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解读
YC标准解读:2017年什么样的创业公司会被看好?
来源:简法帮(微信号:jianfabang)是一家为创业者和初创型企业提供交互性法律文件在线自制服务的互联网企业,致力于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线上法律服务。
导语:2017年,什么样的创业公司会被看好?我们来听听最前沿创业服务机构YC的逻辑,足够简单,没术语,没废话。
对于任何地方的创业圈来说,YC这个词早已经不需要注释,这家硅谷创业服务机构和投资人早已是全球创投圈紧盯的一个风向标。
YC一年两次的创业营为入选的创业团队提供12万美元的资金支持,以换取创业公司7%的股权。入选团队入驻YC硅谷创业营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创业加速项目,最终以一个让创业者和众多投资人直接面对面交流的“路演日”告终。
创始人参加YC创业营的目的往往并不在于那12万美元,而是YC校友的身份和机会,尤其是在获取资源、建议、关系网和业务机会等方面的特殊意义。所以,很多创业者都希望能够通过海选最终进入YC创业营,不少多创业者甚至以进入YC创业营为荣。
揭秘2017年YC衡量创业公司的标准
那么,YC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YC年轻总裁Sam Altman在2017年2月17日致YC社群的一封信中做了如下揭秘。
申请创业营的公司经常问YC如何决定谁能进入,YC通常考虑四个问题:
1)这家公司能开发出很多人真正喜欢的东西吗?
如果是这样,而且假设这里的“很多”的确足够多,公司还要有机会变现出可观的收益。
2)这家公司容易被复制吗?
我打过交道的最成功的一些公司都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网络效应、专有技术、复杂的协调或其他各式各样的市场壁垒。我知道理论上的确有可能打造一家非常成功的卖商品的公司,但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
3)这些创始人会发展成为“天生的好手”吗?
正如大多数人所说,除非你投资于伟大的创始人,否则很难赚钱。这其中的内涵可以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这里有一些问题我常问自己:这些创始人是坚定不移的那种人吗?他们是善于创造性思考的那种人吗?他们有多聪明,特别是他们有没有我以前从没有听说过的真知灼见?他们是善于沟通的那种人吗(这样他们能够招募人才、拿订单、融资并与媒体打交道等等)?他们是非常专注和卖力的那种人吗?他们是那种似乎总能克服困难找到解决办法的人吗?他们是我都愿意为之工作的那种人吗?
这通常是让我最难评价的因素,因为你必须对他们的未来轨迹做出判断——你试图预测五年后这些人会是个什么样子。
4)这家公司有一个明确且重要的使命吗?
没有这个,我通常会因此感觉到无聊。更重要的是,没有使命的公司通常很难招聘到足够的优秀人才加盟,因此也很难成长为一家大公司。
我们特别喜欢那些有某种非传统背景的创始人,对于人生道路极其“传统”的创始人我们通常持有一点怀疑态度。创业不是拼履历,我们不喜欢将YC作为通往商学院道路上的一行简历的那种创始人。虽然从许多方面来看,这对YC来说是一个值得窃喜的烦恼,YC品牌价值的提升意味着我们必须努力找到为了正确理由而创业的人:将他们痴迷的想法变为现实,愿意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来实现这个想法。
YC已经在资助“非著名”人士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们将继续努力——这是我们两三个最重要的成功秘诀之一。YC请大家传达这样的信息:进入YC不需要有经验丰富,不必是知名人士,也不必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简历。YC资助聪明、雄心勃勃的人,只要他们有一个伟大的想法以及表明他们能够做出事情的证据。
如果你知道一个创始人应该申请YC,你可以推荐给YC。同时强调,公司申请入驻YC并不需要推荐或介绍,YC资助的大多数公司没有通过这种方式。
YC的社群(校友帮)文化
正如前文所说,YC社群的力量和质量是它最有特色的卖点之一。与任何社区一样,这源于一系列复杂的因素,这里只介绍三点。
首先,YC创始人最初确立的最重要的文化价值之一就是为创业者做正确的事情,即使这么做可能并不符合YC的短期利益。参加过YC创业营的创业者可能知道,这可能是YC与其他投资人相比最突出的差异。
此外,他们创造的另一个文化价值观是尽力只去资助优秀的人(也就是做正确事情的人,尽管我们还需要另行评估其有效性)。我们有时也会在这方面犯错误,进行善后处理是我们工作中最令人不快的部分。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在人的判断上做得还不错。
第三,我们有一个“接力帮”的校友文化。创业营的每一批创业者知道他们可以向任何YC校友寻求帮助,这一点已经远远超出了硅谷正常的预期。后来,当这些创业者变为成功的企业家后,即使不用YC张口他们也愿意帮助新的校友。
我们进入软件时代只有大概30年,互联网时代大概20年,而人工智能时代大约2年历史。这每一个时代都是一个技术革命的时代,当我们多年后再回头来看时,相信这每一个时代都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相信这几个时代将代表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技术革命。
你需要知道,能在这样的时代做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一个多么让人激动的机会。
后记
在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和联合办公空间数量都快超过创业者人数的行业“泡沫”面前,很多人已经开始重新审视创业圈的浮躁,冷静地思考创业者到底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尤其是应该培养和资助什么样的创业者。
笔者曾经听过YC创始合伙人Jessica Livingston在斯坦福大学的一个讲座,一位听众就问她为什么这么多中国同行拷贝YC模式却不能取得她们的成绩,她回答说复制YC的形式可能没有太大意义,同行需要理解YC做法背后的逻辑,取得YC的成绩可能也需要时间。
希望文中YC的经验能够供中国众多创业者和为创业者服务的机构参考。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