前,或通过公开市场,或通过私人并购,以5亿美元以上的身价潇洒退场。其中也不乏估值上达甚至超过10亿美元的私人公司。正是这些公司,定义了SaaS这个行业。 SaaS成就数据库对SaaS的发展史进行了追溯,一直追溯到早期,那个时候SaaS还不叫SaaS,而是叫做应用服务提供商,简称ASP。当时其中有8家公司幸运地得到了Battery的投资。 我们列表当中的SaaS公司,有20%成立于1997年之前,但是大多数还是成立于那之后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这段时间。当中有36.3%成立于1998-2002年,30.3%成立于2003-2007年。 那些在2008年或之后成立的SaaS公司,比如说App性能管理提供商AppDynamics、移动医疗公司Castlight Health、SaaS服务提供商Domo、社交媒体工具Hootsuite、 App性能管理服务商New Relic、企业内部沟通协作平台Slack、社交媒体管理平台Sprinklr以及企业社交网站Yammer,尽管遭遇了经济困难时期,却能在众多同类公司当中遥遥领先。 这也强调了一点,市场环境有时候并不是成败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团队和产品对市场的匹配适应度,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发帖,帮大家解决成功之路上每个关键阶段会遇到的各种难题,我们还会和数据库里的公司CEO对话,这些CEO早已规划出了自己的成功路线图。我们目前已经和其中两位高管进行了视频对话,他们分别是Marketo的Phil Fernandez,以及AppDynamics的Jyoti Bansal。 在谁能够成功创立公司这点上,我们分析发现,成功公司通常由团队创立。 在我们的数据库当中,两位创始人的搭档是最普遍的,占到总数的34.9%,有33.3%的公司由三个或更多的人创立,甚至有的公司创始人人数达到7人之多。 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创始团队通常是陌生人,有60%的创始人在创立公司之前,压根没有合作过。整个名单当中只有31.8%的SaaS公司,是一人独挑大梁创立的。 除了创始人数,我们还调查了这些CEO的背景,比如说我们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有多少人是第一次当CEO?答案是超过67%。尽管SaaS公司CEO都是成年人,但大多数还真的是第一次当上CEO。 有大约60%的创始CEO是30多岁创立的公司,13.8%是在40多岁,还有6.2%是在50多岁才创立的公司。 接下来,我们还调查了公司的起源,选址问题,比如说地形,还有商业模式以及销售策略。 成功的SaaS公司分布在硅谷附近,对硅谷的依赖性远远超过任何其他科技公司,大约41%的SaaS公司总部都设在硅谷。 另外有20%在美国东北地区,9.1%在美国中西部,还有少量公司零星散布在德克萨斯州、大西洋沿岸中部地区、落基山脉还有西北地区。只有5家公司坐落于加拿大或其他美国之外的地方。 我们的顶级SaaS公司销售渠道往往相当广泛,涉及各个行业。而产品的购买决策者要么是首席营销官(CMO,占27.2%),要么就是首席信息官(CIO,占27.3%)。 剩下的18%,目标市场就比较专一了,比如说Medidata、Phase Forward以及Veeva都专注于医药市场,Athenahealth专注于医疗保健,RealPage则专注于房地产。有些公司目标市场更为具体,比如说Dealertrack,就专门负责汽车经销商管理,Fleetmatics就负责车队管理,OpenTable专注于餐厅,Q2 Holdings一门心思盯紧了区域和社区银行。 这些SaaS公司中有36.5%,上市也好,被收购也罢,从创始到变现可能需要超过10年的时间。我们想知道,如果给他们足够长的时间,他们能不能努力攀爬,达成其他成功指标? 我们列表当中最新上市的那些公司,其发展前景怎样?早期分析显示,这些公司发展势头相当强劲,仅6.7%的公司IPO之后显示收入增长比去年同期涨幅低于25%,而其中占42.2%的公司IPO当天收入增长达到100%以上,发展势头相当迅猛。 SaaS公司成长之路相当艰辛,且充满未知数。没有任何一张地图可以帮你准备好一路上必要的临时措施,给你足够的勇气。但是我们希望SaaS成就数据库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见解,帮你考虑到所有方方面面的因素,助你建立一个成功的SaaS的企业软件公司。   What Elements Do Successful SaaS Companies have? What does it take to build a billion-dollar SaaS enterprise-software company? We gave a 30,000-foot answer to this complex — and fascinating — question in a recent TechCrunch post, The SaaS Adventure. To recap: We’ve observed seven key phases in most SaaS companies’ go-to-market success. Most of the phases center around a mantra we call “triple, triple, double, double, double” (T2D3 for short), referring to a company’s annualized revenue growth. We dubbed this journey the “SaaS Adventure,” which is broadly how we view the job of a VC: to serve as a more experienced travel guide to SaaS companies in their climb to the billion-dollar summit and, hopefully, beyond. We got a very strong response to the SaaS Adventure post and the T2D3 concept. We were also, at the same time, impressed with fellow VC Aileen Lee’s original unicorn-company analysis, which she just updated with some new lessons last month. All this spurred us to conduct a more in-depth analysis of SaaS companies. Our new analysis, which is featured in part here, provides high-level takeaways, as well as a more nuanced picture of the climb to SaaS success — all of which we hope will help new entrepreneurs fashion their own successful climbs. Think of this as an expedition map; what mountaineers like to call “beta”: valuable advice to newcomers attempting a particular climb. We plan on refreshing this data set periodically with accompanying analysis. So here we introduce the SaaS Success Database: a round-up of 66 leading SaaS companies, public and private, that have defined the industry. The database encompasses companies with a realized exit of more than $500 million (either in the public markets or via an M&A transaction, as of June 30) and private companies valued at $1 billion or higher. The SaaS Success Database traces SaaS companies’ evolution back to their early days, when they were known as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s (ASPs). It includes eight companies in which Battery was lucky enough to invest. Twenty percent of the companies on our list were founded prior to 1997, but most were established after that and before the 2008 crash; 36.3 percent started up between 1998 and 2002 and 30.3 percent between 2003 and 2007. Those founded on or after 2008 — AppDynamics*, Castlight Health, Domo, Hootsuite, New Relic, Slack, Sprinklr* and Yammer — fired ahead on all cylinders despite the tough economy, reinforcing that it’s not usually the market conditions, but instead the team and the product-market fit that can lead to success. In future posts, we’ll tackle crucial issues surrounding each phase of the adventure, and talk to CEOs of some of the companies in this database who’ve made the climb themselves. (We’ve already spoken to two of these successful executives on video: Phil Fernandez of Marketo* and Jyoti Bansal of AppDynamics*.) In terms of who is starting these successful companies, our analysis suggests they are mostly founded by teams: Two founders (comprising 34.9 percent of the total) was the most common configuration for companies in our database, with 33.3 percent of companies founded by three or more people (up to seven in our database). Surprisingly, these founding teams were often strangers: 60.0 percent had no prior history of working together. Only 31.8 percent of SaaS companies on the list had a solo founder. In addition to demographics, we’ve examined these founding CEOs’ backgrounds and asked questions like: How many were first-time CEOs? (Just over 67 percent — although SaaS CEOs are typically grown-ups: 60 percent of founding CEOs started their companies in their 30s, 13.8 percent in their 40s and 6.2 percent when they were over 50.) What kind of education and work experience did they bring to the job? Did these founding CEOs stick around for the IPO or other exits? If not, what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iated the new CEO at each of those exit stages? These are all points we’ll dive into. Next, we’ll examine the companies’ origins, addressing questions like geography, business model and selling strategy. SaaS success turns out to be less Silicon Valley-centric than other areas of tech: nearly 41 percent of our companies were Valley-based, followed by close to 20 percent in the Northeast, 9.1 percent in the Midwest, and a pretty even sprinkling between Texas, the Mid-Atlantic region, the Rocky Mountains and the Northwest. (Only five companies hailed from Canada or other points outside the U.S.) Our top SaaS players tend to sell broadly across many industries (82 percent), with the buying decision-maker for the product being either the CMO (27.2 percent) or CIO (27.3 percent). The remaining 18 percent of the companies we studied target a specific vertical, like pharma (Medidata, Phase Forward, Veeva), healthcare (athenahealth), real estate (RealPage) or even super-specific verticals (Dealertrack for auto-dealership management, Fleetmatics for fleet management, OpenTable for restaurants, or Q2 Holdings* for regional and community banks). In future posts we’ll address other questions from this phase, such as: Did these companies switch to SaaS delivery or start off that way, and how does such a shift typically impact a company’s future success? Among public SaaS companies, is there a “sweet spot” for revenue per customer? Should your SaaS company aim to land a few whales or many smaller fish — and how does each approach impact subsequent growth? At base camp leading to the ascent or exit, we wondered: Given a relatively long time to liquidity — 36.5 percent of our companies that have either gone public or been acquired took more than 10 years from founding to liquidity — does a longer (or shorter) climb correlate to other success metrics? What’s the typical financial profile of a successful SaaS company on the verge of a public exit? How does IPO day usually go for top SaaS companies? All are topics we’ll address soon. And what are the growth prospects for the newly public companies on our list? Early analysis shows it’s very strong, with only 6.7 percent of companies displaying year-over-year revenue growth under 25 percent at the time of IPO; 42.2 percent, the biggest group, were companies roaring ahead with more than 100 percent revenue growth on IPO day. The SaaS climb is arduous and full of the unexpected. No map can fully prepare you for the improvisations necessary along the way, or give you the guts for the climb itself. But we hope the SaaS Success Database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building a successful SaaS enterprise-software company — including all the elements of that trek.     Souce:TC
    观点
    2015年09月07日
  • 观点
    阿里校招名额大幅缩减 出让人才该往哪流? [摘要]阿里800-1000人规模的暑期实习生,只有很少一部分拿到offer。   文/马哥(微信公众号:创投马) 据阿里巴巴校园招聘官网最新一则通知,阿里将缩减校园招聘名额,我们不禁想到,近日不少大企业也是裁员以过资本寒冬。名额的缩减过后,这些没进去大企业的毕业生、实习生该如何选择下一个目的地?   阿里巴巴缩减校招名额 9月1日,阿里巴巴校园招聘官网上发布了最新一则公告:“我们非常抱歉地通知:由于集团人才战略调整,阿里巴巴2016校招名额确定将要缩减,各岗位将执行更加严格的“择优录取”标准,也就是说,按原定名额有很大几率被录取的同学,现在不得不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阿里对此进一步的解释和前两天裁员的凤凰网异曲同工。“我们发现,我们不是人少了,而是人多了。”“当下在集团内部,已经出现了人浮于事的征兆...”   据媒体报道,阿里将此次校招的名额从3000人砍到了400人。由于校招的渠道的顺序是 “内推-实习生-校招”,而现在内推渠道已经占用了一部分的名额,阿里800-1000人规模的暑期实习生,只有很少一部分拿到offer,大部分人收到的消息是待定。   大公司人才“出让” 另外,继阿里缩减校招名额后,原本美团的校招招聘方向为技术、产品、商业分析、UED,现在也默默下架了所有校招产品岗的职位,可以在其校招网可看到只剩下技术、商业分析、UED等岗位的招聘。   除了阿里美团,还有像凤凰网近期的裁员计划,相信接下来还会有不少的上市公司受资本寒冬影响裹紧大衣而“出让”人才。这对于一直处于人才紧缺状态的创业公司来说无疑是个好机会,据消息,目前已经有投资机构准备或已经开展联合校招。   去不成BAT,去哪儿好?(这里主要面向人群是毕业生、实习生等) 在进BAT是许多人的首选,至于为什么,也不用过多解释。对于“毕业生、实习生进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个初级职业发展规划的经典问题,网络上有不少的相关分享,其中也不乏名人大咖的经验之谈。回答其实都是经典而千篇一律,无可否认的是大公司的平台和品牌价值将给未来个人的发展会带来不少的机会。   去不了BAT,还有很多的发展前景大好的互联网公司可以选择。适逢互联网创业大潮,现在有很多的初创企业在急切寻找人才,这些初创企业搞不好就是未来的BAT,当然,这只是一种夸大的说法。但我们不知道哪个公司才是潜力股,该如何选择?这里奉上知乎网友“唐僧同志”的高分建议,对于这个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回答节选如下:   “最大、绝大的公司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第一考虑的是最具成长力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有机会。大家一定会说,你又神棍了,我怎么知道这个公司未来会怎样啊?   给大家两个方法,一个是看过往的年度业绩发展情况(百度公司名加营业额即可)。若是这个公司前年100亿、去年130亿、今年计划200亿的业务规模,这就说明它在稳健的增长,亦不冒进。第二个方法也很重要,关注企业治理,在网上可以搜“最佳治理+公司名”这样的关键词,这种奖项往往意味着公司的规范。虽然这种奖项多且杂,需要一些个人对评奖机构的鉴定能力,但是你知道,像“脑白金”这样的企业,一定不会跟最佳治理沾边的。   综上,首先是具有潜力且有一定规模的品牌公司(如我师弟7年前选腾讯),再次是治理优秀的大公司,除非你怀揣一颗5年之内创业的心(前提是你有足够的家底吃饱饭),否则请慎重对待创业型公司。若想创业,等你15年后在腾讯做到管理层,那个时候风投会更青睐你。”   后话 除了进公司攒经验值,还有不少的人选择创业,然而,创业就像投资,谨慎之余也要有失败受挫的准备。其实说到底,有活干,能成长,保持前进就好。
    观点
    2015年09月07日
  • 观点
    2015年Q2全球企业级存储市场营收规模达88亿美元 同比增长2.1% IDC数据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企业级存储市场营收规模达88亿美元,同比增长2.1%。   营收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ODM厂商直接把产品卖给了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比如一些互联网公司,这一部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8%,达到10亿美元。   基于服务器的存储在本季度也增长了10%,达到21亿美元。   外部存储系统仍是市场最重要部分,但57亿美元的营收意味着比去年同期降低3.9%。   不过,本季度全球存储容量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达到30.3EB。   有分析人士认为,一些像基于云存储、集成系统、软件定义存储和闪存优化的存储系统等新技术是存储市场活力所在。     2015年第二季度磁盘存储市场情况 其中,ODM直接出售给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占市场规模的11.5%。 本季度,EMC是最大的外部存储供应商,占据29.9%的全球市场份额,IBM、NetApp和惠普并列第二,分别占据11.1%,10.9%和10.5%的市场份额,戴尔和日立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6%和6.5%。   开放网络磁盘存储市场亮点 开放网络磁盘存储市场(NAS和非大型机SAN)在本季度贡献了50亿美元的市场,EMC在这一市场占据32.4%的份额,继续领先,另外NetApp也占据了12.3%。     来源:IDC
    观点
    2015年09月07日
  • 观点
    腾讯科技:2015年中国K12在线教育投融资盘点 在线教育的这场资本盛宴中,传统教育机构是一支不容忽视的资本力量。 2014年吸引大量资本涌入的在线教育行业,在今年虽然关注度不如去年,但在线教育的巨大潜力依然吸引了大量创业者进入,资本市场的热情也并未冷却。   腾讯科技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发现,截止8月底,今年以来,共有106个在线教育项目拿到融资,其中种子轮及初创项目40个,Pre-A轮5个,A轮38个,B轮17个,C轮4个,D轮两个。其中,K12(指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教育)及家教O2O为最火细分领域。   但资本的涌入无法掩盖行业仍处早期阶段的事实,目前在线教育行业尚无成熟模式出现,也暂无诞生标杆性的独角兽公司。而随着资本市场遭遇动荡,充满不确定性,创投领域的投融资热度必将受到影响。   对创业者而言,讲故事、炒概念的做法愈加不可行,烧钱打仗的方法将难以持续。修炼内功、建立健康的模式是当务之急,储备了足够粮草的创业公司,才能更加从容的度过可能到来的资本寒冬。   K12及家教O2O最热门 根据腾讯科技的统计数据,O2O模式及K12为今年在线教育行业最热门的创业领域。K12与O2O模式项目各有19个,二者中,O2O模式得到了资本的更多青睐。   一个佐证是拿到B轮及以后融资的项目中,O2O模式的创业公司数量最多。K12项目拿到B轮及以后融资的有5个,O2O模式的创业公司拿到B轮及以后融资的有7个。   更明显的差异来自于K12与O2O模式获得融资的速度,以疯狂老师为例,这家以家教O2O为主要模式的创业公司,在今年6月11日披露获得腾讯独投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紧接着在7月23日,再次宣布获得鲲翎资本和分享资本投资的2400万美元B轮融资。反观K12领域,暂无团队有此融资速度。   而随着腾讯投资疯狂老师,58同城与老师好达成战略合作,也意味着BAT等巨头开始进军家教O2O领域。   不过,K12与O2O并非截然分开的两种模式,事实上,在当前的O2O模式中,很大一部分都瞄准K12阶段人群,老师好与疯狂老师主推的便是中小学阶段家教服务。   从行业趋势来看,K12无疑蕴藏着巨大市场潜力,而O2O模式则饱受质疑,对家教O2O是否是个伪命题的争论也从未间断。可以预见的是,K12仍将是创业热门领域,而通过什么方式切下K12的这块蛋糕,则有多种可能。   另外,寓教于乐的亲子游正成为新的热门创业方向。今年以来,已有麦淘亲子游、童游等亲子游项目拿到融资。这一寓教于乐的模式,或将成为在线教育行业的黑马。   传统教育机构投资活跃 在推动在线教育融资热的力量中,投资方是一个重要角色。而在线教育的这场资本盛宴中,传统教育机构是一支不容忽视的资本力量。   腾讯科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学而思集团已投项目6个,领域涵盖K12、O2O、出国留学、儿童早教、智能硬件等领域;新东方已投项目4个,领域涵盖K12、智能硬件、儿童早教等领域,另外俞敏洪(微博)发起成立的洪泰基金也投资了一个语言培训类项目。   从投资阶段来看,传统培训机构投资轮次覆盖天使轮到C轮,例如,新东方与学而思天使投资学习类智能硬件企业嘿哈科技,也分别参与了寓乐湾与轻轻家教的C轮融资。   新东方与学而思的在线教育投资并无特定领域,而是涵盖当前最热门的方向,在投资阶段上,从早期投资到中后期投资皆有参与。作为传统培训机构领头者的新东方与学而思通过投资构筑在线教育护城河意图明显。   在传统培训机构之外,BAT及互联网第二梯队成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支资本力量。在今年已经公开的在线教育投融资信息中,BAT三巨头、雷军(微博)旗下的顺为基金以及58同城均在此行业有所涉猎。   其中,腾讯独投家教O2O疯狂老师;百度1亿美元投资沪江网,顺为基金今年在此行业已有四笔投资;58同城则战略投资了老师好。   从金额上看,巨头对在线教育的投入在加大。百度1亿美元投资沪江网的手笔,为今年以来在线教育行业最大比投资之一,这也是目前为止BAT在在线教育行业的最大笔投资。   在传统教育机构通过投资建立自己在线教育护城河的思路下,随着互联网巨头加大在线教育行业的投资,在线教育行业将形成传统教育机构、互联网巨头以及创业者三股力量同台竞技的局面。   不过巨头加持未必是在线教育玩家的胜出关键,教育行业的特殊性意味着互联网模式和优势很难全盘复制过来,有雷军、李学凌站台,声称要砸10亿,被寄予成为行业独角兽的100教育遭遇挫折便是显著案例。   尽管传统教育机构与互联网巨头都有竞逐这一行业的意图,但谁将成为最后的赢家,仍充满悬念。   烧钱模式难持续 价格战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常用竞争手段,在线教育行业也未能免俗。无论是早期的题库类应用还是目前大热的O2O模式,都需要大量资本投入。   资本对行业前景的看好使得在线教育行业融资热度不退,但值得警惕的是,在行业整体没有取得大的突破,而资本市场本身遭遇寒流的背景下,希冀通过烧钱烧出未来的想法,可能已无实现的土壤。   从行业本身来看,教育行业的特殊性意味着互联网的打法无法简单复制,因此烧钱只能带来一时繁荣。   上线伊始打出免费的噱头吸引注意力的100教育已经提供了“免费模式行不通”的教训,其由免费带来的繁荣未能持续,团队内部不同思维的冲突也导致留学业务遭遇动荡。   而烧钱不是好办法也已逐渐成为创业者的共识。老师好CEO李晓滨便认为,“现有教育O2O为了拉新用户首先会全力‘圈名师’,而没有考虑过培养一流师资队伍的机制和能力,这类的短视无法带动整个平台教学质量的提高,长远来看用户也会逐步失去黏性,并不利于O2O教育的长远发展。”   同时,承担输血功能的资本市场本身也在遭遇寒流。针对近期资本市场的动荡对创投的影响,一些投资人对腾讯科技分析,当前宏观环境对早期天使投资的影响不会很大, B轮和C轮的公司最危险,退出通道和估值都有影响,大量的公司将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因为资金的短缺出现死亡潮。尤其现金流为负的公司考验很大。   对在线教育行业而言,虽然投融资热度在今年仍然延续,但在众多项目中,走到D轮及以后的并不多,在今年,拿到D轮融资的只有猿题库和一起作业网两个项目,拿到D轮以后融资的项目则为零。   而对大批仍处在D轮之前的在线教育公司,在接下来的资本寒冬中,如何提升内功、构建合理的盈利模式、告别烧钱,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附:2015年在线教育融资项目图表(截止8月31日,根据公开信息整理,腾讯科技无法确定具体融资金额)
    观点
    2015年09月06日
  • 观点
    【招聘第三方】2015年8月动态(下期) HRTechChina编者注:此文作者为奶兄(来自公众号:小奶嘴),授权HRTechChina发表。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公众号,单位如需转载,请备注作者以及出处。如对HRTech方面有自己的见解、作品以及资讯,也欢迎大家投稿至tougao@hrtechchina.com   以下内容是奶兄为大家搜集罗列的关于招聘第三方的最新动态。8月份下期将为你带来魔猎网、HelloCareer、智联、找萝卜、测聘网、乐职网、一米兼职等招聘第三方的最新动态与奶兄微点评。微点评仅仅代表奶兄个人观点,欢迎各位指正纰漏与拍砖。   关键词-上线  1、魔猎网 8月27日专注于游戏行业的垂直招聘网站魔猎网正式上线。据悉魔猎网的网站设计风格较为简约、清新、干净,对游戏职位划分比较全面精准,同时推出智能推荐和职位悬赏两大亮点功能。   体验地址:www.molie.com   【奶兄微点评:越来越细分的行业垂直招聘网站会越来越多,逐渐蚕食51job、智联们的份额,51job、智联们无法提供精准化的行业垂直招聘服务,而分行业招聘网站们又坚守固有行业而无法发掘新兴行业;据奶兄信息,魔猎网的创始团队有游戏研发、有猎头等,在浸淫游戏行业六七年之后找到行业痛点就一起做了魔猎网,目前创业团队30多人。不过奶兄开玩笑讲叫猎魔网是不是更加合适。】   2、HelloCareer 8月18日专注于海外人才招聘的网络平台HelloCareer正式上线。   目前HelloCareer的业务主要包括线上和线下方面,线上主要是在招聘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收取广告费和品牌推广费用,以及使用简历数据库的费用。同时,HelloCareer还会每年定期组织针对留学生、IT互联网、金融、外教等不同行业的网络专场招聘会;线下方面包括猎头服务、招聘外包服务,还会针对企业的需求提供海外专场招聘的定制服务。   体验地址:www.hellocareer.cn   【奶兄微点评:奶兄前几期提到了海归招聘目前已经有回国后(Beehires改名)、新东方旗下海威时代、欧美同学会海归人才网、络可英;在8月28日招聘兄弟会主办的招聘论坛上与络可英的CEO孔晶晶有过交流,她认为海归人才在求职时间、求职信息和求职渠道方面存在三个不对称,海归群体即是高大上的群体也是接地气的群体,奶兄在这块深有体会,前阵子和回国后合作推荐海归人才,海归们的履历相对光鲜但期待要求甚低。海归招聘市场越来越热闹,谁能领先一个身位还需时间来检验。】   3、智联 智联招聘最近上线了一个功能-反馈通,求职者在投递简历时选择开通反馈通服务后,企业HR需要对简历做出反馈才能查看求职者的联系方式。   对于这个功能,奶兄连续写了两个文章进行介绍,详情可见小奶嘴文章《智联招聘反馈通是个什么鬼》与《智联反馈通之反馈》。   4、找萝卜 8月28日招聘管理平台找萝卜正式上线,同步推出1000个ID做为原始测试用户。具体功能见奶兄的小奶嘴文章《招聘管理平台找萝卜换装上市,818抢注千个ID》。   体验地址:www.zhaoluobo.com   关键词-布局   1、测聘网 8月18日测聘网正式宣布,公司将于10月在新三板挂牌,同时定增3000万元。本次定增由上投摩根领投,另有知名机构和新兴机构跟投。   另悉测聘网成功招抚了原中华英才网杭州、苏州、西安、成都、武汉、长沙和大连7地KA团队,提前三年完成了全国12地的战略布局。测聘网将在今年完成超过100人KA销售团队和近200人电销团队的搭建。   【奶兄微点评:关于测聘网布局,奶兄知道的太多了,不便于评论。】     2、乐职网 8月20日,在南京大学商学院举办的“互联网+”创业论坛上,乐职网创始人兼CEO任沿海先生宣布: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合肥之后,乐职正式启动南京、杭州、成都、西安、武汉等5个城市的微猎头服务。   在短短4个月内乐职网就开通10个城市的微猎头服务,布局全国指日可待。   体验地址:www.lezhi.com     关键词-融资 1、一米兼职 8月24日,O2O服务兼职工具“一米兼职”创始人唐六一透露,一米兼职已获2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某上市公司高管领投、早期投资人夏有为先生跟投。   体验地址:www.1mjz.com   【奶兄微点评:最近蓝领、兼职市场很火爆,投资人张子陶写了一篇《白领招聘已经=饱和,蓝领招聘还空着呢》的文章,刷曝了朋友圈;接着我的打工网CEO Jason补充的《蓝领市场揭秘》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蓝领招聘的现状与思考。29号从上海回深圳的飞机上,奶兄与工多多创始人魏永刚关于蓝领招聘聊了一路。58们还停留在赚取中介们巨额买流量的钱,而没有去真正审视招聘信息真实有效的问题,估计58们没有这个勇气去革命;各地的现场招聘机构还停留在诸侯割据的时代,+互联网和主动寻求合作的意向不强;移动互联网对于蓝领招聘的价值几何,不管是从事蓝领招聘的人还是投资人都很谨慎。实际上这个行业还是需要线下服务来支撑,而且是巨苦逼无比,甚至是需要用“流氓”的方式来操作。】   【关于奶兄】 我不是大V也不是大师,我是草根,我是屌丝,我是奶兄,我为自己代言。 欢迎各位关注奶兄的“小奶嘴”,让我们一起愉快的玩耍。    
    观点
    2015年09月04日
  • 观点
    在线招聘从1.0进入2.0 如何转型? 纵观整个在线招聘行业,从最初的智联招聘提出在线招聘的概念到现在行业逐步成熟且更加细分,仅仅经历17年的时间。而就在这短短的17年的时间里,可以看出行业从一枝独秀的局势,逐步发展到三股势力划分市场。 在线招聘行业实力图 现在整个在线招聘市场可谓是“三国演义”,首先是以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为代表的传统模式的招聘网站为领头。其次,是以猎聘网、拉勾网为代表的创新型垂直网站为异军突起。第三股力量是以58同城为代表的分类信息门户网站在努力扩张着其在线招聘市场的领域。在这三股力量厮杀的市场,在线招聘网站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来获得的领先地位,在于如何顺利转型从而得到更大的获利空间——人才发展平台。     创新型垂直网站转型分分钟 创新型垂直网站的崛起也仅是近1-2年的事情。但却像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占领细分市场,从而使传统招聘网站隐隐的感到威胁势力的不断扩张。例如成立于2013年的拉勾网,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市场估值已经飙升至1.5亿美元。这让人不禁猜想,是什么原因让小规模的垂直网站可以在短时间累积到如此之高的估值。究其主要原因,垂直网站的初衷是——以用户体验为主, 以着重解决企业招聘效率及用户求职效率低等问题为服务宗旨,因此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   然而创新型网站的特点不局限于其创新能力还有创新的勇气。相对于传统大型招聘网站已经形成的固定商业模式,创新型垂直网站更加灵活,可以有更多的尝试和选择来完善公司。而且从市场实力图可以看,出创新型招聘网站如其名字一样,依靠创新能力不断地占领更多的在线招聘市场。   创新型垂直网站成功的例子是拉勾网,拉勾网最早是以美国的Dice为模型,Dice是一家垂直于IT行业的招聘网站,其净利润却能在短时间内和行业老大Monster相抗衡。最早拉勾网是希望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垂直招聘平台,然而就在今年的7月21日,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拉勾网董事长许单单宣布公司将启动战略升级,争取做中国最大的互联网职业成长平台。从最原始的互联网人才招聘服务开始提供更多的有增值的服务。然而这种大跨度的转型,不是传统招聘网站简单可以完成的。这也是传统招聘网站的弱点。但这种转型也不是不可能的,如下将分析传统网站如何才能成功转型。     传统招聘网站扩张式转型 对于目前这种激烈的竞争,最早的偏传统模式的招聘网站,已经开始逐步扩张,由最初以白领为主要服务对象,到逐步拓展到向应届生和金领人群拓展。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出许多衍生服务,例如,人事外包服务,人员培训以及职业测评等。正如智联招聘在2014年已经宣布将从“在线招聘网站”转型成“职业发展平台”而且公司曾经通过媒体表示,公司将专注于发展校园、白领和高端这三个核心市场,同时专注于在线招聘、测评和教育培训这三条业务线。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智联招聘将针对这些方面寻找合适的并购对象。但依据今日(8月19日)发布的第四季度财报可以看出,智联招聘目前并没有公布任何收购动态。   然而作为在线招聘的龙头,前程无忧也丝毫不逊色。我们可以从前程无忧8月11日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看出,该公司也是围绕着相似的路线发展。尤其是在业务拓展方面,为了拓展校园招聘,前程无忧投资2.5亿元收购应届生网站。从而获得更多的应届毕业生的资源,与此同时,公司还以近2千万元收购了60%的智鼎优源的股权用于提升公司的培训与测评业务水平。此外,公司还通过多笔非控股投资来扩张公司的高端人才招聘行业以及其他业务。通过如此大手笔的扩张,可以看出前程无忧对于市场竞争的危机感相当强。   就在这激烈的在线招聘市场中,所有公司的转型为了争取这块职业发展的蛋糕。老牌大公司通过并购方式,创新型小公司利用自身资源横向发展。然而,这块大蛋糕究竟会花落谁家,仍靠市场来决定。   来源:和讯股票
    观点
    2015年09月02日
  • 观点
    大数据?我们可能只是在努力实现两百年前拉普拉斯的预言 本文来自法国首席数据官 Henri Verdier 的博客:   似乎早在 2000 年伊始,数字革命的发展史就已经可以想见:计算机功能越来越强大,直至实现人工智能;电子通讯的部署越来越发达,直至连接全体人类。而对于经济的影响似乎也是可以预料得到:去物质化、去中介化、可交互性……   然后就有了几项重大的创新:传感器技术的加速发展使各种各样的现实体验得以被测量,而成本则越来越小;智能手机手机崛起,把超级复杂的采集设备在了千千万万人的口袋里,也让人们可以通过一个熟悉的界面去连接操作千千万万的事物;机器学习方面的发展让我们能理解那些目前还不能模型化的现象;大数据预的测功能变得强大。   于是在 2010  年的转折点上,数字革命的中心发起了一场新革命 : 数据革命。而大方向可以从几个简单的趋势里识辨出来:   -       产生数据的成本大大降低了。不管是因为采集器成本的降低,因为人们自发地提供数据,还是因为我们无意中留下了记录。现在整个现实都可以用原始数据来描述,动作也好,直觉印象也好。大体上说,我们看着现实在我们眼前面按下了一个数字指纹,而且这个指纹越来越完整,越来越精确。   -       技术成本的降低助推了技术的普及。十年前,我们手机的计算能力相当于阿波罗 10 号;今天我们手机的计算能力相当于一台 Cray-2,尤其是在组织、房屋、日常品中内置的计算机,倍数级地增长了我们每个人的活动能力。   -       数据相关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得到了发展,让我们有了新的利用数据的形式:贡献经济、大系统之间的同步、预测分析、反馈经济、实时决策等等。   我们甚至可以打个不太妥当的比方,这场数据革命对我们的作用就像是用生化学改造了生物学一样。过去所有的现象都会有新的意义,另一些现象也会继而引起我们的注意,促使我们去寻求进一步的解释。在我们的生活里出现了新的行为方式、新的道德伦理上的问题。这会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但在我们思考创新的时候,我们总是倾向去贴着我们熟知的东西去思考,所以就常常陷在过去的套路里。在 “大数据” 这个故事的本质,几乎原封不动的还是拉普拉斯(注)宿命论式的畅想: (注:拉普拉斯是生于 18 世纪末的法国学者,在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天文学领域均有卓著贡献。)   “有一种智能,在任一瞬间里都能识别所有在移动的力,以及力与力相互之间的状况。最好是能得到足够巨量的数据来分析,用同一种程序既能分析宇宙中最大的天体的运动,也可以分析最轻的院子的运动。没什么是不能确定的,对于这种分析程序来说,未来就像过去一样看得清清楚楚。”   从长远来看,数据革命就像是回归到了这一派的设想里去。关于大数据铺天盖地的报道,背后似乎藏着个看着你的老大哥。但是数据革命的理念不该局限于此,这也是 “量化自我” 的现象对我们来说有意思的原因之一。互联网不再只是个媒介,而是个可以称之为 “动联网” 的空间,让人们来传播内容和服务。作为我们的另一个居住空间,记录和利用我们的生活痕迹。
    观点
    2015年09月01日
  • 观点
    成也CRM 败也CRM——信息图 活用CRM有强化客户关系,挽回流失客户等好处,因此自1990年代末期开始从美国逐渐向全球普及,并日渐被拥有大量消费者数据的电商关注和使用,但另一方面,CRM项目失败率极高,很多企业在导入CRM系统后并没有获得满意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成功导入CRM系统呢? 来源:天下网商
    观点
    2015年09月01日
  • 观点
    变革来临,摧枯拉朽:为什么说 Dropbox 会是第一家死掉的“独角兽”? 突发新闻!股票市场暴跌!所有人都吓坏了!独角兽们要死翘翘了!   好吧,可能我们有点反应过度了。但是今天 (8 月 24 日,周一) 股市有 4% 的小幅“修正”,科技企业如苹果、谷歌、Facebook 和亚马逊 (还有许多其他家) 的股票都出现了一点点恐慌,被剪了一大块羊毛。(蒂姆•库克出马救援,挽回市场⋯⋯ 持续了半小时。弄不好还违反了一些规定。无所谓了,他尽力了!)   尽管如此,今天股市的喧闹,在“我们现在是泡沫”的论调这把火上,浇了不少油——尤其是有一种说法:某些独角兽创业公司很快就要完蛋了。持这种“独角兽必死”(Doomicorn) 立场的风投比尔 (Bill Gurley) 有许多话要说,毫无疑问今天科技圈午餐讨论的话题围绕在这样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哪一个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创业公司会死掉?什么时候?第一家估值超过 100 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 (Decacorn) 又如何呢?   笔者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无论现在是否存在泡沫,我们都将在未来某个时间点见证一到两家估值巨大的创业公司走向衰败。无论市场的情况如何、投资人是否慌张,科技领域环境变化的速度实在太快了,没有一家大型民营科技公司能够在被淘汰、被颠覆或者被市场抛弃太长时间的状态下仍旧存活下来,真的没有可能。我不关心这些公司高管口中的有多少创新和业务进展;在某个时间点,这些公司当中的一些将会遇到一个突然的、令人震惊的现实状况⋯⋯ 他们无足轻重了。太可怕了!这个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列宁曾经追问的——是谁?又是谁的?谁会死?又死于何人之手?   一家创业公司最大恐惧并非来自其他家的竞争——而是担心失去关注、无关紧要。只有在经过了一定阶段的增长之后,你才会担心竞争对手——如果他们的产品做得更好、更便宜、更快、更健壮,怎么办?但是在到达下一个发展点之后,(我认为 10 亿美元估值左右是一个标准线) 你的同业对手已经不再是最担心的了。如果你的公司估值 10 亿美元,很可能你已经把事情做到足够了,直接竞争对手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打败你。取而代之的是,和被赶超淘汰相比,你的噩梦变成了一种甚至更加恐怖的命运:被边缘化。尤其是,被技术链条上相邻的对手边缘化。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是怎样的呢?微软对 PC 制造商们所做的就是如此,Web 浏览器之于微软公司也是如此,安卓/iOS 系统之于手持设备厂商是如此,Facebook 现在对这些公司做着同样的事情。对于那些被边缘化的公司来说这很恐怖,因为变革的发生是渐进的,接着突然一下子:康柏曾经还是最厉害的 PC 制造商,转瞬之间 Windows 系统成了关键,而不是运行在什么机器上。紧跟着不久,Windows 系统统治了世界,微软称王,但是有趣的事情又开始在 Web 浏览器内部发生。我的观点是:康柏遇到大麻烦并不是因为有其他厂商生产出了更好的桌面 PC 产品。他们的失败,是因为 Windows 突然成了核心,其他 PC 制造商,比如戴尔,更适应在模块化生产的新现实状况下发展。   我在给出关于独角兽的预测之前写这些,是为了再一次强调——当一家数十亿美元的科技公司倒掉时,通常并非是直接竞争对手干的,而只是因为他们曾经做着最擅长的事情,转天仍旧在做着最擅长的事情,但是这件事已经没有意义了。当这些公司的规模非常巨大的时候——比如 100 亿美元规模的超级独角兽——问题就严重了。   那么,谁会成为第一家失败的超级独角兽呢?笔者的猜测是 Dropbox。原因并不是几年来人们担心的 Google Drive 或者 Skydrive,或是其他任何云存储解决方案。正如我们所目睹的,你的直接竞争对手并不是最恐怖的。   Dropbox 将会死在 Slack 的手上。 可能你并没有将 Dropbox 和 Slack 看作竞争对手,因为它们也不是——从惯常的逻辑来看。实际上,Slack 早期的推广亮点是“我们整合了你已经在使用中的所有服务,比如 Dropbox”。这是因为 Slack 和 Dropbox 并非真正的对手:它们在办公领域是挨着的邻居而已。 你可能觉得像 Slack 这样的通讯和工作流工具会成为存储和版本控制服务 Dropbox 的极好补充——在这一点上,你是对的。但是随着 Slack 在科技圈及其之外领域的快速窜升,Slack 和类似的服务让我们工作本身的必需条件发生了改变。正如风投分析师本尼特 (Benedict Evans) 在文章中写道的,新出现的工具设计初衷是为了融入现有的工作流程,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工作流程会进化,完全发挥这些工具的威力。谈到在公司内部无数部门间用电邮发送的内部展示文档时,他调侃说:“PPT 文档可以用一个制作幻灯的 Web 应用代替,让两个员工立刻就用的那种。但是,取代 PPT 的应该是一个 SaaS 服务控制台,带有实时数据、意外变动提示和聊天频道,或者整合 Slack 进去。Powerpoint 被一种和 PPT 完全无关的产品干掉了。”这对于 Slack 来说太棒了,但为什么这种设想会影响到 Dropbox 呢?   Dropbox 有两个功能是关键的:存储你的文件,和其他人分享。Dropbox 这两点做得都很好。但是存储服务本身不再是一个好业务——云平台的硬盘空间成本在过去几年里已经快接近零了,原因是亚马逊的基础架构和谷歌新服务的推出所产生的激烈竞争。但是 Dropbox 活下来了,并不是因为提供了最便宜的服务或者最多的存储空间,而是因为其文件分享和版本工具仍旧做得非常出色。而且 Dropbox 意识到仅仅是同步文件还不够,他们认为,基于核心功能提供服务和使用体验,才是关键。但是威胁 Dropbox 生存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围绕文件管理能够提供多好的服务,而是——用户已经不再关心文件这件事了。   从许多意义上来说,Dropbox 代表的是陈旧且庄重的办公室最完美的终极形态。在“古老的日子”里,办公室堆满了摞起来的存储柜,还有拷贝用的复印机,用于通讯的内部邮件部门 (有时还有很厉害的空气传输管道)。接着计算机出现了,很自然地,我们像从前一样整理自己的东西:虚拟文件和文件夹 (甚至图标都和真的一模一样)。当人们习惯了使用新技术时,和老东西有一点相似并无大碍。接着我们普遍用上了电子邮件系统,将我们的文件用臃肿又总是很大的附件发出去。之后云平台到来了,号称我们的文件可以一直存在上面,在云里面,每个人都可以访问,始终如此,完美同步。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Dropbox 的问题就在于,我们的工作习惯随着工具发挥更大效力而在变化;尤其是互联网的庞大威力。如果你停下来思考一下,会发现在互联网上,“文件”的概念有一点奇怪。文件看起来实在是太老套了,尤其是考虑到组织工具已经有 Evernote,任务管理工具有 Trello,沟通渠道工具有 Slack的时候。文件是存储在物理位置上的独立对象,而互联网⋯⋯ 恰恰相反。当然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初期,人们熟悉的、传统的思路和组织系统仍旧存在,这是可以理解的,在某个时间点,新的发展阶段必然会来到。对我来说,Slack 感觉上是第一个真正的互联网化和原生移动化的生产力平台——尤其是它扩展到超越了消息发送的范畴,进入了工作流自动化、帮助机器人的领域,谁知道未来还有什么呢。Dropbox 可能是文件管理的尖峰之作了,但是 Slack 将会是下一轮革新的开始。   笔者不认为文件将会完全消失,无论如何短时间内都不会。作为一种数据结构,它们肯定仍旧会存在,深入我们的服务器和手机内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如此——但是大部分人对于它们的存在并不感冒。我非常肯定 Dropbox 数十亿美元的估值并不符合这一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其模式就是反应现有的环境,操作速度更快而已。这种思路太短视了。Dropbox 可能会是第一家慢慢衰落、之后很快无人问津直至失败的独角兽公司,这一点会发生的。随之而来的,将是我们终于抛弃了一种过时、有有且严肃的行事方式——低调的文档,而它也已经完成了一段漫长且高贵的生涯。     虎嗅注:作者 Alex Danco,原文来自其博客 Thoughts from Alex Danco,本文由虎嗅网编译。
    观点
    2015年08月31日
  • 观点
    在蓝领市场创业,需要绕过哪些坑?   作者碎碎念:我通过在 36 氪发表《求职不是蓝领核心痛点,从社交切入蓝领市场更合适》一文,认识了许多同领域从业者。交流后发现,不少朋友都走上了我们曾经走过的路,我决定整理下自己创业 9 个月以来的经历和感受,算是创业过程中的一些积累,分享出来供同仁们参考。   我们最初也做蓝领招聘 我在上篇文章中写道,“找工作对于蓝领打工者来说,有这个需求,但它不是核心痛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论,是因为我们最初也做过蓝领招聘。2014年 底,我进入蓝领领域,真心感觉市场很大,由于我们有个合伙人之前在做劳务派遣,所以很自然地选择从蓝领招聘开始做。但很快,我们就发现了以下问题: 职位来源问题。尽管我们可以通过工厂和人力中介解决掉一些职位需求问题,但更多的是我们从其他网站采集过来。流程就变成用户先投递简历到我们这边,我们再处理才能到企业那边,这个过程太复杂。 工厂招人是批量式的,由于直招的成本和效率的问题,工厂一般不会养太大的人力资源队伍。工厂的招聘流程是,发布招聘需求出去到固定供应商或合作过的有牌中介或工头手里,再由这些中间人组织零散的工人到工厂面试,面试的时候一般是工人们集合在食堂或集体活动中心每人填 3 张表(入职申请表、体检表、劳务合同或外包合同),然后开始体检(移动体检车或工业区医疗中心),最后简单和 HR 做个面试(看有没有纹身)。所有工厂的招人是直接看人(普工)。而互联网招聘是零散的,工厂 HR 没有精力看简历,更不会挨个去筛选。如果工业区蓝领招聘应用不能源源不断地为工厂提供批量稳定的工人,那么企业这边就不会使用这款产品。 工厂都有自己固定的供应商,他们有自己的优势:可以快速解决企业短时间所需大量临时工、小时工、同工同酬等用工需求,而且用工方式灵活;批量外包,可适当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缩减管理人员,减少招工成本及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同时减少劳务争议,出现劳务争议由劳务公司出面解决等。这个行业里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很难打破,互联网公司若没有足够多的资源和固定的人才供给,是无法改变目前的格局。 用户粘性不强,使用频次很低。虽然蓝领打工者跳槽很频繁,但目前他们找工作最常用的方式还是通过老乡、朋友介绍,或者直接去心仪的工厂毛遂自荐。或许,这就像当年的智能机普及一样,他们还没那么快就接受 “用 App 找到靠谱工作” 的观念。 下图是广东一工厂招工 求职者通宵排队的情景: 太重的社交功能会适得其反 在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后,我们团队通过调研和思考,决定改变方向,从社交切入蓝领市场。从使用习惯上,我们的目标用户经过了 QQ 和 QQ 空间多年的熏陶,可能用一款社交产品上手,会比招聘产品更快一些。 更重要的是,蓝领打工者有着强烈的社交和休闲娱乐需求,却从未得到满足。为什么会出现诸如富士康 N 连跳这样的事件?封闭的工厂、匮乏的周边娱乐设施、单调的工作,导致工友们感到生活枯燥乏味、无聊苦闷,精神世界长期处于紧张和压抑的状态,无法释放。 基于这些考虑,我们第二次改版产品,决定从工友们的业余生活切入,以官方组织活动,带动工友们自发组织,并在另外的功能模块里加入招聘需求和互助、二手交易等服务。 通过地推,我们增长了很多用户。官方组织活动会吸引许多工友参加,还有用户问下次活动何时搞?但问题来了,他们很乐意参加官方活动,却基本上不会自发组织活动。虽然我们对自发组织活动的工友提供各种奖励去刺激,但依然效果很差。而其它一些功能也没有发挥出它的作用,这让我们意识到社交功能过多过重,并不能带来更高的活跃度。 聚焦核心功能,深耕蓝领市场 效果不好,我们就砍掉了大部分功能。同时调研发现,我们目标用户很爱玩 QQ 空间,所以第三次改版产品,我们做成了同工厂的动态说说,也是同工厂的微博。我们试图打造出同厂红人,利用线上线下活动去提升他的口碑和影响力,以此提高用户积极性。说不定哪天用户在工厂内某个角落撞见了同厂红人,这是新浪微博顾及不到的地方,因为大 V 离这个人群太遥远。 做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数据还不错,无论是活跃度还是口碑,获奖的用户也很嗨皮。但我们并不满意,原因是我们根本没有解决掉他们的核心痛点,当新鲜感一过,用户玩腻了慢慢就会流失,粘性还是会差。 事实上,在第三次的版本里,我们有过很多次的迭代,总感觉不尽如人意。所以我们决定放弃现有版本,聚焦某个核心功能,做一款更轻、更好玩的工友社交产品,解决工友们下班后枯燥无聊的生活问题,让他们更加快速、便捷、高效地约会交友。 (广州站回家过年,拍摄于广州火车站) 蓝领领域创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上次文章发表后,有一些网友表达了不同意见,这很正常。如今的蓝领市场里,除了招聘和社交,还有电商、教育以及金融等等,大家都选择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谁能最先胜出占领市场,尚不可知。所以,我想对蓝领领域的创业者,说说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1、初心:为什么要做这个领域? 实话说,这个领域的各项成本都很高,很苦逼,我们的用户接受度还没那么高,他们之间缺乏信任感。我们进入蓝领领域的目标是:让工友们享受到移动互联网的红利,能零成本的找到心仪的工作,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不再有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不再受 “春运” 的折磨,工业 4.0 下可以顺利的转行到服务业。不知道各位创业者,是否和我们有共同的考虑? 2、痛点:了解我们用户的痛点,我建议直接进工厂去体验生活,而不是在大都市里意淫出用户的各项需求。 我们全团队曾在珠三角一大型工厂里面生活了一个月时间,那种 “单调枯燥” 让我们备受折磨,周边的配套设施和城市里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所以我建议这个领域的创业者,不要在大都市去猜测我们的用户,不要说只是到了东莞看到情况确实如此就以为了解了我们用户,不要仅仅观察了一段时间就认为自己真正了解了他们,我觉得我们必须要深入到工厂里面去上班,去做流水线工人,去轮班,你可能才会有所了解,不感受工友的心,又怎么会做出工友喜欢的应用! 3、资源:必须要有很强的地推和工厂资源。 现在有一些很牛逼的互联网团队已经入场,如果只是看到了蓝领市场的想象空间,但没有线下资源的话,还是建议慎重。这个市场不能靠纯粹的互联网玩法,之前我们在这块儿有过很深刻的教训,当然你有钱就另说了!   最后,我期待和蓝领领域的创业者共同进步,帮助我们的用户解决生活和工作上的问题。如果想深入探讨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可以加我微信(zhangpengmatt)交流。   本文作者张鹏(微信:zhangpengmatt)。 来源:36氪
    观点
    2015年0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