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阿里云发布了19款企业级云服务器,垂直场景呈现深度定制化趋势 在一般的互联网企业看来,云服务器最大的要求就是稳定,其他性能上都差不多。不过,今天的NEXT ECS发布会上,阿里云一下发布了19款不同的企业级ECS(云服务器)。 具体产品实例可以参考下面的PPT: 覆盖场景更丰富 产品实例排列的横向分布,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大类场景做分类。 首先是最基础的三大产品:通用型ECS处理器与内存资源配比为1:4,足以处理一般互联网场景,比如像36氪这种比较传统的浏览、阅读场景。计算型的处理器与内存资源配比为1:2,适用于视频渲染、图像计算等对计算的要求更大的场景。内存型的处理器与内存资源配比为1:8,适用于高网络包收发场景,如视频弹幕,电信业务转发等。 高主频计算型主要是针对未更新游戏引擎,依然用单核处理器支持业务的游戏公司客户。毕竟不是行业趋势,因此仅适用于少数场景,在某些非互联网的高性能计算场景下也有可能用到。 储存增强型则分为能大幅减少延时的本地SSD(固态硬盘)型和大数据型,后者的数据盘使用的是HDD(机械硬盘),相比起原来的云盘一份数据写三份,HDD只写一份,存储成本会大幅降低,同时存储带宽是原来的5倍。 最后是针对最近风口上的机器学习场景,推出GPU系列和FPGA系列。阿里云ECS产品总监、阿里巴巴资深技术专家蒋林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GN5搭载的是英伟达P100 GPU,这是国内公有云厂商首次推出单机八卡版本的云服务器。 这是阿里云第一次系统地发布了一整套企业级ECS产品线,他们表示这约覆盖了173种企业业务场景。 这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般的公司可能给每个员工买台iPhone就够了,但现在推出iPad、iPad Air、iPad Pro和MacBook等针对不同场景和需求的产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服务场景,搭配购买不同的服务器。推出的产品越丰富,可能覆盖的业务场景就更多。 稳定性和性能的提升 稳定、性能、价格,这是企业选购服务器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蒋林泉表示,之前,阿里的ECS产品覆盖的场景还不够,相对于以前的ECS产品,这次的企业级产品线除了数量更多、产品更丰富之外,稳定性和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稳定性和性能受到软硬件情况影响。 稳定,简而言之就是少宕机,稳定性/可用性越高,宕机的概率就越低。这除了受数据中心本身的可用性限制之外,还有操作系统的运维能力和虚拟化技术。阿里云在发布会上表示其IDC历史运行可用性为99.999%,操作系统用的是其自研的飞天操作系统。 稳定性可以说是每一个企业选购首要考虑的条件,发布会现场发生一个小插曲,一位用户在现在的提问环节反馈在使用阿里云ECS过程中遇上了宕机,因此耽误了业务。从提问中目测他使用的是阿里云非企业级的产品。蒋林泉也提到,阿里云这次发布的云服务器之所以称为企业级,其相较于之前的ECS在稳定性上会有很大的提高。 这次发布会上,阿里云还推出了其最新的明星产品——基于英特尔 Skylake CPU 同时拥有25Gb最大内网带宽的ECS产品,已经在青岛地域发售。腾讯云7月推出的第三代云服务器也开放了内测申请,其中部分机型在底层搭载了25GB网卡。 基础设施的升级之外是技术的升级,阿里云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升级到了第三代,部分服务器使用了Apsara vSwitch,蒋林泉介绍,两方面的技术升级分别让云盘IOPS吞吐和网络PPS吞吐性能提升300%。 云服务器随着场景多样化将愈发复杂 阿里云ECS的19款产品,最早的从去年10月开始发布,最新的到未来几天开始发售。 从产品线能看到,云服务器越来越多样和复杂。蒋林泉介绍,这与整个互联网业态越来越丰富、公司体量越来越大有关。“在不同垂直场景上,对计算性能的要求不同,峰谷的形态不同。”比如从前根本没有直播弹幕这种场景,每秒钟有海量用户发弹幕,弹幕还要同时发到每位用户的屏幕上,这对PPS和延时的要求很高。 “不同体量的客户在逼迫我们成长。”蒋林泉曾经介绍,阿里云的第一代云服务器从从Xen虚拟化架构、千兆网络起步,主要客户为站长和互联网小客户,到2014年底不再部署这类服务器;第二代云服务整体架构进化为KVM +万兆网络,储存、计算和网络能力,以及稳定性都有了提高,开始形成对中大型客户的初步服务能力;第三代则是今天正式发布的企业级产品线。 云服务器产品发展路径呈现出对垂直场景的深度定制化。蒋林泉将这种趋势为服务客户的深度和广度的提高。深度指在同一个场景下,随着公司业务和体量壮大,客户对性能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比如电商的秒杀,会使业务峰值更高、更为陡峭;广度则针对新的技术形态和业务场景出现,云服务厂商要快速响应,比如人工智能型产品,计算逻辑就和以前不同。蒋林泉说,最新的GPU计算型产品,需要厂商在软硬件上做适配,包括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等环节做全链路的定制化。他认为,做到这两点,才不会让云服务器的性能阻碍业务的继续或者创新。 来源:36氪,作者:卢晓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7401.html
    资讯
    2017年08月10日
  • 资讯
    无法脱离财务困境,企业软件创企Huddle或以8900万美元被私募股权公司收购 今日消息,在经历几个月的财务困境之后,企业软件创企Huddle决定出售给旧金山私募股权公司Turn/River。 Huddle打造了一款协作软件,和硅谷公司Box以及Dropbox是竞争对手。它的总部位于旧金山和伦敦。有消息人士称,这笔交易金额预计为8900万美元,不过在此前的融资轮中,该公司估值一度达到2.5-3亿美元。 上周日,Huddle发表了一篇博文,宣布Turn/River成为其多数股东,但这篇文章随后被删除。 本周一,Huddle给所有股东以及员工发了一封信,称Turn/River将收购公司股份。 目前,Huddle CEO Morten Brøgger ,该公司公关团队以及员工均未就收购事宜给出回应。一位公司发言人表示,给股东的信确实存在,但更多细节不方便透露。 在这封信中,Huddle表示,Turn/Rive——也就是英国的Harmony,将收购公司股份,且公司已经与其签订了脱售权协议,也就是说小股东无论如何都必须接受这一收购。 在这一协议之下,只有Huddle的优先股股东可以获得收益。换句话说,早期投资人和一些管理层能够从收购交易中获利,而普通股东——如现在以及过去的员工则分文不落。不过,出于善意,Huddle决定给每个普通股东发100美元。 从公司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Huddle的优先股股东包括前董事长Charles McGregor,印度投资人兼前思科高管Subrah Lyar,以及投资人Matrix Partners,Eden Ventures,Dag Ventures等。 文件也显示,McGregor在今年6月卸职,不再担任Huddle的董事长。 2015年,Huddle联合创始人Alastair Mitchell和Andy McLoughlin下台,Brøgger接任CEO一职。而现在Mitchell和McLoughlin已经不在公司的股东名单上,意味着他们之前已经进行了兑现。同在2015年,该公司还在伦敦办公室进行了一次裁员。 今年4月,Huddle曾透露需要紧急融资至少500万美元,或者在6月之前找到合适的买家。 【猎云网(微信:ilieyun)】8月9日报道(编译:LOVEWINS)
    资讯
    2017年08月09日
  • 资讯
    HRTechChina专访“盖雅工场”:专注劳动力管理领域 ,想要持续提升企业劳动力管理效率 编者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创业访谈是HRTechChina 2017年推出的系列采访活动,我们精选行业中优秀的HRTech创业者,力争通过我们的平台把这些优秀的企业,产品,创业者介绍给大家。中国人力资源科技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有大量的机会和需求,需要更多的优秀的创业者加入其中。我们HRTechChina 也非常愿意为这些创业者加油助威,提供我们的支持! 1 如果你希望参与,请和我们联系yudan@hrtechchina.com 作者:於丹   转载请备注文章出处 1 此次HRTechChina记者采访了盖雅工场联合创始人兼CEO章新波先生。盖雅工场(GaiaWorks)暨苏州盖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劳动力管理软件研发及服务的提供商,盖雅工场拥有独有的“一站式”基础人力资源事务处理解决方案和“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力管理”应用软件。 公司:苏州盖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产品:盖雅工场 网站:http://www.gaiaworks.cn/ 1 谈及研发该产品的初衷,章新波表示是有两方面原因,随着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劳动力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复兴。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 劳动力成本变得越来越大之后,当“廉价劳动力”这个词语已经不适用于中国这片持续腾飞的土地,位于中国的行业高管们(包括外企)都把目光聚焦在了劳动力管理上。同时除了对人工成本的控制,效率的控制也会变为一个话题,人越来越难,招到的人必然要放在合适岗位,在这个过程中一定需要信息化系统帮忙辅助,仅靠管理理念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更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劳动力管理解决方案。  1 在国外,单独劳动力管理市场其实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细分市场,劳动力管理与HCM是相互关联的关系,是重叠关系的一个市场,并不是包含关系。据观察,国内的劳动力市场远落后于国外,章新波判断,这与社会的进展有关,海外蓝领与白领薪资水平不相上下,甚至部分蓝领高于白领,自然而然会诞生这样的市场,目前中国正走向这个趋势,章新波表示盖雅工场一直坚信一种观点:中国目前的劳动力流向趋势和国外一样,劳动力成本会持续上升。而从绝对值上来说劳动力成本或许不是企业支出费用最多的部分,但却绝对是最大的可控成本。目前,中国逐步走向这个过程,未来是一个大的机会点。虽然市场还在一个启蒙的阶段,但同时这是相对蓝海的一个市场,所以,我们毅然决然的进入了劳动力管理市场。 1 谈及产品的主要功能及服务,在功能层面,章新波把劳动力分为四个阶段,称为PDCA循环,分为四步:Plan:预测劳动力需求并定义工时标准,根据收入和成本、历史数据来推测劳动力预算和需求,并细化到排班和任务;Do:根据技能、时间偏好等安排合适的员工、工时计划和任务、收集、核对和计算工时数据和呈现包括合规性校验等等;Check: 基于工作量变化的劳动力安排实时更新、自动获取数据、自动计算和建议、快速调整;Act:分析改善、全面推进劳动力成熟度和效能的模型、持续提升劳动力效率、快速调整。  1 通过这四点帮助企业精确控制劳动力成本、快速提升劳动力效率、预先规避合规化风险并切实提高员工满意度。  1 服务上,盖雅是基于SaaS的云服务模式,并且在客户服务上不止提供标准的SLA(服务水平协议),还提供一线支持的外包服务。 1 在沟通中,章新波告诉HRTechChina记者,盖雅工场主要解决以下四点: 1 1.成本控制。 关于劳动力管理,就应充分考虑员工的合理利用:既不要排得太紧张,这样会造成过多加班成本上升,也不能排得过松造成人浮于事同样产生多余的人力开销;再加上实时考勤精准统计工时,不多发不漏发工资,然后通过精细化分析工时效果和绩效来针对性奖励和提升,比如,相同工时内实际产出持续领先的员工,就能获得更多嘉奖,这样,依然是控制了劳动力成本,据统计,一般能降低20%的加班费用,降低约3%的总用工成本;  1 2、效率提升。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HR工作效率的提升,传统来说企业如果通过手工对比数以千计数以万计员工的出勤记录的话,在工厂需要上百个考勤员,在零售店面也需要耗费店长、区域经理和HRBP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采用盖雅劳动力管理软件云服务之后,人力能够节约60%,HR的工作量能够下降70%,因为大部分的工作都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实时自动化地采集、核对、计算和呈现了;二是员工效率的提升,员工通过更加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排班,可以充分调动积极性,实时通过移动端了解自己的排班、工时和绩效,什么时候上什么班,什么样的表现能够有多少奖励,一清二楚,提升效率。  1 3、规避合规化风险。 劳动密集型行业普遍是事后统计,据广东省的一份统计,劳动争议中的一大半都是涉及到工资和加班费的,就是因为事后统计很容易造成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的情况。盖雅劳动力管理软件云服务,企业通过员工大会制定合理的时间管理规则和规范的工作计划,并通过系统固化,排班科学化、考勤实时化、绩效透明化,员工对涉及自己工作的方方面面信息清楚掌握,完全合法合规,可以极大降低企业合规化风险。  1 4、提高满意度。 过去,一线员工对工作的参与度很低,在他们眼里,时间、考勤统计和绩效结果都是线长、店长、HR说了算,现在通过系统,员工可以自行设定自己的排班偏好,比如何时不想上班,何时希望多上班多赚钱等等,系统在排班时会综合考虑员工因素和生产经营计划,员工也能提前了解自己的排班、实时掌握自己的考勤结果、快速收到自己的绩效反馈,清晰透明的沟通和充分的信息互动,会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进而提升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公司创造效益。 1 据HRTechChina记者了解,盖雅工场规模已经发展到230人,团队有着多年劳动力管理信息化的丰富经验。是劳动力管理领域里国内最大的团队,其中负责产品研发和客户成功的同事占总数的三分之二,章新波表示盖雅更强调产品本身的自我迭代和客户的优质服务。 1 最后,章总也跟HRTechChina记者谈了谈其对劳动力管理领域的前景看法及行业预测。他认为,在中国有很多的互联网公司或者IT企业,都忽略了人口大量集中的蓝领、初级白领以及灰领这一群体,这群人企业服务并不完善,以及在这个领域很少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能全自动的解决这些问题,据统计目前中大型企业对劳动力管理的需求有18万家,涉及员工数超过7500万员工,“所以我们对于这个市场的前景是极具看好的,从市场的容量和规模来看也是可观的,盖雅工场将持续推进中大企业的自动化劳动力管理服务,为更多二五一十的中大型企业控制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效率,切实提高员工满意度。”章新波如是说到。 1 融资方面, 盖雅工场2009年成立,一直拥有自我造血的能力,基于向云的转型和市场扩张,2016年进入资本市场,从2015年底至2017年初,两轮融资顺利完成,第一轮由顶级风投经纬创投资,第二轮由腾讯系背景的元生资本领投,A轮投资方经纬中国跟投。 1 在融资的同时,盖雅也与行业内领先的HR服务商相互协作,共同为客户提供劳动力管理全流程全服务,合作伙伴包括FESCO、FESCO ADECCO外企德科、中智、SAP、Oracle、东芝、怡赛等。
    资讯
    2017年08月07日
  • 资讯
    前程无忧2017第二季度营收6.732亿元 净利润同比降58% 北京时间8月4日早间消息,前程无忧今天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7财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报告显示,前程无忧第二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6.732亿元(约合993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5.598亿元增长20.3%,超出公司此前预期的区间;净利润为人民币7060万元(约合104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687亿元下降58%。 根据雅虎财经汇总的数据,华尔街1位分析师预计,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算,前程无忧第二季度每股收益将达0.46美元。财报显示,前程无忧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完全摊薄收益(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为人民币3.34元(约合0.49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 此外,华尔街1位分析师预计,前程无忧第二季度营收将达9358万美元。财报显示,前程无忧第二季度营收为9930万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 主要业绩: 前程无忧第二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6.732亿元(约合993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3%,超出公司此前预期的区间; 前程无忧第二季度网络招聘服务营收为人民币4.439亿元(约合65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0%; 前程无忧第二季度其他人力资源相关营收为人民币2.292亿元(约合338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8%,这一业绩反映了2016年5月1日正式生效的增值税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前程无忧第二季度毛利率为73.2%,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71.8%; 前程无忧第二季度运营利润为人民币1.881亿元(约合277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8%; 前程无忧第二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7060万元(约合104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687亿元下降58%; 前程无忧第二季度每股完全摊薄收益为人民币1.16元(约合0.17美元); 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汇兑损失、可转换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以及与这些项目相关的税收影响,前程无忧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完全摊薄收益(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为人民币3.34元(约合0.49美元),超出公司此前预期的区间。 财务分析: 前程无忧第二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6.732亿元(约合993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5.598亿元增长20.3%。 前程无忧第二季度网络招聘服务营收为人民币4.439亿元(约合65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731亿元增长19.0%。前程无忧网络招聘服务营收的增长,主要由于来自于使用前程无忧网络招聘服务的独立雇主数量的增加,以及由于每独立雇主平均收入增长。第二季度共有380717名独立雇主使用了前程无忧的网络招聘服务,比去年同期的322236名增加18.1%,主要由于获取新客户的表现强劲。前程无忧网络招聘服务第二季度每独立雇主平均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0.7%。 前程无忧第二季度其它人力资源相关营收为人民币2.292亿元(约合338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866亿元增长22.8%。前程无忧其它人力资源相关营收的增长,主要由于客户采用量增长以及企业流程外包、培训和安排就业服务的使用量增长。但是,这种增长被2017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增值税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所轻微抵消。 前程无忧第二季度毛利润为人民币4.870亿元(约合718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950亿元增长23.3%;前程无忧第二季度毛利率(定义为毛利润在净营收中所占比例)为73.2%,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71.8%。 前程无忧第二季度运营支出为人民币2.989亿元(约合441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668亿元增长12.0%。 前程无忧第二季度销售和营销支出为人民币2.282亿元(约合337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980亿元增长15.3%。前程无忧销售和营销支出的增长,主要由于员工薪酬支出增加、销售人员增加以及广告支出增长。 前程无忧第二季度总务和行政支出为人民币7060万元(约合104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6890万元增长2.6%。前程无忧总务和行政支出的增长,主要由于员工薪酬支出和办公室支出增长,但在很大程度上被股权奖励支出的下降所抵消。 前程无忧第二季度运营利润为人民币1.881亿元(约合277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282亿元增长46.8%。前程无忧第二季度运营利润率(定义为运营利润在净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8.3%,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23.3%。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前程无忧第二季度运营利润率为31.3%,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27.5%。 前程无忧第二季度认列的来自于外币折算的损失为人民币180万元(约合3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认列的来自于外币折算的损失为人民币660万元,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动对前程无忧的美元存款以及公司在2014年发行的美元计价可转换高级债券造成了影响。 在2017财年第二季度中,前程无忧认列了人民币1.148亿元(约合1690万美元)的按市价计算非现金损失,这项损失与可转换高级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有关,相比之下去年同期认列了与此相关的人民币860万元的收益。 前程无忧第二季度其他收入为人民币2050万元(约合30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6420万元。前程无忧第二季度其他收入包括地方政府财务补贴等。 前程无忧第二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7060万元(约合104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687亿元下降58%。前程无忧第二季度每股完全摊薄收益为人民币1.16元(约合0.17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90元。 前程无忧第二季度股权奖励支出为人民币1990万元(约合29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310万元。 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汇兑损益、可转换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以及与这些项目相关的税收影响,前程无忧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为人民币2.071亿元(约合30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898亿元增长9.1%。前程无忧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完全摊薄收益(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为人民币3.34元(约合0.49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3.19元。 截至2017年6月30日,前程无忧第二季度所持现金及短期投资为人民币70.037亿元(约合10.331亿美元),相比之下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60.804亿元。前程无忧的短期投资包括原始到期期限为三个月到一年的存款证等。 业务展望: 基于当前市场状况以及考虑到2017年5月1日生效的增值税政策变动,前程无忧预计2017财年第三季度营收为人民币6.85亿元到人民币7.05亿元(约合1.010亿美元到1.040亿美元)。 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汇兑损益、可转换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以及与这些项目相关的税收影响,前程无忧预计2017财年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完全摊薄收益(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为人民币3.10元到人民币3.30元(约合0.46美元到0.49美元)。 前程无忧还预计,2017财年第三季度总股权奖励支出约为人民币2400万元至人民币2500万元(约合350万美元至370万美元)。 附注:本财报所列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为:1.00美元=6.7793元人民币。 电话会议: 财报发布之后,前程无忧将于美国东部时间8月3日21:00(北京时间8月4日9:00)召开电话会议。届时前程无忧管理层将出席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运营状况和业绩预期,并回答投资者和分析师的提问。要收听前程无忧电话会议,美国投资者可拨打电话+1-888-346-8982,国际投资者可拨打电话+1-412-902-4272,中国香港投资者可拨打电话800-905945,中国内地投资者可拨打电话4001-201203,密码均为“51job”。 此外,投资者也可以访问前程无忧网站的投资者关系频道ir.51job.com,收听电话会议网络直播和录音。 股价变动: 当日,前程无忧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上涨0.77美元,报收于50.44美元,涨幅为1.55%。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周四17:10(北京时间周五凌晨5:10)的盘后交易中,前程无忧股价再度上涨0.56美元,至51.00美元,涨幅为1.11%。过去52周,前程无忧的最高价为50.80美元,最低价为31.05美元。(唐风) 来源:新浪科技
    资讯
    2017年08月04日
  • 资讯
    名校学历不管用了,在线教育巨头Udacity说它能帮人找到好工作 在中国,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仍然是很多高大上职业的敲门砖——无论是拿到工作录取,还是在后来的晋升之路上,名校的毕业证都成为了不少人眼里的通关法宝。 但在美国,尤其是硅谷,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尝试改变这样的想法。 而其中一股强劲力量,就来自在线教育巨头优达学城(Udacity)。 日前,在硅谷举办的SYNC 2017科技大会上,这位教育圈的大佬——Udacity CEO Vish Makhijani 在和 PingWest CEO 骆轶航的对谈中,就明确表示:在线教育很可能打破“名牌大学是唯一那块敲门砖”的现状。 “我们深信真正的人才会出现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并不只在那些特定的高等学府里。” Makhijani表示,在硅谷,包括Google在内的顶尖科技公司,都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过去的几年间开始和在线教育公司合作寻求改变——雇佣那些真正掌握了前沿技术的人,无论他们是否经历过象牙塔式的名校洗礼。 “学生的学历背景不再是事业成功、进入大公司工作的唯一敲门砖。”他表示在包括人工智能、无人车开发等各种特殊领域内,人才供不应求。而那些通过了Udacity前沿技术课程的毕业生,让硅谷科技巨头们抢破了头。 “我们的无人车开发课程在结课前,表现优秀的学生就被这些科技大公司全部争抢完了。”Makhijani非常自信,Udacity开设的无人车开发课程正在,或者严格说,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职业规划,甚至是命运。相对于大学教育均衡的教学内容来说,Udacity的模式可能更加直接高效,让一个人的学习努力直接和升职加薪挂钩。而Udacity所开设的课程,无论是高端前沿的无人车开发,还是相对低门槛低一点的前端开发课程,都将“学习”这件事儿直接联系到“高薪”上。 只要你有想要通过自己努力、学习成长的愿望,Udacity就一定有办法为你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Makhijani强调。 在硅谷,科技发展和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哪怕是Google的工程师也担心被淘汰。所以,在Udacity这样的在线教育网站进行自己的终身学习计划,就成为了他们在职场上保持活力的重要方式。 “你很少能够看到硅谷的工程师不在下班后上网学点什么课程。”我的一位在Google工作的朋友说。 目前,Udacity已经和几十家科技巨头进行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帮助科技企业寻找并培养他们想要的人才。在课程结束后,合格的学生将有机会直接通过绿色通道,被“护送”到高薪岗位上。 传统印象中,通过学习获得成功的故事好像离很多人很远——尤其是那些因为经济背景无法负担学习支出的人、以及那些本身知识背景薄弱的人。但Udacity希望打破这样固化的观念。“任何人,无论他的背景是否看起来‘合格’,只要他想要学习前沿技术,我们都要给他提供这个机会。”Makhijani说,“Udacity和只提供给部分人学习机会的普通大学不同,我们要解锁世界各地每个有学习欲望的学生的才能。” Makhijani把这种教育理念归类为教育民主化:不同性别、收入、肤色的人,哪怕是身处战乱,也有机会学习,尤其是学习那些被认为是硅谷独有的尖端技术的知识,以及更重要的就业技能。 Makhijani发自内心地重视这个目标,并一步步尝试着变为现实。 在美国大学读计算机科学专业,四年要花上至少十万美金,与之相比,Udacity的专业课程几个月下来往往只要几百美金。除了相对较低的学费外,Udacity目前还和一些硅谷巨头们合作,为那些有经济负担的学员提供奖学金。在Udacity看来,“钱”一定不是你不学习的借口,也不该成为任何人无法获得教育机会的原因。 除此之外,Udacity也深知,学员本身的知识背景也很可能是他成为尖端技术人才的障碍。在固化思维中,那些知识背景和数理化完全无关的人,或者技术知识背景非常薄弱的“外行”,可能都不会被认为,甚至自己也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学明白计算机科学甚至是听起来更难的人工智能技术。 但实际上,按照Udacity过往的案例来看,任何人,哪怕是文科背景,也一样能通过在线课程,最终成为Google的工程师。 “针对不同学科背景、能力背景,我们都有设置不同程度的课程。”Makhijani解释说。在 Udacity,不同的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于背景稍弱的学员,也有基础课程可以入门。 Makhijani举例说,一位46岁的母亲,最开始只是美国的一名短工工人,最终却通过Udacity的课程成为了一名自动驾驶工程师。而这样的例子,在 Udacity 还有很多。 Udacity想要不断降低高端技术学科的学习成本和门槛。但同时,他们也并没有牺牲教学质量。从Udacity学员的评价来看,很多课程的教学质量甚至超过传统学校的教育。 事实上,在传统的大学课程里,即使你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你很难有机会把自己写的代码运行在一辆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上。但相反,那些在线学习的学生却获得了这样的机会。 “我们花大价钱改造出了一辆真实的自动驾驶汽车,目的就是为了可以让我们自动驾驶课程的学员,能将他们的代码应用到无人车上,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这是在其他地方学习不可能获得的机会。” Makhijani说。 在美国, Udacity 大部分课程都是和 Google、Facebook、Amazon、IBM 等行业领导者合作打造。目前,这样的合作也同样被Udacity和滴滴出行带到了中国。 对于Udacity的整个海外市场运营来说,有超过40%的海外学员来自中国。Makhijani明确表示中国市场对于Udacity非常重要。 “我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子邮箱阅读每一封来自学员的邮件。对于那些来自中国学员的反馈,尽管看不懂中文,但是我会一字一句用翻译软件读完。”Makhijani认为这些学生的故事对他很重要。 和一般想要把自己打造成“洋企业”的中国公司不一样,Udacity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像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公司。无论是将硅谷课程翻译成中文、和本土领先科技企业合作开发特定课程,还是让老师都安装微信方便为学生答疑解惑等举措,都证明了这一点。 尽管Udacity和它所代表的这种在线教育,在中国还算不上颠覆了传统教育,但至少已经让不少人用最小的成本、结果最可预期的方式,实现了“事业再上一层楼”的目标。
    资讯
    2017年08月04日
  • 资讯
    效果营销平台OLAmobile 1000万美元收购品牌推广平台IconPeak 对于德国孵化器Makers而言,它孵化的两家公司都被效果营销平台OLAmobile收购了,这的确是令人满意的市场退出方式。 这次交易的金额为1000万美元,IconPeak及其子公司BidderPlace都会被并入OLAmobile,进而提高后者在移动效果营销市场的普及率。 相关数据表示,这次市场退出让Makers获得了50倍的回报。这表明了这家孵化器的精简模式的确有效。这两家公司都是Makers从零开始创建,它为它们招募了合适的联合创始人,提供了种子轮资金。IconPeak和Bidderplace分别创立于2013年和2015年。 IconPeak是Makers创立的第一家专门帮助出版商通过广告盈利的公司,它能通过其500多个应用开发方和品牌合伙人来推广按需应用。而IconPeak提供的这些渠道也会反过来让这些合伙人受益,进而提高他们应用的用户参与度。 据外媒获悉,这家柏林公司是由Makers和Gunnar Kämpgen及Felipe Ogibowski联合创立。在Ogibowski和Kämpgen的领导下,仅三年时间,IconPeak就已经获得了500多家广告商和3000多家媒体合伙人的认可。目前公司拥有30多名员工,并且为10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了服务。 子公司Bidderplace是一个效果营销网络,它能把出版商和广告商以一种自助服务的模式聚集在一起。目前这家公司拥有15名员工,服务的客户遍布30个国家。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8月3日报道 (编译:叶展盛)
    资讯
    2017年08月04日
  • 资讯
    BOSS直聘上线身份认证策略,CEO赵鹏:愧对当事人 8月3日凌晨,北京大雨,太阳宫冠捷大厦BOSS直聘办公楼依然灯火通明。 昨日上午,教育行业网站“芥末堆”发文《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称,求职者李文星因在BOSS直聘上应聘,疑似遭遇天津传销骗局,在失联后最终不幸身亡。 而在昨日下午,腾讯科技使用两部手机下载了BOSS直聘并注册成为求职者和面试者时,发现只需填写手机验证码,编造个人和公司资料,再随便写上求职意向或者招聘要求,就可以直接发布相关职位。 最终,在求职信息发出两小时后,账号收到了9个公司发来的私信;在招聘信息发出两小时后,账号收到7个求职者发来的求职意向。 不过,就在今天凌晨1:23,系统突然提示发布的职位没有通过审核,原因是没有进行身份认证。今天凌晨1点半,BOSS直聘CEO赵鹏在接受腾讯科技独家专访时说,“刚才上线的策略,觉得之前没有做好工作愧对了当事人。” 腾讯科技询问多位网络招聘行业人士,普遍认为虚假资料几乎充斥在各大招聘平台,前程无忧、智联招聘、58同城等大平台几乎无一幸免。比如有网友曾反馈自己在中华英才网也遭遇到传销招聘。 招聘行业的确已经成了虚假信息的重灾区。腾讯科技在新浪微博上搜索“XX 骗子”(XX代表招聘网站名称),智联招聘的搜索结果241条,58同城招聘的搜索结果331条,前程无忧/51job的搜索结果94条,拉勾的搜索结果32条,中华英才网的搜索结果31条,BOSS直聘22条。 关于BOSS直聘对虚假信息的审核问题,赵鹏没有直接回答。他说,BOSS直聘对于平台上的虚假招聘者一直是零容忍。“2015年的时候,当时公司还很小,采取只要资料合规就可以先发一个职位,只要不触发举报就可以招聘这样一个策略。”赵鹏说,这个策略有问题,错就错在没能及时改进。 他表示,这次事件之后,BOSS直聘会放更多的工程师在这件事上,后续会要求所有招聘者都进行认证审核,同时引入人脸认证、身份证认证等措施。同时,BOSS直聘还将加大资源发展反虚假招聘者系统,通过“人工+机器”的手段进行审核。 “这件事很惨痛,只要企业还可以支撑这个成本的阀值,保持经营,我们就会坚持这么做下去。我们把作恶的成本提得很高,这样坏人成本跟不上,就不会上来了。我们无法杀死传销、诈骗这样的社会现象,但是我们应当努力驱逐这样的事情出现在我们平台。”赵鹏说。 以下是腾讯科技独家专访赵鹏的实录: 腾讯科技:李文星死亡事件,相信你也看到了,当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否与投资人进行过沟通? 赵鹏:我们是7月28日,芥末堆记者通过微信加我,我通过了,告诉我这个事情。我们第一反应是赶紧联系警方,联系家属,这样有利于抓住真凶。这些第一反应,在记者、警方、家属那里都有记录。为什么时这样的第一反应,因为当时听到的信息,理解都指向是他杀,我们关心的事情是要抓住真凶。直到8月2日看了报道,而且向李文星亲属直接进行了沟通,我们才得知了死亡的原因,十多天之前李文星已经火化、安葬了。 我们已经与投资人进行了沟通,投资人高度重视此事。 腾讯科技:作为产品的所有者和运营方,你觉得这次的问题出在哪里? 赵鹏:人命关天,责任重大,得先来理解一下“这次的问题”。首先,虽然李文星的死亡不是我们平台直接造成,但毕竟参考了平台上的一些信息,这是严肃重大的事情,需要法律的最终裁决。同时,这确实暴露出了我们存在招聘者审核的漏洞。 腾讯科技:在历次融资过程中,有投资机构关于产品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向?审核方面他们会不会特殊关注? 赵鹏:我们的投资人一直非常关注我们的审核机制。但是出于对我们的信任,所以相信了我们的策略是可行的。 腾讯科技:BOSS直聘拿了这么多知名机构的融资,是否也有一定的业绩压力? 赵鹏:没有业绩的压力,我们投资人给我们空间很大。 腾讯科技:看你的职业经历很丰富,当初创业的初心是什么?这次事件会改变你对创业、技术、商业的看法吗? 赵鹏:创业的初心是更好解决求职者的求职需求,不会改变我的看法。招聘平台被传销困扰很多年,这几年技术的发展会带来改变的可能,这次事件之后,我们会放更多的工程师在这件事上。 腾讯科技:你肯定知道魏则西事件,当时你是怎么看的?现在在自己公司发生了类似事件,会让你对公司的未来有新的思考吗? 赵鹏:魏则西事件我知道,但是我了解不深,只是看了几篇转载报道,所以我没有办法对比有多类似。但是我知道自己公司需要认真改进招聘者审核这个事情,这是我们应当不遗余力去做的。 腾讯科技:现在反思,以前在商业发展和社会责任之间是否缺乏平衡,创业公司如何二者兼顾? 赵鹏:现在反思,在2015年公司很小的时候,执行“只发一个职位,资料合规,可以先发;不触发举报,可以招聘”这个审核机制,这个策略在平台没有什么影响力的时候还可以。后来因为上了反虚假招聘系统,所有招聘者每天会被多次扫描,觉得就够了。这是不对的,我们应当花更大的力气和资源去做全面的”机器+人工“的审核。 关于创业公司如何在商业发展和社会责任之间做平衡,我想起蜘蛛侠的一句话: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这个行业比较特殊,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一体的,所以应该是一起做的。 腾讯科技:去年网络上也有人反应在你们平台上遇到了假冒的公司,你们当时的做法主要是查封这个特定的账号,在源头的审核机制上好像没有做出相应的改进? 赵鹏:回顾本次事件,我们意识到自2015年初以来,平台执行的审核机制应该及时更新的,这造成了惨痛的教训。公司管理团队已经形成决策并且落实,把招聘者真实性审核,作为生命线。 Boss直聘从8月3日凌晨开始,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对于所有招聘者执行事先审核认证的流程。不久,在目前材料审核的基础上,我们会采取如身份证、人脸识别等更为准确的审核认证措施。 腾讯科技:去年BOSS直聘关闭了很多冒充光线传媒的招聘主,光线传媒还特意发过微博说BOSS直聘是审核把关最严的,现在你也这样认为吗? 赵鹏:我们对于平台上的虚假招聘者一直是零容忍,当时光线跟我们反馈了这个事情,我们第一时间采取了处理措施,还号召平台用户认准真光线的BOSS。我们其实很希望真实公司的招聘者上来,这样冒充的人更难造假。 腾讯科技:虚假招聘屡禁不止,好像全行业都有遇到,你觉得在这方面的管控上BOSS直聘做了哪些努力?如何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赵鹏:我们后续会要求所有招聘者都进行认证审核,同时引入人脸认证、身份证认证等措施。同时,加大资源发展我们的反虚假招聘者系统,通过“人工+机器”的手段进行审核。这件事很惨痛。只要企业还可以支撑这个成本的阀值,保持经营,我们就会坚持这么做下去。我们把作恶的成本提得很高,这样坏人成本跟不上,就不会上来了。 招聘行业跟传销斗争了很多年,现在有AI,我觉得通过AI、通过技术手段,有希望解决。我们无法杀死传销、诈骗这样的社会现象,但是我们应当努力驱逐这样的事情出现在我们平台。 腾讯科技:你们在昨天回应中,未经记者同意就泄露对方真名,这一做法是否欠妥? 赵鹏:这一做法的确欠妥,我们应当向记者本人道歉。另外,后续的一切回应我们都隐藏了名字,都说某某记者。
    资讯
    2017年08月03日
  • 资讯
    新创OKR绩效管理公司 Lattice 获得640万美金 A轮融资 Lattice 7月31日 官方宣布获得640万美元A轮融资。由Thrive Capital 领投。本轮资金主要用于团队建设和产品开发。 此前去年5月也是有Thrive Capital 投资的28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可以看这里报道 详细请看: We’re excited to share that Lattice has raised $6.4 million in Series A funding led by Thrive Capital. They’ve been a great partner since leading our seed round a little over a year ago and we’re thrilled to be working with them even more closely. Eric and I founded Lattice on the idea that good or bad people management can make or break not just company performance, but individual happiness. By building software that guides companies towards better people management, we thought we could improve both of these things. In the 14 months since launching Lattice, we’ve built a suite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ools and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work with some great clients. This new round of funding will allow us to continue building our team so that we can improve and expand our product offering and serve our customers better. We’re grateful that the journey has gone as well as it has so far. We’ve lucked out many times with patient customers, talented teammates who joined us early in the process, investors who have been extremely supportive, and friends and family who have been there through a lot of ups and downs. We’re having a great time and we can’t wait to keep building Lattice.
    资讯
    2017年08月01日
  • 资讯
    一美企将在员工体内植入芯片 用于门禁和支付 据外媒报道,美国威斯康星的一家企业计划开始为员工提供芯片植入,采取自愿的方式。植入芯片后,员工在工作期间可通过扫描芯片购买食物和进入公司大楼。 Three Square Market是威斯康星一家为休息室和小型市场提供技术支持的公司,该公司已经有50余名员工自愿在体内植入芯片。这种微型芯片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可在几秒之内植入拇指和食指之间。 该企业预测,芯片将为员工购物支付、进入大楼和电脑解锁提供便利。企业首席执行官Todd Westby在公司发言时说:“我们可以预计,RFID射频识别技术将为支付结算、门禁系统、机器使用、电脑登录、手机解锁、名片分享和信息记录等事项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最终,这项技术将变成人人标配的通行证,人们可以使用它乘坐公共交通、进行大小结算等。” 虽然在员工体内植入芯片像是恐怖电影的情节,但是这家公司目前正与瑞典国际生物黑客公司(BioHax International)进行合作。据悉,后者已在众多员工体内植入芯片。 不过,首席执行官Todd Westby表示,植入芯片与否由员工自愿选择,并且芯片不会对员工进行GPS追踪。 (实习编译:邹付容 审稿:刘洋) 来源:环球网科技
    资讯
    2017年07月31日
  • 资讯
    主打高管教育,在线培训公司ExecOnline获1600万美元B轮融资 近日,在线培训公司ExecOnline宣布已获得1600万美元的B轮投资,由NewSpring Capital领投,Osage Venture Partners、New Atlantic Ventures、Kaplan和Gerson Lehrman Group的联合创始人Thomas Lehrman参与投资。这笔资金将用于扩大销售、开发更多在线领导力培训项目。 成立于2012年的ExecOnline致力于提高世界各大公司高管们的领导力和协作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并应用关键性见解和解决方案。所以,它的主要业务是为顶级商学院开发在线培训项目,其中包括可定制的学习管理系统、在线教学设计和完整的销售能力培训,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自主学习相应课程。 具体来说,ExecOnline提供在领导力、战略、创新、运营等方面的大学认证项目(一般为期6周),以及更多针对客户特殊企业目标(增加销售量、用户量等等)的动态课程。服务的形式包括针对个人的随需应变的视频讲座、自我节奏的应用性练习,以及针对团体的与教师和全球社区的精英人士的在线沟通等。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高管们可以自主设计或“群策群力”,解决其组织的关键需求或挑战。 通过一个动态、交互式的在线学习环境,ExecOnline打破了传统培训机构成本和质量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还可以在整个企业中扩展并培养相关人员的协作技能。 ExecOnline合作学校 ExecOnline采用了B2C和B2B2C两种商业模式,一是由用户自主注册购买,二是通过知名商学院/公司覆盖到高管们。经过几年的发展,ExecOnline已为150多个组织,其中包括10%的《财富》1000强公司,以及 7000名商业领袖提供了创新性领导力培训项目。 中国也有创业公司尝试了针对精英的在线培训,主要代表是优米网。2010年上线的优米网定位为中国商界领袖竞争知识平台,主要为商界精英提供授课视频。  
    资讯
    2017年0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