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聘链条
    工厂蓝领招聘都在怎么玩? 中国有2.7亿蓝领用户,如果考虑潜在和延伸用户,这个数字应该在四亿左右。从2013年起,“蓝领”群体开始受到资本市场关注,面向蓝领群体创业公司层出不穷,方向上主要有蓝领招聘、蓝领社交、蓝领金融、蓝领培训、蓝领房产等,近三年先后有二十多家创业公司获得融资。工作是蓝领用户显而易见的刚需,蓝领招聘受到的青睐远胜其它,市场上发现的同类产品不下百家,基本分为制造业蓝领、服务业蓝领和建筑业蓝领三个领域。本文主要分析工厂蓝领招聘市场。   30年来,工厂蓝领找工作的方式本质上其实变化不大,市场如此顽固,背后必然有其原因,用互联网方式改造传统市场的难度之大也可想而知。这波创业浪潮中,折戟沉沙的不在少数。笔者在这里试图从错综复杂的工厂招聘产业链上提炼出其基本的运行逻辑,同时也简单分析一下当前工厂蓝领招聘的常见模式。   一、工厂招聘角色简析 谈工厂招聘,必然绕不开的基本上有以下这四个定义: C端:工厂蓝领。蓝领指的是一切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资收入者,如一般工矿工人、农业工人、建筑工人、码头工人、仓库管理员等。在此我们统称制造业一线工人为“工厂蓝领”,总量约1亿人左右。 Ba端:中介机构(agency)。此处中介机构泛指各类具有职业介绍职能的平台、机构和个人,如招聘网站、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所等等,Ba端不是最终用工单位。 Bf端:制造工厂(factory )。制造工厂是工厂蓝领最终用工单位,也是招聘需求初始发起方,与Bs端构成了工厂蓝领招聘市场的需求方。 Bs端:劳务公司(service)。劳务公司是制造业人力资源生态链上的重要角色,一般以劳务派遣、生产外包等方式与工厂捆绑合作。Bs端根据Bf端需求承担招聘任务,是当前劳务市场上招聘行为的主要发起方和付费方。 工厂招聘各角色关系示意图 注意,市场上有大量中介机构以“劳务公司”“人力资源公司”的名义从事职业介绍工作。本文中的劳务公司特指与制造工厂形成真实的劳务派遣/生产外包等合作关系的人力资源公司。部分人力资源公司兼做Bs和Ba端,这个要区别看待。   二、工厂招聘链条 据《2016长三角工厂蓝领生存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传统中介渠道生命力依然旺盛,人才市场逐步没落,网络招聘正在快速扩张。 工厂招聘链条示意图 目前市场上大中型制造业主要以劳务派遣、外包等合作方式将招聘压力转嫁给了劳务公司,劳务公司则主要依赖传统中介批量招工。我们也发现有大量传统中介在分类信息网站购买端口,甚至有不少网招公司专注此类业务。   工厂招聘多年来进步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是大中型制造业用工不稳定,瞬时需求过大(动辄一天要数百人),而传统招聘网站只能提供简历,无论是Ba端还是Bs端都无力完成线上到线下的转化过程,所以只能依赖直接供人的线下渠道。反而是部分中小企业招工压力不大,通过人才市场、员工内介、厂门口贴海报等方式在淡季基本可以满足自身需求。   三、传统劳务中介的招聘流程 传统模式链条长、成本高、效率低、服务差,但是能够解决工厂批量招工带来的用户转化工作量问题,即可以直接向B端提供“人”,因此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上图流程基本局限在本地招聘上。在招工旺季,部分黄牛中介也会各地串联,直接从人口输出地或者其它城市跨区域调人。这个成本比较高,并且存在上车计费、见人点现等各种非正常抢人手段。   四、互联网工厂蓝领招聘模式 目前看来,工厂蓝领招聘产品主要以B2C、B2B、B2P2C和B2B2C这四种模式为主,我们分别来看下各自有什么不同。   1、B2C模式。B2C平台是常见的传统流量运营模式,以简历售卖为主要变现方式,不负责线上用户的转化过程,在制造业明显水土不服,导致中介机构大量入驻,真正的工厂资源稀缺。代表性产品:58同城、赶集网。 B2C模式示意 2、B2B模式:B2B平台介于劳务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由Ba端聚拢零散用户,批量供给Bs和Bf端。由于工厂招聘市场的区域分割性和计费延时性,很难形成真正的交易平台。作为大型劳务公司管理自有供应商的渠道系统有一定意义,向两端开放困难重重。   B2B模式示意 3、B2P2C模式:B2P2C模式可以看做B2C模式的垂直领域深度优化版本,该模式排斥中介机构,平台负责线上用户的转化过程和线下服务,直接向Bf和Bs端提供面试用户。流程短、效率高,线下重,跟风者较多。 B2P2C模式示意 4、B2B2C模式:模式试图整合求职方、招聘方和供应方(Ba),由Ba端完成线上用户的转化过程。该模式和B2B平台面临同样的问题,且对居于核心位置的Ba端难以产生真正的吸引力和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 B2B2C模式示意 五、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上述每种模式都有可行之处,也都面临非常大的困难。不论何种模式,首先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流量来源? 昂贵的流量成本是创业公司启动阶段的拦路虎。推广蓝领产品遇到的更大问题是没有明确精准的互联网渠道可以有效覆盖这一群体。   2、向需求方提供什么,简历还是人? 目前行业70%以上的招聘需求都是以直接提供面试用户的形式实现的,这也是行业特殊之处。   3、向谁收费、怎么收费? 传统劳务中介在需求旺季把部分招聘费作为“奖励”向入职用户发放,需求淡季则向用户收取50-1000元不等的中介费。工厂蓝领招聘产品不仅面临向不向C端收费的问题,而且要考虑的收费节点在哪里。   4、谁来承担转化流程? 基本上只有三种思路:平台自己承担、平台合作商承担、B端自行承担,各有利弊。怎样在服务成本和运营效率之间平衡,非常考验团队的操盘能力。   5、怎样监控转化过程中的服务质量? 不同的模式对承担转化职能的角色的监控手段和力度差别极大,服务质量一旦失控,转化效率和平台口碑会快速崩溃。   近期发现在蓝领招聘领域举足轻重的58赶集和百姓网都有下沉的动作,收购/投资或与传统劳务公司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也许不久我们会发现分类信息网站上有了亲儿子或干儿子的身影。但是劳务公司缺的不仅仅是流量,这条路能走多远,需要继续观察。   来源:36氪,作者:徐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51281.html
    招聘链条
    2016年0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