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企业级服务成为B2B典型,什么样的企业级SaaS服务将是大势所趋? 摘要:从被人遗忘到万众瞩目,TO B在过去一年的转身令人惊艳。其中专注于企业级SaaS服务的领域更呈现出“原力觉醒”的最佳势态。软件服务商正从传统的PC时代的装机卖软件模式过渡到SaaS模式。 从被人遗忘到万众瞩目,TO B在过去一年的转身令人惊艳。如果说2014属于O2O,那么2015则是To B异军突起的一年,即便经历了2015年的资本寒冬,TO B领域依旧保持令人惊叹的升温趋势。   近几个月的数据显示:2015年9月、10月、11月三个月内,面向TO B领域的投资数量分别达到13起、17起和23起,这萧条的资本环境下能够有这样的成绩,足以令人惊喜。2016新年伊始, TO B的火热与O2O的冷却对比鲜明。尤其是B2B企业级服务更成为各家VC的投资热点,各类冰山下的项目逐渐浮出水面,并呈现集中爆发趋势。   二爷大胆预测:2016年互联网企业将加速进入B2B领域,生鲜、农业、汽车等众多垂直领域将出现一批崭新的基于B2B商业模式的项目。同时,传统行业的企业大佬们也将全面启动B2B产业保卫战,瞄准的新方向进行自我颠覆。   企业级服务成B2B典型 过去一旦提到B2B,很多人往往联想到两类商业模式:一是以阿里巴巴、慧聪网为代表的综合类B2B电子商务平台;二是以中国化工网为代表的行业垂直类B2B电子商务网站。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模式的创新,B2B显然不能局限于简单的信息传递、平台交易等功能,B2B现今更多在于整体行业产业链的优化、整个行业流转效率的优化等全方位服务,这些B2B企业将发挥互联网电商的最大价值,帮助各个行业提升效率、改善环节、优化格局。   尽管B2B行业不断衍生出崭新的商业模式及特色服务,但在二爷看来,在各类标新立异的新模式之下,2016年的B2B企业依旧被分为以下三类:   第1种:企业及企业交易平台型的B2B模式,这也是最典型的B2B企业商业模式。这些企业通过构建B2B网上交易平台,实现大宗商品的信息流通,这类商业模式本质以撮合企业间的交易为主;   第2种为偏服务型的线下商铺实体信息化,如汽修店、美容店,这类B2B企业主要通过一个支持第三方服务商入驻的线上平台来传递服务信息,消费者必须亲临现场才能享受服务;   第3种为企业级服务,主要为面向企业的应用,如销售、客服、报销、HR、法务、社保等,且应用场景呈现持续多样化的趋势;   在这里二爷最想说的是第三种,即企业级服务。To C市场“僧多粥少”,资方越来越冷静,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青睐企业级服务的市场,其中专注于企业级SaaS服务的领域更呈现出“原力觉醒”的最佳势态。   近两年,纵观国内B2B企业级服务市场,涌现出了一大批全新的SaaS创业型企业,这些SaaS企业服务企业备受资本主义青睐,融资情况良好,频传捷报更展现了整个行业强而有力的发展势头:   SaaS电商系统及服务提供商千米网在成立一年以内获得逾5千万元人民币; 移动销售服务提供商纷享销客在一年的时间内拿了三轮近2亿美元投资; 人力资源及人才管理的服务商北森获融1.1亿元C轮融资; 此外,还有专注于企业客服服务的环信、专注企业销售的销售易等企业都纷纷获得数额不等的各类融资。   什么样的企业级SaaS服务将是大势所趋?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IT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成熟,此时企业们的需求也随之改变,从之前更加重视流程到如今更加青睐大数据,每个企业更加倾向于通过云计算降低成本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此时,各类专业的企业级软件服务公司应运而生,中国企业级的软件市场全面形成。软件服务商正从传统的PC时代的装机卖软件模式过渡到SaaS模式。   那么,步入2016年后,面对越来越多SaaS企业亟于突破与转型,何种具备中国特色的SaaS软件系统才是大势所趋?二爷了看来,主要有5个显著的特点和趋势:   1.更强的定制特征 2016年SaaS应用将呈现出更强烈的行业化定制特征,主要原因在于用户对特定领域相关应用的需要日益增长。对于任何一个行业、任意一类领域而言,通用的应用软件都要避免设计的过于复杂,不切实际的服务只会造成最终与用户的脱节。因此,面对层次更深、要求更高的用户体验工作,在开发新的功能时,企业在特定SaaS领域所具有的用户基础会使企业在定制化方面抢得先机。   2.更强的链接特征 步入2016年,SaaS服务不再仅仅是冰冷机械的代码及程序,而是一个具备沟通能力、更加贴合用户需求的一项科技产物。SaaS应用具备的这种更强烈的沟通能力,使得SaaS软件的使用者可以和外部的机器、设备及人物产生更深的链接,从而催生全新的产业价值。   3.  更强的智能特征 大数据、云计算等各项人工智能促使SaaS行业快速发展。过去几年SaaS更多被应用于规则和流程上,帮助企业提高运营效率,2016年以后,SaaS不但将帮助企业提高内部效率,更将最大程度帮助企业通过数据进行预测,如目标客户群体的位置、需求、联系方法。这种效能最大化的特点才是SaaS软件的未来。   4.  更强的综合特征 过去的SaaS企业往往喜欢专注于各自的细分领域。以美国SaaS企业举例,Zendesk专注客服领域、WebEx重视通信领域、workday起源于HR领域、Box主要做云盘领域……但2016年以后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将出现更多综合性的SaaS企业,它们将从各个细分行业走向通吃,最终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应用一体化。   5.  更强的多样特征 SaaS成功的原因主要三点原因:简单好用、信息沟通、按需购买。2016年以后SaaS软件领域将会出现多重租用的可选方案,这种多重租用则具有更个性化的用户体验。这些新的混合服务给企业通向未来提供了更多可选项,为系统的开发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这样就解决了云服务市场存在的瓶颈,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016年SaaS主战场:竞争愈发激烈,谨防行业泡沫 作为未来云计算市场主要的方向,SaaS服务占据着比重约为70%的主导地位。随着2016年IT技术的发展以及行业的成熟, SaaS服务将在更多领域得到丰富,更多创新性SaaS服务将开辟一片全新的蓝海市场。   步入2016年,相信仍旧会有更多的风投开始花更多的精力关注企业级服务领域,企业级SaaS服务的风口已经形成。纵观整个SaaS行业趋势,打破传统的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更是要打破根深蒂固的理念。二爷预计未来五年将作为一个行业洗牌期,国内SaaS市场将出现第一梯队,垂直细分市场也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   最后,在业界内外歌功颂德、资本市场穷住不舍之际,一定要注意企业级服务市场出现一些“虚火过旺”的情况。在泡沫即将被挤出之际,SaaS行业的各位保持理性最为重要。不同于面向消费者的应用,这个领域创业需要更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更全的经验沉淀,才能可能取得成功。   作者:温二爷 游走于传统企业电商转型路上的媒体人,犀利点评互联网事件、深度解读互联网百态。微信号:wenerye123 来源:钛媒体
    观点
    2016年01月12日
  • 观点
    云时代:HR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10种新变化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产品很重要、成本很重要,但这些产品或者产品是如何实现的?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人’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对于企业的HR而言,怎么去激发‘人’自身的能动性,是现代HR管理再上台阶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众所周知,“人”的价值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正变得愈发重要。从某种程度上看,企业提供的任何产品和服务都是其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直接产物,员工效能的充分发挥是决定公司是否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今天的科技力量已经为企业组织带来了很多颠覆性的改变,比如员工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而组织内部的传统架构体系也被打破。   这些变化使得今天的HR部门需要面对很多全新的课题,包括如何利用移动和社交技术吸引和管理人才;如何管理多样化的员工团队;如何平衡团队间的文化差异和代际冲突;如何更好地激发“衔着鼠标”出生的千禧一代们的工作潜能等等。   对于企业HR而言,今天的员工已经不满足于被管理,他们需要更多的空间,特别是随着千禧一代80、90后的崛起以及互联网+的冲击,这些80、90后在企业整个雇员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怎么样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怎么让他们在工作中享受到乐趣、平衡工作和生活,能够让他们通过智慧或才能为企业去创造多的价值,这是当下企业HR所要思考的。   因此,我们今天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应该是一种“O2O”的模式,即将人才管理的视角拓展到组织之外,超越员工工作本身的范畴,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下面列举了我们在实践中获取到的一些洞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1. 像制定销售策略一样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现在开始思考企业未来需要的人才和团队并非为时过早。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是像制定销售一样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并通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参与,提升人才问题在企业中的重要性。然后通过与业务部门沟通协作,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实施,这样才能使优秀的人才和团队成为公司业务发展的强大竞争力。   2. 像了解客户一样了解员工 如果企业能够像重视产品和服务那样重视员工,就会有效提升员工体验,并且能够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人才。HR可能会从一些常规报道中获悉员工的离职率和赔偿情况等,但实际上HR可以通过与员工在企业内工作产生的各种相关数据了解一些更有意义的问题,这些数据包括员工的位置数据、活动数据、财务数据和来自企业内社交平台的非结构性情感分析等。   通过建立员工的个人数据档案,包括收集一些用于社交、协作和职业发展目的的数据。专门的分析团队可将员工队伍和人才数据与业务和财务数据结合在一起,这些数据会赋予HR对于人才管理方面更深的见解。   3. 雇佣人力资源“鬼才” 一些被称作“数据科学家”的专业人士已经开始运用情感分析和业务知识来帮助HR制定新的人才资源策略。他们并不是普通的人力资源从业者,他们非常善于探求“如何”和“为什么”。从哪里可以找到这种”鬼才”?看一看其它的业务部门,例如财务、产品开发或者甚至是营销部门。通过与来自这些业务部门的数据分析专家协作,并借助集合了丰富的人才信息的数据库,HR负责人就能够将人力资源部门变成一个战略性的业务职能,从而推动企业业务变革。   4. 通过个性化的员工体验创造差异化优势 到2020年时,在由云计算和社交技术支持的工作场所中将会出现5代人一起工作的场景。此前的一份调查显示,80后以及千禧一代可能会在其职业生涯中选择从事7-10份不同工作。今天的人才面临着丰富多样的职业发展选择,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差异化竞争来获得最优秀的人才。有很多资源可以帮助企业创造个性化的员工体验,例如社交媒体互动,即通过社交互动的方式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采用更好的协作和移动办公工具、定制化的薪酬/福利待遇和更加灵活的工作方式等。   5. 在工作场所中引入协作的文化 社交应用程序和协作技术永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应用到工作场所中后,这些社交技术也可改进沟通和提高生产率。许多工作都不是一个人都够完成的。协作可产生网络效应,可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能够促进协作的人力资源领导者将会显著提升企业的绩效。   6. 采用更智能化的招聘策略 从Linkedin、Facebook,到微信、微博,当今的求职者会通过各种社交媒体渠道来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利用这一趋势,通过这些渠道接触目标求职者。除了社交网络之外,预测性排名工具可帮助人力资源部门自动化招聘信息发布过程,而求职者数据库也可让企业管理自己与求职者的关系。这些智能化的招聘策略可让你从更广泛的求职者库中进行筛选,与求职者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获得更高的人才招聘投资回报。   7. 创造“游戏化”的培训体验 如何为移动化的员工团队提供持续的学习机会?德勤的Josh Bersi说:“将员工培训内容变得更具“情景式”或“游戏化”,能够激励员工学习,并促进员工之间的分享和互动。”   8. 重新思考员工绩效考核 在当今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场所中,任何人的成功都取决于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这比他们是否能够出色地独立完成任何工作都更加重要。当员工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能够对企业,客户以及合作伙伴带来重要影响时,人才资源就成为了企业获得成功的重要推动力量。人力资源部门需要认识到这一变化,并建立以业务成果为导向的全新的人才绩效管理考核。   9. 全球化的人才管理体系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演进,人力资源将成为一种更具全球性的业务职能。当企业进入新的地域拓展业务时,会将一些人才派往特定区域,以满足各地区的业务发展需求。而有效的全球性人力资源技术基础能够支持企业的全球化业务发展,并在充分满足当地业务需求的情况下,有效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10. 迈向云端 作为建立现代人力资源体系的一部分,企业需要为员工提供与他们相关的、个性化的,且可以其私人移动设备上运行的人力资源应用程序。部署并支持这些应用的最佳方式是云计算。CedarCrestone的数据显示,基于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所需要的员工人数仅是内部部署模式的三分之一。而且通过云来部署相应的解决方案能够更加快速和灵活。   企业的收购行为、新产品发布或新市场拓展都会为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既激动人心而又富有挑战的环境。为了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放在员工体验上,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看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从人+生活的角度看待团队管理工作、建立鼓励协作的工具和政策、采用更具个性化和吸引力的移动App等进行人才管理,并且让管理层获取洞察,使其能够让现代人力资源活动为企业业务带来影响并做出更精准的决策。   作者:甲骨文公司中国区hcm云总经理原欣
    观点
    2016年01月12日
  • 观点
    起底在线教育:BAT撒网、VC角逐 、创业者蜂拥,花落谁家? 摘要:近年来国内在线教育市场火热,公司机构层出不穷。市场规模早破千亿,并以10%到12%年均增速增长,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864亿元。创业公司获得巨额融资,老牌传统教育企业也纷纷寻求转型。BAT撒网布局,投资机构也持续关注。 近年来国内在线教育市场火热,公司机构层出不穷。市场规模早破千亿,并以10%到12%年均增速增长,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864亿元。与此同时涌现的在线教育产品中,产品模式形态各异。创业公司获得巨额融资,老牌传统教育企业也纷纷寻求转型。BAT撒网布局,投资机构也持续关注。 资本最兴奋的地方在于增长,虽然都看好教育行业,但反馈的情况却一般。“投资要想胜出,和创业一样,一定要有差异化的方法。”纪源资本副总裁于红在采访中提到,“在线教育本质是看效果、看口碑,未来的在线教育一定是个性化的。个性化的背后是对用户的深入了解、数据的掌握。”   百度大手笔投资沪江,收购传课网打造在线教育平台 早在2013年,百度就进军教育领域,推出了教育频道。2014年,百度又全资收购了传课网,改名百度传课。随后度信贷业务进驻传课网,让用户可以贷款上课,减轻经济压力。2015年12月,百度传课召开战略发布会,提出将联合众多教育机构,打造优质的在线教育平台。   目前,国内有四大知识分享社区百度传课、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好知网。据了解,百度还和EduSoho开源网络课堂达成战略合作,包括但不限于百度开放云、语音图像识别、大数据等技术方面的合作以及教育O2O等。   作业帮是百度知道团队内部孵化的面向K12的问答学习平台,2015年9月,百度分拆旗下在线教育产品“作业帮”,A轮由红杉资本、君联资本联合投资。   百度还有一个“大手笔”就是1亿美金投资沪江,有了百度的保驾护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D轮融资随之而来。   2015年12月30日,百度推出百度优课。优课定位为教学资料共享平台,主要是为 K12 老师提供备课资源。据悉,百度于 2015年9月开始筹建百度优课。官网介绍,每一节课在平台上都能搜索到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配备相应的 PPT 课件及习题。   阿里的“课程集市” 拥有教师情节的马云,在在线教育领域也不甘落后。2013年12月,阿里的"淘宝同学“正式上线,采用直播互动的运营模式。2015年5月,又改名“淘宝教育”。淘宝教育总监房卉林在之前采访透露,要打造生态平台,在未来一年时间里基于淘宝大数据帮助1万家传统线下教育机构向线上转型。   延续了阿里电商的一贯风格,淘宝教育可以称作是“课程集市”,五花八门包罗万象。除此之外,阿里还投资了真人在线教育平台TutorGroup,同阿里一起参与融资的还有淡马锡和启明创投,投资额共计近1亿美元。2014年6月,阿里数千万美元投资了超级课程表获B轮。   腾讯自建平台+投资 腾讯自2011年起开始涉足在线教育,玩法是以QQ群为核心。2013年推出腾讯课堂,多数为免费课程,也穿插了一些收费课,以免费带收费是行业惯用模式。   与其它在线教育平台不同,腾讯课堂有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坐拥超过8.32亿的QQ月活跃用户,同时聚合PC QQ、手机QQ等多种渠道,为平台带去了巨大流量,通过搭建机构与用户的连接平台,一方面解决了机构难以寻找用户的痛点,另一方面又解决了用户在线上学习互动渠道的问题,以闭环式方式打造在线教育平台。   此外,腾讯还和新东方合资成立北京微学明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3000 万元,法定代表人孙畅。合资公司由新东方迅程副总裁潘欣出任 CEO,王守崑为 CTO,陈俊任副总裁。   在线教育中,K12教育、技能培训等十分火爆。数据显示,K12教育培训市场规模2015年预估超过2500亿元,是整个教育培训市场中最大的细分领域之一。 君联资本总监王超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教育领域市场规模很大,成功的企业肯定不止一家。2015年11月,君联资本文体基金首次亮相,体系化进军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创意消费三大主题,教育也是长期与持续关注的领域。   以下列出十家在线教育公司,供读者参考,排名不分先后。   沪江网 沪江网诞生于2001年,当时沪江网CEO伏彩瑞还是上海理工大学大三的一名学生。在就学期间,伏彩瑞发现很多人有在网上学外语的需求,于是自己搭建了一个校园论坛——沪江语林,将上海最尖端的学习内容和理念传播到网上,并向全国进行传播覆盖。   2006年,伏彩瑞东拼西凑,借了8万块人民币,带着他的8个员工,正式将沪江网注册成为公司。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了14年时间。10亿元D轮随之而来,融资后沪江估值超70亿。   沪江融资详情:   小站教育 小站教育正式成立于2011年,目前已经成为一站式留学服务平台提供商。   CEO王浩平介绍,小站教育致力于打造一站式留学服务生态系统、连接留学的一切。这个生态系统包括小站教育、以及留学咨询中介、金融服务机构、房屋租赁机构、海外游学等服务提供商,覆盖从留学前的考试准备、择校;到留学办理过程中的文书、留学保证金、签证、到达留学目的国之后,租房、找打工、租车、心理调适、熟悉当地环境、吃喝玩乐;乃至归国后创业、就业找工作等等各方面的需求。   投资方,红杉沈南鹏表示,在线教育,特别是一对一的模式,代表了教育的未来,互联网带给教育行业的不仅仅是对时间、空间限制的打破,更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   小站教育融资详情:   轻轻家教 与跟谁学定义广义人群的全品类不同,轻轻家教主打K12(基础教育)垂直领域;打法上也异于跟谁学的类淘宝模式,采取TT2F(Tutor & Tutoring Assisant to Family)即通过助教连接家庭教师与学生、家长,其目的在于C2C模式重塑教育培训商业模式的同时,能够保证学习体验。   轻轻家教自从成立以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融资节奏,从A 轮到 C 轮总共用了不到 4 个月的时间。   轻轻家教融资详情:     猿题库 2013年2月18日,猿题库正式上线。该产品的开发基于后台大数据,对公务员备考的人提供真题解析、个性化考卷生成和模拟考试。这类产品貌似并无惊奇之处,但40多天后,公司宣布已实现盈利。2015年D轮融资后,猿题库估值3.6 亿美元。   2012年4月,李勇辞去网易门户事业部总裁,和几位网易同事创办了“粉笔网”,一个基于微博的师生互动平台。但粉笔网老师系统性不强,数量有限,不能形成默契分工。为什么不做一个题库来满足用户需求?猿题库应运而生。   猿题库融资详情:     决胜网 决胜网是国内唯一一家基于O2O的泛教育产品导购平台。决胜网主站和旗下APP覆盖3~22岁年龄阶段的学生及其家长与老师,包括早教、K12教育、非K12教育、职业教育全产业链,是全产业链的“互联网+教育”公司,并已经切入“泛教育”市场。   胜网通过为教育商家、机构、学校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来完成To B市场的布局。决胜网旗下的决胜云商为中小微教育商家所推出的互联网营销解决方案,涵盖了商家从移动站点到关系维护直至营销一体化的全套信息化体系。此前还有消息传言,决胜网已完成VIE拆分,目标直指A股,估值近20亿元。   决胜网融资详情:   跟谁学 自“跟谁学”在2014年上线以来,在线教育的C2C模式便火了起来。根据跟谁学创始人陈向东的定义,跟谁学是“O2O找好老师学习服务电商平台”。2015年3月,跟谁学获得了高榕资本和启赋资本的5000万美元A轮融资,当时产品估值2.5亿美金。   2014年1月,42岁的陈向东从新东方执行总裁的职位上离职,6月,创办了在线教育平台“跟谁学”。“教育O2O+在线教育+视频教学+问答社区+??”这就是“跟谁学”要做的事。陈向东希望“跟谁学”的平台上能够汇聚家长、学生、教师、培训机构多方,涵盖K12、艺术体育、语言、出国留学,以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全品类,线上直接完成交易甚至服务的闭环,而大生态的原点是找到好老师。     请他教 请他教是一家O2O模式的K12家教行业初创企业,主打“把好老师送上门”,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家教,挑战“极致的用户体验”。 创始人陈远河,业界人称“三毛”,十余年互联网创业经验,早期草根站长,曾被外界称为福建流量王,互联网连续成功创业者,曾创立南方知名自媒体机构——驾驭科技,在互联网流量运营、自媒体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   新芽数据显示,2015年5月,请他教获纽信投资、梅花天使创投A轮6950万人民币投资;2015年7月,获盈信投资、梅花天使创投、纽信投资A+轮8600万人民币投资。     致优教育 致优教育是一家O2O教育公司,专注于K12课外辅导市场的1对1个性化辅导业务。独创“优质教师 + iPad教学过程管理”模式,实现了保障高质量教学的三大要素——师资优质、教学过程可视化、教学内容个性化。   创始人任洋辉曾任学大教育CEO助理兼学大战略投资负责人,有5年移动互联网经验,3年教育行业经验。2016年1月6日,致优教育获君联资本6000万元A轮融资,天使轮为学大教育投资。 凡学教育 凡学教育创立于 2013 年,主打产品包括三大模块:幼儿教育事业部、电商事业部和英语教育事业部,以绘本阅读和英语学习为切入,旨在搭建 3-6 岁幼儿教育服务平台,结合线上运营和线下活动,打造学习、社交、娱乐、购物、理财一站式教育服务平台。   2015年06月,凡学教育获得阿米巴资本1000万美元A轮投资;2015年12月,获得 1.2 亿人民币 B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众晶鑫基金领投,阿米巴、尚雅基金等跟投。至此,凡学教育估值超过 10 亿人民币。   阿凡题 自2014年7月上线以来阿凡题已获得2000万注册学生以及上万名教师,已成为“全国最大真人在线答疑平台”。 凡题已经与全国十大教辅机构建立了合作:二者在共享题库的同时,阿凡题专注答疑,教辅机构专注内容;阿凡题擅长技术,有线上资源,而传统教学机构擅长教研,有线下资源。   阿凡题创始人兼CEO陈李江是北京大学和耶鲁大学联合培养的大数据博士,他带领团队过去两年专注教育闭环的“答疑”环节,打造教育生态圈:   教学闭环包括“诊、教、练、测、答”,阿凡题希望在“答疑”领域深入发展,把“答疑”做到极致,并围绕“答疑”建立生态。   据悉,2015年1月,阿凡题获得由安芙兰创投领投的1800万美金A轮融资;2015年12月,完成B轮60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为深创投、凤凰祥瑞及朗玛峰。   来源:投资界  作者:王珑娟
    观点
    2016年01月11日
  • 观点
    SaaS行业验尸报告:他们死于资本狂欢的前夜 摘要:3年内,一共有69家企业服务的公司倒闭或被收购。本地生活领域,3年内死亡了92家,电商领域3年内死亡了158家。相对于O2O、电商领域,企业服务领域的死亡数量,确实不算多。 文/B12  满满 近年来,SaaS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炙手可热,2015年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高潮,也有人把2015年称之为「SaaS元年」。宏观上看,SaaS服务的起量来自于云服务的普及以及中国人口红利的消退、人力成本的上升。利用企业服务软件降低人力成本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然而,不管是从企业市值还是上市数量的维度来看,与美国相比,中国的SaaS还处于婴儿期。到底是接受资本的催肥,还是在待市场被教育充分之后自由生长,是加持在2016年Saas企业的命题。   SaaS企业还处于婴儿期 企业正在从使用本地化软件向SaaS服务转变,底层驱动因素主要是人力成本的上升、移动的兴起以及共享经济对企业形态的消解的未来趋势。   一是人力成本的上升。企业服务软件是人力成本的替代品。人力成本越贵的国家,企业运用软件来提高效率的意愿越强烈。   美国的SaaS企业市值1700亿美金,而中国的SaaS企业估值35亿美金左右。在过去的7、8年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以每年13%的速度在增长,利用企业服务软件来降低人力成本成为必然趋势,这也是SaaS市场未来5年会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根本原因。   二是移动的兴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适应了移动办公,这催生了一系列协同办公、云计算的企业产生。   三是共享经济对企业形态潜移默化的改变。在共享经济下,越来越多的员工不局限于一个公司,而将自己时间碎片分布和管理。今天的企业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团体,但共享经济会打破企业的外壳。所以,企业才需要工具来把员工联结在一起。 企业级服务和软件应用盈利模式清晰,再加上消费级产品的竞争激烈,目前风险投资机构非常关注这个行业。从近5年的获投公司数量可以明显看出,从2013年之后开始,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越来越活跃,2015年全年有419家公司获得投资。 从2015年获投的轮次分布看,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目前主要集中于天使轮、A轮以及Pre-A轮。战略投资依然是传统管理软件用友、金蝶以及巨头的天下。资本对于企业服务的态度还停留在布局的阶段,中国的SaaS企业大多还处于婴儿期。   路有冻死骨 尽管SaaS市场在2015年呈现前所未有的热度,但是依然难掩「路有冻死骨」的现象。   3年内,一共有69家企业服务的公司倒闭或被收购。本地生活领域,3年内死亡了92家,电商领域3年内死亡了158家。相对于O2O、电商领域,企业服务领域的死亡数量,确实不算多。在企业服务领域,死亡数量最多的人力资源、协同办公、大数据以及云计算,也恰恰是近几年最火的几个方向。 69家死亡的公司中,有32家成立于2012年后,它们于SaaS起势时诞生,但却没能撑到资本狂欢的前夜。除了自身的原因,很多SaaS企业短期效益不明显,让投资人逐渐失去信心,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   个案验尸记录 在死亡的69家企业中,有50多家的融资情况不明确。这意味着很多公司上线之后不久就销声匿迹了。但是,死亡的企业中也不乏融到A轮、B轮,用户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他们死亡的情况虽有不同,但一斑窥豹,个中教训,依然值得大家借鉴。   云诺,就是这样一家在云存储领域做出一定口碑却最终遗憾死亡的企业。 姓名:云诺 年龄:4岁 死亡时间:2014.3   一、大体检查: 1.一般情况: 云诺是一款免费同步云存储工具,能实现文件资料的同步、发送及群组共享。   2014年3月2日,云诺宣布停止免费用户,开始全面收费。   基于商业运作及提升服务目的和对于核心用户群的专注,我们将不再继续保留免费账户。原有免费用户和新注册用户可以选择升级成 VIP 用户,继续享有当前及未来更多服务。具体实施步骤是:从3月3日开始,将暂停免费账户的注册。原免费用户如果暂无升级打算,可选择在此期间对个人数据进行备份保存;4月1日起,未升级为付费用户的账户,将无法继续使用。   2.大体诊断: 在巨头夹缝中生存的独立云存储创业公司,容量拼不过巨头,服务也没有做出差异化。所以,当云诺宣布停止免费服务的那一刻起,相当于宣告了自己的死亡。   二、组织学检查 1.造血系统: 能否持续造血,是生命得以存续的要义。   对于云存储公司,国内的创业者早期在硬件上就已经烧掉了大量的资金购置服务器和带宽,准备慢慢培养国内用户的付费习惯。   做大客户还是小客户?做免费还是收费?这是云存储公司绕不过的问题。云诺走的是「小客户+免费」的模式,只在增值服务部分收费。然而,巨头们为了圈用户纷纷宣布「免费」使用更大的空间,对于众多个人用户而言,免费空间足够使用,VIP 的增值服务也不是那么迫切,赢利点很难实现。   2.免疫系统: 除了自身造血不畅,巨头的进入,也使云诺的免疫系统陷入崩溃。   在安全性上,多数用户更信赖大公司。小公司一旦倒闭停止运营,用户存储的数据只能面临迁移或者丢失。云存储背后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海量的数据存储、运算和日常运维工作方面,大公司显然有先天的优势。   除了投入无法跟巨头相比,独立网盘使用的便捷性和账号的通用性上也不及大公司。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融到了更多的资金可供与巨头竞争,其现存的商业模式也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些烧掉的钱什么时候才能赚回来?一旦资金链断裂,这种高投入的项目很容易就陷入死亡。   给自己把脉 中国的企业服务市场还没有几家巨头一统江湖的局面,同时,很多玩家都在这个领域里喊叫,试图更快地教育市场,这种情形下,创业公司都有机会。   尽管与其他行业的萧条相比,企业服务形势大好,但初创企业也需要给自己把把脉,看能否在天时地利之时站稳风口。   针对SaaS企业,无论是早期、发展期还是成熟期,资本市场都会用三个指标来衡量:用户粘性、盈利性以及规模效应。而这三个属性都有一个硬性指标来衡量,分别对应的是流失率、生命价值/获客成本以及获客成本/月存续收入。   客户流失率,是指一个时间段内获得的客户在下一个时间段内的流失比率。时段的单位与收费的时间单位一致,比如如果企业是按月收费,则看月度流失率;如果是按年收费,则看年度流失率。流失率能直接评判一个SaaS产品的好坏。   盈利性主要通过生命价值/获客成本来体现。目前中国企业对SaaS的接受程度还不够高,获客成本主要分散在推广和销售人员身上。而用户的生命价值是指一个企业用户生命周期中SaaS企业可获得的收入总额。夸大用户生命价值会反映一个不真实的盈利性,对于企业来说很危险。   SaaS是一个边际成本极小并且具有规模效应的商业模式。通过获客成本/月存续收入这个指标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个SaaS企业开始大规模扩张的时间节点。   获客成本/月存续收入<12是一个及格线,意味着在用户不流失的情况下,SaaS企业12个月的月费收入足够覆盖获客成本,企业可以扩张,把重心放在销售上。如果没有达到这个及格线,企业扩张则会亏损,无法实现规模效应。   2016年,在资本的涌入和市场逐渐觉醒的双重作用之下,SaaS市场热度可以想见。但是,再热也有死亡跟随。经济下行期,资本市场都是通过数据来做判断,创业公司要对自身把好脉,避免在中国SaaS市场爆发的前夜死亡。  
    观点
    2016年01月08日
  • 观点
    不会带团队的领导,只能自己干到死 编者按:Adam Pisoni 曾是 Yammer 的联合创始人,他在本文就如何成为一位优秀的科技公司领导者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的核心观点是:作为公司创始人,你不能什么问题都要自己解决,你要学会打造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团队和公司。不会带团队的领导者,只能自己干到死。 仅仅用了 4年 时间,Adam Pisoni 就帮助 Yammer 从一个仅有 5 个人员工的小团队发展成一家员工数超过 500 人、市值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如今的他再次启航,重新创办了一家目前同样只有几个员工的新公司。这时有个问题一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这次创业,我想要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呢?” 作为创业者,你当然希望自己能创办一家伟大的公司,所有员工都能相处融洽,大家都很拼命地工作,也能为公司盈利。然而现实情况是,你会发现自己在很多时候并不是非常信任自己的同事,每天都像疯子一样在公司里跑来跑去,想试图去跟踪了解每一个员工的工作情况。你想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大家都没有犯错,不过这无形中已经影响了大家的工作效率。而你还在想当然的认为,如果不确保自己时时刻刻都掌控着这一切,整个公司就会乱套。 上面这个现象反映的就是目前大家对如何成为一位出色的公司领导者存在的一个普遍误解。如果你是公司创始人,你很有可能会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聚焦在研发优秀的产品上。但很快你就会发现,你需要将自己的思维方式从开发优秀产品转变为打造一个能够开发优秀产品的公司。这是一个很微妙但非常重要的思维转变。如果在公司什么问题都需要你出面解决,你的公司就不可能发展壮大。 不久前,Pisoni 在 First Round CEO 论坛上就公司创始人思维如何从自己开发优秀的产品转变如何打造成一家能如何开发出优秀产品的公司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这对创始人和团队负责人都很有借鉴意义。此外,他还分享了创始人如何从日常琐事中抽出身来,从将有限的时间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康威定律,从琐事中抽出身来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努力确保每一件小事都不出问题,然而我却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我忽视了很多其它我更应该思考和重视的问题。我当时甚至不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过了很长时间以后才知道。那段时间,尽管我们已经有几十号员工了,但我还是忙得脚不离地,尽最大努力自己多做事。我会参加绝大部分的公司会议,员工遇到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来问我,而我必须要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忙其实并非好事。 这里存在一个真正的危险:作为领导者,你可能会为自己的异常忙碌而自我感觉良好,感觉就像自己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一样。其实背后隐藏的是正在快速堆积的层层危机。 那段时间,我没有时间停下来去思考。然而当其中一位工程师向我说起康威定律时,我顿时愣住了,立刻决定花时间对此进行反省。康威定律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公司开发的产品和服务其实都是公司自身组织架构、沟通与工作方式的反映。” 确实如此,很多时候,我们从产品和服务的架构就能看出公司的组织架构。 在 Yammer 发展初期,我只负责监督一个小的工程师团队开发最初的产品,他们都在代码库里开发,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工程师的加入,那个代码库变得日益庞大,也愈加难以管理,就像日益庞大的工程师团队本身面临的问题一样。只有当他们将所有工程师分为不同的小组后,他们也得以将庞大的代码库巧妙地分解成不同的小服务。我发现,人员的组织架构是可以改变产品的架构的。 在上个世纪 90年 代,我还是一位 web 开发者,那时还没有任何流程的概念,人们也不重视这一块。工程师只是简单地在网络服务器上编辑活动文件。那时也没有所谓的测试,更没有版本控制。如果放在今天,那样绝对乱套了。现在我们要想让众多工程师在一块高效工作,我们就需要有一个开发方法学。除了适用于工程师的开发方法学外,现在很多公司甚至缺少一个有效的组织方法学:一个不是什么工作都要你亲自来管的情况下依然能确保公司高效运转的系统或流程。 在 Yammer 的时候,我们做的非常正确的一件事是:持续迭代和完善开发方法。随着团队规模的扩大,团队的开发效率反而降低了,这迫使大家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团队在黑客马拉松上开发产品的速度为何比平日里开发快那么多?” 大家开始意识到,因为我们平时同时在开发的东西太多,而在开发过程中的沟通效率却又非常低效。大多数时间里,人们需要同时兼顾多个项目。 后来我们制定了一个规则:在一个新项目所需的全部人员没有齐备并可以完全投入到这个项目里之前,我们是不会启动这个项目的。一旦人员齐备,我们会赋予这个新组建的项目团队绝对的自主权和决策权,不需要外部授权审批就能独自把项目做好。一般情况下,一个项目 2-10 周能完成。一个项目完成后,团队就会解散,大家再各自进入其它项目。通过这种方法,公司创始人就不需要凡事亲力亲为。例如,践行上面的规定后,我就不需要亲自过问开发架构或编码规范,他们自己完全可以高效完成。 作为领导者,你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不再依靠你、甚至不需要你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 节奏的力量:如何让公司发展富有节奏 如何才能建立这样一个体系:在不需要你监督的情况下,公司各项重大的事务依然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对于这个问题,Pisoni 给出的首要建议是:战斗节奏。 在公司的日常运营中,领导者要做很多工作,也要做很多决策。然而在大部分情况下,所做的工作都是没有任何目的计划性的。对于何时做决策、何时转变战略、何时重新评估,这些都没有任何节奏,也没有充足的理由。所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有条不紊、有节奏地进行,你将会节省很多时间,工作效率也会提高很多。节奏有利于加速执行,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会议和监督检查。有几个地方,如果能够做好的话,是有助于快速推动公司发展的,但这些地方也恰恰是很多公司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1. 角色和职责 大部分创业公司看惯了大公司的组织架构和行事作风,就轻而易举地得出这个结论:正是大公司严格的组织架构和各种头衔阻碍了公司的发展步伐。这有一定道理,那一套东西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司的发展。如果仅凭此就认为清除发展障碍的最佳解决方案就是去除组织架构、也撤了头衔的话,这就错了。这样做反而会更严重地阻碍公司的发展。如果没有清晰的职责定位,公司就会很容易陷入决策瘫痪和争执不休地状态。我自己从来没见过哪个公司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依然觉得自己不需要任何组织架构的。 然而,就算没有严格的组织架构和头衔也是可以确保岗位职责定位清晰的,方法就是定位不再依附于头衔或组织架构的清晰的角色与职责。这些角色应该是临时且灵活性的。要想知道公司究竟需要哪些角色,可以通过回想公司过去和想象未来必须要做哪些决策来确定。看公司里哪些问题最常出现,尤其是那些因为找不到责任人而总是需要你和公司其他领导亲自去决策的问题。下面是有关职责定位的两个核心要点: 创建一个定义角色和职责的公开文档,确保公司所有人都能看到。每个角色清单需要包含的信息:角色的重要考核指标,谁担任这个角色,这个角色的职责是什么,这个角色的任期是多久。 作为团队领导者,一定不要随意干预被赋予相应角色的员工,给予他们绝对的控制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做到这些后,同时还要明确所有角色都不是永久的。它只是一个角色,不是一个头衔,也不是固定职位。在 Yammer 的时候,我是公司的 CTO,当时公司还有一个技术副总裁和几位技术主管。当时技术新人的岗位培训和管理这个工作在现有的组织架构和头衔内是没人直接负责的,属于管理漏洞。每当出现这类问题,最后都会推给我。当时我还为自己能快速决策、推动工作而自我感觉良好,但我没意识到,正是这些东西阻碍了我们快速发展的步伐。之所以会出现有的工作没人负责的问题,正是由于角色和职责不清才导致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希望自己当时就能做到让公司的每项重要工作都有明确的负责人来负责,同时还能每个月重新评估一次。 Pisoni 建议每个月进行一次角色和职责的评估检查,内容如下: 充当相应角色的所有人都要快速回顾他们在这一角色上所开展的工作。 让大家针对是否需要增加或撤除某些角色提出意见建议,或是对现有角色的职责进行调整或加入新的职责。在某些情况下,有些任务可能以后就不会再出现了,这种情况下就不再需要负责这个任务的角色存在了,需要让他们担任其他角色。 大家提的建议是否采纳,需要通过综合决策(Intergrative Decision Making)流程来决定。让一群人共同决定是否采纳大家的建议,而不是老大说了算。在综合决策流程下,每个人都可以提建议。提了建议之后,会有一轮针对所提建议的问答环节,问答之后,提议者可以对自己的提议进行调整,接着会有最后一轮的答疑环节。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出现不管什么建议都采纳的情况。   2. 监控进展 我个人是非常讨厌那种所谓的例会和例行状态报告。既然这样,在公司各项业务快速变化的过程中,如果才能保证所有人都知悉公司业务的各项情况并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呢? 作为公司领导者,这时你同样不能走极端。你不需要文山会海,但也不能彻底拜托会议。我后来拜访了 Stanley McChrystal 将军,他曾是美国驻伊拉克和阿富汗军队的最高指挥官。通过这次拜访,让我对会议有了新的认识。 McChrystal 将军在战场所面临的问题可比你们现在处理的任何问题都要大得多: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数万军队都需要通过他的调度指挥来确保会战场环境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做到齐心协力作战。为此,他创建了这样一个流程:每天都花 90 分钟时间,他所指挥的所有军队都要从世界各地连线进入战场紧急状况通报会议,每个军队小组都有 90 秒的发言时间,说他们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计划开展的工作以及存在的潜在风险和障碍。所有小组发完言后,会有几分钟的时间用来快速答疑。 我建议创业公司的领导每周可以开一次类似的会议。这个会议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或是确定谁该做哪些工作。因为一堆人想通过利用有限的会议时间解决问题基本是不现实的。McChrystal 意识到,他每天开 90 分钟的会的真正价值存在于会中和会后的交流沟通中。即使每天开会,要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还是非常有挑战的。会中,大家都在一个频道上。会后,大家可以相互确认所得知信息的准确性,有问题可以交流。他建议,这类会议可邀请全体员工参加,让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部门会议。 McChrystal 自己也意识到,他在这类会议中的作用并非是自己亲自解决大家的问题,而是为了让大家有机会能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最佳人选。他当然也不认为自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或是做好每一个重大决策。他通常将重要的交流沟通放在会后进行。他也鼓励其他人也这么做。 要确保公司里的每个人对公司的各项进展都有实时、清晰的了解,这样他们就知道应该何时加入各个项目并发挥自己的特长。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大家只有对事情了如指掌,各个部门才能更高效地开展工作,而不用什么事都等着高层指示。 3. 学会回顾 通常情况下,创业公司领导者同时只能兼顾很少的几个目标,其中之一就是避免重蹈覆辙。然而,要想确保大家不犯同样的错误,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凡事都要亲自过问。这样显然行不通。那该怎么办呢?答案就是要定期回顾。不要每个团队各自回顾,最好能全公司一起回顾总结。任何一个团队,只要在过去一个月完成了一个项目或解决了一个问题,都可以在回顾会议上发言。如果你经常这样做的话,大家发言的内容就可以很笼统,不用什么事都介绍地那么详细。每个项目 5-10 分钟就能说完。 要想将回顾总结做得有效果,不要仅仅回顾过去做了什么工作,还要搞清楚工作是否起到了效果。如果有效果,思考能否做得更好?除此之外,还要弄清现有的工作流程里,哪些有效果、哪些没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使用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回顾时,你肯定想看看相关项目的关键指标,这些指标都应该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例如,好的指标可能是用户留存率。以结果为导向的指标是那些用户真正关心的东西。 最后,思考今后开展工作将会有哪些改变。要思考这几个问题:我们接下来应该做哪些我们之前没做的事情?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里面,哪些应该停止?我们应该继续做哪些事情? 4. 制定计划和工作的优先级 很多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只看眼前、不看长远,不知何时该改变方向或是转变工作的优先级。其中最糟糕的情况是,每次你只和为数不多的几个公司领导关起门来,靠拍屁股做决策,去确定新项目和工作重点,不和大伙沟通。这时公司里的员工会很崩溃,会有种被忽视的感觉。这样他们就无法以同样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你每这样做一次,大家对公司愿景和长期成功的信心就会减少一点。这一点要非常注意。 Pisoni 建议,每个季度至少开一次有关制定公司计划和工作优先级的全天会议。这样的会议有回顾的部分,更多的是未来的计划。我们从上个季度的工作中学到了什么?它们将如何影响我们未来的策略?然后确定整个公司的工作优先级,如这个季度的重点目标是用户增长,那么公司每个人都要朝着这一个目标努力。最后,根据你新确定的工作优先级,决定哪些工作可以停止不做。 其实要让大家停止手头正在做的项目工作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已经为此做了很多努力,现在你让他们放弃,大家可能会不舒服甚至不服气,如果你给出的理由不充分的话更会如此。这可能会造成公司内部关系的紧张。 5. 学会缓和公司内部紧张的关系氛围 不管你自己有多出色能干,也不管你的团队如何紧密团结,公司内部总会出现难处理的紧张关系氛围,对此你一定要加以重视。 两周前,Pisoni 和一个小创业公司的创始人聊了聊,对方这样说:“你知道吗,最近我们公司的整个销售部门都非常沮丧,因为他们想让研发部门开发一个能帮助销售更快达成交易的功能。但技术部门当时的工作重点是开发促进用户增长的功能,所以没能满足销售部门的要求。这件事使得整个公司的氛围都相当紧张。” 听了对方的诉苦,Pisoni 真希望他能明白自己在 Yammer 时学到的非常重要的一课:光靠找人谈话说服是缓和不了关系的。遇到刚刚那种情况时,你不能直接去销售部说:“不是这样的,事情和你想的不一样...产品和技术团队是非常尊重你们的,只是因为他们现在时间比较紧张,但是事情会好的。” 你这样去说服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那么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呢? 作为领导,你是无法通过找他们谈话就能缓解紧张的关系氛围,你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将这种紧张关系公开化。开个会议,让大家列出目前最使公司内部关系紧张的问题。只需要将这些问题在会上提出来就行,让大家都承认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任何人都不要想着去说服任何人。 这其中的奥妙在于你不必自己解决在会上提出的所有问题,你可以和大家说:“我们现在必须要专注,我们不能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我们挑出三个最紧迫的问题优先解决。” 通过这种方式,你不用什么问题都自己解决,你给大家指明一个方向,让大家自行解决那些最重要的问题。其它不那么紧急的问题可以放在下次会议上解决。通过这种方式,你甚至不用排列优先级,很多问题就会自行得到解决。 想要做到这样并非易事,但确实能让公司发生巨大变化的有效方法。大家都很抵抗变化,这是事实。大家通常不愿意尝试不熟悉的或让人不舒服的事情。作为领导者,你不应该尝试自己解决公司里的所有问题,但你需要做好授权等工作,打造一个能解决问题的公司和团队。不会带团队,你只能干到死。 作为领导者,你不能遇到什么问题都想要自己快速做出决策。这样做只会慢慢积累你的决策债务。你要做的是去打造一个能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团队。 本文编译自:firstround.com   The Keys to Scaling Yourself as a Technology Leader In just four years, Adam Pisoni helped grow Yammer from a team of five with an idea to a company of 500 worth a billion dollars. Today, he’s back to square one, working on a brand new company with just a handful of people — and one question dominates his mind: “What do I want to do differently this time?” “Everyone sets out to build a great company where great employees all gets along, work hard and profit,” he says. “In reality, more commonly you’ll find yourself not trusting the people you work with and running around like madman trying to keep track of what everyone’s doing. You’ll end up slowing everyone down trying to make sure everyone is making the right decisions. You’ll feel like if you don’t have the pedal to the metal the whole time, the whole thing will collapse.” How Design Thinking Transformed Airbnb from a Failing Startup to a Billion Dollar Business At the heart of this problem is a widespread misconception of what it means to be a company leader. If you’re a founder, you’re probably laser-focused on building a great product. But earlier than you might imagine, you need to shift your thinking away from building a great product to building the company that builds the great product. It’s a subtle but powerful distinction. If you’re still required to answer every question, you’re never going to scale, Pisoni says. He took the stage at First Round’s recent CEO Summit to talk about this disconnect in thinking that plagues too many founders and leaders, whether you’re at the head of a team or a company. He also shared the tactics that have worked for him to get out of the weeds and make the biggest impact possible with his time. These are lessons he plans to apply at his new company, Always Be Learning. Conway’s Law and Finding Your Way Out of the Weeds “All those times when I was making sure every little thing was working I was missing a whole universe of other things that I should have been thinking about. I didn’t even know they were there and I waited too long to find out,” Pisoni says. “Instead, I was running around trying to do too much myself when we already had dozens of employees. I was in most meetings. I was constantly being asked questions and providing solutions. But not in a good way.” Here's the real danger: As a leader, you'll probably feel great about how busy you are. It feels like you're adding so much value, when it's just a sign that shit is rolling up hill to you too quickly. He had no time to stop and think. But when one of his engineers brought upConway’s Law, he froze and decided it was time for some introspection. Basically, Conway’s Law says this: Companies create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at are a reflection of themselves, the way they’re organized, communicate and work. Most often products and services get structured to mirror the way the companies producing them are structured. At Yammer, Pisoni initially oversaw a small squad of engineers to build the original product. They all worked on the codebase, but as they hired more and more people that same original codebase became increasingly unmanageable and monolithic — just like the team. It was only when they started to break the engineering force into smaller teams that they were able to intelligently break up the codebase into smaller services. “The way in which we organized changed the shape of our technology,” he says. When he was a web developer in the 90s, there was hardly any emphasis on process. Engineers would simply edit live files on web servers. There were no tests. No version control. “That would be absolute insanity today. Now we know that the only way to have a large group of engineers work together is to have a development methodology. But still too few companies lack an organizational methodology — a system or process, outside of engineering, that helps your company operate effectively without requiring you manually managing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Hyper-Growth Done Right - Lessons From the Man Who Scaled Engineering at Dropbox and Facebook One area where Yammer got it right was continually iterating on itsdevelopment methodology. The team slowed down as it grew, prompting them to question: “Why can a hack day team build something so much faster than we build on a day-to-day basis?” They realized they were working on too much at once and the communication about what they were building was slow and inefficient. People were stretched thin across multiple projects too much of the time. “We ended up creating a rule where we wouldn’t even start a project until everyone who was needed could be dedicated,” says Pisoni. “Then we’d put them together in a small, autonomous team that didn’t require any permissions or dependencies to get things done. They’d work on a project for no more than 2-10 weeks, then that team would blow up and everyone would go work on other projects. That went a long way toward obsoleting the need for leadership to manage everything. For example, this system meant I didn’t have to dictate architecture or coding conventions because by having people rotating through the codebases so quickly, we ended up with emergent consistency. As a leader, your goal should always be to build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that don't depend on you and ideally don't need you. The Power of Cadences — and How To Bring Them To Your Company So how do you build a system that allows big, important things to happen on their own without your managerial oversight? Pisoni’s number one piece of advice: Battle rhythms. In the course of running your business, leaders have a bunch of work to do and decisions to make. But mostly, it happens randomly and in a reactionary way. There’s no rhyme or reason to when things get decided, when to shift strategy, when to reevaluate. You have no idea how much time and efficiency you could save by creating regular cadences around these actions. Cadences create alignment and transparency. It accelerates execution and — even though it sounds like additional process — actually ends up slashing the number of meetings and checkins needed. There are a few areas where the most momentum can be gained, and — incidentally — where the vast majority of startups run into trouble. The Brain Hacks Top Founders Use to Get the Job Done 1. Roles & Responsibilities “Most startups look at big companies and conclude that their rigid org charts and titles slows them down. And they’re right. That does slow them down,” says Pisoni. “The mistake comes where you think the best alternative is to have no structure, no titles, no clear accountabilities. This actually slows you down more! Without clearly defined accountabilities it’s easy for companies to become paralyzed by decision debt and arguments. I’ve never seen a company that scales to any size without realizing they need structure of some kind.” You don’t need rigid titles and org charts to have clear accountability however. There’s actually something in between: Defining clear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that aren’t tied to titles or the org chart. These roles should be temporary and flexible. As an exercise to come up with these roles, think through the decisions that have to get made now and in the future. Ask what are the questions that keep bubbling up — especially the questions that you and your leaders are always answering because it’s not clear who should decide? One of the best resources on this is the Citizen Code: Self Organizing Constitution. It contains a lot of good information, but the core ideas are these: Create a public document that anyone at the company can read which defines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For each role list: important metrics for that role, which person(s) hold it, how long the term for that role should be, and what areas of accountability that role owns. As a leader, commit to never undermining the people who are assigned accountabilities. You have to give them full control. Remember, if you make a mistake, it’s easy to change.   Once you’ve done this, make it clear that the roles you’ve just assigned aren’t permanent. It’s a role, not a title. It’s not an org position. “At Yammer, I was CTO. I had a VP of engineering and directors of engineering,” says Pisoni. “A question would come up such as, ‘Who owns onboarding of new engineers?’ Onboarding was an example of something that fell between the cracks of our org chart and titles. Whenever there was an issue that someone’s title didn’t directly correspond to, it would end up falling up to me. I’d feel great about being able to make quick decisions and move things along, but I didn’t realize how much those types of things slowed us down. If it had to go all the way up to me, it was because the lack of clear responsibility was creating problems.” In retrospect, he wishes he would have defined roles tied to the major issues facing the business at the time and then committed to reassessing them every month. Every month, Pisoni recommends having a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check-in with the following format: People currently holding roles should give a quick retrospective on how they did in their role. Next, allow people to propose changes such as adding or removing roles which are no longer needed. Or suggesting new or modified accountabilities for existing roles. In some cases, the issue might not even exist anymore, in which case that role can be retired as the person moves on to new challenges. To decide which proposals to accept recommends a process called Integrative Decision Making. IDM allows a large group of people to deal with incremental changes and proposals without relying on rank to be the final judge. With IDM, anyone can make a proposal. Once a proposal is raised, there is a round of clarifying questions, a round of reactions, a chance for the proposer to make amendments, and finally a round of objections. The key is that the only valid objection is that the proposed change will cause material harm the business before it can be corrected. The idea of this process is to create a bias towards trying ideas wherever they come from. This works because even if it’s wrong, you can try something different in a month. Adam Pisoni on stage at First Round CEO Summit. 2. Monitoring Progress “I absolutely hate status meetings. Worse than status meetings are status reports that roll up,” says Pisoni. “But then how do you keep everyone informed and aligned when thing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Again, you don’t have to go to extremes as a leader. You don’t need tons of meetings and you shouldn’t get rid of all of them either. Pisoni saw how this might work firsthand while visiting General Stanley McChrystal, who formerly oversaw all American troops in Iraq and Afghanistan. “He had this problem that is significantly worse than anything you’re dealing with —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who needed to be precisely aligned in an environment that literally changed daily,” he says. “He ended up creating a process where every single day for 90 minutes, thousands of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would dial in to a rapid-fire update meeting. Each group had 90 seconds to say what they did, what they’re doing next and what the risks or blockers are. Then there’d be a couple minutes for quick, clarifying questions.” Pisoni recommends startup leaders do something very similar weekly. The goal of this meeting is not to solve problems or to figure out who should be doing what. It didn’t make any sense to try to solve problems with that many people in a limited amount of time. General McChrystal realized that all the real value would take place in the conversations during and after the daily call. The real challenge was giving everyone the information they needed to even have these conversations at a regular cadence. During the meeting, people can be chatting in a backchannel chat. After the meeting people will reach out to each other to confirm what they heard and ask further questions. He recommends the whole company be invited to listen in or participate, making it a truly cross-functional meeting. McChrystal himself realized that his job in these meetings wasn’t to solve people’s problems. Rather, it was to model the behavior of finding the best person to solve any given issue. He never claimed to have all the answers or to be able to make every big decision. He would take his important conversations offline and encourage others to do the same. It’s vital that everyone in your organization has an accurate and constant sense of the progress you’re making so that they know when they can and should jump in to help, or when their expertise might come into play. Putting a stake in the ground and saying, ‘This is where we’re at,’ lets many distributed pockets of authority work smart without relying too much on central authority figures. 3. Retrospectives On a good day, a startup leader can only hold a few vital goals in their head. One of them should always be to stop repeating mistakes. Unfortunately, the most reliable way to do this is to get involved in everything to make sure people stop making the same errors. This doesn’t scale. So, what can you do instead? Hold regular retrospectives. Instead of teams holding their own private retrospectives, he recommends having a company wide retrospective meeting where any teams that finished a project or managed a problem over the past month can present. If you do them frequently, they don’t have to be as detailed. Done well, each project can be limited to 5-10 minutes. It’s the practice of it that has the impact. Another quality of successful retrospectives: Focusing them around hypotheses. Don’t just use the time to look back at what you did. Really get into the nitty gritty of whether it worked or not. And even if it did work, could it have been better? “Always distill what hypothesis you were trying to test. 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at hypothesis?” he says. “Beyond that, what worked about the process you used? What didn’t work?” Using metrics during these sessions is important. If you hold retrospectives, you want to look at key metrics for the projects in question — and they should be outcome based, not output based. For example, a good metric might be customer retention. A bad metric would be number of powerpoint decks created. That’s not an outcome-based metric. Outcome-based metrics are the ones that matter to your customers. Finally, consider what you would do differently next time. “The way I like to ask this question is, ‘What weren’t we doing that we should start doing next time?” Pisoni says. “What were we doing that we should stop doing? What should we continue doing?” Those are the few, salient ideas you want to capture from everything you do. 4. Planning and Prioritization Many startup founders are so embroiled in the present moment that they don’t look ahead to shifting course or switching up priorities. But it’s inevitable. The worst thing you can do is lock yourself in a room with a few other leaders at your company and emerge with a whole new set of projects and priorities. People will freak out and feel left out. They won’t take on accountability with the same enthusiasm. And every time you do this, they’ll be slightly less bought into your vision and long-term success than they were before. Part of the reason the organizational methodology of battle rhythms works is that it gives you enough evenly-spaced check ins and forced communications that you won’t fall into this trap. But you still need to be mindful of it. Pisoni recommends having an all day, or even multi-day planning and prioritization meeting at least once a quarter. This meeting is part uber-retrospective and part planning and prioritization. What did we learn last quarter? How should that influence our strategy moving forward? Then, global priorities should be set across the whole company. Everyone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same high level goals. Maybe it’s growth this quarter or revenue. Finally, based on your new priorities, decide what you’re going to STOP doing. It’s surprisingly difficult to tell people to stop doing something. Here they were just super invested in their work on a task, and now you’re telling them to desist. People don’t let go easily, especially when there’s insufficient explanation or gratitude. They want to make an impact. This is just one way that change will create tensions within your org. 5. Managing Tension No matter how good you are and how tightly aligned your team is, there's going to be tough, ongoing tension within your company, and you can't ignore it. Two weeks ago, Pisoni met with the founder of a small tech company that said, “You know, our sales department is frustrated because they want engineering to build features that help them close deals. But engineering are prioritizing growth features instead — so they’re just working on stuff for the top of the funnel like virality. This is a tremendous tension within the company.” If he’s learned one thing from his experience at Yammer, it’s that you can’t talk people out of tension. Trying to do that is a huge mistake almost every time. You can’t go to sales and say, “No no no, it’s not what you think... product and engineering respects you, they just don’t have the time now, but it will be fine.” That’s only going to make things worse. So what should you do? “There this process that I recommend, where instead of digging in and trying to resolve tensions as a leader, your only goal should be to make tensions public,” he says. “You’re just going to say, We’re going to have a regular meeting at a regular interval where we’ll outline what the big tensions are.’” Maybe you decide to integrate this into one of your other standing meetings — like a status or planning meeting. It’s as simple as listing them out. You just want everyone to acknowledge that they are happening. No one should try to talk anyone out of any tension they express. “The beauty of this is that you don’t have to fix all of the problems that come up at this meeting,” says Pisoni. “Now you have the permission to say, ‘Look, we have to focus. We can’t deal with all of this at once, so let’s pick three tensions we’re going to work on.’ Suddenly, you as the leader aren’t responsible for all the tensions all the time. You gave people the direction and momentum to deal with the top issues on their own, and you can say that the rest will be handled when they come up in future meetings. In most cases, tensions will resolve before you ever have to prioritize them.” Implementing this advice isn’t going to be easy, but it is the fastest way to make big change at your company. It’s an immutable truth that humans are resistant to change. They don’t like trying things that are unfamiliar or uncomfortable. As a leader, you shouldn’t be handling all the problems at your company, but you do need to be able to weather this storm as you distribute decision-making and scale your capacity. That’s in fact most of the challenge to running a quickly growing company. You need to increase your capacity faster than you increase headcount with the lightest weight structure possible. As a leader, you can't make decisions as fast as you're faced with them. You'll just accrue decision debt and think it's your job to get out of it by making decisions faster and faster. Instead, make it your job to build structure so decision debt doesn't accrue in the first place. “You’re ahead of the game if you recognize that solving the problems you have today are going to create new problems tomorrow. You’ll find solutions to those problems and the cycle will go on and on ad nauseum until you die,” says Pisoni. “That might sound depressing, but once you get used to it, it actually takes tremendous weight off your shoulder. You realize it’s fine. That’s how life is. It’s not that you’re constantly failing. You’re constantly reframing and moving forward.”
    观点
    2016年01月08日
  • 观点
    一个好的CEO应该是“编辑”,而不是“作家”,否则招聘工作一定出现了问题 本文作者:Mitchell Harper是PeopleSpark公司的创始人兼CEO。   如何带领一家5个人的公司成长为一家500人的公司?   我们的一个投资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你搭建好了高管团队之后,你会拥有很多的时间,而且你自己都不知道要用这些时间去做什么。”2012年的时候,我们的公司Bigcommerce获得了2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在听到投资人这么说的时候,我和艾迪(Eddie)都想:“哈哈,怎么可能!我们肯定会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工作上面,这一点永远都不会变。”   那个时候,我们所谓的“管理团队”只有我,艾迪和罗勃(Rob)三个人,他们两个分别是公司当前的CFO和COO。我们三个人虽然组成了完美的组合,但是毕竟我们只有三个人。   在2012-2014年间,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为Bigcommerce打造了一个优秀的领导团队。首先,我们做的就是确定公司所真正需要的职位——也就是那些能够帮助我们持续获得增长的角色。   工程工作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然后是产品、销售、支持、营销、业务开发、沟通,以及我们最近才确定下来的企业开发职位。   为了搭建我们的网络,我们与一些优秀的管理人员研究机构进行了合作。初次之外,我们还对PR工作进行了优化,构建了公司的企业文化,我们赢得了许多企业文化和企业环境方面的奖项,让我们成为了当前拥有最佳工作环境的企业之一。   我们所获得的这些成就,毫无疑问助力了我们的人才招聘工作。就在几年前,我们还是一家只有12个人的公司,那时候我们的办公地点还在澳大利亚悉尼的一个小办公室里。而之后,我们成功的在旧金山建立了办公室,如果2014年的时候你也在旧金山工作或者生活,你一定见过我们当时的#GetPoached广告。   虽然这个过程很艰难,但是效果却非常出色。   从2012年到2014年,我们搭建了优秀的领导团队,找来了非常出色的人才,这些人才来自谷歌、Salesforce、Paypal和Twitter等大型科技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事实上,在作出一些重大决定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感到非常高兴。   我还记得杰克· 多西(Jack Dorsey)曾经说过,一个好的CEO应该是“编辑”,而不是“作家”。如果在招聘之后,你所做的工作依然是“写作”多于“编辑”,那么很可能这是一次错误的招聘。   作为一名企业高管,你的工作是编辑,而不是写作。偶尔进行一次写作没问题,但是如果你总是在写作,那么团队中很可能出现了根本上的问题。每做一项工作之前,你都应该问问自己是在写作还是在编辑,你应该更多的让自己处在编辑模式当中。   简单来说: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做原本属于管理团队在做的事情,那么你的招聘工作就出现了问题。他们应该将自己的决定和策略分享给你,而不是让你为他们去制定决策和策略。   随着我不断的将工作放权给我们的管理团队,我也在不断的认识到多西这句话的准确性。有趣的是,我们投资人此前说的那句话,原来是正确的。公司在发展,你在不断的进行招聘,招来的有许多都是比你自己更聪明的人,期初你会感到害怕,但是最后你会发现自己获得了解脱。你会发现自己的视角变了,从被工作包围,变成了在工作之上,用宏观的视角看待公司的发展。这意味着你会获得更多的时间,你用这些时间来制定公司的大战略,而不再需要关心那些琐碎的小事。   虽然你依然会很忙,但是却变成了一种与以前完全不一样的忙法。   去年初,我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离开Bigcommerce,开始另一次创业之旅。这一次,我搭建了一个新的员工表现管理平台PeopleSpark。这一次,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来总结过去6年的经验,而我也终于了解了那个投资人为什么会说我会拥有大量的时间。   在企业成立的头几年里,好的CEO会努力工作,被工作所包围。就是这样,因为那个时候你会一人兼多职。第一天你要处理客户的帮助请求,第二天你要扮演HR来面试员工。在PeopleSpark刚刚成立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就是这样,我又一次回到了这个角色。但是这样的工作也很令人兴奋,几乎每个小时我就要变换一次身份,原来当一个小公司的CEO,和当一个500人公司的CEO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小公司会变得越来越成熟,这时你的第一要务就会出现改变,你要给自己身边安排下优秀的领导团队,这些人能帮你完成当前的工作,而且他们做的比你自己还要好。   你要学会信任你的团队,欣赏他们的工作,将权利移交给他们。之后你会这样想:“这是我们打造的最好的团队!”你开始越来越多的放权,越来越少的提出质疑,然后开始宏观的看待工作。   于是,你会发现自己时间越来越多。工作不再把你包围,而是你站在所有工作之上。这就是CEO的角色。
    观点
    2016年01月07日
  • 观点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趋势与绩效变革 本文来自作者投稿,作者:刘石锁(原国内某大型家居事业集团(华耐家居)集团招聘经理及HRBP,现从事人力资源和心理学研究。)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如对HRTech方面有自己的见解、作品以及资讯,也欢迎大家投稿至yudan@hrtechchina.com   最近左眼一直不是很舒服,好些日子没有写东西了,今天想着怎么也要写一点了。今天的内容是我在一次讲课的时候的分享内容的整合以及由此带来的绩效管理理念的变革,一共是两个大的部分。   其实这一模式我虽然说它是趋势,但是并不是目前没有的东西,在一些比较成熟的公司已经有了实践,并且在不断扩散推广中,包括我之前供职的公司也在摸索这一模式。揭开谜题,这一模式就是SSC/SDC-HRBP-COE模式,我们翻译过来就是“服务与数据共享中心-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专家中心”模式,我们先简单说说这一模式。   首先,我们先来仔细说说这个SSC/SDC-HRBP-COE。 SSC,全称是Shared service center,共享服务中心的缩写,意思是服务和数据中心,那么它是干什么的呢,简而言之两个方面,一个是人力资源基础服务,一个是数据处理和共享(所以在腾讯也把它叫做SDC,Shared delivery center),里面的内容包括了基础招聘服务,保险业务,薪酬业务,劳动关系业务等等,还包括了各种数据的存储、分析、发布和共享,这就是SSC。它的作用就是把人力资源更加标准化,体验更加优化,最主要的是服务于最基层的员工以及为其它部门提供服务支持。在一些公司里面,这也是可以进行外包处理的部分,相对而言这部分的投入产出比要相对小一些。   HRBP或者简称为BP,就是Human Resource Business Partner,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干什么的呢,简而言之就是客户经理,为谁提供服务的呢,为事业部(BG)或者是业务部门提供服务的。客户经理有两个主要的特征,第一个是你要了解你的客户,最起码知道客户是干啥的,所以BP一定要了解所服务事业部的业务,甚至是熟知能干的程度,否则客户怎么相信你呢;第二个是你要给你的客户解决问题,用专业甚至是不专业的方法解决客户提出的有关人力资源的问题,否则,人家事业部要你干什么呢?   COE,是Center of experts/expertise,啥意思呢?专家和知识中心。干啥的呢?研究企业战略在人力资源体系如何落地,怎么制定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怎么处理HRBP提出的协助请求(BP要把一些共性专业的问题交给COE来处理)等等有关的需要高技术含量的东西,这就是专家和知识中心要干的东西,三个字就是高大上。   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其实这三个部门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首先SSC要求的是啥呢,准确和规范的服务,要笑脸服务,给客户(员工)很好的服务体验,强调的是执行力;那么BP呢,主要服务于事业部的需求,是解决问题的,要的是为客户着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OE呢,是专家,是权威,要把战略转化为可执行的具体政策和制度,要的是专业性。   这就是我们讲的SSC/SDC-HRBP-COE模式,基础知识就是这些,我们下面来看看它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有什么不同(我们暂且称其为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因为目前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还没有完全覆盖以及普及)。   我们传统的人力资源讲什么呢,讲的是六大模块(也有什么五大七大的,不管什么五六七吧),什么规划,招聘,绩效等等吧,它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是建立在工作分工基础上的,就是哥几个分分工啊,老大你干啥,老二你干啥,建立于工业化或者是社会大生产的历史基础上。但是现在企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的是协作和效率,原有的模式已经对企业发展变成了阻碍,所以新的模式就应运而生。   我们来看一下,一共有这么几点,第一,新的模式更加贴近于现实需求,比传统模式更容易被接受,现有的企业管理过程中,贴近现实的会更加有生命力。第二,运行过程更加直接,流程节点更短,更加有效率。原来是什么分公司到省公司,还有分公司到事业部,再到人力资源部,再不断流转,到处都生气,到处都不满。。而这一模式简化了过程,服务体验更加直接和快捷,基层对基层处理,事业部的问题内部直接解决,顺畅了很多,效率提升了,而管理的意义在于什么呢,我在很多地方都在讲,管理的最大意义在于提升效率!第三,人力资源工作更加细化了,有人说原来就那么几个板块都拆了怎么还细化了呢。板块确实是拆了少了,但是流程更加细化了,服务对象更加细化了,工作面向的问题细化了,这不是细化了吗,何况具体工作内容也没有丢啊,模块之间的联系和协作也增强了,不用这个事情你也搞我也参与的。第四,对战略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我想这个问题对于一个企业掌舵者来说更加明显。不在冗述。   我们基本上就把这个模式的基础问题说清楚了,关于这个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如何操作以及流程设计的问题,我们有时间再详细介绍,或者与我私下沟通。   下面我们说说绩效管理理念变革的问题。   绩效管理对于一个组织的影响是巨大的,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绩效管理导向作用对于管理实践意义很重要的,比如我们是采用的结果导向的绩效模式还是采用过程管理的绩效模式,我们看到的企业管理风格和员工行为模式都是完全不同的。今天,我把绩效管理理念分为两个类别,以人为中心的和以事(任务)为中心的,有人就说了,所有的绩效不都是和人以及事(任务)有关的吗。我觉得不是,绩效管理方法里面有以关注人的绩效管理方法,通过对人的考核和绩效督导去完成事情,有的是以事(任务)的考核来引领人去完成的,所以侧重点有点不同。   比如说KPI就是以人为导向的,他把某个人身上的指标进行细化,不管是怎么细化,那么都是以这个人为基础点出发的,最终的考核点也是到人的行为结果上。那么BSC就不一样了,BSC把战略进行细化,通过不同的指标去设定绩效,最终是某个事情(任务)的目标绩效,最后考核点是在某个事情是否达到绩效的,而带动相关的人去完成这一绩效。   我们简单看看有哪些是以人为中心的呢,除了上面提到的KPI之外,还有包括360度、关键事件法、行为描述法、等级评估法、强制分布法等,这些均属于以人为中心的绩效管理方法。以任务为中心的,除了我们上面说到的BSC以外,还包括了EVA(经济增加值)、MBO等等,这些都属于以任务为中心的绩效管理方法。以人为中心的绩效管理方法有什么优缺点呢,首先它容易操作,我们看看这些是不是都是比较容易操作的,对专业知识要求比较低的一些,这一类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一个是容易激化矛盾,一旦把人列为对象产生竞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比较多,我们看看政府和部分传统国企内部的腐败现象和人际关系复杂程度可以得知;第二个是容易偏离企业战略,导致评价不客观以及科学合理水平比较低。反之亦然,我们看以任务为中心的优缺点倒过来就可以。   那么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趋势下,我们应该尽量选择以任务为中心的绩效管理方法,这样会更加贴近于企业战略需求,对于组织效率的提升有着更加明显的作用。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中,新的工具和方法都是不断更替的,我们需要从时代的发展中获得更加适合我们的面向未来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同时也要不断积极探索,研究新的跨领域方法和工具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和借鉴意义。需要我们人力资源从业者更多的去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时代的前进不会等着你。愿一起努力。    
    观点
    2016年01月07日
  • 观点
    想象一家公司,不发薪水,但员工无数 《人类简史》这本书在第一节谈论认知革命时,提到了很多很有趣的说法。在剖析人类从动物成为上帝的过程中,书里写了很多通俗易懂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是人这种动物最终站在了地球食物链的顶端,而不是猫、狗或者豹子。 更有趣的地方在于,经过几万年的进化,这些深藏于原始人类骨子里的理论,在现代社会里似乎仍然发挥着作用。你会发现,现代社会里的很多现象,很多困扰不解的问题,其实在源头上都可以找到原因。 今天我想尝试用《人类简史》里的这些理论,讨论下现代企业和公司在组织架构上容易遇到困难和问题的原因,顺便提出一种关于互联网里 “没有薪水但员工无数的公司” 的构想。这篇文章的前戏略有点长,请耐心阅读。 “八卦理论” 几万年前,我们的祖辈,在阴暗湿冷的洞穴里,或许就已习得了足够支撑现代社会各个组织架构的技能。这项技能不是人们常说的 “制造工具”,而是 “语言”。 虽然有很多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但人类的语言是最为独特的,因为人类会使用语言来谈论虚拟的事物。 人类的语言不是唯一一种有声语言。青猴在遇到危险时会向同伴发出警告信号,比如狮子来了。但人类的语言除了表达狮子、树、河流这类实质性的信息,还可以用来谈论虚拟的事物,谈论群里其他人的关系、性格、特点、爱好等等——这种 “八卦” 的能力是其他动物语言所没有的。 正是因为人类语言具有 “八卦” 的能力,人比其他动物更擅长群居,更容易产生社会组织。想象一下,如果你要和部落里的几个人一起干一件事情,能不能互相八卦其他人的信息,甚至在一起说别人的坏话,往往决定了你们之间关系的亲密度,以及能否合作去完成这件事情。 有研究表明,这种八卦能力的有效范围在 150 人内。 也就是说,当任何一个组织,人数控制在 150 人以内,组织内部的成员是可以自治的。靠着能追溯到远古的八卦能力,人与人能够有效的交换信息,组织内部的信息流通是顺畅的,因此不太需要借助规范和机制做管理,组织同样能很好的运转起来。 一旦组织的成员人数超过 150 人,人与人无法完全 “八卦” 到组织内部的信息,存在信息不透明,每个成员对组织没有完整的认知,因此组织就是不稳定的结构。这时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规范和机制进行管理了。小到学校,大到国家,都遵循着这一原理。 150 人是一个阈值。在科技界的创业公司里,这一点表现得特别明显。创业公司通常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人员扩张的增长速度往往会超过很多创始人的预料。而在 150 人前,创始人通常只需要专注在 3 件事上:业务、融资以及如何再招进牛逼的人;在 150 人之后,创始人就需要开始思考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更好的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让团队向着同一个方向走。这时通常会制定各类规范制度 KPI 等等,借助外力进行管理。 这件事挺不容易的,因此很多创始人都会倾向于保持小团队的规模,甚至在公司变大后怀念最初的小团队作战模式。但可能很多人没想到的是,你的团队超过 150 人后还能不能自主运转,这一点早在几万年前就已经由人类祖先的八卦能力决定好了。 反过来想,这一点能给我们的启发是,当你的团队还控制在 150 人内时,创始人需要尽可能的保证团队里每个人信息流通,充分创造可以 “八卦” 的环境。比如,过多部门的设置可能在公司初创期就不会是个好主意;封闭性办公室的设计容易隔断各部门的交流空间,开放办公可能会是个更好的选择。 “讲故事理论” 从前面可以看出,八卦的影响力是很有限的,只能辐射 150 人的范围。所以在原始社会里,人类要组织更大的群体进行活动,仅仅靠八卦是不够的。智人能进行跨部落的大型的巨兽围捕活动,如果仅仅只靠小范围圈子里的 “熟人”,无法集合其他领地外的陌生人进行合作,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远古人类之所以能集结陌生人进行大规模的活动,除了八卦能力,还有另一种更厉害的技能,就是 “讲故事” 的能力。人类可以虚构出一个故事,并且让其他人相信这个故事。借助一个共同的故事,陌生人可以产生信任、进行合作,人类在陌生群体间也就有了无形的组织能力。 这项技能的力量,无疑要比八卦能力大得多。举个例子说明这一点。 借助讲故事的能力,人类产生了贸易活动。考古学家在智人的洞穴里发现了属于其他遥远地区的物品的痕迹,推测出智人之间很可能存在贸易活动。一群智人是老练的水手,他们渡过海岸,与当地的智人进行物品交换。而贸易双方要进行交易,需要借助第三方提供信任感。这个第三方就是智人虚构出的 “故事”,可能是双方共同相信的部落守护神、传说中的祖先或者动物图腾等等。 现代社会里的全球外贸交易,本质上是人们共同相信一个叫美元的故事。我们相信美元、联邦储蓄银行、企业商标这些虚拟实体。而在这样共同相信的基础上,双方产生信任感,进行交易活动。 除了宗教、美元,这来的 “故事” 还可以是国家、法律、有限公司、人权、价值观等等。但最关键的地方其实并不在于讲出一个故事,而在于让其他人愿意相信这个故事。 科技界有一些业内熟知的名字正好很擅长讲出让其他人相信的故事。 乔布斯拥有强大的气场,称为 “现实扭曲力场”(Reality Distortion Field)。他总能用口若悬河的表述扭曲事实以达到目标,这种视听混淆能力一定程度上也是讲故事并让其他人愿意相信的能力。 今天的苹果,或许是所有果粉的一个集体想象。在消费者为 iPhone 纳信仰税时,乔布斯可以说是最早讲出这个集体想象故事的人。这个故事可能是手机工业设计的美学、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等等。乔布斯让苹果团队相信这个故事,然后组织团队最终成功把这件事做了出来,再用商业的方式,让果粉和整个手机产业也逐渐相信这个故事。特斯拉创始人 Elon Musk 是另一个和乔布斯类似的人。 国内的科技圈也有这样的例子。罗永浩,同样是做手机的,同样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唯一不同的可能是在最终产品上,锤子手机还没有让这个关于偏执和设计的故事得到足够多的人的信服。但不可否认的是,罗永浩至少借这样一个故事,得到了国内一流的设计团队。 相比之下,如果你是一个初创公司的创始人,你有这种讲故事并让团队里的其他人相信的能力吗?这个故事可能是公司使命、公司文化或者产品的价值观。如果没有的话,你的团队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团结能干。因为你的故事没法产生一个粘性足够稳定的组织,让这个组织朝着一个统一明确又令人信服的方向用力前进。 互联网让人更容易相信故事 原始人类早早掌握的这种讲故事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似乎呈现出更大的力量。 这里的逻辑很容易理解:既然最关键的地方并不在于讲出一个故事,而在于让其他人愿意相信这个故事,那么,互联网时代人们显然是更容易去相信一个故事的。因为互联网本质上改变的是信息传播的方式。而更优质的传媒能力,更大的传播影响力,会让原本一个不容易让人相信的故事有获得更多信徒的可能性。 抛开乔布斯和罗永浩,互联网界有另外两款产品是绝佳的例子:维基百科和知乎。 我一直有种好玩的看法,维基百科对标的是几百年前皇宫里修历史条目这样的组织和部门。不同的是,皇上用中心化的权力集结一群固定的人来完成这样一项工作,而维基百科借助互联网,让人人都可以并且愿意参与到修订知识百科词条的工作中。 这种去中心化的众包力量当然比中心化组织生产的力量来得强得多。但问题也随之产生。你如何让成百上千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陌生人们,愿意共同来维护这样一个庞大的知识库? 答案是,讲出一个令所有人都愿意相信的故事,用这个故事建立协作的基础。维基百科讲的这个故事,是关于知识共享、为全人类提供自由的百科全书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最终吸引了成千上万有能力编辑词条的人们,共同参与到知识库的维护工作中。剩下的事情,无非是设计相应的产品特性,让人们协作时更顺手罢了。 相较于维基百科,知乎讲的故事更多的是关于知识的分享。尽管这故事最开始还是从 Quora 那抄来的,但发展至今,知乎已经成为了国内社区里信息价值和知识密度最高的一款产品。更有意思的是,知乎甚至像是一个新媒体。所有新闻热点都有可能在这个社区里得到丰富而全面的多角度解读。 最明显的一点,如今大部分科技媒体的文章在质量和速度上,都很难匹敌这样一个问答社区。对同一个事件,可能看完知乎上的一系列问答都清楚了,传统科技媒体生产的文章反倒没有了阅读的必要。而知乎之所以能拥有这种力量,是因为社区里生产内容的人员来自于成千上百的去中心化的个体,而且这些人往往是在某个领域里拥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大拿,不是普通的媒体记者可以相比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把知乎这款产品当做一家媒体公司来看,你会有这样一个惊人的发现:知乎是全中国拥有最多 “员工” 的一家媒体,同时这些 “员工” 的内容生产能力不逊于传统媒体机构里任何一位记者。并且,知乎不用组织员工生产内容,员工本身没有 KPI,都是自觉参与工作——最后,知乎还不用向这些员工支付任何的薪水! 也许,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集体想象 知乎这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远古时代里人类组织陌生人进行大规模活动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有了更明显的进步。互联网给这种能力实现了放大效果。 至于互联网为什么能有这种效果,很有可能是因为,改变信息传播方式的互联网拥有更优质的传媒能力和更大的传播影响力。而人类骨子里是通过 “共同构想一个故事,并让所有人相信这个故事” 的方式去达成组织陌生人进行大规模活动的目的的,互联网的传媒能力能为这个故事提供更好的传播效果,让更多的人成为故事的信徒。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也许,真正的原因是,互联网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类共同相信的一个故事? 我们相信互联网上的分享和互动,相信大 V、相信粉丝、相信点赞、相信转发、相信微信公众号……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互联网这样一个集体想象,也许会产生更多奇怪的反传统的 “公司组织”。人类群体之间的大规模协作活动,可能也会跟着产生越来越多新鲜而又力量十足的模式。 注:题图为电影《搏击俱乐部》。电影中,主人公极度痛恨工业时代人们被物质奴役的生活,最终依靠另一番人格,组织起了一个神秘的地下搏击组织,带领成千数百的人在城市中实行扰乱秩序的破坏行动。 来源:36氪,作者:Retric,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1852.html
    观点
    2016年01月06日
  • 观点
    年底了,创业公司该怎么设计员工福利? 编者按:本文来自创新工场 HR 团队。又到年底,公司都需要策划大大小小的年终福利。而今年过年特别 “冷”,资源更加宝贵,投资人的每一分钱都要负责的花,那么该如何在资源有限情况下巧妙的设计非现金福利激励机制,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激励效果呢? 这就好像《北京遇见西雅图》中的经典台词:我有的是包,我生日有包,圣诞节有包,情人节有包,三八节有包,我六一儿童节也有包,我 TM 只剩下包了……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做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最终潜力股提前大爆发,抱得美人归。 首先,我们先来共识一下,福利是员工的间接报酬,它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员工,不能和工资混为一谈。所以福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定要有着比同等价值的工资收入更大的激励价值才是,不然的话我们不如直接发工资。 说了那么多,创业公司究竟该如何设计福利?我们来看看以下的几个准则: 准则一 说要的不如想要的 有时候,你需要为个别表现出色的员工设计一项奖励,它不属于全员福利。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和保留重点员工。很多公司花了不少钱买奖品,员工不但不买好反而会说一句:还不如发钱呢。最后钱花了,激励效果却差强人意。如果你的团队有一枚设计师小萝莉。她在最近一个项目中表现非常出色,尽职尽责,天天加班加点,你决定对她进行奖励,那么你应该怎么设置这项福利?直接发现金?或者送她一张她的偶像某某小鲜肉演唱会的场地票。 如果让她选,她很有可能选择现金,因为员工会觉得现金的流动性大,他们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应该把人们想买却不舍得买或者不好意思买的东西送给他们做礼物更有激励性。 能亲眼见到自己偶像的机会不多,现在的年轻人除了物质需求外也非常在乎精神世界的满足,这项福利对她来说是想得到的、超出预期的、可以宣传炫耀的、也会留下美好的回忆。 准则二 好事一起享受不如分开享受 春节了,你为每名员工准备了一份大红包,并提前告知会在年底聚餐的时候发给大家,此时你的 HR 告诉你公司还有一些预算,可以给大家发个小奖品。那么在聚餐时你会一次性将红包和奖品都发给员工呢,还是间隔一段时间再告诉大家每人还有一份奖品? 小奖品相对于大红包,如果一起发给员工,那么小奖品价值很可能缩水,甚至被员工忽略掉。人们的注意力往往在最能刺激他们的事物上。在员工拿到红包一段时间后,随着红包的激励程度渐渐减少,再告知员工红包过后还有一个小奖品~这个意外的小福利不但可以对员工进行二次激励,也能一定程度上延长第一个红包使员工产生的幸福感。 同理,如果你有坏事要告知员工,不如一次性都说了…… 准则三 小奖不如不奖 在组织员工搞一些小活动的时候你有没有纠结过要怎么刺激大家的参与积极性?发大奖品没有预算,小奖品员工又看不上。其实完全不用纠结,心理学家们做过一项实验,某个地区发生了地震,许多人的生命危在旦夕,急需有人献血。有两种有关献血的方案:无偿献血和每人每献 200CC 血补助 10 元。结果表明无偿献血时反而吸引来更多的人。无偿献血时人们会把自己放在一个救死扶伤的高度,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如果献血可以得到 10 元补助,那么大家反而认为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交易,自己吃亏了。 所以不要总是认为只有物质可以刺激员工,而是要想办法让员工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性,让他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参与进来。如果觉得真的需要用什么来刺激一下员工,那么可以参考准则一,送给员工一份想买却不舍得买或者不好意思买的奖品吧。 准则四 好事有选择不如没选择 当一个公司准备奖励员工时,假设公司可以让员工去度假旅游,也可以送给他们每人一台 iphone6S,并且两者是等值的。员工的需求是不同的,老板无法让所有人满意。那么究竟应该给他们选择的权利好呢,还是不让他们选择好呢?显而易见的,好事有选择不如没选择。去旅游的人看到别人的 iphone6 会叹气,拿着 iphone6 刷朋友圈看到别人去旅游也会随之感慨。有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关注到自己没有得到的。我们在设计福利时的初心是好的,但是记住我们永远不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优秀的 HR 在设计福利时会咨询员工的意见,但是最终一定给全员一个统一的决策。 同理,坏事没选择不如有选择。如果一定要对方接受一件你知道他不太愿意接受的事情,那怎样才能把他的不高兴程度降低?这个时候,让他自己选择,从两件同样是不好的事情中选择一个,这会让 ta 的感觉好一点,因为 ta 会觉得到底是自己作出的选择。例如很多精明老婆对待懒惰丈夫的时候,会让他在扫地和洗碗之间做一个选择。 准则五 帮助员工爱自己爱家人 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我们都有父母,也或有爱人、有孩子。快节奏的创业生活使员工失去很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时间是最稀缺的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所以,奖励你的员工不如奖励他们更多的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吧!让员工陪同家人去体检、去休假、去享受和再一起的快乐时光…… 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关注员工的身体健康,能否也同时为他们的亲人提供体检福利?制作工服时能否也做出同款小号发给员工当亲子装或情侣装?奖励旅游,能否是 1+1(带家属)形式,哪怕让员工自己也承担一些费用,这样你所奖励的并不是一次单价几千元的旅程而是一份无价的回忆。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员工必会更无后顾之忧的在创业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36氪,作者:创新工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1854.html
    观点
    2016年01月05日
  • 观点
    【HR/招聘第三方】2015年12月动态(下期) HRTechChina编者注:此文作者为奶兄(来自公众号:小奶嘴),授权HRTechChina发表。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公众号,单位如需转载,请备注作者以及出处。如对HRTech方面有自己的见解、作品以及资讯,也欢迎大家投稿至tougao@hrtechchina.com   以下内容是奶兄为大家搜集罗列的关于HR/招聘第三方的最新动态。12月份下期将为你带来等杰艾人力、东方网升、智阳科技、HelloCareer、安心公寓、优蓝网、伯小乐等HR/招聘第三方的最新动态与奶兄微点评。微点评仅仅代表奶兄个人观点,欢迎各位指正纰漏与拍砖。   关键词-上市 1、杰艾人力 2015年12月18日杰艾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上市。   2008年6月,翁哲锋创办的宁波广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与意大利最大的人力资源集团Gi Group合资,成立宁波杰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成为浙江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人力资源公司。   【奶兄微点评:翁哲锋这个名字应该值得HR圈子关注,在进入创投领域之前,他一直在人力资源行业进行连续创业,比如办职业学校、人力资源公司,现在成立的伯乐遇马天使投资有限公司是专注人力资源行业投资的;翁哲锋在投资上有自己独特的“人才+资本+互联网”的生态链理念,据奶兄了解,在人力资源行业他投资了猎头电商平台智囊团、蓝领社交求职app聘聘、大学生兼职平台淘兼职、垂直招聘平台外贸无忧网等。对比目前人力资源行业当中的很多失败的投资案例,是不是只有懂人力资源行业,懂人力资源行业的慢与生态,才能走到最后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2、东方网升 杭州东方网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835191)于2015年12月30日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东方网升成立于2008年,是中国最大的酒店餐饮旅游行业网络服务平台。东方网升旗下拥有最佳东方、先之、迈点、乔邦等四大品牌网站,通过招聘通、先之移动课堂等软件产品为酒店行业企业提供网络招聘、猎头招聘、在线职业培训、品牌策划、行业资讯、大数据研究等在内的全方位、专业化服务。 【奶兄微点评:奶兄曾经和东方网升的高层团队有一面之缘,也因此深度了解东方网升的发展以及未来思考;做为一个在酒店餐饮旅游行业沉积十几年的垂直招聘培训的人力资源公司(还有行业资讯+互联网的业务),在深度垂直+纵向拓展方面做的很不错,值得现在每一个垂直招聘+培训的人力资源创业公司学习借鉴。】   关键词-融资 1、智阳科技 致力于打造人力行业资源生态圈,为人事外包服务供应商、企业HR、个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智阳科技,获得来自软银中国和熠美投资的近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智阳科技旗下的产品主要有:第一人力、安心社保、惠福利商城以及dayHR等。   【奶兄微点评:dayHR理才网前阵子刚刚拿到2个亿的融资,这会智阳科技又拿到近亿的融资;看看智阳科技的布局-人事外包、体检服务、商业保险、弹性福利、薪资服务、培训发展、企业招聘、咨询开发、商务服务等,都是围绕人力资源一体化而布局的;奶兄一直在关注那些传统的人力资源公司互联网+和融资的工作,他们有行业和数据积累,有互联网+的贴地气的产品和服务,他们有线下执行、交付、服务的能力,比直接由互联网切入招聘、培训创业的要强很多,只不过在推广宣传方面没这些公司热闹。】   2、HelloCareer 近日专注于国际人才招聘的HelloCareer宣布拿到国内某知名机构的数百万天使轮融资。 3、安心公寓 近日安心公寓宣布获得了7000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并为透露;安心公寓于2014年6月宣布获得数千万元融资,累计融资额近亿元。   安心公寓成立于2013年,创始人徐早霞,总部位于上海,安心公寓是一个连锁模式的企业员工及青年公寓品牌,目前在上海、杭州、武汉已拥有近20家门店,拥有超过7000个床位,为多家知名企业提供酒店式、连锁化的员工住宿服务。上海锐诩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其业务模式主要是针对B端用户蓝领连锁公寓,安心公寓为餐饮、呼叫中心、培训等公司提供员工住宿的服务。 【奶兄微点评:蓝领公寓、大学生公寓、白领公寓的确是一个人力资源行业比较难做的服务,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公寓管理、消防、公安、卫生标准、服务人群、数据等;奶兄了解到深圳易工作的“青年驿站”,这是深圳共青团为来深求职的应届毕业生免费提供短期住宿和就业指导的公益项目;奶兄和相关负责人深度探讨过这个话题,如何用行政化的资源来做市场经济的事情,也许是公寓类项目的出路?】   关键词-合作 1、优蓝网 12月25日优蓝网与百姓网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合力改变中国蓝领招聘服务现状,深耕蓝领招聘市场做出覆盖入职前招聘以及入职后服务提升的全线布局。 【奶兄微点评:58赶集的合并无形之中给了百姓网机会,奶兄也一直讲58赶集应该和传统的人力资源公司合作,让这些公司成为58赶集蓝领招聘的最后一公里,但是动作不是太多;此次优蓝网和百姓网的合作不管结果如何,意义比较重大,线上线下的结合,各自的优势资源整合,也许可以提升蓝领招聘的效率与质量。】   2、伯小乐 今日伯小乐和趣分期达成合作,通过伯小乐拿到offer的同学即可在趣分期申请最高可达1万的免息贷款。 【奶兄微点评:奶兄在多次场合分享,讲到大学生兼职平台、大学生招聘平台如果把支付打通,建立起信用体系,可以反向去做分期的事情;深圳的分期乐也透露出想与这类平台合作的意向,想通过奶兄认识这类平台以达成合作,只不过没下文了;据非官方信息透露这类大学生分期平台其实坏账率很高,很多大学生根本没有偿还能力,甚至有招聘行业的大佬痛心疾首的骂这类分期平台其实误国误民,虽然夸大但不失有几分道理;拭目以待招聘平台与金融平台的合作将越来越紧密。】     【关于奶兄】 我不是大V也不是大师,我是草根,我是屌丝,我是奶兄,我为自己代言。 欢迎各位关注奶兄的“小奶嘴”,让我们一起愉快的玩耍。      
    观点
    2016年0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