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如果遇到长这样的“超级老板”,说啥你也不能走 如果你观察某行业内最优秀的员工,就会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都曾与同一位著名领导者工作过。 在职业橄榄球队中,32名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主教练中,有20名都在比尔·沃什的“旧金山49人队”中受训过,或间接受到过他的培训。在对冲基金业,数十名朱利安·罗伯逊的门生都成为了优秀基金经理。从1994到2004年,与拉里·埃里森工作关系密切的11名非退休高管中,有9名离职后成为其他公司CEO、董事会主席或COO。 比尔·沃什、朱利安·罗伯逊、朱利安·罗伯逊都是功成名就的人生赢家,在各自领域堪称传奇。他们都以商业模式、产品或服务创新闻名于世,创造出数十亿美元的价值。但有一点让他们有别于其他商界领袖:培养人才。 他们不仅塑造组织,还会识人用人,培育下一代领导者。“超级明星”已不足以用来形容他们,他们是“超级老板”。 他们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杰出成就并非源于天赋异禀,而是在选人和用人时采取特定做法,我们都能学习这些做法,并将之运用到各自公司中。 选才不拘一格 超级老板首先会挑选特别有天分的员工——那些不仅推动公司前进,而且能改写成功定义的人。正如《周六夜现场》(SNL)制片人洛恩·迈克尔斯所言:“如果你看到周围的人觉得:‘上帝,他们都太厉害了’,那你应该选对了地方”。以下是他和其他人的选才方式。 聚焦智力、创造力和灵活性 超级老板希望员工从新角度看待问题,处理突发状况,快速学习,并在任何岗位上都能表现突出。休闲餐饮业的创新者,“牛排和啤酒”(Steak and Ale)连锁餐厅创始人诺曼·布林克(Norman Brinker)就是明证。里克·伯曼(Rick Berman)在成功创立一家游说公司前,曾在布林克手下工作。他回忆说,布林克“不喜欢只会打一垒的人,他要的是面面俱到的棒球手”。对多面手的重视让餐饮界的一代高管纷纷崛起,包括澳拜客连锁牛排屋、中餐连锁P.F. Chang’s和汉堡王的CEO。 破格提拔,慧眼识人 超级老板当然在乎过往业绩,但他们也会给那些缺乏业内经验、甚至没有大学学历的人机会。马蒂·斯塔夫(Marty Staff)曾为拉夫·劳伦工作,后来成为Hugo Boss美国区CEO。劳伦有一次曾将一名秀场模特提拔为女装设计总监,“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因为她对服装非常有悟性”。 因为不会对人才抱有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超级老板往往对女性和少数族裔接纳度更高。超级老板也不会拘泥于传统面试过程,而是剑走偏锋,利用偏题怪题或仔细观察识人。当拉夫·劳伦面试候选人时,会让他们解释当时穿着的服装以及原因。 让职位适应人才 超级老板会抓住时机,调整岗位甚至组织,来适应新人才。洛恩·迈克尔斯充分吸纳团队成员的意见,利用他们的能力,不断改善和重塑《周六夜现场》节目。编剧可以客串演员,演员或助理导演有时也可以客串编剧。这与传统的HR做法大相迳庭,但恰恰反映出超级老板处理任何事务都保持开放创新的心态。 接受离职 聪敏、有创意和灵活的员工在职场上往往也比较快节奏。有些人可能很快会换工作。超级老板对此没有意见。他们明白,自己团队中人才的质量比稳定性更重要,因此将人员流动视作寻找新星的机会。 以1997年探索传播创始人约翰·亨德里克(John Hendricks)为例。当时他的副手理查德·艾伦(Richard Allen)被挖去掌管《国家地理》的营利部门。亨德里克虽然希望艾伦留下,却从未想拖他的后腿。 此类态度还带来另一个优势:一旦有风评说,你的员工不仅能在你公司里成功,也可以在其他公司成功,世界将对你敞开大门。超级老板几乎不需要花功夫招聘,因为他们名声在外,人才自会送上门来。 激发潜能,亲授经验 按某位门生的话说,拉里·埃里森最强的优势,是他“让杰出员工完成不可能完成之事”的能力。我也从其他超级老板那里听到过类似的故事。从他们身上可总结出以下原则: 设立高标准 超级老板对团队所能达成的目标自信满满。他们的要求极高,标准极严;他们的态度可以用“完美才是足够好”来概括。例如,在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的眼中,硅谷传奇鲍勃·诺伊斯(Bob Noyce)“是位特别严厉的监工”。 但超级老板不仅仅只会鞭策员工追求结果,还能让员工充满自信并感受到独一无二之处。迈克尔·鲁宾(Michael Rubin)在20世纪80年代是卢卡斯电脑动画集团的一名年轻员工。他回忆起卢卡斯说起数字电影的未来,以及他们可以做什么时,给他带来的震撼和改变。“当时我只有22岁,听着他描绘未来,深受感染。我的事业就此改变”。 成为师长 超级老板是特别高效的授权者。精选出聪明、志向远大、适应力强的员工,并为他们指引未来方向,如此一来,超级老板就能对团队的执行力产生信任。“诺曼·布林克赋予我们高度自主权”,“牛排和啤酒”前高级经理理查德·弗兰克解释道,“我们当时确实有失败的风险”。 超级老板还积极关注细节,并参与员工工作。HCA的托米·弗里斯特拥有飞行员执照,他会驾驶飞机带下属参加公司活动,利用飞行时间指导员工手头的工作。我将之比作传统手工艺作坊里的师徒关系。和能工巧匠类似,超级老板传授门生极多的宝贵实战经验,同时监督他们进步、提出指导意见和反馈,并且在需要时与员工并肩工作。 超级老板的教导还包括领导力和人生经验。从制定每日目标,到通过训练保持敏锐的重要性,弗里斯特在各个方面都会充当管理者的咨询师。玛莎百货和家乐福前董事长卢克·范德维尔德就接受过卡夫前CEO迈克尔·迈尔斯(Michael Miles)的指点。迈尔斯建议范德维尔德尽量与员工密切共事,来“激发能力”,但也不能过于密切,以免“限制能力”。“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话,”范德维尔德说,“他们深远地改变了我的管理方式,创造出人尽其才的氛围。” 鼓励阶段性变化 所有超级老板都会比传统组织中的老板提供更多晋升机会。他们做出发展和晋升决定不完全依赖“能力模型”,而是根据具体情况,为那些证明了自己价值的门生定制职业路径。盖瑞·布鲁姆(Gary Bloom)是甲骨文前执行副总裁,后来成为了Veritas的CEO。“甲骨文最擅长的一件事是,不断委以员工新的责任。”布鲁姆说道。比如在2014年被提拔为马克·赫德(Mark Hurd)的联合CEO前,萨弗拉·卡茨(Safra Catz)已担当了10年执行CEO的角色。 与离职员工保持联络 对超级老板而言,为门生提供帮助是一项长期使命。哪怕员工已经离职,超级老板仍会继续为他们出谋划策、扩展人脉。恰特-戴广告公司前创意总监肯·赛高(Ken Segall)说,尽管他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只为杰伊·恰特工作过3年,但只要他换工作,就会给恰特打电话。“通常不超过两三个小时,恰特就会给我回电,”赛高回忆说,“他会给我建议,他就是那样的人。” 与前员工保持联系为超级老板提供了各种跟进机会,比如发展商业合作。弗里斯特通过投资或成为客户,帮助过很多HCA的下属在医疗领域成立公司。 超级老板的行动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最优秀的老板。他们独具识别英才的慧眼,并以出人意料的方法聘用人才。他们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建立起师徒关系。如果他们的门生有了更大的目标和更好的机会,他们欣然接受并与门生保持联系。 你同样也能接近这一理想状态。参照本超级老板指南,我们都能更好地培育人才,打造绩效更佳的团队,最终让公司和行业更有活力,更持续性发展。 悉尼·芬克斯坦(Sydney Finkelstein) | 文 悉尼·芬克斯坦是达特茅斯塔克商学院管理学教授,著有《超级老板:杰出领导者如何掌控人才流动》(Portfolio/Penguin出版社2016年出版)。本文即摘自此书。刘铮筝 | 译   牛文静 | 校   万艳 | 编辑本文有删节,原文参见《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6年1月刊《成为“超级老板”的秘诀》。
    观点
    2016年02月24日
  • 观点
    机器人将导致人类失业率超过50%,但那又怎样? 摘要: 美国莱斯大学计算机工程教授摩西·瓦迪在向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表演讲时表示:2045年人类失业率将超过50%。“如果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话,未来人类可能只需要慵懒地躺着,或者打打高尔夫,剩下的就是享受美食。” 或许是出于刻意迎合,在今日学者眼中,2045年注定将成为人与机器彼此纠缠的关键性节点。最近,美国莱斯大学计算机工程教授摩西·瓦迪在向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表演讲时表示:2045年人类失业率将超过50%——鉴于那时本文读者大部分依旧健在,这个比例着实令人不悦。   当然,瓦迪教授同时指出:我们可以把一切事情交给机器——只要你荷包鼓鼓,“如果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话,未来人类可能只需要慵懒地躺着,或者打打高尔夫,剩下的就是享受美食。”   也在不久前,牛津两位学者分析了700多种不同职业所需技能,以判断它们在未来的不同命运,结论令人沮丧:几十年之内,机器或许将取代今日47%以上的人工作业。他们还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在机器人时代,男性更容易下岗,女性相对好些。   理由其实蛮粗暴的——体力活儿多由男性操控,机器易如反掌,譬如美国有300万卡车司机,大部分为男性,无人驾驶技术取代他们是分分钟的事,即便有些男性从事脑力工作也岌岌可危,毕竟任何有关海量信息处理的文书工作都能由机器轻松胜任;女性工作则不同,有不少涉及复杂沟通,甚至还要付诸情感,譬如美国有300万秘书和行政助理,大部分为女性,这种相对“感性”的工作对机器可谓艰难。   那么问题来了,尽管没人会否认“每个人都要像奴隶一样低效地工作以便保住工作是毫无意义的”(拉里·佩奇语),但生活的真相却偏向罗斯福那句经验之谈:“没有哪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富裕,可以承受对人力资源的浪费。”   瓦迪教授也在演讲中表示:“典型的回答是:如果机器能从事人类工作,我们就可以自由地追求休闲活动,但我不认为未来非常光明,也不认为这种充满了休闲的生活有多少吸引力。我认为,工作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好理解,人们总想找些事情来做,以示存在感,哪怕你不喜欢工作,但那种“我们不需要你”的感觉一点也不好受,甚至将可能引发不安和混乱。   好在,历史一再证明,人类丧失工作的悲观论调并非事实,常识是:漫长的文明史上,尤其工业革命之后,那些老旧且低技能的工作,会被新鲜且需更高价值的工作取代,一般观念下,这被理解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式。   譬如,1862年,美国90%的劳动力是农民,20世纪30年代下降到21%,如今则不到2%。用《一课经济学》作者赫兹利特的话说,“当今全球人口是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形成规模前的4倍,如果没有近现代机器,这个世界根本无法养活那么多人。我们当中四分之三的人能有工作可做,能在这个世界上存在,都要拜机器所赐。”   进一步讲,人类是一个欲求无限的物种——至少在理论上,只要欲望永无止境,经济就会阔步向前,新的技术环境总会帮助人类释放和发掘新的欲望(这也是体验经济的基石)。   举个例子,凯恩斯曾表示,当所有东西都自动化之后,人类基本就没什么物质需求了,也没必要工作了。马克·安德森就直接反驳道:“凯恩斯是在二三十年代写下这些话的,当时许多人还面临严重的食物短缺和冬季取暖问题。但他也犯了很多人所犯的‘劳动合成谬误’,假设有些需求是你一旦得到就再也不需要的了。   他们认为人类有了食物、衣服和房子就够了,不再需要SPA、心理医生、游戏、旅游,不需要人工器官和角膜移植,不需要我们所发现的数十万新事物……你可以回到凯恩斯时代,告诉他美国中产阶级父母都想要自己的孩子去上小提琴课程。”   嗯,更进一步讲,只有人类发明小提琴之后,才会诞生“小提琴家”这个社会分工角色,也才会诞生帕格尼尼这样的天才——同理,那些仍在暗处的天才此刻正在等待着释放他们才华的工具,但它们尚未被发明。   用凯文凯利的话说,技术演化就是一个不断增加可能性,并不断循环定义“人类可以是什么”的过程:“当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接手我们大多数基础工作后,我们的粮食,衣服和居住问题就能比较轻松解决,然后我们才有时间思考‘人类是什么?’。   工业化不仅延长了人类平均寿命,还让许多人意识到,人类可以是芭蕾舞演员、专业音乐家、数学家、运动员、时尚设计师、瑜伽大师、同人小说家,或者是其他名片上标注的职称。在机器的帮助下,我们胜任了这些角色。但显然,随着时光流逝,机器又会把这些工作做的更好。接着,我们又重新出发,再次思索‘人类应该做什么’,找出更多答案;而机器人又要经过几代才能回答这一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未来,或者说2045年,人类可以是什么?   可以预见,就像瓦迪教授所言,2045年绝大多数工作将被机器取代,但三十年之后的你我并不会因“失业”而“慵懒地躺着”,相反,新秩序下的分工体系会像三百年前的农民穿越到2016年那般眼花缭乱,未来的奇思妙想非我辈能够想象,那些新增加的工种可能在现实,也可能在虚拟(毕竟2045年是传说中的奇点),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甚至,人类分工协作将越来越细。你知道,经济日趋繁荣和人类不断推动分工细化直接相关,古时的360行如今已是成千上万(春节回家不知如何向父母解释自己的工作,对不?),按此趋势,未来分工只会日趋细化,并更多以个体方式存在(短短两年司机就从组织内脱离)。换句话说,只要分工趋势不变,任何人的工作都将以其他人的工作为依存条件。   所以说,人们总会对悲观话题格外敏感(比如这篇文章的标题),但它很可能不是生活的真相。   【来源:钛媒体  作者介绍:李北辰;微信公众号:李北辰】
    观点
    2016年02月24日
  • 观点
    合伙人股权设计的 9 点常识,创业者都应该看看 合伙人股权利益分配,关乎人性心理底层的贪嗔痴(贪婪,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等)。有质感的合伙人股权产品设计,应该是艺术与科学的交汇点,可以顺乎人性的贪嗔痴。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 作者 @ 猎桔自习室(微信公众号:猎桔自习室)原创发布。 一. 旧时代股权 or 新时代股权? 在过去,创始人一人包打天下,100%控股公司是常态,不需要股权设计。在现在,我们步入合伙创业时代,合伙创业成为互联网明星创业企业的标配。 在过去,股权分配的核心甚至唯一依据是,出多少钱。「钱」是最大变量。在现在,「人」是最大变量。只出钱不出力或少出力的投资人是否遵守 “投大钱,占小股”,已经成为判断其是否在专业投资人阵营的标准。 在过去,是创始人单干制;在现在,提倡合伙人兵团作战。在过去,利益是上下级分配制;在现在,提倡合伙人之间利益分享。在过去,职业经理人用脚投票;在现在,提倡合伙人之间背靠背共进退。 二. 合伙利益 or 合伙精神? 之前有创始人说,我持有 90%股权,给整个团队预留 10%股权,分给我未来的 CTO, COO, CFO……公司股权少,不够分啊。这不是合伙创业,这是在给下人打赏。 之前有创始人问,我的合伙人需要知道其他人的股权吗?我需要让合伙人知道公司的财务数据吗?这不是合伙创业,这是在唱独角戏。 之前有创始人颐指气使地说,公司 100%是我的,股权 100%是我的。合伙人的股权,都是我分给他的。入戏太深啦。你的合伙人,也可以花点小钱,注册个公司,翻身做主人,给你分股权,好不好。问题是,你要吗? 之前有创始人学着《中国合伙人》的口吻说,千万别和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在你从苦逼通往牛逼、但尚未牛逼、还可能永远没法牛逼的路上,除了你的老同学、老同事、老乡、老基友,甚至老婆、老妈……还有其他人愿意追随你私奔裸奔吗?好基友不能合伙创业,难道陌生人就能合伙创业?新东方三架马车、腾讯五虎、阿里十八罗汉……哪家不是好基友合伙创业? 有创业能力,有创业心态,经过磨合,可以作为合伙人。人与人之间长期共事,既要有软的交情,又要有硬的利益。合伙创业,既是合伙一种长期利益,也是合伙一种 “共创、共担、共享” 的合伙创业精神。 三. 算小账 or 算大帐? 我们看到,有的孵化器,利用初创企业创始人不懂游戏规则,趁火打劫,象征性投 20 万,要求持有创业公司 55%股权;有的土豪,固守 “谁钱多,谁老大” 的老旧观念,投个 150 万,要求控股创业公司 70%股权;有的成熟传统企业孵化创业项目或传统上市公司对外投资项目,也都乐此不疲痴迷控股创业企业。 70%>50%>20%,这是小学生算的算术题。他们根深蒂固地认为,手里拿的抓的 “抢” 的股权数量,越多越好。他们只看自己的历史贡献,不去考虑公司长期发展所需的持续动力。他们这套玩法,把优秀团队和后续资本进入公司的通道都给堵上了,把公司给做小了。 其实,股权拿多少,还有另一种算法。 小米与阿里巴巴的股权架构,分别解决了公司业务发展所需要的核心创业团队、资本与核心战略资源。 小米 1%=4.5 亿美刀,阿里巴巴 1%=20.1 亿美刀。 但是,如果,公司不值钱,100%=?美刀。 马云持股阿里巴巴 7.8%,既没阻挡住马云控制阿里巴巴,也没阻挡住马云成为中国首富。 有人说,阿里合伙人制是被逼无奈之举,不值得提倡。鸡同鸭语,只能无语。 四. 失控 or 控制? KK 写了本书叫《失控》,超人气社群罗辑思维宣扬试验失控,股权架构师们却像头不合时宜的怪物,张口闭口喜爱说 “控制”。有人说,小孩子才玩失控,大人们都在玩控制。我不认同。我的问题是,百度、阿里巴巴、Google、 Facebook 算不算是互联网企业?这些企业的 AB 股计划、事业合伙人制,是为了控制,还是为了失控? 在股东会与董事会的顶层决策需要控制,但需要发挥人的天性与创意的底层运营需要失控。一家公司,只有控制,公司才有主人,才有方向。只有失控,公司才能走出创始人的局限性和短板,具备爆发性裂变的基因和可能性。控制中有失控,失控中有控制。 创始人要控制公司,最简单、直接、有效的办法,是控股。公司的初始股权架构设计,首要解决的是创始人的持股权数量。根据创始人核心创业能力的集中程度与团队组成,创始人的持股有绝对控制型(2/3 以上)、相对控制型(50%以上)与不控制型(50%以下)。 不控股,是否也可以控制公司?投票权委托、一致行动人协议、有限合伙、AB 股计划等,都可以是备选方案。京东上市前用的是投票权委托,上市后用的是 AB 股计划,上市前后无缝对接。 上市后,创始人持有多少股权,算是合理区间?马云是 7.8%,马化腾是 14.43%,周鸿祎是 18.46%,刘强东是 20.468%,李彦宏是 22.9%。谷歌的佩奇与布林是 14.01%与 14.05%,Facebook 的扎克伯格是 23.55%。因此,20%上下算是常态。 公司的股权架构设计理论,不管说得多天花乱坠,都很难精确计算各方的具体持股数量。如果算小账,算八年十年,也没法精确计算。股权架构设计,只能是算大帐,做模型,把团队分利益的标准统一,让团队感觉相对公平合理,股权不出现致命的结构性问题。 五. 股权 or 限制性股权 or 期权? 股权是实对实。股东掏的是白花花的银两,公司给的是有假包换的股权,通常适用于投资人或合伙人拿的资金股。 限制性股权是实对空。公司给出的是股权,股东空头承诺的是未来的服务期限或 / 和业绩,通常适用于公司合伙人或少数重要的天使员工拿的人力股。 期权是空对空。公司开出的是空头支票,员工空头承诺的是服务期限或业绩,通常适用于员工。 六. 免费 or 收费? 公司发股权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股权发放筛选出一支既有创业能力又有创业心态的核心创业团队。 股权发放,可以是个互相印证的过程。公司经过判断,可以给团队成员配备股权。团队成员是否愿意押点宝赌一把,基本可以判断他是否长期看好公司。团队成员自愿主动选择,掏过钱割过肉,他的参与感会比较高,也更会当个事来做。 有的人一开始就是创业拍档,有的人需要影响成拍档。有的人看短线多些,有的人看长线多些,都是人性使然。可以根据团队成员的风险偏好匹配工资、奖金、业绩提成、期权、限制性股权或股权。 三. 股权架构设计=筑巢引凤? 对于经过磨合、有创业能力与创业心态的合伙人,谈利益,并不伤感情。不谈利益,才伤感情。 问题是,碰到心仪的合伙人,该如何谈利益呢? 小米成立之初,雷军即提出,小米要做铁人三项:软件 + 硬件 + 互联网服务。我们分析小米的 8 位合伙人背景会发现,这些合伙人和小米的商业模式是高度匹配的。 “找人这件事,考验创始人对创业方向的思考深度”(by 刘芹)。创始人首先考虑公司未来的商业模式与核心业务节点,然后考虑支撑商业模式的合伙人团队组成。商业模式与合伙人团队组成想明白了,股权架构也就出来了。股权架构出来了,一个萝卜一个坑,创始人就知道该如何与合伙人谈进入机制与退出机制了。 “在旧的世界里,你用 30%的时间创建一种伟大的服务,用 70%的时间来营销。在新的世界里,这个比例应该倒过来。真正顶尖的企业是不需要广告就能自然吸引到顾客,好的产品和口碑行销是提高销售的关键”(by 贝索斯)。在去中介化的互联网新经济时代,在公司的合伙人团队中,我们要重新思考销售总监的重要性。 有的公司平分股权,问题的症结不在于技术环节,而在于平分股权背后的团队组成。“创始人 + 创始人” 的团队组织架构,就好比 “曹操 + 刘备 + 孙权” 合伙创业,公司没有清晰明确的老大,股权是很难分的。 但是,如果是 “创始人 + 合伙人” 的组织架构,就好比 “刘备 + 诸葛亮 + 关羽 + 张飞”,股权就很好分了。 做好公司股权架构,创始人找合伙人、找投资人、找员工,再也不用纠结了。 八. 投资=投人=投股权架构? 之前有朋友创业,自己掏了 30 万,找身边朋友投了 70 万。 他们简单、直接、高效地把股权分了:30%:70%。 两年后,公司业务发展不错,创始人却发现不对劲,(1)不公平,他吭哧吭哧干成了小股东;(2)没有预留足够股权利益空间,合伙人谈不进来;(3)连续有三家投资机构看好这项目,但看完公司股权结构后,没有一家敢进。 公司早期股权结构不合理,会影响到投资人的进入。有的创始人在外边学习了一堆的新理念,新思维,说产品重要,技术重要,运营重要,需要找合伙人。但是,你一问他公司的股权架构,发现上边还是慈禧,下边还是义和团。 九. 创业合伙人=人格分裂者? 创业合伙人,既是公司种子轮投资人,又是公司全职运营者,还是公司天使员工。 作为公司投资人,合伙人取得小额资金股。我们建议,互联网初创企业,所有合伙人资金股合计不超过 20%。 作为公司全职运营者,合伙人取得大额人力股。人力股和四年全职服务期限、甚至与核心业绩考核指标挂钩。合伙人打个酱油中途掉链子退出或业绩指标不达标时,公司可以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回购合伙人股权。 作为公司的员工,合伙人领取工资。 原创文章,作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3434.html
    观点
    2016年02月23日
  • 观点
    这家公司是如何做到 95%的员工留存率的? 编者按:在绝大多数科技创业公司里,招人都是一个头等难题,而居高不下的员工离职率更是让这个问题雪上加霜。然而 Location Labs 这家公司却做到了 95%的员工留存率,而且它从未主动开除过任何一个员工,5% 的流失员工都是主动离职的。Location Labs 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如何从零开始打造一个高员工留存率的公司文化呢?本文就是为解答这两个问题来的。 10年 前,Joel Grossman 的一位商学院同学将自己引荐给了移动安全公司 Location Labs 的 CEO Tasso Roumeliotis,而 Grossman 过去 10年 的职业生涯正是源于这一次不经意间的引荐。“当时我正在攻读 MBA 学位,想在旧金山湾区寻找一份科技公司实习生的工作。在实习公司的选择上,我个人非常看重商业模式,我想到一家商业模式是我真正看好和相信的科技公司去实习。” 在被引荐给 Location Labs 后,Grossman 顺利通过了电话面试和一轮快速的面试,顺利拿到了实习的机会,就这样,他在 Location Labs 无薪实习了一个夏天。他的职业生涯也就此开启。 如今,Grossman 已经在 Location Labs 工作了 10年,他在公司的身份也从最开始的实习生变为今天的 COO(首席运营官)。Grossman 也亲眼见证了 Location Labs 发展的全过程,从最初的寻求风险投资到后来公司的高速发展,再到公司 2014年 被网络安全公司 AVG 以 2.2 亿美元收购。这一路走来,其实最让 Grossman 自豪的是下面这个数据:人们加入 Location Labs 后,他们都会留下来。公司的员工留存率高达 95%,公司也没有主动开除过一个员工。 有如此高的员工留存率,Location Labs 是如何做到的,里面又有什么样的秘诀?其实从很多角度上,Grossman 自己的故事就是能体现 Location Labs 管理理念的最好案例:招聘那些真正有潜力的员工,确保他们是出于正确的原因才加入公司的,而不仅仅是因为公司提供的优厚待遇。“这些年里,我自己在 Location Labs 也犯过很多错,但这是一家允许员工犯错并从中学习的公司。” 在这篇文章中,Grossman 不仅描述了一个高员工留存率的公司的文化是什么样子的,同时还分享了如何从零开始打造一个高员工留存率的公司文化。他还分享了一些策略技巧,创业公司创始人在没有面试之前就可以进行尝试,以提高员工留存率。此外,他还表示,一定要多花一点时间来弄清楚自己公司的个性与特质,同时想办法利用各种方式去直率坦白地传达公司的这些特质,这是你投资未来的唯一最好方式。 了解健康的员工留存率是什么样子的 首先,健康的员工留存率体现在哪些方面,又有哪些迹象呢?这个答案很明显,就是员工不从公司离职。但是,如果你只在那等着观察员工的离职情况,你在提高员工留存率方面的工作就已经落后了。与其在那盯着员工流失数据,你更应该做的是多留意员工与管理层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及员工彼此间的沟通交流方式。 Grossman 发现,你可以从一个重要因素中来预测员工留存情况,即员工是如何加入公司的。“内部员工推荐加入的占所有 Location Labs 员工的比例是非常高的。目前,60%的公司员工都曾成功推荐过其他人加入公司,超过 40%的新招员工都是内部员工推荐来的,其中还包括一些离职员工推荐的员工。” 内部员工推荐率是员工留存率的一个关键指标。 公司内部解决冲突争议的方式则是一个稍微柔和的指标。在公司团队内部出现争议,你是如何处理和解决的?一个健康的环境中肯定是会有争议的。大家可以畅所欲言,针对任何观点都可以进行讨论和争辩。创新是任何一家公司的血液,也是让团队成员享受工作并热身投入的关键因素。然而,如果团队成员遇到问题都不愿讨论和交流,凡事都吞吞吐吐、犹犹豫豫,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在决策方式上,Location Labs 非常重视它的 “争议和承诺” 文化。公司领导人员会主动去搜集公司内部存在的争议。然而方向一旦确定之后,每个人都要在共同的任务和使命下行动。“这和在提交代码之前需要进行反复测试是同样道理,你在决策之前也需要先去测试大家的各种想法,一旦决策后,大家就会承诺围绕同一个目标行动。” 除此之外,还有 “激情” 和 “团队协作意识” 这两个要素,这两个要素虽然难以衡量、量化,但对创业公司成功至关重要。在公司正在快速发展的阶段,你很难停下来去了解团队成员工作是否充满激情、是否有很好的团队协作意识。不过你可以通过它们的表现方式进行衡量:“大家是否为了能在 deadline 之前完成项目而在早上一大早就投入到工作中?在不付我薪水的工作时间之外,我是否愿意和这些人待在一起?” 团队成员能高效地进行团队协作是非常重要的。Location Labs 为此还发明了一个奖项:“斯巴达盾牌” 奖,以此奖励在团队协作上表现优异的员工。 “我自己并非军事专家,但据我了解,斯巴达盾牌是一个面积很大的盾,这面盾其实并不是为了保护持盾者,而是保护站在持盾者两边的人。大家站在一起组成一个密集的方阵集体作战,相互保护,而不是单独作战。这样就有了 1+1>2 的效果。每个人都需要依靠站在自己旁边的人的盾牌的保护,你保护的也是身边的人的安全。” “斯巴达盾牌” 奖主要奖励给那些乐于帮助其他人的人。获奖者通常是那些利用自己业余时间积极主动帮助其他项目团队的人,这些工作其实并非他们自己的份内工作。大家之所以选择留在公司,就是因为公司内部的信任和忠诚度是大家能直接看到的。 最后,一个高员工留存率的环境也是一个高生产力的环境。员工留存率其实是生产力的一个分支。大家如果都能快乐工作,那么工作效率自然就会高。决定员工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并不是薪资福利,而是是否有机会完成有很大影响的工作。对于脑力工作者而言,让员工感到被信赖并有充分施展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要想留住员工,招聘工作一定要做好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你已经大概了解了高员工留存率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了。然而如何打造一个高员工留存率的环境呢?作为公司创始人,从你最开始考虑招人的那一刻,为了能保证所招的员工能一直跟着你干,建议你采取下面这些方法: (1)认真维护公司在网络上的信息。 你是谁?你的价值观是什么?确保在自己的网站上清晰地传达这些信息。此外,不光要精心维护自己的网站,你还需要从其它网站上搜集和处理关于自己公司的评论等信息。我们也将自己的网站放在了职业社区网站 Glassdoor 上,我们有时在这个网站上会发现有关我们公司的负面评论,我们会非常耐心地每一条评论进行回复和解释。有些求职者表示,之所以给我们投递简历并来参加面试,就是因为他们在网上看到了我们对每一条意见、甚至是批评意见的重视,这是他们非常赞赏的地方。因此,在任何地方,都要精心维护自己的品牌和向外传达的讯息。此外,要对自己的公司有足够清晰的认识,并清楚地对内、对外传达有关公司的信息,这对提高员工留存率至关重要。 在 Location Labs 发布的几乎所有的招聘职位介绍中都会包括一个 “关于你” 的版块,它会非常清楚地描述公司针对各个具体职位希望招什么样的人。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有什么,我们也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因此我们绝不会在招聘信息中写 ‘对于任何渴望学习的员工,我们都有非常完善的培训项目和计划。’ 这样的内容,因为我们并没有这些东西,在这方面必须在实事求是,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为了吸引求职者的眼球,我发现现在很多公司的招聘信息描述地太夸张了,将公司、职位待遇等描述地太完美了,有很多撒谎的成分在里面。从长远来看,这绝对是弊大于利。因为很多员工就是因为你发的太多夸张的招聘信息才加入公司的,等真正加入公司后,他们发现反差太大,事实情况和招聘贴上说的完全不一样,他们难免会非常失望,员工流失率也可想而知。 知道你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知道公司的核心文化是什么,并将这些东西如实清晰地向外界传达。 (2)让职位描述个性化,符合自己公司的独特风格。求职者对公司的第一印象就来源于你公司的职位描述。在职位描述里就要说清楚求职者能从公司文化中获取什么以及无法获取什么。为了让职位描述达到这个目的并尽可能让其个性化,Location Labs 甚至让市场营销人员也加入职位描述的头脑风暴中。“我们希望招有独特个性和主人翁意识的员工。不过我们也非常坦率,如果你想加入一家有具体管理结构的公司,我们可能不适合你。” (3)寻找未经雕琢的钻石,挖掘真正有发展潜力的求职者。有些求职者一开始可能有很高的技能,但发展潜力不大。还有些求职者虽然一开始经验技能稍微欠缺,但有火箭般的上升空间和发展潜力。相比之下,我们更青睐后者,他们就像是未经雕琢的钻石,咋一看平淡无奇,但潜在价值巨大。 为了能在石头堆里找到钻石,在面试的时候,Location Labs 更为注重求职者的成长曲线和发展速度,而不是非常在乎求职者具体取得了哪些成就。举个例子,Location Labs 工程部门的一个主管其实是自学编程的。在加入 Location Labs 之前,他曾是一位财务顾问。在面试他的时候,他的编程水平其实并不是非常强。加入后,他首先在质量部门工作,但是成长非常快。几年后,他加入了工程技术部门,如今管理者一支庞大的工程技术团队。“他是我们公司目前最牛逼的技术人才之一,我们最初之所以招他进来,就是看到了他出色的学习能力和成长潜力。” Grossman 说道。 Location Labs 里的很多员工都是第一代、第二代移民。为了取得如今的成绩,他们必须要比一般人更加努力,他们一般都有很好地自我驱动能力。我们面试他们的时候,他们可能并不是最优秀、最有经验的求职者,甚至都不是最称职的求职者。但当我们问到他们感兴趣学哪方面知识以及如何学习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他们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 Location Labs 也非常看重求职者履历的多样化。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他们并不会专门寻找某一特定技术、技能的人才,而会更多地关注求职者在过去多元化角色经历中所积累的宝贵财富。在公司 2015年 的所有新招员工里,超过 30%的员工现在从事的工作和之前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发现,拥有多元化从业背景对今后的成功是有帮助的。当然我们也不会盲目相信这一点,成长速度是最好的见证。 (4)对价值观进行面试。在面试的过程中,评估求职者是否了解和认同公司价值观同样重要。我们公司新的招聘主管已经将这一点融入了求职者评估体系里,每一位求职者都需要接受价值观的考核。其实针对价值观进行面试是一个双向选择。面试官也需要能够很好地向求职者传达公司价值观方面的信息,而且要做到实事求是,这样有利于求职者更好地了解公司。 在开展针对价值观的面试时,一定要严谨,不能偷懒省事。对于 Location Labs 而言,公司会在后期的员工培训中将在面试中重视的价值观体现出来。Location Labs 每年会举办两次培训,每次培训时间在 1 个小时至 1 个半小时之间。培训完后,新人会跟着老人去试岗。人力运营部门会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以便对可能出现的价值观偏离现象进行校准。“我们完全是指标驱动型的,我们的人力运营团队会采用指标记分卡来考察每个人的表现,对那些出现问题的员工还会进行一对一的培训。” Location Labs 的 CEO Tasso Roumeliotis 现在依然会参与几乎所有的面试。“对于这一点,我是非常佩服他的,因为他是最了解什么样的求职者和公司的文化相契合的人。” Grossman 说道。 (5)绝不协商谈判。我们过去曾经常就薪资福利这方面和求职者协商谈判,因为有的求职者最看重的就是薪资,如果碰到这样的求职者,那么十有八九,他可能不是最佳的人选。对于这样的人,在公司面临难关时,他也很难成为能帮助公司度过难过的人。然而这并不是说你要给新员工开很低的薪水。不过记住,让员工感到被欣赏和信任是确保高员工留存率的重要条件。 让大家感受到办公室就像社区一样 大部分在科技公司上班的人在工作上花的时间都要多余与他们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然而很多公司对办公室氛围和环境却并不是非常重视。Grossman 和 Location Labs 团队在发展早期就开始重视在公司内营造一种 “社区” 文化。在这种文化里,大家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被周围的同事和自己的领导所重视和欣赏的,此外还要让他们做一些有趣的挑战性工作。确保大家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有充分的主人翁意识。 团建建设并不仅仅是下班后大伙在一块喝几杯(当然这也可以是团队建设的一部分),还包括将大家以工作为中心紧密团结起来,让大家感受到他们的贡献对公司是重要的和有价值的。举个例子,在最近一次的重组中,之前按照技术划分的产品团队转变为按照目标和任务来划分。现在有 5 个任务小组分别上台向整个产品团队成员展示各自小组的任务,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加入哪个小组。 在大部分公司里,员工都是被动接受任务的。Grossman 和他的管理团队相信,如果每个人都能紧密围绕目标来工作,那么公司就能运行得更好。软件是一个充满创新的产品,如果我们能够让员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任务小组,解决自己想解决的问题,那么就算遇到挑战他们也会迎难而上,不会轻言放弃。 让团队自行确定各自的指标 在公司发展初期,你有足够精力来管理整个团队,毕竟刚开始大家都在一间屋子里办公。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你就需要将日常的管理工作进行下放和授权了。授权是提高员工参与度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10年 前,我们公司只有 20 个人,那时我们可能很容易地确定谁做哪些工作,哪些工作是最重要的。如今,公司员工已有 180 人,有十几个部门,这时你就没法再像之前那样做事了。我们为每一个产品都组建了各自的管理团队,这些团队负责确定产品在接下来一季度内需要完成哪些任务。我们会召开小型的类型董事会形式的会议,各个产品的管理团队在会上展示他们的工作成果、目标和遇到的挑战,我们会针对性地给出建议。” Grossman 说道。Location Labs 通过这种策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随着领导团队开始越来越多得塑造公司的流程,他们开始在公司内塑造一种授权和代理文化,通过这种方式,小型的项目团队也能在工作中也能得到很大的授权。 通过多重渠道进行直接沟通 为了让团队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队内部的沟通工作至关重要。“大家其实都想知道决策是如何做出的,公司为何往这个方向发展。作为管理者,当我们发现工作很看开展时,这往往意味着公司内部信息的透明度还存在问题。对于规模比较大的公司而言,内部沟通方面经常会遇到很大的挑战。不过下面依然有一些策略,它们能帮助你让内部沟通更顺畅: 任务启动会议:Location Labs 的关键项目都是围绕 “任务” 展开的,不同公司的方法可能不太一样,但不管怎样,目标是一样的:每当有新任务启动时,都要让团队有机会去告诉公司的所有人自己的工作计划和希望达成的目标。 问卷调研:Grossman 经常会在全公司范围内发放一些匿名的调查问卷,搜集大家希望管理人员能回答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在月度会议上进行处理,此外,这个月度会议还会有一个开放式的问答环节。这个调研做完之后,Grossman 建议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新一轮调研,来搜集大家对上一轮调研处理结果的反馈,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全体员工大会: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过去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挑战。之前我们会一个季度开一次全员大会,现在为了改成了加强内部沟通,我们改成每一个月开一次。这样可以更频繁地去评估公司的目标以及所取得的进展。此外,在全员大会上还会公布人员的晋升情况,让所有人了解其他人是如何得到晋升的。 由于经验不足,我们也会时不时地犯一些错误,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会非常坦诚地讨论这些挑战和问题。此外,我们也会读一些管理类的书籍,我们也鼓励其他人能更多地阅读这类书籍。如果你能做到如此坦诚,你必会受益良多。不管是产品、市场、销售工作方面,我们都会通力协作。每当我们回访用户回来之后,我们都会写一个回访总结,里面有我们做得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以及从中学到的东西。我们会将这个总结发给所有管理团队成员。这种坦率直接的沟通方式有助于营造一种更加健康的文化,让大家知道自己的成绩是被大家认可和知道的。 在员工开口前,就主动对该奖励的员工进行奖励 对于做出贡献和成绩的员工,不要等他们开口就主动给他们相应的物质和职位晋升方面激励,这一点很重要。对于表现良好的员工,你肯定不想让他们担心或怀疑自己的贡献是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肯定。在他们还没有自己主动开口的时候,就要主动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做的效果比等他们开口后再去满足他们的要求要好得多。 然后很多创业公司并不是这样做的,他们按照严格的周期进行职位晋升等方面的激励。这样做操作相对简单,在计划和预算方面也能省不少事。然而我们并没有这样做,我们认为,对待不同的员工要有不同的方式,这一点很重要。当有人干得不错,就直接告诉他:“你的工作做得很不错,我们非常看好你。我们现在就将你的薪资进行调整,以更好地体现你为公司做的贡献。” 做得好就及时予以奖励,不要非等到一年中的特定时候再去奖励。 一旦有员工离职,要尽可能多地从他那里获得一些反馈 就算是员工留存率再高的公司也会有员工离职的情况的,这是肯定的。不过一旦有员工离职,一定要想办法从即将离职的员工那里获得尽可能多的反馈,不管他之前工作做得怎么样,最好都能和他进行最后一次面对面的沟通谈话。根据他们的反馈,看公司哪方面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很多时候,你听到的反馈其实你自己也早已有所耳闻。在公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人向你反馈了一个疑虑,你可能会说:“ok,我知道了,但我们依然必须加速前进。” 如果有人因为这个疑虑而离职,这正是因为你没有重视这个反馈所付出的代价,它提醒你今后更加注意。 在 Location Labs,由人力运营团队负责和离职人员进行最后的面谈,这么做是有用意的。离职面谈的目的不是为了试图挽留他或是为自己进行辩解。在大部分情况下,离职人员之所以选择离职,这和人力运营部门其实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相当于中立第三方,这有利于获得最有用和最真实的反馈。 和员工说清楚发展和成长机会 在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小规模的创业公司可能一般不会为员工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因为可能还没太大必要,因为不管是 CEO 还是实习生,大家都挤在一块工作,大家可以容易得在工作中领会到那些所谓的成功的秘诀。此外,加入小创业团队的员工本人可能也并不是太关心职位晋升等方面的问题。 然而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和员工规模的不段壮大,公司里每天都会有各种各种新员工的加入,很多人也开始关心自己在公司内的职业发展问题,“我在公司里能获得怎样的发展?” 开始成为很多员工心中的疑问。这个时候需要一对一的对每一个员工进行谈话,尤其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考虑他们的职业发展问题,明确告诉他们能够在公司内获得怎样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让团队内部尽可能少的出现猜忌。然而很多创业公司都忽视了这一点,有可能因为忙着前期找市场产品契合点而忘记做这方面的工作了,然而这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公司高速发展的时候,你必须要让公司里的每一个员工都能随着公司一块成长和发展。这有这样,才能留住员工。 本文编译自:firstround.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3613.html 如果你或你的朋友的项目希望被 HRTechChina报道,戳这里可寻求报道。 HRTechChina提供、关注最尖端的人力资源科技资讯。您可以搜索“HRTechChina”公众号或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我们!
    观点
    2016年02月23日
  • 观点
    超越咨询顾问的算力,在 BI:大数据改变管理咨询 文章来源于知乎专栏:数据冰山,同时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数据冰山   消费品企业应该如何使用内部产生以及外部采集的数据,像互联网公司一样建立用户画像与会员体系,以数据驱动的方式进行精细化的生产、运营和销售?   传统的管理咨询公司,虽然有无数顶尖的大脑,但是他们的大脑只靠 Excel 等简单工具的辅助,这样的算力,能不能满足上述的需求?   在 2015年 上半年,数据冰山团队有幸为国内一家时尚消费品行业的龙头公司进行数据平台的建设,历时半年,完成了内部数据的打通和洞察,用户画像,会员体系的搭建,以及外部数据获取与跟踪。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们的一些体会,希望更多的消费品企业可以用数据驱动的方式来进行精细化的运作。   其实作为龙头消费品企业,其数据生产能力与中等规模的互联网公司不相上下,支撑日常业务的 IT 系统大大小小共有十余个,比如:   1)分销系统:支撑全国上千家线下门店每日的销售配货,每日订单量在数十万量级; 2)电商订单系统:负责处理十余个主流电商(京东,天猫,唯品会,一号店,聚美,亚马逊,当当网,有赞等)的订单管理与客服; 3)仓库管理系统:负责全国各大区域的仓储物流,数千个 SKU 的备货情况; 4)BI 系统:负责各主要业务系统的数据聚合,制成日常统计报表;外加大大小小的财务系统,人力系统,绩效系统,品牌 / 分公司订货系统等,每日产生的数据维度以及量级其实已经相当庞大。   但和互联网公司相比,消费品企业的数据消费,数据分析能力存在明显的短板。越来越多的管理层也十分希望像互联网公司一样管理用户和数据,使用数据驱动他们的决策。   面对这样庞杂而分散的数据以及对快速实时产生数据的渴求,不仅传统企业的 IT 及经营分析部门束手无策,再高端的管理咨询公司也只能挠挠头说 “臣妾做不到呀”,实在是超越了这群聪明人大脑的算力。   接下来会从三个角度分享如何为传统行业搭建数据平台,首先介绍大数据(数据科学)与商业智能(BI)在消费品领域的应用,然后详细讲解用户画像与用户体系搭建,最后分享如何利用外部数据(电商,社交媒体)对行业趋势与其他企业的运营进行监控。   在这里面所用到的数据相关的技术,已经大大超越管理咨询顾问的算力。如同封面图中的《魔戒》水晶球 Palantiri,它如同数据技术赋予了人类及精灵看到任何地方的能力。而传统的人类,无论如何提高人肉的眼力,也只能到目力所及的有限范围。   1大数据和商业智能(BI) 我们很少说自己是一家大数据公司,因为大数据这三个字的意义更多是指一种概念和思维方式,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含义,既不是一种工作也不是一种技术,可能勉强算得上是一些门槛稍高的,和数据科学有关的算法,技术以及工具的统一称谓,比如数据挖掘 (聚类,关联),机器学习 (逻辑回归,神经网络),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比如分布式运算 (Hadoop, Spark)。但在服务具体企业的时候,我们难免会被套上大数据的壳子,毕竟大家都在找能做 “大数据” 的公司。   相比大数据,Business Inteligence (BI) 的历史就要久远许多,在各大软件厂商的不断教育下,大中型公司几乎都采购了 BI 软件。其实 BI 也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和大数据一样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技术和工具,像是数据仓库,OLAP cubes,Data Mart,Star schema,数据挖掘等等。那么他们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东西呢?   1.1商业智能(BI) 其实软件厂商所提供的 BI 软件与广义的 BI 概念还是有很大程度的区别。   为了追求高度的抽象化与通用性,BI 软件大部分时间所承担的责任是一家公司的各类报表应用:将各个 IT 系统的数据聚合至 BI,然后进行统计汇总,并统一在前端通过 BI portal 呈现出图表与数值,便于业务人员了解日常数据和运营情况。   所以除了 ETL 部分以外,BI 软件绝大多数的功能都是通用性极强的,跨行业,非定制化。ETL,是英文 Extract-Transform-Load 的缩写,用来描述将数据从来源端经过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加载(load)至目的端的过程。其实传统的消费品企业面对零散的数据库,特别需要 ETL 的服务。   ETL 看似低端,其实当今的大数据顶尖企业 Palantir,在最初为 CIA 服务的时候,也是从 ETL 开始的,让美帝特工不用在分散的多个数据库上分别做一次查询。   这也就决定了 BI 软件的 sweet spot 在于监控和绘制通用性的统计报表,比如时间序列统计,分布统计,分段统计等等。   图 1 展示了这家消费品企业两年间平均价格变动与总销量的时间序列,可以看出销量两年来稳步增长,有小周期性(一二月份卖得少,换季的月份卖得多),而卖出商品的价格两年保持基本一致,并呈明显周期性变化(对于时尚消费品,冬款的造价自然要高出夏款许多)。 图 2 展示了集团旗下各品牌的销量分布和占比,可见此集团有一个相当强悍的主品牌,以及 2-3 个在垂直领域表现不菲的子品牌,定期输出销量分布,可以监控各品牌的发展情况并衡量品牌策略是否成功。 BI 软件的强项是将这些业务数据汇总起来,无需编程即可绘制出可供长期监控的可视化报表,同时实现随时更新,而不是传统管理咨询的一份静态报告。传统咨询提供的报告,往往在出炉的第一天就过时了。   1.2数据科学 反观数据科学,如果站在一个数据工程师的立场上,BI 软件做的事情其实也属于数据分析的范畴,任何数据洞察,数据挖掘工作都需要涉及到这些通用维度的基本统计。但在这种浅层分析的基础之上,数据科学家可以通过带入较强的人为干预和行业性输入,做到许多高于 BI 的数据洞察。而将这些洞察落地,运用至具体产品设计,营销方案,会员体系和售后服务中,便可以像互联网公司一样,实现以数据驱动业务。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图 3 是用户重复购买间隔的 CDF 曲线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横坐标代表天数,纵坐标代表百分比。数据显示,有 37%的用户在第一次购买后的一个月(30 天) 内会进行第二次购买,而 45%的用户在第二次购买后的一个月内进行了第三次购买,51%的用户在第三次购买后的一个月内进行了第四次购买。随着购买次数的增加,CDF 曲线向左倾斜,也就意味着用户在建立了品牌认知后,购买频率显著增高,两次购买之间的间隔明显缩短。   因此,诱发新用户建立品牌意识,进行二次购买的窗口为 3-4 个月的换季档,而对老客户的消费唤醒窗口期则更短,以 1-2 个月为最优。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数据工程师利用自己的行业知识和经验来实现数据洞察的例子,也是 BI 软件无法做到的。首先研究复购间隔是消费品行业独有的场景,更重要的是想要完成这个洞察,其中所涉及的统计工作具有很强的定制性,也较为复杂,需要编写统计脚本或是使用多条复合 SQL 来实现,数据工程师的价值也在此有了体现。 除了复杂和高定制性的统计逻辑外,对于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和挖掘也并非 BI 软件的强项。对于大型消费品公司来说,全电商渠道的运营已经成了常态,每日来自京东,天猫,唯品会,一号店,聚美这些大型电商平台的订单数高达数万个。而这些订单中的邮寄地址里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比如用户所在的城市,地理位置,甚至是身份,职业,消费能力等等。通过程序和地图 API 将这些邮寄地址转化为经纬度后,可以对用户群做大量的精细研究。   图 4 便是我们利用送货地址做的用户群分布的热力图,以北京的海淀区为例,大量的用户密集集中在中关村周边,其次便是各大高校宿舍聚集的区域,如五道口,知春路等地。红色标签为品牌线下店铺位置,可见门店已经覆盖了中关村,北京大学和五道口等地,但对于知春路片区,以及用户相对集中的牡丹园并未开设分店。相比之下安贞里分店四周并没有特别多的目标用户群出没。于是有了图 4 的用户分布及店铺选址。   热力图这样的算力往往超过了管理咨询公司的能力范围,然而对于用户的选址却是很有价值。 对于一些并无日常监控必要的统计,有时也会贡献许多有价值的洞察。   图 5 展示了线上用户购买时间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得出,周末线上购物的时间十分均匀,除了半夜之外大部分时间段都有网购发生。相比之下工作日的线上购物时间分布就变得十分有趣,大量的订单集中产生在早上九点和十点之间,也就是说大量的时尚白领在上班途中,或是步入办公室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败一件自己心仪的宝贝,然后才能心情舒畅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那么不管是自营电商促销,短信推广,还是各宣传阵地的推送,工作日早上 8 点至 10 点都是一个不错的窗口。 和图 5 类似,图 6 将线上用户的购买数据按照一周七天进行分布统计,也会出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周六周日上网买东西的用户极少,每周网购的出现在周一和周二。或许上班族们都是通过线上血拼来抚慰自己,治愈周一综合征的。而越临近周末,大家在线买东西的热情也就越低。​   像图 5,图 6 这样的数据洞察往往也是 BI 软件无法捕捉到的。数据工程师们可以将这些没有长期监控的意义的指标转化成拥有商业价值的洞察。同时这又是传统的管理咨询公司无法做到的,因为他们缺乏能力整合如此海量的数据并按天甚至按小时进行实时输出。 个人认为,数据科学 (大数据) 和广义的商业智能原本没有本质区别,两者都涵盖了非常广泛的内容,并且两者的核心都是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式,提升业务表现。   但我们平时所谈论的 “BI” 很多时候其实指是软件厂商所提供的 BI 软件 / 套件,用于实现业务报表和统计监控的功能。暂且不提厂商们是否有故意偷换概念的嫌疑,BI 软件和数据科学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可以说 BI 软件通过高度抽象的方法,提供了一种非常便利的数据汇总,统计,可视化的工具,从而完成了数据科学的一部分工作,而许多深层次的,带有行业性的,高于 BI 软件的分析与洞察,仍然需要数据工程师的参与,以及特定数据系统的支撑来共同完成。   总结 与传统的管理咨询公司相比,在 BI 层面,大数据的相关技术胜在算力:数据整合能力、实时处理能力以及呈现能力。   这一期只是小小的开胃菜,而在后续的章节(关于建立用户画像和利用外部数据理解行业及趋势),大数据的相关技术将进一步将算力的差距拉得更大,让传统的脑力无法追赶。  
    观点
    2016年02月23日
  • 观点
    Facebook用这三个机制吸引高契合度的创造者 Facebook被誉为美国最佳择业选择,它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最顶尖的人才。这个社交网络公司现在在世界各地设有超过64个办事处,共计约13000名员工,公司的招聘工作对于其开疆拓土和实现雄心壮志都至关重要。 Facebook的全球招聘主管,米兰达·卡利诺夫斯基(Miranda Kalinowski)对Business Insider的记者说,公司的招聘过程旨在发现候选人做人的定位,以及他们是否真的相信公司的使命,即“给人们以分享的权力,让世界更开放,让联系更紧密。” “我们希望确保我们招聘员工的方法和我们设计产品并向世界提供服务的理念相同,”卡利诺夫斯基说,“也就是注重联系。我们希望在招聘或面试过程中,与我们的候选人建立起深厚的联系。”尽管每个团队和子公司(如Instagram和Oculus VR)的人才搜索和面试过程略有不同,Facebook招人的主要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Facebook找的是创造者   在美国加州门洛帕克Facebook总部外。     图片来源:网络“我们招聘创造者,”卡利诺夫斯基说。“无论我们招聘一个工程师或者一个金融分析师,他们都应当是喜欢创造东西的人。”能在Facebook发展得好的员工是那些永远不满足,总在试图改善现状的人。招聘经理寻找正是那些富有创造力和希望带来影响的人。 Facebook认为自己是一个“优势组织”(Strength-based organisation),旨在识别和培养员工的天赋,而不是试图弥补他们的弱点。因此,面试是用来确定候选人的优势和他们是否适合这份工作的。 Facebook拥有大约16亿用户,它的员工应当和公司总裁马克·扎克伯格秉持相同的信念,那就是,这还只是一个开始。“马克常常说,我们还有50亿潜在用户,“卡利诺夫斯基说,“没有人应该耽误他们获得与世界紧密相连的荣誉,这种紧迫感和散发的能量感染着我们。” Facebook花大量的时间在校园和活动中寻找人才,但内部推荐是尤其优先的方式。“没有人比我们的员工自己更清楚如何在这里茁壮成长,”她说。 2. Facebook需要来自不同背景的人       Facebook的员工们在一次游行中。   图片来源:网络卡利诺夫斯基说,Facebook的经理们专注于通过增加多样性,来更好地服务于其高度多样化的消费群体和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这不仅仅意味着寻找多样化的种族和性别,而且包括多样化的背景。Facebook对于招聘最优秀的人才从不妥协,但它不并想只从美国排名前十位的大学雇佣毕业生。卡利诺夫斯基对于Facebook今年从大约300所学校招聘年轻人才的举动感到十分骄傲。 此外,Facebook大学是一个已成立三年的特殊实习单位,它向所有二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开放,但主要专注于吸引在该公司还没有相关种族和背景代表人群的候选者。Facebook的员工有70%是男性,并且主要是白人和亚裔。多样性全球主管Maxine Williams说,今年Facebook将对该项目进行“巨大的投资”。 另一个试图增加多样性的举动就是,一些团队目前正在考虑为每一个空缺都吸纳至少一个未被充分代表的弱势候选人——这可以说是Facebook公司版本的“鲁尼规则”(鲁尼规则自2003年以来一直被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采用,指在招聘教练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时至少面试一名少数族裔候选人)。 3.Facebook看重才能和高文化契合度 在招聘新人时Facebook通常会开展四到五个面试,旨在衡量候选人的才能和文化契合度。卡利诺夫斯基说,所有的Facebook员工都接受过高强度的面试培训,学习如何进行该项测试。 第一轮通常是电话面试,评估候选人的专业经验和对公司的热情。如果顺利,候选人将接到一个关于“技术问题”的电话面试,面试官通常是候选人所申请岗位的员工。第三个面试是实地进行的,还包括一次办公室之旅。这场面试开始之前,候选人还通常可以试试Oculus的虚拟现实演示,这能帮助他们减轻压力,让他们在更轻松的状态下展现自我。 剩下的面试则取决于相应的职位和部门。例如,工程师可能会经历一个编程面试,面试官可以据此判断候选人能否迅速和准确地根据一个给定的情况在白板上写出相应的代码。 除此之外,所有候选人还可能被要求回答各种假设性的问题,来测试他们在真实情况下将如何应对工作中出现的状况。或者一些逻辑问题以体现他们的思维方式。而所有这些测试最终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证明候选人是否适合在Facebook工作。   译者:孔舒越 来源:Business Insider 原标题:Facebook's head of recruiting explains the company's top 3 approaches to finding exceptional employees 如果你或你的朋友的项目希望被 HRTechChina报道,戳这里可寻求报道。 HRTechChina提供、关注最尖端的人力资源科技资讯。您可以搜索“HRTechChina”公众号或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我们!
    观点
    2016年02月23日
  • 观点
    探鹿联合百度招聘发布《2015兼职市场蓝皮书》 2015年,“兼职”是一个热点词汇,吸引了大批创业者和投资人关注。作为万亿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个切入点,兼职同时属于企业服务、蓝领用工、共享经济等多个热门领域,据统计,仅在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间,全国范围内就涌现了近百个“互联网+兼职”创业团队,行业异常火热,而随着大浪淘沙和优胜劣汰,洗牌现象初现,由此可以推导,2016年将是兼职领域至关重要的决胜之年。在这样一个时刻,对于兼职行业的从业者、投资人以及关注者来说,回归用户本身、充分的认识兼职的本质以及各个群体的现状是非常有意义的。探鹿作为兼职行业的代表团队,不久前联合百度招聘进行了一次历时三个月的摸底调研,此次调研共计15个城市7236人参与,其中大学生3735人,社会蓝领3311人,用人方103个,人力资源机构87个,最终汇总形成了《2015兼职市场蓝皮书》,本文为蓝皮书的精简版,查阅全版内容可访问探鹿官网(www.tanlu.cc/bluebook.html)。   此文为HRTechChina编辑部原创,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公众号,单位如需转载,请备注作者以及出处。如对HRTech方面有自己的见解、作品以及资讯,也欢迎大家投稿至tougao@hrtechchina.com   如果你或你的朋友的项目希望被 HRTechChina报道,戳这里可进行寻求报道。
    观点
    2016年02月22日
  • 观点
    在人人都想拿下的企业市场,协同沟通工具的创业无有看头?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呈现裂变式增长,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互联网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渗透力。当C端消费级业务如社交、通信、电商、游戏等行业格局基本已定,B端企业级服务就开始成为新一轮厮杀的阵地。 如今资本进入、巨头布局、中小创业者也死死盯着这块效率至上的企业市场,但谁才能撬动这个万亿级市场,成为独占鳌头的新霸主?创业者又该如何切入,还会面临什么问题? 潜力无限的企业级市场,沟通协同仍有诸多问题 2014年5月,百度李彦宏一番“未来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大蛋糕在企业级软件市场”的言论惊醒了无数人,人们开始逐步把眼光从消费级2C服务转向企业级2B服务。 据IT桔子的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企业级服务投资有230起,相比2013年的67起,增幅达到243%,并在逐年增长。我们再从中美的对比数据中也可以看出toB领域的巨大机会,比如中美风险投资在To B和To C两个领域的投资比例,中国是95%(To C):5%(To B),而美国是40%(To B):60%(To C),如今美国的企业数在2700万家左右,在美国三家企业服务公司Oracle、SAP、Salesforce市值之和就在3500亿美元左右。而中国目前有2200万左右的企业,创业团队超过4300万,却还没有百亿美元市值的企业服务公司。 其实从信息服务到交易服务、从娱乐化到实用化的互联网渗透中,2B市场确实有待挖掘,尤其是人们在通讯、协作、营销、管理等多样化的企业应用场景中越来越关注对沟通成本的降低和决策效率的提升,而现实中企业市场的沟通协同仍有诸多问题。这集中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 1、因组织层级多,分子公司地域分布广泛、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各类异构系统分立管理等使得信息传递层次多,或因个别人为维护人情过滤部分信息或对信息进行修改,造成信息失真,形成沟通障碍。 2、受封建文化影响,企业等级观念较重,管理者家长制无处不在,上级居高临下,下级对上级多顺从迎合,有话不敢说、有事不敢问,造成沟通单向性;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显示,企业职业活动中最关心“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价”的员工占人数的67.3%,而这种家长制、等级制沟通模式,降低了沟通质量。 3、日常沟通过程中,因使用各类IM如QQ、微信、百度HI、飞信等,再加上各类邮件工具,导致沟通工具凌乱,信息呈碎片化,协同难度大。 4、最常用的邮件IM因其产品功能问题易造成信息割裂,办事效率低。比如传统的IM消息只能投递到一个客户端,如果在手机上收到了,电脑却可能没有收到;再比如消息不能检索或者只能检索本地数据,历史留存上看不到相关群组之前的沟通信息,不利于新人融入团队。同时,还容易导致信息丢失,如果不及时或者来不及看消息,就会丢失大量重要的过往信息。另外传统IM在回复消息和话题讨论上也有缺陷,比如不能针对某一话题反复深入探讨,而不必担心被其他消息湮没,不能定时处理和回复消息等等。 这些行业痛点恰好成为创业者们的切入口,于是一大批为解决企业内部跨部门、跨职能的沟通协同工具,如阿里钉钉、叮当旺业通、益信、Grouk、Callin、华夏易联e-Link、UcStar、RTX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微信、钉钉、班聊、Grouk四个角度切入,各有优劣 如果从时间维度划分,我们多数人主要分为生活和工作两个场景,其中生活场景衍生的是个人消费,如今阿里和腾讯已成霸主,而在工作场景中,尽管不同企业在规模、行业、流程上有所不同,它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需要大量的内部沟通协同。尤其是沟通协同工具还有可能成为企业场景下O2O线下服务的入口,让人浮想联翩。今日我们挑选其中四款评述,已探其发展方向。 微信及其企业号:成也个人,败也个人 背靠微信的庞大用户数,微信企业号曾被寄予重大厚望。2015年12月,微信官方首次披露,微信企业号用户数达到1000多万,接入企业数超过60万。可惜看似全能的微信及其企业号,却一直没有引起市场较大关注,究其原因,除了在微信内部和腾讯公司没有受到足够大的重视外,还受自身定位和用户习惯影响。 第一,定位不是工作的微信,难以承担提高工作效率的重任。微信强调的是沟通流程,沟通之外的事情并不擅长,即便微信企业号拥有各类接口,能实现多项功能却少有人使用。有数据显示,超过70%的员工对微信工作群开启了消息免打扰。所以即便你激情四射在微信里安排工作,对方很可能根本不关注。而你通过微信请假、报销看起来方便,行政、人事却不一定认。而且微信里还有亲朋好友的对话、公众号里的文章、朋友圈里的动态等各种“骚扰信息”,必然占用员工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第二,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心智模式也决定了微信成不了企业级市场的霸主。多数人把微信看做是私人生活的通信工具,而不是工作道具。即便你在群里可以@同事“指手画脚”,他们看到都不一定执行,再说有没有做,通过微信你也无法跟进。这无关责任心和工作激情,仅仅是人在不同的场景下,需要不同的沟通工具,所以微信天生不是为工作和企业场景而生,它在C端越强大,其离B端则越远。未来腾讯依靠微信及其企业号攻占B端显然不太靠谱。 钉钉:产品功能用力过猛,未来成疑 与把“一个生活方式”作为Slogan的微信对应的是这个用“一个工作方式”作Slogan的钉钉,2015下半年,阿里巴巴旗下软件钉钉独立成钉钉事业部,并宣称将投入 5 亿元作为品牌宣传费,如此大张旗鼓,可见马云希望从连接消费端和商家端的维度打造另一个微信。 如今钉钉已陆续推出C-OA(钉应用)、C-Space(钉云盘)、 C-Mail(钉邮箱)等功能,未来钉钉还可能提供包括但不限于CRM、ERP、OA、HRM、财务管理、差旅管理、协同办公、云存储、会员管理、客服管理、进销存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服务,这种巨无霸的打法早已突破了IM的界限,依靠阿里的资源和资金在跑马圈地。截止到11月初,钉钉平台接入的企业已超过85万家,2015年钉钉的企业数量一定可以突破100万。但这些成绩并不意味着钉钉已经成功,未来之路钉钉仍不太明朗。 一是钉钉用力过猛的产品功能并未“讨好”到所有用户。以它的Ding功能为例,这个功能据说阿里内部都争议不断,这种自上而下的强压式的沟通方式确实让老板很爽,却严重打击了员工的使用热情。再说通过Ding消息发出的任务,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后续跟踪,也没法提高工作效率。殊不知沟通协同工具需完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融合:自下而上解决一线执行员工的实际问题,强调工具属性;自上而下解决老板管理问题,强调管理属性。只有在上端有客户价值,让老板成为最终买单者;在下端有用户价值,让一线用户使用体验好,才能完成沟通协同工具的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转换。 二是钉钉的PC版本和移动端并未完全融合,直接影响了用户体验。目前,大多数人办公还是在电脑上,钉钉移动端难以上手办公,而钉钉的PC端又太过简陋,再加上些让人谛笑皆非的功能性BUG,要让用户给个高分可能性不大。 三是钉钉的定位逐渐模糊。尤其是在12月初,钉钉推出红包功能。看似解决了中小企业主表扬员工发奖励时的麻烦问题,实则只是画蛇添足。如今微信红包用户习惯已成,钉钉并未构建出新的使用场景,支付宝红包都没有完成的任务让钉钉去做,实在有点强人所难。 看来钉钉还是得继续摸索,尽管阿里熟悉做B端产品,但工作场景之下的用户需求和电商的用户使用习惯还是有巨大差别,只希望钉钉不是下一个来往。 班聊:想做的事情太多,前景也不明朗 班聊或可说是个奇迹,成立四年,试运营不到4个月就拿到了金沙江创投、UMCCapital、富厚资本等国内知名风投的1.4亿元融资。目前班聊imo注册用户数438万,其中付费用户30万,日活占比70%,这个数据算不上漂亮,但在高手林立的IM市场上能活下来实属不易。这和imo在企业级市场沟通协同的沉淀无不关系。 不可否认,班聊imo抓住了PC端企业工作场景,知道企业场景下,90%以上的上班族还需通过PC电脑进行日常办公。他们在企业工作场景中也牢牢抓住了高频服务内容,为自己的生存争取了空间。 但班聊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做的事情太多,不太关注。或许正如他们产品核心理念描述的是“掌控”,希望把企业办公场景中的所有工作内容都用他们家一个工具完成,于是“任务”“日程”“审批”“公告”“对话”“轻审批”等各类功能层出不穷,去实现所谓的沟通协同一体化、轻OA、任务协同、掌控等功能设计和构想。只是这样的体量和竞争格局,就眉毛胡子一把抓,班聊imo真能Hold住么。尤其是原来宣称永久免费,却在近期突然收费,这让用户们情何以堪。 Grouk:更正确的未来? 未来之路漫漫 相对于班聊imo,Grouk则表现得相对专注。从团队内部沟通效率低,沟通工具太多,尤其是创业团队在面临多重交叉任务时,经常面临沟通混乱效率低下的行业痛点出发,去实现企业团队的沟通、合作、决策流程的优化。 针对于企业协同沟通问题和现有协同沟通工具产品功能上存在的不足做了特定的优化,第一做到了可以做到所有信息可以永久保存,即时检索;其次开发了话题功能,可以让大家可以在IM里讨论话题,就像在邮件里一样方便,兼顾了效率和功能。第三是强大的互动集成功能,可以在群里集成公司里几乎所有的工作工具,他们的理念是集成其他的应用的消息流,而不是自己去实现,这是一个更可行的方法,比班聊和钉钉的自己实现更适合企业的需要, Grouk还集成了比如微信微博这类客户沟通工具,实现了信息互通(可接受微博、微信的信息也可直接回复),这是钉钉等这类主要以通讯为主的工具所都不具备的。 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体量小,面对巨头强敌,如何招架应对是对他们团队最大的考验。再比如成立时间短,从用户获知到用户信任再到用户沉淀还需要一个过程。总之未来留给Grouk的也有诸多可能。在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2B领域,大家都需要快跑。 向前看,协同沟通工具未来大趋势以及还有哪些坎? 如此看来企业服务市场上沟通协同工具类产品还未成定局,巨头们虽有优势也并未拿到绝对话语权,创业者仍有机会。那未来如何发展,我们不妨预测一下。 躲不过的未来大趋势 首先,企业级市场服务的创新极有可能产生于中小企业服务中,他们并非拥有强大的技术,却从从细小的应用/服务场景找到自己的位置,关注于某一特定市场。 其次,随着应用场景多样化,沟通协同工具通用产品免费,行业深度服务付费,未来决胜的关键不再只是单纯的产品销售,而是产品体验和服务的强化。 再次,产品应用及功能趋向集成,人们不再需要多个APP,更加希望一个应用就能解决工作场景中的所有问题,是否能将团队日常所需的各种第三方工具的集成到协同工具中也将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同时,双向集成将成为标配,也就是要从简单的通知中心升级成通知加处理中心,用户在查阅到相关通知的同时,还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理。 最后,基于SaaS的协同融合并向移动化深入是必然方向。巨头通过快速收购来完成布局,中小创业者可借助开放平台获得发展。随着企业自身的移动信息化的发展、协同沟通工具的移动化变得必不可少。 而沟通协同工作平台打造工作统一入口,实现企业内部与外部、企业与企业之间连接的使命是否完成的标志则是是否建立起企业社交生态链。 除了光明的前景,当前还有些挑战需要处理。 1、大蛋糕下充分竞争带来的市场压力,尤其是对于初创公司,一方面需要处理因快速发展由几个人到上百号人团队扩大带来的管理问题和用户激增的运营问题,一方面还要面对行业的各类竞争状况。 2、企业市场表面上不温不火,实则暗流涌动。这考验着创业团队的全网整合能力,包括技术上移动IM通信的开发能力、企业市场的理解能力和资源的协调能力等。 3、协同沟通工具某种意义上仍是一类社交产品,而社交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如何筛选用户、让用户永不厌倦、保持好的平台粘性也是协同沟通工具需要考虑的。虽说企业市场用户相对稳定,但企业内部的人员流动引起的平台问题却是不可忽视的。 总之,在这个万亿级企业市场中,沟通协同满足着入口级产品的五点条件:刚需、痛点、高频(天天使用)、强场景(延伸性强),连接(企业内部、企业和企业之间),这对于巨头和创业公司而言,都是机会,扎根于此的从业者只有把握用户痛点优化体验才可能赢到最后。(本文首发钛媒体) 本文系作者 曾响铃 授权钛媒体发表,链接http://www.tmtpost.com/1507153.html 如果你或你的朋友的项目希望被 HRTechChina报道,戳这里可进行寻求报道。 HRTechChina提供、关注最尖端的人力资源科技资讯。您可以搜索“HRTechChina”公众号或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我们!
    观点
    2016年02月22日
  • 观点
    讲好故事就是一切 编者按:原文是原 Vine 总经理 Jason Toff 的分享,他在 Vine 的 2年 时间内学会了 25 条经验,涉及到团队领导、产品开发以及管理、招聘等方面,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过去 2年 我都在 Vine 工作,首先是当产品负责人,然后是总经理,监管着 Twitter 旗下的 50 人公司。那段时间我学会很多。在前同事 Adam Feldman 的建议下,我把学到的一些东西写下来了: 关于领导团队 作为领导,有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并且把它讲出来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无论你的动机是分享你的愿景,激励团队、获取资源,任何事情—这就是全部。光把一批好想法分享出来是不够的。你说的东西需要让大家理解并感受到。 不断重复这个故事一样重要。如果听到自己重复这个故事还没有觉得恶心,那可能你重复得还不够。 专注很难。我在 Vine 用来保证专注的两个技巧是 1)在墙上写出 3 项最优先的事项 2)让团队的每一个人每季度写下自己的三大优先事项,文字不超过 140 字,并且要放到一个共享的电子表格上。(这个有点类似 Google 的OKR,也有点像如何完成 1000 项任务的宏观版) 团队举行周例会是确保团队达成共识的好办法—但是要确保你的会议大家感兴趣很关键。在 Vine,我们会一起观看 Vines,一起吃顿饭等等。 每周给团队发一封电子邮件是另一个好的实践。在 Vine 每逢周一我会把自己每周优先级最高的 3 项任务分享给团队,好让他们知道我关注的是什么。 “时刻确保你在做最有影响力的事情,” 这是 dick costolo(前 Twitter CEO)以前告诉我的。这句话看起来很明显,但是要想坚持很难,因为往往会被别人的请求或者你过去的习惯打断。最好把那些不是非做不可的任务委派给别人,或者干脆礼貌地拒绝他人。 在高需求的工程师如此短缺的世界里,团队文化至关重要。我努力想让 Vine 给人的感觉更像一个家庭而不是一家公司。我们优先考虑那些显而易见的事情(招聘并挽留最好的人才),但同时也做了许多更小旦我认为因而带来大不同的事情(如发纪念品、外出团队活动等) 关于产品开发 故事>优先级。光有一份产品优先级清单是不够的。这些东西如何组合到一起呢?如何基于上一个来开发下一个呢?你的产品故事是什么? 默认情况下大家都是给自己做东西的。如果你的用户跟你的员工在人口统计学方面匹配的话这当然很好。但一旦用户很不一样,你就得努力确保你的员工理解用户需求。在 Vine,我们把用户研究向整个团队开放,让员工都清楚情况。 在团队中嵌入专家以贴近他们的需求。在 Vine 有一个群体对我们至关重要,那就是最顶级的 Vine 用户。所以我们在 karyn spencer 的指南当中雇用了 Vine 明星 ChrisMelberger。他的频繁反馈对我们非常有用—比用户研究都要好得多。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的话,我真希望自己能早点这么做—并且希望自己能雇一些年轻人(许多 Vine 用户都是年轻人),就像 Facebook 在总是灵感迸发的Michael Sayman 身上做的事情一样。 每个产品 / 每项功能都要任命一个直接负责人,这不仅是为了确保有人推动前进,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有人对成功感到骄傲。要是没有这个,你可能就要冒一系列妥协的风险,也没人会对最后的结果感到自豪。 如果测试数千或者数十用户就可以的话,不要测试数百万。在一一群用户身上尝试新功能。从超低保真度的模拟上你能了解到的东西多到令人吃惊。 让你的工程师定期展示他们做的东西。我们每周全体例会上都要做演示。这可以激励他们,令人团队的其他成员兴奋,并确保每个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关于管理 欣赏是你激励人激发起最大潜能的最好工具。在 Vine,我尝试每周至少发一条表达欣赏的便条。我们还让任何人都可以给团队的任何其他人发这样的便条,外加一张 100 美元的礼品卡。 你的团队正在近距离观察你,距离之近超乎你的想象。所以要小心自己的表现。如果你紧张,你的团队会注意到这一点。有人曾经告诉我说有力的领导需要有好的演技。 你的下级考虑你比你考虑下级要多。即是说如果你有 10 位下级的话,你几乎不可能像他们在你身上花费的时间一样在他们身上花费那么多的时间。要意识到这一点,确保你花在他们身上的有限时间最大化。 炒人是必要之恶。作为经理,这是你不得不做的最糟的一件事。这很痛苦。会对团队产生涟漪效应。但有时候是必要的。一旦必须这样做时,要快!这对每个人都是最有利的。 不要在奇怪的时间打扰你的团队。这么做很粗鲁。用Boomerang来安排消息,或者在共享的 1:1 文档增加条目。 表现最好的人往往认为自己被炒鱿鱼的风险最高。这一点很奇怪但却是真的。确保他们知道那你对他们有多重视! 关于招聘 个人接触具有巨大影响。如果你是在跟 Google、Facebook 等竞争工程师人才,想招人是很难的。这时候做对事情就显得无比重要了。我们发现相当成功的策略之一是进行个人接触。我们会给希望接近的应聘者寄礼物,然后用面试官的祝贺信轰炸他们。 叫他们回来接近对方。一旦你确定想要某人,我发现把对方挖过来的最好办法是叫他们过来以休闲的方式见面。那种氛围完全是不一样的。如果这之后对方还是不感兴趣,那可能大家不是很匹配。 速度最重要。我们会尽力在几天之内拿下对方。俗话说,时间会把生意搞砸。 招聘经理发短便条以最大化响应率。我们发现我的短邮件得到的回复率要比招聘人员的常规邮件得到的回复率要高。 其他 不是所有的反馈都是一样的。确保你得到观点最重要的人的反馈。有时候声音最大的那个人的反馈也是最好的,但有时候情况不是这样。 好的演讲需要练习(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这样)。预先排演一下没什么好丢脸的! 给自己营造发挥创意的空间。背靠背的会议导致这很困难。中间休息 30 分钟可能还要糟糕。控制好你的日程,不要让日程控制你。 诚然,在这些事情上我远算不上专家。而且尽管里面一些东西看似显然,但是很多做起来要难得多。但是我已经发现这些东西是对的,也希望我的发现对你有用! 本文编译自:medium.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3551.html
    观点
    2016年02月22日
  • 观点
    为什么招聘类产品这么喜欢吵架撕逼? 本文由三节课官方出品,作者黄有璨,三节课发起人,微信公号“黄的世界” 作者。三节课是首家互联网产品主题学习社区,免费提供最系统的产品 + 运营课程学习,定期出品有深度、有温度的产品观察 + 评论。如需转载,请联系三节课,并注明出处。   前两天,拉勾网和 Boss 直聘因为 Boss 直聘的 App 开发者邮箱密码被黑导致 APP 下架而撕得你死我活,这事儿,八成大部分圈内人都知道了。   经常混在圈里的人或许会发现,近几年,“招聘” 这个领域,或许是整个圈子里撕逼撕得最厉害的领域了。尤其是拉勾网,作为当前互联网招聘这个领域里的领跑者,他们在此方面表现尤其突出,这家公司在过去 2年 里,几乎跟所有的直接对手之间都有过撕逼或被撕逼的故事。   仅我自己印象中 2年 内亲历过或有印象的相关事件,就包括—— 2014年12月,周伯通招聘与拉勾网因为双十二营销撞车及涉嫌产品被抄袭等前后事件撕逼,但事件未进一步大范围发酵; 2015年3月,内聘网及 51 猎头网等公开叫板拉勾网撕逼,但事件未进一步发酵; 2015年4月,拉勾网与猎聘网公开撕逼,双方 CEO 隔空互喷,一时成为行业大战; 2016年2月,Boss 直聘与拉勾网公开撕逼,即前两天的事件。   今天,我不聊谁是谁非的问题,作为一个曾经的招聘行业从业者,我想从我的理解侧重聊一下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招聘行业内这么喜欢撕逼?   要聊这个话题,我们可能要先着重理解一下招聘类产品的根本逻辑。   招聘类产品是一类有些特别的产品,特别到其实它的产品体验和产品价值其实并非其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原因很简单——招聘这样的需求,对于 C 端用户而言,本身就是低频的。试设想,假如你是一个求职者,而一个招聘类产品的价值和服务足够好,在短时间内迅速帮助你找到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后,你对这个产品最有可能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是:从此,大约在至少 1年 左右的时间内,你不会再使用它。因为既然已经找到了工作,则在至少 1年 内你就已经失去了 “求职” 这个需求。   因为存在着这样的天然局限,招聘领域里最核心的东西,从来都不是产品。恰恰相反,在招聘领域内,绝大部分产品的形态和逻辑都是差不多的——这其实很容易理解的,围绕着一个单调而又低频的需求,本身所拥有的产品创新空间,就很有限。   而产品创新空间有限所带来的必然现象,就是一旦有人琢磨出来点儿什么新东西,马上就会被其他同行一窝蜂似的跟进抄走。好比,早年周伯通招聘首创的指尖幻灯片和现在 Boss 直聘首创的直接开聊,都已经迅速在大部分招聘类产品中得到普及。   那么,对于招聘类产品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既然不是产品,那是什么呢?   答案是:品牌的持续曝光和传播。或曰:让你的品牌占据用户的心智。   这里的逻辑在于,既然用户使用我的场景和频次天然就已经是低频的,那我最应该做到极致的事,就是通过持续的品牌曝光让我的品牌和你的典型使用场景间建立起关联性,让你在下一次产生类似需求时,可以第一时间想到我。   因而,对于招聘类产品而言,最为重要的事情,其实是可以在用户面前围绕着你的定位得到持续曝光。也因此,你才会看到很多招聘网站层出不穷的事件营销、活动营销、PR 行为等,背后的逻辑皆在于此。   所以,招聘类产品天然存在着刚性的持续曝光和品牌传播需求。   另外,招聘类产品还有一个特点:用户并不排他。好比你在拉勾投了几个简历或发布了一些职位,现在 Boss 直聘出来了,你会不会用?   答案八成是会。因为这样你会有更多机会找到工作会收取到合适的简历。招聘类产品,博的都是个概率。   所以,跟用户用了微信就不会用来往易信的逻辑完全不同,大部分企业和个人用户,是会同时使用 5 个以上的招聘类产品的,这就导致了,招聘类产品的用户重合度,会极高。   好了,现在事情变得很容易理解了,既然—— 产品创新空间有限,抄袭比较常见; 招聘类产品天然存在着刚性的持续曝光和品牌传播需求; 招聘类产品的用户重合度极高;   那么,不时出现的行业撕逼几乎就成为了一种极其合理的解释。因为抄袭和用户重合,大家之前容易出现各种摩擦,而同时,撕逼也能够同时满足大家品牌曝光需求,故而一切都显得很自然而然,很合理。   好比现在的拉勾和 Boss 直聘,虽然吵得很凶,但放大到即将到来的金三银四招聘求职黄金季来说,在用户面前他们一定都是赢家,至少用户们在这一波撕逼中已经被普及和强化过了这两个招聘类产品的存在。   也所以,有时候看问题,是可以多试着想想一些背后的逻辑和必然性的。    
    观点
    2016年0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