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模式
    工作五年甚至十年后,你依然能从工作中带走的是什么? 最近看到一个演讲,Speaker 是个投资⼈,介绍她如何判断⼀个⼈值不值得被投资,主要看在这个多变的环境⾥的适应能⼒。 这个演讲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原来适应能力是可以像智商一样,用合适的方法评价测量的。同样,我们也可以找到相应的方法来提高。 我想起了我的大学同学潘亮,纯正的南方人,毕业后留在了东北,现在“俺们那嘎啦”的东北话说的风生水起,东北文化掌握的炉火纯青,已经是单位副总了。 现在想来,他是有着很高的适应能力的。 职场适应力,可以理解为你对未来、对未知、对你不熟悉的环境的适应能力。 这跟智商、情商不太一样,由于没有明确的指标进行量化,很多时候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不可掌控感。 实际上,职场适应力是有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提高的。 今天就分享三个方法,让你在职场中少走弯路。   学会忘却,定期自我归零 德斯坦·桑德林(Destin Sandlin)是一位80后工程师,美国“网红”。桑德林最出名的是一项叫做“左右颠倒的脚踏车”的实验。 他事先改装了一辆自行车:当车龙头向左转时,车轮会向右转;车龙头向右转时,车轮会向左转。 开始骑这辆“左右颠倒车”时并不顺利——已有的骑自行车的经验和肌肉记忆,成了阻扰。 后来,他试着忘记如何骑正常的自行车,经过了8个月的时间,他终于完成了骑车技能清零,学会了骑改装车! 值得一提的是,他六岁的儿子只用2个星期就学会了骑改装自行车,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儿童与成人相比有更高的适应能力。 我们常常会依赖已有的经验,这也确实带给我们很大的便利。 但是,在改变了的条件和环境下,既有的经验和思维模式,可能会成为我们适应新事物的障碍。 而现在的职场,新事物层出不穷,唯一不变的真的只有变化了。 在甘地自传的最后一页,他写道:“我必须让自己归零。” 他用归零“重启”自己,不断调整,适应变化的环境和挑战。 甘地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然而,在他一生中的很多时刻,他仍力图回归初心,归零,回归未知状态。 正是因为懂得清零已取得的成绩,牢牢守住“非暴力”、“不合作”的初心,他才顺利渡过了10几次入狱的2000多个铁窗生涯。 我的同学潘亮、德斯坦·桑德林和甘地,都是忘却的高手。 在职场上,学会忘却,定期归零自己,是提升职场适应力的重要一步。   情景模拟工作内容的盲区,保持持续寻找的状态 1999年2月,腾讯公司推出QQ的前身OICQ。 2010年3月5日,19时52分58秒,QQ最高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1亿,这是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全世界首次单一应用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亿。 正当人们认为QQ要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时候,腾讯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了另一款免费社交神器:微信。 2012年3月29日,微信用户破1亿,耗时433天。截至目前,月活跃用户数已经突破10亿。 短短几年,腾讯实现了自我革命。 在外界认为QQ风头正劲的时候,马化腾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希望看到更大的风头。 他想:有什么是 QQ没有解决的用户痛点? 有一次,马化腾听说某学校里有一个微博,专门做班级之间的通信。 于是他想:QQ面对这样的挑战,能够应对吗?如果QQ不能应对,腾讯会怎么样? 于是,腾讯内部启动了微信项目,从此开创了另一个新时代。 打败你的,不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是潜在的竞争对手。 这个对手来自现有工作内容的盲区,躲在暗处虎视眈眈,也许在某一个时刻突然跳出来,给你致命一击。 情景模拟是一种安全的试验场,它可以测试你在特定限制条件下处理信息,以达到特定目标的能力。 对工作内容的盲区进行情景模拟,保持持续寻找的状态,可以让你在改变到来的时候,应对更加从容。   做好一个小任务,积累每一个小小的美好体验 武志红是国内少有的网红心理学家。 上高二时,他化学和物理经常考60多分(总分100),以至于曾想过调到文科班去。 高三之前从来没有进过班级前10名。正常发挥,他应该只能上个普通985。 然而,高三的一次测试,他的化学考了全年级第一名。这个成绩,突破了他的想象空间。 他反复回忆和品味,这个“年级第一”带给他的心理感受,也就是心流体验。 从此之后,他开始获得一个又一个的第一名,最终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而在一年前,这是一个他想都不敢想的学校。 职场也是一样。好的适应力,来自好的职场体验。 能力的提升和爆发,其实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一个小的美好体验积累而来。如果你的职场体验都是差的、负面的,那你很难获得好的职场适应力。 而好的职场体验,可以自己创造吗?答案是肯定的。 举个例子,你可以从岗位职责或KPI中,选取1个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小任务,以超出正常要求的标准完成它。 然后在日后的工作中,反复享受这个心流体验,来提升你的自信心,继而完成另一个小任务。 职场适应力,乃至优秀的职场能力,就是这样一点点的正反馈累积而来的。   写在最后 适应力是一种在环境和条件产生变化时,有助于我们快速做出调整和正确决策的应激能力。 这种能力,是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可迁移能力”的一种。 什么是可迁移能力呢? 举个例子:即使马云一夜之间成了个无名之辈,他依然可以轻松胜任另一领域,比如教育。 事实上,大部分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都是共通的,比如快速学习的能力,判断力,表达能力,等等。 当你掌握了底层的方法论,是可以胜任大部分工作岗位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工作了几十年,还是只会做那一点点入门级的事;而在某一领域拔尖的牛人,换个地方一样能脱颖而出。   作者:领英LinkedIn 来源:https://36kr.com/p/5253663
    思维模式
    2019年10月10日
  • 思维模式
    帮你重塑思考方式!贝索斯、格雷汉姆、安德森等13位大牛的思维模式是这样的 心理模式对于你的脑子来说就像是App在手机里的角色——和App一样,心理模式的种类繁多,它们帮助你做出决定、解决问题,帮你以全新的方式看待世界。总之,它们让你的脑子更加灵光。   投资大师查理芒格和传奇人物埃门马斯克都认为,你需要知道是哪些心理模式让你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的。当然,想要记下所有内容是不现实的。 你可能也早已发现,那些想要背下所有内容的学生最终都会把这些东西全都忘掉。他们在学校里不会成功,在人生中也一样。你必须要合理地处理脑子里的那些心理模式,建立起一个框架。 ——查理芒格   在创业世界中,要学习的新知识永远不会干涸。面对着如此多的媒体网站:ProductHunt、Medium、twitter、quibb、TechCrunch、HackerNews、Quora、TheMacro……我们很难记住那些真正基础的、有意义的知识。   下面就是一些作为创业者最需要知道的重要心理模式,它们将能够帮助你弄懂自己思考的方法:   遗憾最小化框架 (RegretMinimization Framework) 提出者:杰夫贝索斯 亚马逊CEO   遗憾最小化框架是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提出的,它能让你在面向未来的基础上看待当下的现实,从而帮助你完成困难的决策。比如说,它会让你放弃现在的工作,去追求你已经想了两年半的一个梦想。杰夫在做决定时会将自己想象成80岁的模样,思考自己在一生中会感到遗憾的事件。 我知道,等我到了 80 岁,我绝不会后悔我做过的这些尝试。我不会后悔投入到互联网这个我认为将成大事的领域之中。我知道哪怕我失败了,我也不会遗憾,但我可能会因为没有尝试而最终后悔不已。 ——杰夫贝索斯   创意迷宫 (The Idea Maze) 提出者:Balaji S. Srinivasn A16Z成员   创意迷宫是一种思维框架,能够帮助你思考并计划公司可能会走上的多种道路。成功的创业灵感通常会经过大量的优化,考虑到未来世界的变化而预测出多种发展道路,形成一个框架后再着手实施。 一个优秀的创始人应该能够预测到,在这个迷宫中,转哪些弯会为公司带来财富,哪些会将公司带向灭亡。一个糟糕的创始人则只会盲目地奔向一个写着电影、音乐、文件分享、P2P或者是图片社交的迷宫入口,丝毫没有考虑这一产业的历史、迷宫内已有的玩家、过去的伤亡人数,也没有考虑是否有能够打破围墙、改变现状的科技。 ——Balaji S. Srinivasan   Balaji认为,在开始工作前必须要完成这个迷宫,可以从历史、类似物、数据理论和直接经验等方面入手。此外,将这种计划比喻为迷宫,能让人们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你需要担心的,就是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浪费太多时间。   厌恶性事务盲区 (Schlep Blindness) 提出者:Paul Graham YC创始人   厌恶性事务盲区会让创始人忽略各种创业点子。“Schlep”一词来源于意第续语,意思是乏味的、不受欢迎的苦差事。它的危险之处在于,人们往往认识不到这些事务的存在,仿佛下意识地将它忽略了,这就是“厌恶性事务盲区”。 一个企业将要从事的 “苦差” 也正定义着这个企业。苦差事就像是一个冰冷的游泳池,唯一的处理办法就是:跳进去。 ——Paul Graham   目标问题 (Jobs to be Done) 提出者:Clayton Christensen 《创新者的窘境》作者   目标问题能帮助你明白为何用户要选择你的产品,由此让你能够更精确地发展产品,更好地进行营销。   目标问题框架是在商业背景下看待用户动机的有效方法。传统的营销技巧要求我们把客户按照年龄段、人种、婚姻状况等项目分类,但这一分类太关注公司想要销售什么,而非客户需要什么。客户的购买决定很少是因为自己属于某一类别,而是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必须解决某个问题。 如果你能理解那个问题,那么找到改善产品的方法就不在话下了。 ——Clayton Christensen   最小化可行性产品 (Minimum Viable Product) 提出者:Frank Robinson 最小化可行性产品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测试你的猜想,保证产品需求的过程。开发产品时,先做出一个简单的原型,在通过测试收集反馈,快速更新,不断修正,最终得出一个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一过程中的原型就是最小化可行性产品。   这一过程包括: 我最有风险的猜想是哪一个? 要想测试这个猜想,我能做的最小的实验是什么?   证实偏差 (Confirmation Bias) 提出者:Thucydides 古希腊历史学家 证实偏差是一种思维习惯,人们有一个既定认识的时候,在求证时会倾向去找和他们的认识相符的答案,并且忽略掉相反的证据。这种思维习惯对于创意迷宫和最小化可行性产品都是有害的。 人类的认识有着一种独特而永恒的错误,他们因受到肯定而引发的感动和兴奋远比受到否定的多。 ——弗朗西斯·培根   产品/市场匹配 (Product Market Fit) 提出者:Marc Andreessen A16Z创始人   当你处于健康的市场之中,并且你的产品能够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时,就可以算是达成了产品与市场的匹配。这种匹配非常重要,因为缺乏市场就是最大的公司杀手。   JoshPorter曾提出过一个利用用户来评估产品与市场匹配度的方法,当你的用户开始主动推销你的产品时,这种匹配就可以说是很完美了。   反之,要想达成匹配,你需要做的就是注重与用户的交流。你得将产品/市场匹配作为首要工作,不计一切代价去追求它。要记住,这不仅仅是产品团队的工作,这是应该是公司上下一致的目标。   “百名脑残粉” (100 People Love) 提出者:Paul Graham YC创始人 与其让一百万人对你的产品有好感,不如有一百名忠实的脑残粉。这一百名热爱着这一产品的客户或用户会不遗余力地向世界宣传你的产品,并且会持续给你带来反馈或建议,让你能够不断优化用户体验。 让一小部分人开心比让一大群人半开心来的好。 ——Paul Buchheit   生命周期 (AARRR) 提出者:Dave McClure 500 Startups创始人   AARRR是一个用户生命周期的框架,由获取用户(Acquisition)、提高活跃度(Activation)、提高留存度(Retention)、传播(Referral)和获取收入(Revenue)组成。   获取用户也就是让用户注册你的产品。例如,在SaaS领域,你通常会让用户注册来获取一次“免费体验”。   但有些人注册了之后就再也没有碰你的产品了,这时候你就得提高他们的活跃度。你的目标是让他们很快了解产品的价值和功能,让他们意识到这个产品能够解决他们的问题。   现在,你希望这些用户能够常常回来用你的产品,希望他们能投入更多的数据。这样他们才会考虑购买。如果你没法留下用户,至少要和他们保持联系,让他们知道你还在等待。   如果你能轻易地让用户主动谈论你的产品,并向他们的朋友推荐这个产品,那你就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传播的目的就在于获得更多的有机用户。   最后,人们开始使用你的产品,理解产品的价值并且开始购买的时候,你就算完成了这个周期的最后一环了。当然,用户数量虽然重要,却不能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健康状况。在这之外,你还得做出更多努力。 网络效应 (Network Effects) 提出者:Robert Metcalfe 以太网发明者   网络效应,就是指一个产品或服务的用户越多,价值越大。网络效应能够帮你建立一个更好的、发展更快、价值更高的产品,是许多软件公司最关键的动力所在。   Metcalfe法则的核心在于,当网络中的用户数增长时,这一网络的价值将会出现更加大量的增长。简而言之,在一个十人的网络中加入一个新用户,这个网络的增长不是10%,而是将近20%。网络效应的强大之处在于,一个新用户带来的新连接能够放大整个网络的潜力。   规模经济 (Economies of Scale) 提出者:Adam Smith 经济学家   规模经济是非常著名的经济学理论,是指随着产量的提高,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降低。Facebook、Amazon、Apple和Google都有着强大的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件好事,如果没有规模经济,我们可能仍处于原始状态下。 ——JamieDimon   颠覆性创新 (Disruptive Innovation) 提出者:Clayton Christensen 《创新者的窘境》作者   颠覆性创新是指你的产品或服务从根本上动摇了现有的市场或领域,最终完全替代了现有的竞争者,并且重新定义了这个产业。   颠覆性创新的最好例子就是电脑。苹果公司最初于七十年代末开始销售电脑,与当时的迷你电脑相比,苹果公司的这款产品并不能与之抗争,但却以其低廉的价格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渐渐的,创新层出不穷,不断优化,不出几年,更小巧、更便宜、性能更好的电脑就问世了。它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崭新的市场,最终颠覆了现有的产业。   要记住的是,颠覆性创新的目标并非开发出能够优化产品的突破性科技,而是能够让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更加低廉、能够让更多的用户得以享受这些产品的方法。   成功之连体大三角 (Conjoined Triangles of Success) 提出者:‘Action’ Jack Barker 美剧《硅谷》角色   成功之连体大三角能够很好地帮你认清这个创业圈子到底有多滑稽。现在这两个大三角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一个盒子。它们组成了一个盒子。你可没办法做出这么个傻逼玩意儿。(注:此处带有恶搞成分)   正如硅谷里大多数的公司和想法一样,成功之连体大三角是一个虚假的、带着嘲讽的、看起来又很真实的理论。这两个相连的三角(大多数人称它为矩形)是想体现出一个理想CEO的素质。一个三角形上写着制造和策划,另一个三角上写着增长和销售,中间写着妥协……这玩意儿真的没什么意义,不过反正在硅谷大多数事物都没什么意义。   当然,还有许多心理模式是本文没有提到的,比如创新的传播理论、摩尔定律、做一些不会扩大规模的产品、创始人与市场的匹配、长尾理论、价值迁移、反事实思维等等一系列重要而实用的心理模式。   这些心理模式中有没有你或你的公司所奉行,或所欠缺的?   本文由经纬创投编译综合自medium.com
    思维模式
    2016年0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