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创业者和投资人友谊的小船也是说翻就翻! 摘要:你觉得我们项目怎么样?你们团队很优秀!但我们这一期的钱投完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来源: 天天投
    观点
    2016年04月13日
  • 观点
    硅谷看点:那些最有可能颠覆教育市场的公司都在这里了 来自公众号:千读   相比国内教育市场的红海一片,国外的教育市场显然要成熟的多,看看以下这些最有可能颠覆教育市场的公司,是否真正是为解决用户痛点而生的呢? 1.Rafter 在美国上过学的同学们都知道,读完四年本科花在教科书上的钱差不多可以买一辆车了。Rafter发现了这个痛点,把大学书店里的书都数字化然后放到云端。这样大学里的书店可以通过Rafter提高自己的销售量,大学生们可以通过购买电子教科书省下很多钱,真的是双赢啊!   2.Piazza Piazza是一个线上的学习空间。在Piazza上学生可以匿名的向老师和其它同学提问。最好的答案和回复会根据学生们的点赞来推送到排名第一的位置。很多大学包括斯坦福,MIT和普林斯顿大学都是Piazza的用户。   3.USEED 在大学毕业之后,你可能会不断的收到学校校友会发送的要求你捐款的需求。久而久之,你会觉得这就是一种骚扰,然后会自动屏蔽这些消息。USEED是一个专门服务于大学的众筹平台。学校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向校友募集资金。校友可以在平台上了解到不同需要募集资金的信息。   4.Course Hero Course Hero是一个线上的学习平台包括学习指导,课程笔记,考试准备,导师服务。成立于2006年的Course Hero现在已经拥有5百万的注册学生了。   5.Quizlet Quizlet是另外一个平台,提供线上学习工具供全世界各地的学生使用。目前Quizletyou每月大概有一千五百万的用户量,在苹果和安卓的商店里,Quizlet一直是排名前10的免费教育类APP。   6.Minerva The Minerva Project是一所提供本科学位的大学。与其它大学不同的是,这所大学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来帮助学生们降低学费。作为新生,大家第一年的时间会在旧金山一起度过。之后的课程大家都是回到自己的国家通过在线的方式完成的。   7.Dev Bootcamp Dev Bootcamp是一个培养程序员的课程。通过这个课程,从小白到程序员的华丽转身只需要19周的时间,费用是14000美元。通过这个项目,学生们还可以获得相应的证书,就业指导服务和校友资源。   8.The UnCollege Movement The UnCollege Movement鼓励大学生们在四年的学习当中拿出一年的时间到海外进行游学体验。总共12个月的项目花费是16000美元。12个月的时间包括在一个国家旅行(目前有印度尼西亚,巴西和墨西哥可选),在旧金山(可能是世界上最具有创新性的城市了)生活一段时间和实习的机会 。简单来说,这三样你要分开体验的话绝不止这些钱,这家公司等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套餐。   9.Udacity Udacity的创始人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授Sebastian Thrun。公司可以通过Ucacity平台上的课程对员工进行培训,平台上所有的课程都和编程有关。AT&T曾经付了Udacity3百万美元为他们的员工开发课程。   10.Edx Edx起初是由哈佛和MIT一起建立的一个非盈利性的线上授课平台。后来又有UC伯克利,德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加入。从长远来看可以观察到非营利性的线上教育平台是怎么和营利性的教育平台竞争的,比如说Coursera。   11.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s Open Learning Initiative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线上教育平台是另外一个非盈利性的教育平台的例子。   12.Saylor Saylor也是一个免费的在线教育平台,学生也可以在Saylor上修一些课程的学分,不过界面真心没法和Coursera相比。   13.Open Badges Open Badges的创始人Mozilla是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在线认证标准,无论学生在哪个在线平台上课都可以得到统一的认证。   14.Accredible Accredible是一个证书管理系统。客户可以通过这个系统给学生颁发电子证书。教授的推荐等信息也可以在显示在电子证书上,比传统的方式更高效。另一个好处是电子证书可以在学生的社交媒体上更方便的被分享。   小编观察: 1. 无论是可以修学分的大学课程在线平台还是免费的在线平台都已经趋于完善稳定。 2. 针对大学生的教育初创公司还可以在其它方面继续寻找痛点。 3. 越来越多的初创公司开始转向开发K12的市场。 在这些初创公司不断颠覆教育产业的同时,大学教育也变成“快餐”,并不断向实用主义发展。    
    观点
    2016年04月12日
  • 观点
    坐拥新三板,盘点你该懂的融资模式 股权质押,企业拿命在赌 摘要:股权是一个企业的命脉,每一次定增都意味着股权稀释,大股东未来可能面临失去控制权的风险。但对于新三板市场上的初创企业,尤其是轻资产企业,他们没有什么值钱的资产可以变现,只有股权具备一定的市场价值。 战新板搁浅,注册制推迟,分层机制临近,众企业再度将目光聚焦到新三板市场上。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天堂,新三板的优越性不可比拟,其融资模式也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创新。然而,模式创新背后必然隐藏着或多或少的风险,如近日发生的股权质押爆仓、私募债违约等事件,侧面反映了部分新三板企业疲软的发展状态。从融资模式的发展阶段来看,定向增发是多数新三板企业惯用的手法,股权质押、私募债、优先股等模式仍处于发展初期。随着新三板分层机制的完善,各种新的融资模式可能率先在创新层试点,为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探索新的道路。机遇与风险同在,笔者针对融资模式的背后逻辑,将在下文中剖析其存在的市场风险,上篇以定向增发和股权质押为主。   定增,企业把钱花哪儿去了? 自新三板问世以来,企业融资基本离不开定向增发。据wind统计,2015年新三板股票发行融资2547次,融资规模达1213.48亿,是2014年的9.18倍。2016年至今,已有近800次定增融资,融资规模近400亿。企业之所以偏爱定增融资,说白了,就是成本低、拿钱容易。相比于A股市场,新三板市场的融资效率高,如小额定增可以豁免审批,或是一次核准可多次发行融资;而且定增申报周期较短,一般股东人数较少(低于200人)的新三板企业,申报周期在两周左右,这比A股市场快多了。   企业轻而易举的拿到大笔资金,心里美滋滋的,这钱该怎么花呢?一部分企业确实将资金投入生产中,解了燃眉之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以空间换时间。另一部分企业打得就是圈钱的主意,笔者甚至怀疑企业挂牌新三板的初始目的就是圈钱。   圈钱的性质也分两种,一种是类金融企业,像九鼎投资,动辄定增上百亿,这笔钱除了孵化了一些中小企业外,其他多投入在构建金控体系中,如收购上市公司,抄底A股市场。据统计,去年类金融企业融资份额占新三板总体市场份额的1/4。另一种是非金融企业,他们虽然不会像九鼎投资这样娴熟地玩转金融市场,但他们敢拿着大笔资金去参与金融交易。数据显示,截止至2016年3月22日,已有308份公告涉及新三板企业购买理财产品的事项,约250家企业已经或计划购买数百万乃至上亿的理财产品。这些企业的钱多到这种程度了吗?   据公告显示,复兴文化拟拿出5000万购买理财产品,银丰棉花更牛气,拟斥资15亿进行理财。但从年报可以看出,复兴文化去年亏损高达1681万,而去年定增共计3.3亿;银丰棉花去年半年的净利润仅1024万,货币资金不足5亿,一年内短期借款高达16.45亿,如今斥资15亿玩理财,是因为企业经营本身盈利速度慢,还是偏爱上理财产品的利滚利呢?这种市场投机氛围不是一两日形成的,早在去年已有不少企业拿着定增的资金去炒股,如最早被扒的仁会生物,这家药企的掌舵者有六年的证券从业经验,利用近4亿的闲置资金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并在股灾前成功逃离,笔者姑且不估算其在二级市场的收益率。从账面上看,仁会生物没有营业收入,也尚未研发出药品,原来是顶着高科技的帽子玩着金融的把戏。这家企业还算幸运,至少在股灾前逃离,目前仍有很多企业的定增资金深深地套在二级市场中!且不谈他们是不是投资经验不足,拿着定增去做投资或者理财,本身就是对新三板市场的亵渎。新三板提供优质的投融资环境,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困境、成长困境,而不是搞些投机倒把的手法。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5年的定增预案中,73%的定增原因是“补充流动资金”或“补充运营资金”,24%的定增原因是项目融资。去年牛市时,很多流动资金间接补充到二级市场中,助涨市场;今年股市冷清,楼市热情,部分企业又在蠢蠢欲动,筹备甚至已经把资金投入到楼市中。创业板发展初期,也存在企业超募的现象,深交所规定除了金融企业外,超募的资金原则上应投入到企业现有的主营业务中,不得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目前,新三板尚未对定增资金有强制性使用方向,这给部分企业钻了制度的空子。笔者建议,应加强新三板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限制企业闲置资金投资金融资产的比例和种类,减少因金融市场系统风险引起的风险。   随着定增破发率频频走高,投资者的安全垫频频被击穿,市场的定增热情大不如去年。据不完全统计,在2016年第一季度,参与新三板定增的私募机构同比下降了6.6%,证券公司同比下降了1.9%,信托公司同比下降了4.3%。2016年,新三板市场已完成700余个定增项目,但目前认购方浮盈的尚不到300家,其余多为浮亏和无成交。笔者认为,这正是定增市场的冷静阶段。对于企业而言,定增是企业用空间换时间的方式,应将定增资金合理配置到企业发展中,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让投资者冷静下来,重新树立参与定增的标准,告别过去盲目抢筹的心态。   股权质押,企业在拿命赌 定增虽然成本低,但其属性仍是股权融资。股权是一个企业的命脉,每一次定增都意味着股权稀释,大股东未来可能面临失去控制权的风险。但对于新三板市场上的初创企业,尤其是轻资产企业,他们没有什么值钱的资产可以变现,只有股权具备一定的市场价值。企业掌舵人又不希望过早稀释股权,因此股权质押逐步成为企业短期融资的重要方式。据统计2015年共有620家新三板企业进行1313次股权质押,有447家企业公布了质押金额,高达215亿。近日,枫盛阳事件再度将股权质押推到风口浪尖。   枫盛阳事件的基本逻辑很简单,大股东缺钱,把股票质押到券商旗下的P2P平台上,并做成理财产品,吸收普通投资者的资金,其实这是变相打破新三板500万的投资门槛。结果,枫盛阳股价连连大跌,大股东补仓之后仍然止不住下跌行情,面临爆仓风险。笔者认为,真的爆仓的概率不大。一方面,大股东质押的股票多是限售股,即使到了预警线、平仓线,也要等到股票解禁之后才能处理。另一方面,新三板企业股票的流动性与A股市场没法比,不是想抛掉就抛掉,对于没有流动性的股票,甚至都不用使用平仓软件,市场上根本没有“接盘侠”。另外,大股东在做股权质押时,通常和券商关系搞得不错,真出问题了,大家多是先协商,采取紧急避险预案,一下子平仓的概率较低。如果企业是做市交易,存在大股东联合几家做市商重新拉升股价的可能,A股、H股的庄家和大股东十分熟悉类似的玩法。   但新三板企业真的是很缺钱,有超过20%企业质押的股数超过50%,部分企业质押的股数超过80%甚至全部质押,可见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如此迫切。这些股权能贷出多少钱呢?不同企业之间的差距确实很大。有些企业不被市场看好,质押率低于10%,也就是100元仅能贷出10元,大多都是僵尸股。也有企业贷出的现金比市值还高,如新三板企业精耕天下去年11月份质押了380万的股票,贷出1个亿。每股相当于26.32元,当月股价在6~7元之间,相当于1元贷出了3.76~4.39元左右。   针对后者,笔者认为,这哪里是股权质押,简直就是配资交易。据业内人士反映,部分新三板企业打着借壳上市的名义,将股权质押给资管机构,设计成资管产品,优先劣后3:1或2:1,由大股东兜底认购劣后级,以质押的股权做担保。这类资管产品也不敢在市面上大张旗鼓的销售,基本券商营业部的客户手中消化掉。但这中间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不仅涉及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不利于企业未来的稳定发展。定增是将股权慢慢稀释,股权质押搞不好一下子就将企业易主了,简直是拿命在赌啊!   换个角度看,其实每个企业在选择融资模式时,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多方考虑后作出的决定。我们或觉得其很荒唐,或认为其风险很大,但往往隐藏着难以识别的逻辑和利益体。就像有些以“8”开头的新三板企业,挂牌的目的并非为了企业的发展,而是为了“卖壳”套利。定增也好,股权质押也罢,包括笔者下篇将解读的私募债、优先股、原始股等,终究围绕着利益相关者交易结构的平衡,而在这个平衡的过程中,有些利益群体被牺牲掉,有些利益群体会成为最后的大赢家。   来源:创业邦  作者:刘烜宏
    观点
    2016年04月11日
  • 观点
    SaaS领域生存艰难,Worktile的生存之道是聚焦最后一个S (本文来自钛媒体特色栏目创业者说,最有钛度的创业者故事) 商业模式的构建,往往是让SaaS产品头疼的事。 尤其是在中国,直接向用户收费的模式往往行不通,因此大多数玩家不得不先提供免费服务,在积累了大量用户之后,再通过鼓励一些用户付费来获得更完善的服务等方式而获得盈利。 事实上,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很多SaaS产品的用户量依然还停留在“小而美”的阶段,甚至很多产品因用户量的匮乏,商业化模式不清晰而最终抱憾退出。 而对比美国企业级SaaS市场,中国在企业级SaaS市场规模上与美国仍存在上百倍的差距。Slack在美国成立仅2年左右,惊人的发展速度让其成为了行业标杆。新一轮融资后,其估值已经达到了38亿美元。Slack在媒体上公开的数据是:日活跃用户200万人,付费用户已达80万人,主要营收模式就是企业会员费。 市场认知度急速上升的阿里系钉钉、纷享销客身上都能看到Slack的影子。 那么,在初期依赖良好的用户体验积累了海量用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其实国内市场上也不乏虽有海量用户基础,却也没有好的变现途径的产品。他们往往也苦于产品粘性差、可替代性强、商业化困难而不得不放弃。 对于国内的SaaS产品来说,商业模式的探求似乎变成了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而早在2013年就以任务协作为切入点闯入SaaS领域的worktile也同样经历了这样一番探索。   试错 「只要我有了海量用户,就不愁没有变现方式」似乎在互联网行业普遍被认同,在SaaS领域这更成为了一种在战略和规划上偷懒的好借口。worktile也没能避免这一魔咒。 自从3年前推出Web端及App应用以来,Worktile CEO王涛表示worktile免费版如今已经有22万企业在用,用户量60余万。实际上在王涛最初的构想中,两年之内用户数应该是突破千万的,而基于足够的用户基数,顺而提供付费的增值服务,实现盈利。很显然,目前60余万的用户量与他的计划相差甚远。 经过两年的市场教育,王涛开始意识到这样“想当然”的商业化运作方式是非常难实现的,此前几番关于上线付费版的计划也就搁浅了。 同样“夭折”的还有worktile团队在去年年中推出的IM产品纷云。原本在王涛看来,worktile铺垫下推出IM产品是挖掘企业级市场的必经之路。 然而,这个试图“用最简洁的功能对应和处理最复杂的任务”的想法,在纷云上线3个月的时间里被市场验证出一个并不乐观的结果。王涛告诉钛媒体,通过浏览后台数据,他发现纷云的大部分用户还是来自于worktile,“除了发布当天有大概8000多的注册用户外,后面的两个月用户数非常平淡,我知道我们遇到瓶颈了。”王涛说到。 效仿Slack的模式似乎并不可行,王涛开始思考纷云的问题出在哪。通过数据的对比,王涛发现在纷云接入的100个服务中,至少有60%的服务是无人问津的。另外他在使用同类产品中发现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产品相对比较复杂,其中可能只有5%到10%的功能会被使用。 除了在国内的SaaS市场中类似Slack模式的产品还并未有完整的生态基础外,国内的大部分企业用户(尤其是偏传统型的公司)对于IM产品中的大部分服务也并没有实际的应用场景。如此,除了沟通本身之外,IM产品也就完全失去了“连接更多服务”的核心价值。因而上线短短三个月,纷云就被停掉了。 商业化之路遇阻,IM产品被迫叫停,基于这两个原因,worktile团队决定要转变。最终他们决定基于纷云的基础,将纷云与Worktile整体融合起来——也就是最终的worktile企业版。   聚焦在最后一个S Worktile企业版已于1月8日正式上线,采取收费策略,定价为299元/人/年,主要面向的是50-200人的中小企业,或者是大中型企业的各个部门。据王涛介绍,企业版上线之后已完成一百余单,大部分由免费版转化而来。 这同时也意味着,worktile终于迈向商业化道路。当然,这也是对产品价值的一种验证。 王涛表示,企业版与免费版将成为两条独立的产品线,而并非免费版的功能升级。免费版主要专注为用户提供基础的团队协作解决方案。他强调,Worktile免费版一定要坚持简单易用,而企业版则要将服务做深。 除了提供独立的IM模块来帮助企业实现内部的交流,企业版的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后台管理功能。Worktile 试图通过后台帮助用户用极简的操作打造最适合自己使用的 Worktile。因此企业版在细节方面也做了优化和升级。比如,在worktile的用户群体中,以电商、开发者和游戏居多,worktile就根据行业性质等为用户提供“定制模板”的选择。王涛还告诉钛媒体,企业版甚至还将配置功能交给企业用户,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DIY前台。 此外,企业版还接入了许多第三方服务,比如印象笔记、腾讯企业邮箱、博客反馈、App Store评论等,几乎涉及到市面上的所有SaaS及PaaS服务。 在企业级Saas领域摸爬滚打了两年之后,王涛终于想明白了想要做好软件即服务这件事,必须同时做产品和服务两件事,而聚焦在“服务”才会成为未来 Worktile 的主要盈利来源。王涛坦言,worktile如今的转变和付费的尝试也正是希望能把SaaS最后一个S的部分做好。 “产品对用户要有价值,服务要足够有效率。尽量做好用户体验和连接的事情,积极与用户沟通,帮助用户对产品完成认知,这样才能最终完成付费。”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worktile于去年11月还组建了销售团队,以帮助企业版用户全面了解产品从而促成最终的“成交”。王涛表示今年销售团队将会持续扩大。也可以说,worktile试图用2B的应用产品,带给用户2C的良好体验。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免费版的用户。”王涛表示,worktile免费版仍将不断的打磨产品,保持过去两年坚持下来的单周迭代速度。他认为,免费版的用户群体实际上才是最广泛的待开发的市场。 对于商业化的考虑,王涛表示目前会以老用户转换率为主。好在相比于国内C端用户付费意愿差的情况,B端市场对于使用付费工具提升企业效率这件事上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   “平台做平台的事,工具做工具的事” 不得不说,如今SaaS领域已然处于“一片红火”的状态。除了像用友超客、今目标、纷享销客、班聊等大大小小的公司外,巨头也加入了这场游戏。 比如阿里去年以钉钉强势闯入SaaS领域,不久前腾讯又正式宣布推出企业微信,引起了业内不少争议。有厂商对于BAT的杀入倍感惊恐;也有一些厂商认为这是一件好事,王涛就是这样认为的, “我们并没有觉得在夹缝中生存,worktile与钉钉、企业微信也并非竞争关系,未来我们甚至会成为上下游关系。” 在王涛看来,市场上比较典型的项目协同产品代表,比如teambition、Tower,包括worktile,都属于工具型产品,并不需要向异军突起的钉钉们宣战。而具有“狼来了”之势的企业微信,更多的被业内认为是对于钉钉的防御和阻击,以争夺风口。而且企业微信基本上属于平台化战略,一定会开放。因此,“平台做平台的事,工具做工具的事就好了”。 王涛还认为,对于BAT来说,将服务做深并不容易。“除了相较之下没有那么大的利益可图之外,企业级服务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你往往是在为一个企业服务,而不是一群企业,因为每个企业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平台型的企业服务根本做不深,这也与平台本身相违背。”这也是协作类产品与钉钉和企业微信一个重要的差别。 因此,王涛向钛媒体透漏,worktile免费版也将于钉钉合作,成为钉钉生态里的协作产品。王涛还笑称,如果企业微信开放了,worktile就可以在企业微信中植入,这样企业微信就会成为worktile的流量入口,帮助worktile更早的实现千万级用户的目标。 而对于像teambition这样发展势头良好的对手,王涛表示并不惧于竞争。“对于竞品同质化的问题,实际上在不断的跃进中,大家会朝一个方向走的更近。”王涛如是说。 除了企业版外,worktile也将发力海外市场。据悉,目前worktile已经正式与台湾资讯系统整合服务商鼎盛资科达成战略合作,后者成为worktile在台湾地区的总代理商,负责workile企业版的销售与服务支持。另据了解,worktile的B轮融资也已经在筹备中。 近两年来,众多新兴企业的涌进、巨头的强势入局,似乎证明了现在或许是SaaS的最好时期。但是,当巨头们以土豪玩家的身份进入SaaS领域之后,像worktile这种小体量玩家能否另辟蹊径,谋得一片生存之地?(本文首发钛媒体)   本文作者: 杨雪丹 来源:钛媒体 来源链接:http://www.tmtpost.com/1668755.html
    观点
    2016年04月11日
  • 观点
    关于在线教育投资:热了三年的市场,这些类型的项目不靠谱 在线教育热了 3年 了,投什么靠谱还是真说不太准啊,但是投什么不靠谱发展到今天基本可以说的比较准了。   1、在线一对一。永远的规模不经济,成本结构虽然和线下一对一不同,但整体的毛利率没太大差别。有些 VC 拿在线一对一当电商投,没见过这么高单价的电商项目,只能说你们真是对教育一点都不懂。当然,有人会说一对一可以向一对多转型,但是你想想你能让一个吸毒成瘾的人改抽香烟吗?毒瘾越大越没戏。所以,谁走的越快可能死的越早。   2、教育 O2O。本来这事还有的做,但是大多玩家都停留在刷单上直到把自己刷到一条绝路上。你不想着为产业链创业任何新的附加价值,那你也没有任何存活的价值了。本来不管教育 O2O 能不能搞成,可以整死一批小机构,但是你们合谋刷单,反而延缓了小机构的寿命缩短了自己的寿命。教育 O2O 本质是解决产业信息不对称的主要是基于存量市场的供给转移,无法形成增量市场,也不存在供给不足或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你还刷单,能刷出什么来呢?教育 O2O 里还有一个分支是教育淘宝,趁着账上还有钱,赶紧转型是王道,淘宝只有一个,淘宝梦就不要做了。   3、免费进公立校。进公立校必须得收费,不收费只能说明你根本不懂中国的教育体制,你再还幻想什么 B2B2C 把用户往外倒,你真以为学校是你们家开的呢?投这些的 VC 也基本是对中国的教育体系啥也不懂,估计都是用一个互联网思维往里套呢。只看做这些的公司的公关稿都是铺了多少多少学校。铺吧,但你得明白铺多少也没用。所以 VC 们再投 B2B 类的项目,别自己骗自己或被骗去看那些无意义的数据,不如只看进了多少所学校每所学校收了多少钱,不收钱的压根不要看。   4、幼教 App。相比前三个,这块投资数额都不大,亏了也没亏多少。总之,移动端挣钱是别想了。现在流行 IP 这个词,这个词恶俗到只要是个玩意就套上这两个字。但是咱想想婴幼领域不限娱乐还是教育,能挣钱的 IP 有几个?基本都是自欺欺人的猪鼻子插葱——装相。现实点,卖点课、卖点服务什么的还是靠谱的。你首先是一个做教育的,其次才是一个 IP。   5、VR。这个坑刚开始挖,谁先进谁成为先烈是一个大概率的事情。互联网行业从来不是教育推动,而是色情,继而是娱乐。VR 是大势所趋,是未来,这都没错,但是对于教育来说,且着呢。   当然,以上不靠谱仅针对行业本身,非具体公司。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啊,希望你自认为自己是那个状元。   以上不靠谱仅针对 B 轮起的投资。   天使投资和 A 轮阶段就不说了,所谓看人基本都靠蒙,蒙对了 1、2 个项目基本就可以忘掉蒙错的的,然后说自己看人准就好了。所谓看趋势基本就是啥热投啥,蒙对了 1、2 个项目基本就可以忘掉蒙错的的,然后说自己看趋势看对了就好了。以上这些不靠谱的方向,基本对 A 轮前不影响,反正有 B 轮后接盘侠等着呢。   最后还是说说靠谱的吧,想来想去还是弄个 B2C 网校靠谱啊。小班、大班、录播、直播,不管干啥都跑的通。其他领域不管靠谱不靠谱的,最终想变现的十有八九还得绕回到网校这条路上,当然你还可以绕到线下开面授班……所以,有的人直接在这个赛道上慢慢跑着,有的人快速在其他赛道上跑着跑着绕了一大圈也跑这里来了……殊途同归啊。   来源:36氪,作者:潘欣,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4814.html
    观点
    2016年04月11日
  • 观点
    营销分析创企Mintigo屡受风投青睐,又获红杉1500万美元投资 【来源: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 编译:田小雪   其实想在B2B行业里做一家出色的市场营销公司并不容易。如果一家专做人口统计业务的公司为了扩大品牌的用户基数,而竭尽所能推销自己的产品,那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将同样的情况放在企业单位身上,那他们想要成功就必须要对每一家目标公司的特殊需求了如指掌。   私募股权领域的重量级人物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于本周宣布了一笔1500万美元的投资,对方是一家叫做Mintigo Inc.的初创企业,红杉资本计划用这笔资金来帮助后者发展和提升云分析服务能力。   其实早在2011年,Mintigo就已经在B轮融资中获得900万美元投资。红杉资本、Giza Venture Capital和其他一些私人投资者牵头了该公司的B轮融资。   这家名副其实的预测营销平台从各种各样的外部来源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其研究对象包括1500万家企业单位和2亿人次的员工。Mintigo官方网站的消息显示,他们使用的分析算法会对各个数据集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找到关键的细节性信息,准确定位目标企业的客户群体,尤其是重量级客户,并且会对所有结论进行综合分析,鉴别出他们与普通大众不同的决定性因素。当评估客户购买行为的时候,公司则会将这些结论当作参考和比较的标准。   用户可以利用这一平台的各种功能来区分哪家企业拥有不可限量的发展前途,来选择相信哪家企业的宣传和推销,找到呈现各种信息的最佳途径,在交易进行阶段找到可能存在的交叉销售的机会。这一平台的用户界面整洁统一,能够自动处理好整个分析的过程,不需要用户额外再进行手动搜索。   放在以前,用户若是想要对一家公司有一个彻底和清晰了解的话,是避免不了自己动手的。这样一来,不管是对用户来说,还是对市场营销公司来说,无疑都是省时省事的最佳选择。某个公司或组织的规模越大,那么它的生产力收益也就越大。   Equinix Inc.、Oracle Corp.和Red Hat Inc.这些公司目前都在使用Mintigo的服务,以提高其市场营销人员的工作效率。这三家公司都是去年才开始使用这项服务的,那段时间刚好是公司自2009年进入Google以来发展得最好的时期。Mintigo表示,到目前为止,其营业收益和用户数量都已经获得了高达700%的增长。现在有了红杉资本这笔新的投资,公司将会继续保持这种蓬勃发展的势头。   这笔投资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虽然当下全球的经济状态不太稳定,风险资本公司也已经谨慎不少,但是只要某家公司价值主张正确且独特,增长潜能可预测且可观,那他们还是会尽可能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投资的。
    观点
    2016年04月08日
  • 观点
    企业SaaS上演“三国杀”,谁才是决定生死的变量? 摘要: 只有在上端有客户价值,老板才会买单;在下端有用户价值,一线员工才有干劲,SaaS产品才能实现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转换。当占有绝大多数用户比例的中下层员工用户对一款产品都心生怨恨的时候,那么它只会在作死自己的路上越陷越深。 如果我们把2015年O2O从火热到遇冷再到此起彼伏的兼收并购看做是2C市场日益饱和逐步冷静的信号,那2015年阿里钉钉、和创、金蝶友商网、大象盯盯、高速波等专注于2B市场的各类产品争先恐后出现在媒体公众和投融圈的视野里则可视为国内企业级SaaS市场爆发的暗号。 但随着更多新进入者的闯入和企业微信的高调推出,2016年会不会是企业级SaaS市场的定局之年?面对行业洗牌,谁才会成为最终的大赢家,谁才是决定生死的变量? 风中的风口,企业SaaS正上演“三国”杀 如今的企业级SaaS市场不可谓不热闹,且不说美国企业级SaaS服务公司Salesforce现已估值474亿美元,单看《易观智库》最新报告,2016年年初我国企业级SaaS市场规模就将达到199.3亿元人民币,增长为69.7%,2016年全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如此海量的市场自然吸引了无数创业者前来“捞金”。目前也已盘踞着三股势力,正争相“抢食”。 BAT巨头,前赴后继 BAT可说是无孔不入,企业级SaaS市场自然不会错过,他们或依靠庞大的基础架构支撑或借助各自的海量用户,鼓吹生态体系转嫁流量入口或直接采取投资并购的方式进入这一市场。 先说财大气粗的阿里,阿里2015年在企业级市场就完成了4项投资和3项收购,包括60亿人民币投给阿里云,参与数梦工厂A轮投资,收购南京翰海源等。而阿里钉钉更是成为阿里争霸企业级SaaS市场的终极武器,如今钉钉已从最初的企业内部IM软件变身为现在的SaaS协同办公软件。 而阿里云也与用友合作,发布了多款新产品和基于云的行业解决方案。阿里试图围绕企业级市场基础建设、技术、性能、安全、数据和垂直行业解决方案等各类需求实现全覆盖“一锅端”,野心颇大。 对于觊觎企业级SaaS市场已久的腾讯而言,腾讯云服务,企业邮箱、腾讯企点只能算是小动作,近日传言即将要发布的企业微信才是真正的“饿狼”,或将对企业级SaaS市场产生地震效应,使得多数从业者为之恐慌。这一方面是因为微信具有极强的用户关系链;另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微信可能整合企业号、订阅号、服务号等腾讯资源,形成难以匹敌的生态体系,但事情还未发生,一切待解。 相对而言,百度则低调一些,2015年只投资了客如云和收购了安全宝。而且投资客如云显然是为了响应百度的O2O战略,安全宝也是为了充实百度云的安全体系。但面对着企业微信和钉钉的公然冒犯,百度不管是“束手就擒”“坐以待毙”还是“狗急跳墙”奋起反抗,等待他们的都是一场恶战,一时半会难定胜负。 传统办公软件劲旅,壮心不已 这主要有用友、金蝶、通达等大型传统企业应用软件开发商,他们先后发布了畅捷通、友商网、云之家等SaaS服务产品。其中金蝶2005年就已进入SaaS领域,2007年联手IBM发布“友商网”,是国内第一家推出在线会计与进销存软件服务的企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友商网注册企业数已超100万,用户总量破400万。另从2015年金蝶半年财报中看到,2015年上半年,友商网线上SaaS服务收入同比增长70%以上,注册用户同比增长超过40%,付费客户的续费率保持在75%以上。 此外2015年金蝶还参与了逸创云客服1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对于这些传统大佬来说,一是有过去在PC办公时代的积累,他们有机会将自己的PC老客户转化成为移动客户。 二是他们积累的经验和口碑能转化为品牌背书和信任度,有利于获取新客户。况且他们也具有一定的实力基础,不说是皇太子,友商网等至少算是个富二代,不惧与BAT等较量。只是移动互联网不同于PC互联网,他们也需要适用与摸索,并打破过去的体制与利益分配等束缚。 创业平台,夹缝中找突破 还有一类便是毫无背景或积累不多的中小创业平台,如销售易、今目标、大象盯盯、高速波、容联七陌等等。他们的不同于巨头们和传统大佬们从其擅长的角度切入,玩平台型生态体系的打法,而是先从一个细分市场切入。如纷享销客以移动销售管理为核心,12个月内就完成1.6亿美元的B、C、D三轮融资。 2014年11月正式上线的大象盯盯(时间早于阿里钉钉),主攻团队工作效率提升(区别于阿里钉钉主打的团队内部沟通),据统计大象盯盯上线以来,累计下载用户732万人次,月度活跃人数161万人次。2015年4月成立的高速波,由原通达信科CEO高波创办,目前已推出2款SaaS产品,一款是全能型叫“高速波云办公”。 另一款移动CRM产品叫易圈客,打着“通用型移动CRM完全免费”的口号。诸如此类公司不断涌现,都在探索各自所长,希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同时他们把目标客户锁定在占有99%的中小企业上,因为基数大,使得有足够的市场空间,让其自身在夹击中获得成长机会。但他们在知名度、资金等积累上的不足要求他们必须加速快跑,才可能追赶或超越对手。 是非成败,这些才是决定生死的变量 如今三股势力相爱相杀,2016年将成为SaaS行业洗牌的开端,残酷激烈的竞争过后,谁会跻身国内SaaS服务市场的第一梯队,谁又将会被淘汰出局。其实,除了品牌、资源、团队等确定性因素外,更多的是定位、定价、推广策略等细小的变量。 谁是先锋:激励重要还是监管重要 企业市场用户角色大体分为两类:基层员工和管理者,而企业管理的终极话题:监管为重还是激励为重,是该压还是该推、是该用棒槌还是该用玉米,是该“从上而下决策”还是该“自下而上引导”同样摆在SaaS服务产品上。现在行业内出现两类不同的做法,一类如阿里钉钉,以老板为导向,拿它的Ding功能为例,这是一种信息必达自上而下强压式的沟通方式,老板可以随时跟踪员工有没有看到“钉”的状态,显示未读数,和未读的人。 这种方式确实让老板很爽,却变成了中下层员工的“噩梦”。它强调的是管理属性,自上而下解决老板监管问题,出发点是让老板高兴。而他们相反的是自下而上解决一线执行员工的实际问题,强调工具属性,出发点是为了让用户更好的工作。 比如大象盯盯一直就定位是为四项工具:“创新工具”、“自我激励工具”、“目标管理工具”和“企业管理工具”,CEO刘青在多个场合表示将始终坚持大象盯盯的工具定位,致力于让广大一线员工更好的工作,或如友商网一直致力于为小微企业提供在线进销存及财务记账服务,作为企业财税、社保、融资、报销、营销、020收银等财务专业的工具。国外也有专做客服的Zendesk、Freshdesk。 主打云存储的Box,旨在帮助中小企业揽下个税、社保公积金等琐事的Zenpayroll等。出发点不一样,结果就会不一样,响铃这货不能断定企业管理一定是监管重要或是激励重要,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在上端有客户价值,老板才会买单;在下端有用户价值,一线员工才有干劲,SaaS产品才能实现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转换。当占有绝大多数用户比例的中下层员工用户对一款产品都心生怨恨的时候,那么它只会在作死自己的路上越陷越深。 收费与否:一切免费还是“坐庄收钱” 钉钉出山之后便打出“免费一切“的旗号,很多企业开始使用钉钉也确实是因为其免费的审批和移动电话,大象盯盯也是以“提醒”为功能特色,执行一切免费的策略。而还有一些平台则采取按需购买的模式,如Live800的“数据分析”,网易七鱼云客服的“智能机器人回复”、“工单系统”功能等。 友商网也是基础功能免费,增值服务收费,按年付费一天一元随需购买的模式。相较而言,高速波的易圈客所推行的免费彻底一些,不仅包括OA类的基础功能,也把所有通用型的CRM功能诸如客户管理、销售线索、报表分析等也开放了免费,并且不限空间、不限时间、不限人数。 于是收费免费又成为了SaaS产品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或许正如高速波创始人兼CEO高波所说“中国SaaS行业真正能够发展起来,需要打破中小企业的入门门槛。“0成本的标准化通用型入门级移动应用平台有利于吸引中小用户尝试SaaS产品,但对于SaaS市场,响铃认为:免费只是一个过渡,单纯的免费策略不可行,因为: 1、免费对应的是屌丝思维,屌丝的思维逻辑是关注要不要钱,而企业的思维逻辑是能否满足需求,能否帮助赚钱。所以SaaS服务的核心问题是产品是否满足企业具体业务需求,不是是否免费。 2、企业用户的获取和沉淀,也不能依靠免费来完成,因为企业对产品安全性、稳定性要求更高,简单免费的策略并不能实现有效用户的获取,甚至会因为免费导致企业客户对产品价值产生质疑。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免费的SaaS模式成功。当年阿里软件的免费大战宣布2个月后黯然离场,如今SaaS市场免费仍然只会是非理性的自杀,收费才是对客户的承诺和保证。 为谁而生?竞争导向还是用户导向 最后说说产品的出发点,如果把钉钉的出现归结于来往阻击微信失败而采取的侧位还击(至少是原因之一),那正当来往团队复仇之时,企业微信又背负着抗击钉钉的任务上场了,此起披伏“冤冤相报”,互联网因竞争而生的产品比比皆是,如百度的有啊、百度Hi、腾讯的拍拍、搜搜等等,但他们最终都和来往一样折戟沉沙,这似乎再一次提醒我们:如此噪杂繁荣的企业SaaS市场,我们的产品到底是为谁而生? 或许正如大象盯盯CEO刘青所说“为占位,为竞争做的软件都无永久生命力,只有中小创业者创造的真正为用户而生的产品才可能赢得市场。”周鸿祎 2009年在金蝶友商网交流时也谈到他对 SaaS 的理解:关键是抓住企业客户的真实需求,SaaS 只是一种软件交付模式。所以我们看到友商网8年只做一件事,就是专注于财务服务,做中国最大的小微企业财务云服务平台。 而大象盯盯一直为提升工作效率努力,在提供工作提醒、审批、汇报、签到等多项服务之外,还在个人事务里添加类似于记事本的功能,就是希望能以个人事务为主同时兼顾到团队管理。 所以BAT巨头也好,传统大佬也罢,社交也好,工作协同也罢,所有围绕中小企业的SaaS企业服务产品必须清楚:所谓的平台生态建设所谓的积累和沉淀都可能成为自己进入新市场的桎梏,因为SaaS服务绝不仅仅是从C端到B端服务对象、购买决策者和使用者的变化,而是产品定义从竞争导向到用户导向的变化,只有真正把握用户需求,而不是为了赌气、占位、争夺市场的产品才会获得最终胜利。 最后再提醒一句:相较于2C领域一家独大,马太效应在企业级SaaS领域并不明显,行业领先者对企业用户覆盖率普遍不高,市场仍存在巨大的可拓展空间,将来的SaaS巨头,既可能出自现有软件公司创业团队,可能出自BAT等互联网公司,也可能出自新的初创企业。但必须以用户为核心,只有不断聚焦产品改进,摆好姿态,踩好点,才可能笑到最后。   来源:钛媒体 作者:曾响铃;微信号:xiangling0815 http://www.tmtpost.com/1668603.html
    观点
    2016年04月07日
  • 观点
    SaaS公司要想获得爆炸式增长的6个秘诀     编者按:Arkenea LLC是一家“以程序员为服务”的初创公司(与“以软件为服务”相对应),目前已经获得了风投资金支持,现处于快速上升通道中。 Brad Feld(美国著名风投家、创业者、畅销书作家)曾经提出了一个所谓“40%法则”的标准,用来评判一家初创公司是否处于健康、快速的发展阶段。所谓“40%”,即该公司的当月增长率加上该公司利润增长率应该起码等于40%,这样才算是一家优秀的SaaS公司。换句话说,如果你现在的增长率是20%,那么你当月的利润增长率就也应该是20%;如果你现在增速是40%,那么这个月是可以接受没有利润这个现实的;如果你现在增速是50%,你就可以接受亏损10%的现状。如果这两个指标相加之后已经远远超过了40%,这说明你在这条创业路上干的尤为不错。   那么接下来问题来了,你该如何达到这样的增速呢?有哪些因素能够决定这些数字呢?下面进入本文的正式篇章:   1、招聘最优秀的人,以最快的速度!   一般来说,百分之九十九的SaaS初创公司都会把精力放在三种核心角色上:工程、销售及客户支持。这三种人决定了你视野中的问题能够在多快的速度得以解决,解决问题的方式能有多高效,以及市场给予的反馈能否真正有效地得以利用,在下一次产品迭代更新中体现出价值。 无论哪一种角色的招聘,必须以超级高效,快速的方式完成。永远记得,不仅仅是要招聘来能够解决问题的最优秀的人才,而且他还要进一步地帮助你去打造跟客户之间更优质的关系。   2、产品的迭代更新,以最快的速度!   在增长之路上,你通过产品持续不断的更新,以及妥善及时的Bug修复来满足现有客户的需求,然后当你得到了进一步的反馈信息时,再开发新的功能,并不断地将产品向你刚开始设想的愿景推动。在此基础之上,然后想想你在面对下一个问题,又或者是下一次产品迭代的时候该以多么创新的思路来解决, 上述的内容全要靠你现有的团队来实现,通过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来一步步的完成。往往你会受限于身边的资源,你也许会考虑使用DAAS(以程序员作为服务)的平台,快速招聘能够应付某个具体任务的程序员,来弥补目前人才团队中的空缺。   3、销售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Guy Kawasaki 有一句名言:“销售能够解决所有事情”。他是这么说的:“只要你有销售业绩,现金就能如流水一般涌入;而只要你有现金流,那么你就有时间来整合团队,技术,以及你的营销方式。另外,你的压力将不会那么大,因为客户是在源源不断地将钱送入你的保险箱,最后,你的投资人不会烦你,因为他们需要把精力放在那些销售业绩并不怎么好的公司,另外他们也不想横插一杠子,在原本就很好的业绩上面凭添变数,回头一旦出现什么状况,你会把锅甩给他们的。” 在SaaS公司不断增长的过程中,销售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只是依靠“内生营销”,你不会得到最理想的结果。你的SaaS公司必须投资于”外向销售“,同时不断地完善提升营销策略,将影响力波及更远的地方,覆盖更广阔的潜在客户人群。   就比如说HubSpot,它还专门配备了一个外向型销售团队。有两种方式来达到这一点。其一是将内部的一个团队培养起来,这当然投资比较大,如果你是第一次做外向销售的话;第二种方式就是专门请一个专业的公司机构,就比如说GravityLeap这样的公司来帮助你快速上手。   4、以正确的方式定价   “免费模式并不简单,如果你真的摸到门路了,它能够给你带来惊喜!” HubSpot增长团队负责人Brian Balfour在接受采访时这么感慨到。   定价是一种非常敏感,也非常具有决定意味的手段,它能瞬间让人们血脉贲张,又或者瞬间让人们掉头离去。   根据Brian Balfour的观点,有四个非常明确的因素能够促使免费定价模型特别适合于SaaS公司。   第一点,是要意识到你是在向个体进行营销,如果你成功地将某个想法通过“免费”的方式植入到他的脑海中,那么这个模式就会在他那里生根发芽,他会自行将产品传播开去的。很多公司在面对个人的时候,拿出来的是B2B的那一套销售办法,这往往行不通。   第二点,你的产品应该让用户很快地看出价值来,如果你的产品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了解,还要不断的设置才能看出价值,那么免费模式在这里就不成立。在这样的产品上,你最好提价。   第三点是你应该有一些第三方推荐,还有一定的传播性。那些享受免费服务的用户,他们有可能不会转化成为付费用户,这个时候他们回馈于你的方式并不是像付费用户那样为你掏出真金白银,而是采取了另外一个途径:也就是为你带来更多的用户。   最后的一点,从长期来看,你需要设计一条路径,让个人账户能够逐渐转型成为团队账户。因为这才是你的产品真正起飞的拐点。Dropbox和Evenote都是非常好的例子,他们都是从个体用户切入市场,最后扩张成为公司团队级产品。   5、降低流失率   从缓慢的启动,到快速的发展,一个公司所能走的捷径就是在产品将不断把流失率降下来。   ContentMarketer.io的联合创办人Sujan Patel这么说道:“让人们持续不断地回到产品当中,又或者是所谓的SaaS流失率问题,其实跟产品市场契合点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仅仅是因为现在的人们都太忙了,眼前的东西太多,他们都眼花缭乱,总是被亮光闪闪的东西吸引去注意力,往往他们在使用产品的时候都是走马观花,如果5分钟之内他们没能理解这个产品,他们掉头就走,不带有一丝犹豫。”   他补充道:“人们忘记回来其实并不是问题,而你是需要在后续不断的利用各种方式,比如发邮件来叫他们回来看看的。所以我强烈建议你开启与客户的谈话之前,准备一套‘email drip 推广方案’。”   6、给免费模式上面附加价值   对于SaaS公司来说,如果一个核心产品平台主要是停留在以Web为基础上面,提供“附加值”的移动App能够很大地提升你产品的粘性。在SaaS领域中,附加值App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那些给客户提供”表盘“的初创公司了。   作为附加值而存在的移动App可以很好的获得市场认可,开发的方式最好是”以程序员为服务“,这样时间最短,效率更高,成本也能有所控制。   作者丨Rahul Varshneya  (Arkenea LLC 的联合创始人) 编译丨拓扑社  原野 http://tobshe.com/2016/04/05/saaszengzhang/#sthash.HYLXgPnk.dpuf
    观点
    2016年04月06日
  • 观点
    创业公司如何培训新员工   “Sink or swim。(自生自灭)”这是Sean对我说的。(Ooyala的首席技术官,前谷歌创始人之一)这并不是多么鼓舞人心的箴言,然而这句话在在我初探创业世界时,给我的新员工培训理念埋下了种子。没有什么能救你——只能靠信念苦苦挣扎,然后竭力生存下来。 从我在Ooyala(当时有30人左右的一个创业公司) 的第一天,我就挣扎于含有技术缺陷和增强文档的代码库,还是用一种我并不熟悉的有点像Java的语言ActionScript。我用两周的时间来实现一个已经承诺给视频出版商的功能——传输在线视频。为了赶上deadline,我需要学习ActionScript,熟悉Ruby on Rails,Flash视频和图形库,同时每天处理着像“QQQ”一样的让我脑袋大的变量名和不时出现问题的“load2”和“load3”函数。 我在那一个星期就这样硬着头皮工作70多个小时,完成了这个功能。“Sink or swim”的入职经历我铭记至今,那真是我压力最大和最变态的工作经历。在最开始的日子里,我不断地考虑自己离开舒适的谷歌而迈入创业的世界是否是个正确的选择;最终我还是适应了新环境,在其他团队成员的帮助和无数次的工程实践下,早期含义模糊的代码早已消失不见。在那个团队两年的工作时间里,我从这个专注的团队中学到了很多,但是毫无疑问,新员工入职本可以是个更流畅、更积极的体验。 后来到了2010年8月,我又加入了已经拥有了12个人的团队Quora,这次的新员工入职没那么艰难,除了Charlie Cheever留给了我几个前期bug,但由于没有付费客户,所以没有时间压力,只有自我要求。新员工培训其实就是我去问一些问题,或许再做一个或两个特别的讨论会。在Ooyala的入职经历和在创业公司的两年高强度工作,让我作好了充足的战斗准备,所以相比之下,在Quora的入职过程相当轻松。 我的亲身入职经历后来启发我在Quora构建新员工的培训计划,计划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我在2012年11月写的《Quora的工程师新员工培训是什么样的?》   在新员工培训上投入时间真的值得吗? 创业公司有很多事情要做,尤其是要在资金用尽之前,需要争分夺秒地打造一个产品来获取用户。所以第一个问题是,把宝贵的资源转移到新员工培训上,这真的值得吗?许多初创公司不做或推迟新员工培训,他们仅仅依靠新人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这样的入职培训,会出现以下问题: •淘汰了一些优秀的员工,实际上了他们只要多一些指导,就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并留下来。这对于那些在招聘下很大功夫的公司是个嘲讽,注重招人,却不重留人。 •不能很快的识别出低效率的员工,因为你没有足够的机会来评估他们的工作或者因为你觉得他们只是这一次没做好。 •降低员工的生产率,因为他们真正入职所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新员工的压力不断增加,幸福感不断下降,尤其是对那些没在创业公司工作过的人。   招的人越多,风险就越大。特别是当你招聘渠道偏向于缺乏经验的员工时,比如大学毕业生。 随着一个团队的发展,非正式的入职培训慢慢变得问题百出。对于同一个概念,不同的员工在不同的时间有着不同的解释,缺乏一个标准化的新员工培训流程。对于那些非系统的零散的解释,很容易遗漏许多重要的信息。工程师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对一些关键问题不甚了解,这会让他无法完全理解核心代码的机理,降低工作效率。又或者,因为没有沟通清楚,新员工可能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学习新事物,一个月后才能真正为公司创造价值。创业公司刚启动时,没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去学习。但作为一个公司,一个产品和一个代码库,随着它迅速成长,内容和复杂度不断增加,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时候,一个新人对新事物的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 新员工培训是一个指引他们学习和明确公司价值观的难得机会。设计一个好的新员工培训计划可以增加新员工入职上手的效率。所以,建立一个高效的新员工培训计划可以说是一笔一劳永逸的投资。   如何设计一个新员工培训计划 在Quora期间,我带领新工程师的培训项目并直接负责工作指导、组织和安排新员工培训谈判、编撰培训材料,并开展了导师培训班。在Quora的新员工培训计划开始后,在2011年的12月,此时Charlie 和我意识到我们可能要有10多个全职程序员和实习生即将入职。我们的团队当时只有不到30人,其中包含14个工程师,所以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入职培训,事情很容易变得一团糟。 在第一次创建Quora的入职培训时,我明白我一定要让入职这件事变得比我当时经历的要简单、顺利。在确定培训材料、交流项目和导师制度之前,我首先为入职培训设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大家根据自己的经历分享了他们对入职培训的建议。我也联系了其他公司的工程师们(包括我在Ooyala的朋友们),了解他们之前是如何入职和开展工作的。 1、尽可能快得让新员工成长 创业往往人手紧缺,而培训新员工还要再占一部分人力资源。这就要求入职培训的效率一定要高。长期来看,这既有利于公司的发展,也迎合新员工急于证明自己的心理。 一种快速提升新员工能力的方式是导师制。我们首先达成共识,强调入职培训的重要性,然后让老员工花费他25%的时间去带新人,尤其在前几周的时候。导师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包括新人最初的代码评审,挑选合适的项目,指出需要学习的技能 ,结对编程的技巧,工作次序的优先级,或者教他们如何高效地团队合作。 我在Quora时,辅导了很多人。入职第一天,我就会告诉他们,培训他们是我的第一要务。 这让我们彼此建立了共同的目标——尽可能快的帮助他们成为公司的一员。往后,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问我任何问题。 2、让新员工接受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 每个创业公司的文化是不同的。虽然新员工可能已经从招聘面试和宣传材料中了解了一些。但入职培训本身就是一个让他们了解公司文化的机会。这些价值观可能渗透在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完成业绩、数据处理、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服务等。 以Quora为例, 公司文化的了解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但实际上,我们给新员工的学习量太大了,尤其对于应届毕业生们。为了确保新程序员们能跟上公司的节奏,我们让新员工在第一天的时候只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搞定一个小bug,实现一个小的功能。极力简化入职的第一天就是为了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适应新环境,只是设置好开发环境、修改一些代码、做一些运行测试。这也意味着导师需要做一些准备,找一些适合新员工的任务。我通常建议导师选择一个一天能完成的启动项目,这样即使项目未能按时完成,导致工作延期,也有机会在一周内弥补上。 3、教给新员工最重要的东西 随着公司发展,产品、团队和数据库都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意味着新员工要学习越来越多的东西。从我的经历来看,那些对基本的关键知识掌握的好工程师都表现的很优秀,无论他们是自学成才的还是因为有导师的指导。一个好的入职培训一定要保证每个员工有坚实的基础知识。   在Quora,我们使用以下两种方法 •在前两个或三个星期,我们会安排一系列新员工会谈,这些会谈介绍了代码库,解释git的数据模型,演示调试和分析工具,或是涉及各种话题。最重要的(如介绍代码库),我会亲自为每一位新员工安排,即使是只有一个人。 •写一个codelabs来解释公司的抽象数据和必备工具。Codelabs是我从谷歌借用来的概念。codelab是一个文档,它用来解释一些抽象问题的原因以及它的解决方法,遍历相关部分的代码库,然后提供了一组练习来验证的你对其的理解。这实质上是一套代码培训系统。我花了三天时间完成第一版,然后派其他人去完善那些每个程序员必备的代码知识。   这些投资主要涉及前期,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后续只要花费少许精力更新部分代码即可。 4,让新员工融入公司的社交圈 刚入职时,你很有可能花费很多时间来和同事搞好关系。所以,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团队很重要,尤其对于内向的人。 在Quora的早期,我们主要依靠导师帮助介绍新员工。后来,团队的一些成员开始组织小组午餐来为新员工提供更多机会去认识他人。分批次的集中培训新员工,也让他们之间互相熟悉,并对公司更有归属感。 以上提到的只是一些例子,为你设计入职培训提供参考。随着公司的成长,新员工培训的目标也可能改变。例如,在Facebook(当然,它现在不是创业公司了)新员工培训时,每个程序员会通过一个名为Bootcamp的训练营选择自己心仪的技术团队。之后只要通过一个与该团队工作相关的工作测试即可。但Bootcamp这个计划可不是Facebook一成立就有的。 重要的是意识到建立新员工培训计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也许开始的时候,你只教她如何设置开发环境,这样他就能在第一天改改代码了。也许你以后意识到并非所有培训计划都有用,培训过程中你可能一遍又一遍介绍同一个代码库或架构,那样还不如专门针对它开一节课。 无论你在哪家公司设计入职培训,都要想想自己的入职经历并多问问他人,勤加思索,建立一个高效的入职培训。想想新员工会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办法;想想有什么概念、工具是你认为应该更早学到的。一旦你有了点子,那么去尝试最有价值的那个,再接受新员工和同事的反馈,看看它到底有没有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迭代,希望新入职的员工不会像我在Ooyala那么痛苦!   作者:董飞 链接:http://zhuanlan.zhihu.com/p/20670529原文发布:theeffectiveengineer,作者:Edmond Lau 译者:杜挺@demo++
    观点
    2016年04月06日
  • 观点
    PayPal CTO是如何招到最顶尖工程师的 (PayPal早期团队,最后排左一是Levchin)   Max Levchin(PayPay黑帮中的军师)在硅谷创立和投资过多家技术型的公司,包括PayPal、Slide、Affirm等。在招人方面有他独特的一套,结果是有目共睹的。在这次First Round CEO Summit采访中,Levchin分享了他的招人理念。   如果犹豫,就不要犹豫 早期员工的招聘可以说是创始人最重要的事了,这些人形成了公司的文化和远景,并且很难改变。在PayPal时,Levchin在招人方面极其严格,尽量避免犯错。在招聘流程上,如果团队里有一个人对候选人不满意,他们就不发offer。   Levchin分享到:“有些传闻是说我拒掉某些候选人仅仅是因为他们在面试中用词不当。。。,我承认我们这么做可能会漏掉一些好苗子,但我们从不把差的招进来。”宁肯漏掉一个超级明星,也好过招进来一个毁掉公司的人。正如电影《浪人》中的台词,“如果犹豫,就不要犹豫”。   招聘伟大员工的技巧 Levchin和他的早期团队只招聘认识的人,这样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痛苦的抉择了。前10个工程师来自于Levchin所在的伊利诺伊大学,前5个商务员工来自于Peter Thiel(PayPal黑帮教父)所在的斯坦福大学。严格的面试和LinkedIn(PayPal比LinkedIn成立的早)上的介绍是一种好的人才筛选方式,但万无一失的方式还是招聘那些共事多年,确认很牛逼的人。   直觉来说,你可能觉得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关系网组建一个完整的团队。有时确实是这样,但Levchin的经验是,几乎每个人都有比他们自己所能想象的更多的优秀人选。真正的挑战在于,大多数的创始人不认为自己能够把那些天才员工吸引到团队中来。   Levchin老早就认识到不要犯这一错误。PayPal刚成立时,他坐下来并创建了一个想要招聘的潜在工程师清单。如果搞定一个,就把他的名字写下来。Levchin重复着这一过程。“Peter Thiel让我坐下来并写下我认识的每个聪明人,这个清单大概有30个人名,结果我们招来了其中的24个。”   不要因为你觉得吸引不过来,就不把这人放在候选列表。“我们强迫团队里的每个人写下他们所认识的聪明的人,他们确信这些人不会来。我们像女鬼一样站在候选人身后,最终逼他们就范(加入PayPal)。”   思路不一致会拖慢进度 对于初创公司,速度是最有力的武器。总是有大公司拥有更多的工程师、设计师、分发渠道和其它资源。但只要你速度够快,你可以更早胜出,这是你的竞争优势。问题就是:创业公司如何跑的更快?   我们都知道单打独斗是最有效的方式了,这样可以减少沟通的代价,不用花时间让大家思路一致,不用为公司的愿景而争论不休。毕竟,你只要说服你自己。然而,绝大多数的产品都复杂到除非建个团队才能搞定,保持速度的关键就是团队小而精。   一般情况,思路不一致会大大拖慢团队的速度。“如果你的团队来自5个不同的计算机院校,其中一组喜欢Java,另一组喜欢PHP,还有一组觉得PHP很垃圾,Python才是最优雅的,这时你就只用争论不用干活了。”   如果一个团队需要浪费一天时间来讨论到底选用哪个Python版本,那就不可能快得了。不是说Python的版本不重要,而是在创业早期最正确的工具显然没有最适合团队的工具来的必要,用的熟是第一位的。   当然,思路不一致在公司大了之后是很有用的。“当你切入一个未知的新领域,你又没有相关的背景,这个时候就需要不同视角的人一起和你讨论。这时,多种思路就非常有必要了。”听起来很简单,但把握这个平衡点很难。   让公司与众不同 Levchin发现那些最顶尖的工程师总是希望在工作和面试过程中被挑战。“我们塑造一种很难进入的形象。这样甚至导致很难找到能够面试的人,我们宣称PayPal的门都很难进入。我们要求候选人有190的智商,加上顶级的编码能力,外加其它五项要求。那些最聪明的人看到之后会说,‘挺有挑战,我想去面试一下,向那些平庸之辈证明我更牛逼一点。’当然,面试结束时,我会说‘也许你想要一个offer,你太优秀了。’”   作者:董飞 链接:http://zhuanlan.zhihu.com/p/20667060 原文发布FirstRound,译文:神策数据创始人&CEO 桑文锋
    观点
    2016年04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