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还在用 MVP 测试你的 idea?硅谷创业者现在更喜欢「SLC」疗法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星空时间(ID:Time4Space)”。 从 20 年前开始,产品团队一直在喊着 MVP(最小化可行产品)的口头禅,却从来没评估过 MVP 是否是最佳的学习、验证方式,MVP 到底能否赢得用户的欣赏? 但很显然,MVP 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其背后的动机仍然非常有效: 1、创建一些小的东西,因为船小好调头,验证起来也不费力气。 2、能快速进入市场,获得真实的用户反馈。 3、如果扑街了就扔掉,如果有潜力就增加投资。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MVP 能让他们以最小的代价尽可能快速的了解客户,但这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因为用户讨厌 MVP。 尽管 Reid Hoffman 鼓励创业者尽早推出他们的 1.0 版本,尽早避免尴尬,但问题是:用户并不喜欢一个还不完善的产品,他们期待优质的产品。 MVP 太小了,以至于用户根本看不到它的价值在哪里。虽然 MVP 对于产品团队是有用的,但奈何用户不喜欢。用户不喜欢的话,公司就要倒大霉了。 幸运的是,有一种更好的方式来构建和验证新产品——为了兼顾小巧和尽早推出,新产品必须简单。 用户每天都在接受各种各样的小产品,但只要简单好用,并保证在将来会推出更完善、精良的产品,用户的接受程度就会更高。例如,Google Docs 在刚开始推出时只有 Microsoft Word 3% 的功能,但前者在最初的功能——简单的实时协作上做的很出色,很快就赢得了用户的喜爱。 需要注意的是,Google Docs 很简单,但不是「不完善」。这和 MVP 的定义完全不同:可以「简单」,但不能「不完善」。如果说「简单」是产品的 1.0 版本,「不完善」就是产品的 0.1 版本。对于客户来说,如果一个简单的小功能做的很棒,他就会期待你做出更丰富的功能。 事实上,「简单」和「完善」并不矛盾。很多伟大的产品,如 WhatsApp、Snapchat、Stripe、Twilio、Twitter 和 Slack 的第一个版本都很简单,但非常好用。其中一些后来增加了许多复杂的功能,如 Snapchat、Stripe 和 Slack;有一些则把简单当成持久的价值,如 Twitter 和 WhatsApp。维珍航空在最开始的时候也只有一条航线——小,但是完善。 产品的最终追求是获得用户的喜爱。 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与那些功能丰富但用户不喜欢的产品来说,功能少而完善但用户喜欢的产品更成功。上述那些功能简单、备受欢迎的成功产品的早期版本都是佐证。产品的成功循环在于爱,而不是功能。 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有很多产生「爱」的方法,但「最小化」和「可行」不在此列。目前最流行的方式是通过设计:优质的 UX 搭配精良的 UI 设计。但还有其他的方法: 一种是通过公司态度和文化产生「爱」,如真正帮助创业者的 MeetEdgar 博客,帮助获取用户的 HubSpot 博客。 另一种是通过与目标用户的情感和工作方式产生深层的联系产生「爱」,如 Heroku 打破营销传统,在首页放置命令行功能,而不是产品功能宣传。 这些正是替代 MVP 的新组件——SLC(Simple 简单、Loveable 被喜欢、Complete 完善)。 除此之外,在考虑产品的下一个版本的时候,SLC 也能给予帮助: SLC 产品不需要持续开发才能增加价值,可能产品的更新换代很慢,但即使不增加投入,它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产品。 以下是 Spotify 产品团队曾经用过的产品模型: 如上图所示,滑板是 SLC 产品,它比走路更快,用起来很简单,很多人都喜欢。接下来,你可以给滑板加个扶手,加个轮子,加个座位,加个齿轮,让用户可以用手扶着,坐下来,速度更快、更安全,最终成为一辆完善的汽车。 Snapchat 的成长史可以看成是一个 SLC 产品的进化史: 最初的时候只有拍照分享、阅后即焚的功能,没有视频,没有滤镜,没有社交,没有评论,不能存储,但功能很简单、完整——阅后即焚。 事实证明,「阅后即焚」符合很多用户的心里期望——很简单,但很完善,所以 Snapchat 获得了成功。 后来,Snapchat 增加了很多功能——视频、滤镜、时间线,以及那款能拍摄 10 秒视频的太阳镜。产品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这是没问题的,SLC 产品不排除增加复杂功能的可能性。 对于创业者来说,SLC 的优势在于: 1、如果一款 SLC 产品不被用户喜欢,那么就可以直接放弃,这本身就是一个实验的过程。 2、如果一款 SLC 产品被证明是有价值的,那么创业者就有多种选择:增加投入,获得更高的收益,或者坚持其简单的特性,获得稳定的收益。 事实上,创业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决定,因为并不是每个产品都适合变得复杂,并不是每个产品都需要快速更新迭代。但无论如何,请始终牢记做产品的初衷:简单、被喜欢和完善。 如果你向用户提出这个问题,他们也会表示赞同。
    观点
    2017年09月08日
  • 观点
    灵活用工,为什么突然火了? 作者:自由职客创始人黄出为,拥有16年的人力资源行业经验,曾创办灵活用工公司孚高通,后并入CIS在美国纽约主板上市。自由职客主打IT互联网灵活用工,目前累计交易额突破3亿。 1 灵活用工,是眼下“互联网+人力资源”最火的话题,也是企服领域投资人紧跟的“风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讨论灵活用工,今年内也有不少创业项目斩获投资。笔者作为领域内的创业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我对灵活用工的看法。  1 灵活用工区别于固定全职,是指企业基于用人需求的波峰波谷,灵活地按需雇佣人才,双方不建立正式的全职劳务关系。此时,人力资源像是水和电一样,按照需求随时使用,随时停止。这种模式更为灵活,不需要付出额外费用,也不需要复杂的入离职流程,企业节省了成本,人才价值也可以充分发挥。我们说的兼职、自由职业、劳务派遣等,都可以纳入这个范畴。  1  1 据CIETT(民间职介国际同盟)数据显示,全球人力资源市场收入构成中,灵活用工占比高达70%,市场规模近3万亿人民币。在这样的趋势下,美国灵活用工人员占比达到35%,日本达到40%。日本与中国的人口结构相似,催生了Dip Corp,这家主打灵活用工的公司,从2013年到2016年,短短3年时间股票增长50倍,市值飙升至120亿人民币。另一家公司Recruit,作为世界四大人力资源公司之一,灵活用工业务创造的收入已经占其人力资源总收入的51%。中国劳动人口数量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10倍,但灵活用工市场还从未诞生巨头,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1 那么,为什么灵活用工会在这个时候兴起呢?从我的经验来看,有两大原因:  1 1.人不够用了 首先是老龄化和少子化导致人口红利消失,劳动人口变得越来越少,人力资源从过剩到越来越不足。其次是就业主体年轻化,90后的年轻人更追求自由,希望从固定的工作岗位解放出来,人力资源从过去的稳定变得不稳定。  1 2.钱不够用了 再看企业,近年来竞争加剧、资本寒冬、产能过剩等等现象的出现,都导致了一个共同的结果——成本升高。而房租、原材料、人力这三座成本大山里,最容易改变的是人力,企业如何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省钱,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1 人不够用了,企业需要节省成本,这就必然会导致用人模式的变化,原本是一家企业大量雇佣全职,负担大量成本,未来很多岗位都会演变成多家企业共享一个人才,一个人服务多家企业,人力资源的共享经济会发展起来,这也正是灵活用工的核心逻辑。  1 移动互联网和灵活用工的化学反应 有趣的一点是,中国灵活用工市场发展速度比起美国日本会更快,原因在于移动互联网的高度普及。灵活用工释放的是个体的空余时间与企业的弹性需求,但这二者是非常碎片化的,传统的人工模式无法快速、批量的进行匹配。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大量的临时性需求和个人的空余时间可以通过机器快速匹配。随着B端和C端数据量的沉淀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的发展,这种匹配会越来越高效。  1 如果说美国、日本的灵活用工是基于线下人力模式的的传统1.0版本,那么中国近几年很灵活用工的创业项目,一开始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2.0版本了。  1 灵活用工不仅仅是招聘 也正因为中国的灵活用工有着特殊性,我接触过很多人对其都有很深的误解。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就是把灵活用工狭义的理解为一种招聘行为。招聘其实只是一个层面,它完成了企业与人才的匹配,但灵活用工更多的是一种人力资源服务,以自由职客为例,除了APP的匹配以外,对于有需求的企业,我们会提供撮合、入项、工资结算、财税优化等服务,同时也为自由职业者或兼职人员提供工资派发、五险一金代缴等服务。  1 所以,灵活用工是必然是一个系统的服务行为,一种双边交易行为,而不是简单的信息对接。做灵活用工市场,如果没有后续的服务能力,最终只会变成流量的生意,逃不出“卖简历、卖会员、卖广告”的老三样,价值非常有限。  1 灵活用工两大市场 还有一个误解,就是把灵活用工理解为铁板一块。2015年前后,兴起过一波兼职热,本质上其实是灵活用工热。这个赛道上的兼职猫、斗米兼职、独立日、探鹿等项目纷纷斩获融资,而这些项目其实针对的是蓝领和大学生市场,主要提供发单、促销、会展、地推等劳动力兼职岗位。近段时间来,蓝领、大学生兼职市场泡沫破裂,大家纷纷放弃烧钱做流量的模式,转而聚焦到适合自己的品类上,比如会展、地推等,提供线下的重度服务,进而产生健康的现金流。随着服务业兴起,这个市场大有可为,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灵活用工市场。  1 除了劳动力型市场,技能型灵活用工市场同样非常值得关注,比如我从事的IT互联网领域,管理咨询、开发、设计、产品、运营、营销等技能型岗位,有很多自由职业者,或者空余时间接兼职的人,另一端的企业也存在大量的临时项目和外包需求,随着企业经营成本升高,需求越来越强烈。在过去,存量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中间缺少相应的服务等原因,个人和企业的需求都被压抑住了,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出现,需求被极大释放,这个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大。这一点,只要你问问自己,问问身边的人,空余时间是否希望能够多一些收入,我相信只要有好的平台提供机会和服务,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1 两个市场看似相同,但面临的B端和C端是完全不同的,选择一个市场切入,随着B和C的积累,招聘和服务效果会越来越好,用户粘度越来越强,壁垒越来越高,跨领域竞争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从我的实践来看,感触很深,如果你的服务足够好,用户一般不会跳出,企业则更是,由于有着复杂的决策流程和多元的决策维度,轻易不会更换供应商。先发优势一旦形成,竞品难再撬动,这是这个行业的特点。  1 灵活用工创业的三大挑战 选择灵活用工创业有三大挑战,或者说三个必须克服的难点:  1 1.双边资源 灵活用工是一个双边市场,双边市场的难点在于要同时撬动B和C,只有B和C的体量都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足够的匹配,用户体验才能好。所以,通常的做法是把双边问题简化成单边问题,比如有大量的企业资源,就可以集中发力拓展人才库,有大量的人才资源,就可以集中火力发展企业端。如果是从零开始积累双边资源,是最难的一种方式,成功概率相对不高。  1 2.服务能力 仅仅有双边资源是不够的,灵活用工中间涉及的入项、管理、结算、法律、财税等等都比较专业,越是具备规模的企业对这个能力的要求越高,团队需要有一定的服务经验,否则虽然有点资源,也没有办法撬动,最终变成无效资源。  1 3.产品技术 互联网时代的灵活用工与过去的人工服务是不同的,互联网借助数据与算法实现的匹配效率以毫秒为单位,虽然现在还没办法完全替代人工,但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AI匹配的效果越来越好,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在产品和技术上肯下功夫的公司,才会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  1 最后,站在C端人才的角度谈一谈,灵活用工看似是对企业的一种说法,但其实也是对人才的一种解放,虽然对很多企业来说全职有着必要性,但灵活用工提供了一种更自由的选择,随着服务平台的发展,通过灵活用工进行就业的群体,也将享有更多的福利保障。当然,这需要灵活用工领域内的创业者共同努力,共勉!
    观点
    2017年08月31日
  • 观点
    你的下一个老板会是机器人吗?用这个小工具评估一下 编者按:AI正在蚕食一切。很多人开始担心将来自己的工作会被机器替代。这一天未必到来的那么快。但是机器当你的老板的可能性却会越来越高。《机器人是老板》的作者、连续创业者Artur Kiulian探讨了这方面的可能性,并开发了一个评估这种可能性的工具,想知道你将来会不会有个机器人老板吗?去评估一下看看吧。小工具地址在文末。 人工智能软件和机器人在模式识别、预测性分析、重负载计算以及处理重复作业方面很强。正因为有了这些能力,机器在很多职业和活动方面正在逐渐替代人类,引发了自动化对工作市场的影响的日益担忧。 目前大量有价值的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比如检查安保视频寻找嫌疑行为,确定车辆是否即将撞上行人,查找和排除网上骂人的帖子——这些事情人在不到一秒钟之内就能完成。这些任务准备可以自动化了。然而,这些任务往往要放在一个更大的业务流程背景下才适合;找出它们跟业务其他部分的关联也很重要 ——吴恩达,最近刚刚推出了1.5亿美元的面向AI的风投机构 AI的威力无可争议,问题是自动化能走多远,它对员工、组织以及商业流程又会产生什么影响。一个主要问题是——AI会不会变成绝大多数员工的下一位老板? 大多数专家都同意在不久的将来绝大部分的工作都会部分或完全被自动化。实际上,这意味着员工要么完全被机器替代,要么开始跟机器合作,充当后者的助手、培训师或者下级。AI专家做出的部分预测是相当激进的。 比方说,麦肯锡得出结论说目前现有的AI技术可以对今天大家执行的45%活动进行自动化。这家咨询机构还预测未来10年约60种职业将会经历至少30%的自动化。 自动化场景 自动化的范围取决于技术可行性(员工在可以自动化的活动上所花费的时间占比),监管是否到位以及社会的接受度、经济利益和自动化的成本。 麦肯锡认为,管理别人和运用专业知识是最不容易受到自动化影响的活动。而更容易受到影响的任务包括利益攸关者互动、无法预测的体力工作(如建筑工、林业)。最后,最容易受到自动化影响的是可预测的手工作业,数据收集以及数据处理工作。 直觉上看,如果你保持受雇的话机器人会成为你的下一个老板。因此,在这种氛围下,就像无人驾驶或者自动交易那样,机器会成为自己的老板。比方说,在无人驾驶方面,卡车车队的活动会通过可在紧急情况下即时发送软件更新和安全补丁的空中系统(OTA)进行同步。显然,此类系统并不需要太多的人类干预也能顺畅工作。 人机通信的新形式,包括有AI引导的管理等,在AI与员工被结合到统筹商业流程的混合型公司中将变得更加可行。 第一个场景是机器承担了面向客户界面的角色,这种角色可以促进客户支持或商业分析等企业运营工作。执行廉洁消费者与人类顾问这一特殊任务的面向垂直领域的机器人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例子。 许多初创企业雇佣了所谓的聊天机器人训练师来评估聊天机器人的表现,并在出问题的时候插手干预。在这种模式下,人类员工对AI软件的作用是增强和辅助,后者利用其自然语言处理、分析、图像识别或其他机器学习功能来运行业务流程并作出重要决定。不过到最后还是由人类经理和员工说了算。 那么,机器人什么时候才会变成你的老板呢? 在决策严重依赖算法解决方案或者只要机器参与到管理员工和绩效评估的公司,AI很可能就会变成机器老板。据Gartner,到2018年全球将会由300万人由机器人监管。 机器老板已经在许多数据驱动型公司执行着重要任务。比方说,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监管着1600以美元资金的Bridgewater Associates(桥水联合基金)正在开发PriOS算法管理系统,他们要用这套系统来控制所有的基础业务流程和运作。这套系统负责了若干的关联任务,比如招聘和解雇员工,或者或相反看法进行打分,以解决团队的争端和分歧。这套AI系统背后的合理之处在于它完全排除了在投资决策当中感情和情绪的任何影响。 在银行和贷款经纪方面AI软件也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他们利用机器来决定哪些客户有资格获得贷款。如果没有这类软件,抵押经纪就得把90%的时间花在审核申请上面。 而机器做这件事情可以更加高效,从而为经纪人向客户的咨询和建议工作腾出了时间。然而,大家日益担忧信用评估软件里面的机器学习算法会受到歧视性偏见的侵蚀。 公司还在借复杂图像识别软件之力,在人类主无法恰当衡量情况下来自动评估员工的表现。 比方说,机器老板可以跟踪Uber司机选择的轮偏转角来评估这位司机的驾驶技能和风格。类似地,在服务领域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用来评估服务员的工作做得如何,办法是跟踪这些服务员在VIP客户面前笑容的灿烂程度如何。 算法已经在管理人了 并且我们还没怎么注意到这一点。 在许多构成所谓的零工经济的按需机动和送货服务中,AI软件负责重要的商业决策,规划以及绩效评估。在总部位于伦敦的食品外卖公司Deliveroo,大多数外卖员的行动都是由管理算法严格控制的。 如果某位外卖员拒绝订单,严格的算法就会惩罚他们。Deliveroo的算法系统仔细的监视着外卖员的表现,它会计算其平均“接单时间”,“行驶时间”以及“未分配订单数”。如果该外卖员的表现达不到服务水平协议,就有可能被系统屏蔽。 全球领先的共享打车服务Uber也采用了类似的算法过程。在Uber那里,一旦司机登录进系统,其接受打车请求的时间就只有10到20秒。如果连续错过3次订单,司机就会自动被踢出系统几分钟。如果频繁违背Uber的算法性政策,这位司机的账户可能就会被撤销。 在这些算法当中,Uber司机对Uber的Dynamic Pricing Model(动态定价模型)发生了抱怨。该模型会自动根据对Uber服务的总需求情况设置资费。因此,Uber司机的收入也会高度不稳定。Uber不公平的价格设定政策导致2016年司机加入了一场名为“Fight for $15”的示威游行,要求自己的服务要得到公平的报酬以及工会权利和社会福利。 正如这些例子说明那样,机器在以来于数据驱动系统、自动化分析以及算法性决策的企业是有可能成为老板的。当公司把决策的责任交给机器学习算法时,机器就自动变成了老板。 但与此同时,有些地方还不会受到机器人老板的影响——那就是错误决定会产生危险影响的领域。 医疗保健就是这样,因为保健专业人士的日常活动需要人类的专业知识以及跟病人的直接接触。尽管AI做出的医疗诊断可以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分析,但最后的决定还得由保健专家来做,因为后者需要对机器的结论进行验证,确保其符合所有的道德规范和政策。 小工具 想知道你的工作由算法进行管理的可能性有多高吗?你可以来试试我开发的这个工具,它利用了公开的工作活动和职业数据,以及牛津大学的计算化研究:http://www.willrobotbemyboss.com/ 原文链接:https://hackernoon.com/why-your-next-boss-will-be-a-robot-fbe6098de696
    观点
    2017年08月28日
  • 观点
    “AI+招聘”是未来,还是噱头? 作者:仟寻CEO王向导,编辑:徐宁 作者王向导是仟寻MoSeeker创始人兼CEO、长江商学院EMBA、中欧创业营5期、腾讯青腾大学2期学员。在创办仟寻之前曾在百度、IBM、飞利浦等世界500强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及市场营销工作 。“仟寻”是一款基于微信的 SaaS 移动招聘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职位的移动端发布、传播和申请,以及基于社交关系的员工绑定和内部推荐。仟寻系统记录企业和用户端所有的发布、传播、申请和入职数据,同时可以与企业现有的 ATS(申请追踪系统或企业招聘系统)系统整合。 以下是正文: 随着AI及相关新技术的高速发展,HR领域也必将是另一个受益行业。目前在招聘领域的技术革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向: 第一种是对现有人才库的盘活,包括自动更新企业人才库,并基于新职位做库内最佳候选人的推荐。这试图解决的是人才库浪费,就是那些所谓把“人才鱼塘”重新激活的问题。 第二种方向是自动化人才甄选,包括自动化笔试、面试以及基于聊天机器人的甄选工具。这试图解决的是人才甄选的效率问题。 第三种方向是激活被动求职者,包括基于社交网络、UGC内容、ChatBot和匹配算法的综合应用。这试图解决的是影响并转化被动求职者的问题。 下面看一下这三种方向所涉及的新技术和其应用的现状。 一、人才库盘活: 人才库盘活是近年来的一个活跃话题。这个方向上的应用,其最终理想的场景是,当HR向外部发布职位的时候,系统可以自动提示她,企业自有人才库里面已经有这n个候选人,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候选学历、技能和经验与JD要求高度匹配 2)候选人在最近于招聘网站更新过简历 如此一来这位HR可以直接从这n个整整齐齐排序的自有候选人中依次查看联络,而不需要再依赖一般来说需要付费的外界渠道。对于职位和候选人数量庞大的大型雇主来说,这个理想场景,如果能够实现,那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此不论是在硅谷还是国内,都有一些公司尝试这个方向上的产品研发。但是,如上文所述,这个理想场景需要基于两个前提: 1)基于JD和简历的文本匹配技术是否能够达到有效甄选的水平(比如讲误杀的候选人数量是否比成功匹配的候选人数量多得多) 2)候选人的简历数据作为匹配的主要输入,是否能保持充分地更新度 第一点是说,基于文本(简历和JD)的匹配技术(主要基于是 自然语言处理(NLP)的算法)在充分的数据量(简历和JD)和人工干预(训练集)下,是否能使得系统(机器学习过程)输出近似于人类选择的结果。这种结果的近似度,就是衡量所谓AI的效度。那么这种近似度怎么衡量呢?一种简单的方式,就是针对同一个职位和对同一批简历,同时请系统和本公司的一个HR委员会进行筛选排序,然后对比两者的结果。举例来说,假设总共1000份简历,HR和系统都选择了其中的50份,那么这50份里面有多少是重合的?这个重合度就是机器判断的效果的一个主要衡量。如果重合的有45个,那么就是极为有效,近似自然误差;但是如果重合的只有10个,甚至个别,那么这个系统就基本无效,因为他误杀的简历比他推荐的多得多。 这里的挑战就是,我们不知道基于雇主有限的简历和JD语料,匹配有效性的极限是多少。比如说投递给各个岗位的,合格和不合格的50万份简历,能否构成一个足够有效的语料库?同时,雇主能够承担多大成本的人工标签工作?在现实的条件下,这些有限的语料和人工投入是否能够导出一个有效的AI推荐系统? 这个问题我们询问过Recruit研究院的CEO Alon Halevy教授,也请教过欧美市场最大的求职网站Indeed.com的总裁Chris Hyams,这两家机构拥有世界上最大数量的JD和简历数据,他们一方面对人工智能的在HR领域的应用保佑希望和期待也在践行,另一方便也保留一个成熟而且务实的观点。他们的回答都是有所保留的。他们有提到以下几点: 第一,目前的AI匹配技术仅仅在少数一些职位上达成足够高的可用性,比如说卡车司机。(卡车司机在美国是一个庞大群体,且其能力和要求较容易被模型化。) 第二,他们对AI匹配技术的预期是从1000份简历中剔除800份,而不是选出50份。选出50份的方式,主要还是靠更精细的关键词组合搜索。 第三,即使无限的机器学习过程使得某一家雇主的某一批职位能够逼近有效的机器筛选,这种筛选算法也无法在不经过新的训练过程的情况下,简单地推广到其他职位,更不要说其它雇主(原因之一是,同一个JD,不同的雇主其实要求是不同的,招聘需求有很多文本之外的“潜规则“);所以跨公司的,平台性质的普适匹配算法在可预见的未来是不现实的。 综上,人才和机会的AI匹配显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但离商业化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王向导和Indeed.com总裁Chris Hyams以及仟寻联合创始人戴顺在位于美国奥斯汀的Indeed.com总部 除了匹配的效度以外,人才库盘活的第二个前提是候选人在各处的简历是否能够在库中保持更新。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不更新的简历不是一个可靠的匹配算法输入源,不能有效反应求职者的当前意愿。 这一点也有实现上的难度。这里的难度倒不在技术上,而在法律法规上。中国候选人更新简历的地方主要是在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和猎聘等求职网站上。而这些网站并不对外开放其简历数据库,且明确规定了获取其数据的合法方式。这意味着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所谓“跨平台一键简历检索(Sourcing)”和“企业人才库简历自动更新”由于招聘网站的频繁反爬升级,经常出现各种体验糟糕的“服务故障”,我跟三大招聘网站的高级管理层曾经也有过关于这种生意模式的深入探讨,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实际上从商业模式的本质上来说是属于“见不得光的生意”,不可持续,对于雇主来说账号的安全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雇主一旦在第三方的网站上面提供了用户名和密码信息等,是否被明文存贮都是未知的。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这类网站经常会把用户的账号来拿在非工作时间,比如深夜2点开始爬取求职网站的数据库,一旦被扫描侦测到也会对雇主的账号进行封禁,这就引出了另一个话题:从多家使用过该类功能的雇主了解到,老板可能觉得还好,但由于三天两头出现问题,干活的Recruiter(招聘专员)基本不愿意用,导致买了一年的服务往往过了没几天就束之高阁;另一方面这些功能都是基于一个有明显法律瑕疵的数据获取方式,很多公司都要偷偷地避开合规部门的过问和审核。但是,数据获取问题其实还不是最主要的法律问题。 这里有一个更要命的问题,就是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立法。这包括即将颁布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今年6月1日刚刚生效的两高《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中明确了: 第一条: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第三条:未经被收集者同意,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第四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三款规定的“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简单来讲,公民同意用户协议并将个人隐私信息授权给招聘网站是符合法律的;但是公民并没有授权一家雇主,使用某种软件工具,去采集、保存、分析他储存在招聘网站上的个人隐私数据(包括住址、联系方式、履历等,而且候选人实际上原先可以对指定的公司不显示更新以保护自己的隐私意图)。 简历到底是否属于刑法中定义的“公民个人信息”呢?答案是明确而且肯定的。去年发生过一起案件,智联招聘的两位前员工和他们的一位客户的人事经理(注意,这是一位人事经理!)非正常途径获取智联招聘数据库中的15万条简历信息进行倒买倒卖,智联前员工连同这位人事经理一起被判处3年6个月至1年6个月的有期徒刑。【1】 无独有偶,美国实际上在保护公民隐私的立法上也相当严格,美国招聘行业新秀TalentBin,也因为爬取数据并且出售给客户最终被告上法庭,法院最终作出裁决需要网站对未经授权并使用其信息的候选人进行赔偿。【2】 综上所述,因为职位描述(JD)/简历(CV)匹配技术的不成熟,以及更重要的,法律法规上的红线,“人才鱼塘盘活”目前看来似乎还是一个现实中荆棘遍布的良好愿望,当法规越来越明确,HR在使用这类产品的时候也会越来越谨慎。 王向导和Recruit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EO Alon Halvey博士、前Google Data Research负责人以及仟寻联合创始人戴顺在位于硅谷山景城的RIT办公室 二、自动化测评: 典型的自动化测评主要包括基于文本的自然语言处理(NLP)和基于人脸识别的视频面试技术。基于NLP的测评又分为两种类型,包括开放性问题的文本回答,以及基于ChatBot(聊天机器人)对话的测评;机器则试图通过其文本回答中的语素分析来建模并且预测候选人的性格特征。而基于人脸识别的视频面试技术,分析视频面试时的语言表达、声调、表情和其他非语言因素,并进行建模且试图预测。这些甄选方式最主要的卖点是效率。即快速从大量面试者中挑选出值得下一轮人工面试的少部分候选人。但是这些测评方式的效果(效度)如何,即这些测评工具的结果是否靠谱,目前还没明确的证据和结论。 有关这个话题,可以先看Google的做法: 在2006年的夏天,Todd Carlisle,一个拥有组织心理学博士学位的Google分析师,设计了一份300题的问卷让每个员工填写。一些问题是封闭性问题:你曾经创造过世界纪录吗?一些则要求员给自己打分:请给自己的工作风格偏好打分,独立工作型(1分)还是团队工作型(5分)。还有一些很琐碎的问题:你养了什么类型的宠物? Google尝试将Google搜索的要求运用到人力资源过程中:它需要一套能在成千上万候选人中过滤筛选的搜索算法——Google的员工录用率约为0.2%,是哈佛大学录取率的1/25——拒绝掉一批顶尖的候选人。但在大量问答题及数据处理后,发现最好的表现预测因素不是G.P.A.,也不是宠物类型,也不是智力问答“钟表的指针一天会重合多少次?”唯一的最佳预测因素是:根本不存在(Absolutely nothing)。【3】 几年前,Google做了一项研究来验证是否在Google的每个招聘人员都特别擅长招聘。为此观察了上千场面试和几百个面试官,包括他们对候选人评分,也包括候选人最后在工作中的表现。最终结论是:这些变量中间没有丝毫联系。总体上来说是随机的,只存在一个例外:有一个面试官的评价是特别准确的,因为他负责一个非常专精的领域,而他本人恰巧是这个领域全球领先的专家。 也就是说,对于招聘过程而言,智力测试(Quiz)完全是浪费时间。一架飞机里能塞满多少高尔夫球?在曼哈顿有多少加油站?完全在浪费时间。这些题目不会帮助预见任何事。它们的功能主要是让面试显得“聪明“。 反而,最靠谱的还是结构化行为面试,在这类面试中有一系列连续的怎样评价候选人的指标,而不是仅让每个面试官自由发挥。 行为面试的作用还在于——你给候选人的不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实际问题,比如说“告诉我你的一次解决分析性难题的经历“。行为化面试的有趣之处在于当你让别人讲述自身经历时,当你反复询问时,你会得到两方面的信息。一个是你将看到候选人是怎么应对现实世界的处境,另一个你会得到的珍贵的”元信息“(Meta Information)是对候选人来说什么是困难的。【4】 Google曾经因只雇佣30岁以下的候选人而闻名,使用智力测试来识别顶尖编程人才,信赖学术资格证书,尤其青睐有名校背景的候选人。而现在已经不再是这样:因为成绩单没有预测性。 有趣的是在Google公司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员工比例在逐年上升。学术环境是人为的,在此环境中取得成功的人多少经受过相应的训练,他们能适应这种环境并取得成功。实际上,企业需要乐于解决没有明显答案的问题的员工。 回到自动化测评的话题。 如果Google经过一个庞大内部研究最后的结论是,大数在人才甄选上的价值仍旧有限,那么目前市场上的这些层出不穷的“AI黑科技”,比方说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甄选方式(比方说,通过判断候选人的写作或是语音回答中的用词和语调是否“正面积极”来判断其个性,继而预测其工作表现)或是基于人脸识别的方式(比如说,分析面部微表情和眼神反应,继而somehow预测其工作表现)是否真的能够以“一招鲜”的方式,完全取代人类判断呢? 三、被动求职者激活: 根据LinkedIn和中华英才的数据,在中国,80%的候选人是被动求职者。也就是说,会主动发起一个求职行为的候选人,只占到所有候选人中的20%。同时,这20%也往往是价值相对较低,职场经历相对较少的人群。 中国的招聘市场每年大约有1000亿人民币的规模。但是所有线上招聘提供商一年的收入加在一起只有50亿,只占到整个市场的5%。另外95%的交易都发生在各种线下渠道。也就是说,20%的被动求职者(会上各种招聘网站的用户)只能贡献5%的市场价值。同时雇主也不断抱怨招聘网站的效果越来越糟糕。 LinkedIn之所以能够以262亿美元的价格被微软收购(几乎十倍于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最大的招聘网站前程无忧),是因为在全球的很多地区,LinkedIn把被动求职者一网打尽。在美国,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LinkedIn的用户,也就是说除了家庭主妇、学生儿童、退休人士以外,几乎所有职场人都可以在LinkedIn上被找到。这使得原本的分散在各猎头公司数据库里的庞大匿名求职者群体变得触手可及。LinkedIn在北美和欧洲给企业带来的是这个价值,即,通过我你能找到几乎所有人。那么这些人来不来你们公司应聘,就是你雇主吸引力的问题了,所以LinkedIn另一个强调的点就是对你的目标群体加强雇主品牌宣贯。 有意思的是,中国由于其国情,有一个国人自己的互联网生态。纵然LinkedIn是少数几家在中国运营的世界十大网站,LinkedIn在中国也不能算是成功的。LinkedIn在中国仍旧主要是外企员工会使用的平台,即便使用,活跃度和LinkedIn在美国也不可同日而语。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使然,其中几个主要原因或许是: 1)中国人的实用主义民族习惯:相比从小受到《圣经》熏陶,倾向于相信“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的西方人,中国人不太在意每一样工具被创造出来时候的目的是什么。相比工具主义理念盛行的西方人自动地用Facebook去联络熟人朋友,用Twitter转发新闻,用Instagram拍照上传,WhatsApp进行即时通讯,用LinkedIn管理职场关系;实用主义思维下的中国人倾向于,如果一个工具能解决所有问题,那就都用它得了。因此,中国的社交媒体基本上就是一个词:微信。加LinkedIn没有问题,但是最好加了LinkedIn之后再加一下微信:咱们微信上聊。 2)中国人对陌生人社交的天然不感冒。对于在海外生活过,或是偶尔走出国门瞧瞧的朋友们来说,一个感受就是中国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成本非常高。因而在美国,将履历向大众公开,并和陌生人通过LinkedIn建立有效联系,一起出去喝一杯,是一件挺自然的事情;但是在中国,这就比较不寻常,比较不习惯。笔者认为这也是为何LinkedIn在中国没有发展那么迅速的原因之一。在中国,成功的陌生人社交,好像只有荷尔蒙社交。 因此LinkedIn在中国似乎总是处于一个叫好不叫座的情况。LinkedIn据称在中国有千家客户,根据HREC智享会在2016年的调研报告,其中似乎只有10%的客户会检测其使用效果,而剩下的90%,主要是把LinkedIn作为一个新的渠道进行没有明确预期的尝试。 回到主题,因为中国不存在一个连接广大被动求职者群体的平台,(或者说这个平台实际上就是微信:根据企鹅智库的数据报告,平均来说,实际上微信朋友关系中超过60%的每月新增朋友都是泛职场关系;换句话说,你的老朋友和老同学不会每月再增加,增加的一般都是工作相关的关系。微信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职业社交工具,而不再是纯粹的熟人社交工具。)导致这个品类在中国实际上是一个空白,也导致雇主不得不仍旧往往依赖于第三方猎头机构才能有效触达大量较为资深的专业人士。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被动求职者聚集到一处,并且不断主动访问呢?这个问题牵涉到社交网络、推荐算法、内容制造、ChatBot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的综合运用。对被动求职者的触达和激活,意味着技术不再是仅仅去匹配一小部分的主动求职者,而是帮助雇主把视野扩大到全体劳动人民的范围。 相关引用: 智联招聘卖简历案终审 主管获刑三年半 TALENTBIN CANDIDATE PROFILE CLASS ACTION SETTLEMENT “In Head-Hunting, Big Data May Not Be Such a Big Deal,” by Adam Bryant, New York Times, June 19, 2013. “The Science of Smart Hiring,” by Derek Thompson, The Atlantic, April 10, 2016
    观点
    2017年08月28日
  • 观点
    轻熟的TO B市场,企业App Store要来了? [caption id="attachment_18115" align="alignnone" width="900"] Double exposure of professional businessman connected devices with world digital technology internet and wireless network on touch screen and city of business background 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ncept[/caption] 当我们回头看国内企业云服务市场的发展历程,确实会让很多人觉得不真实。一方面,“中国企业信息化程度太低,做SaaS只有死路一条”“中国企业没有付费习惯,收费模式必死无疑”“中美市场差异明显,中国企业云服务面临严峻挑战”等看衰的论调声犹在耳。另一方面,从CRM到OA,到FI,到HRM,再到云客服等各细分领域,各色各样的云端产品已经成为了企业用户迈向信息化的首要选择。 此时此刻,大概不会还有人再质疑以SaaS为代表的云服务模式代表着to B服务未来方向。但似乎当我们还在纠结to B的企业级云服务市场的前景是千亿级、百亿级还是万亿级的时候,国内企业云服务市场已经比我们预想中更快的走向了成熟。 据iResearch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企业云服务市场规模超过520亿元,且未来几年仍将继续保持约30%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19年,国内企业云服务的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大关,逼近1200亿元。 一、从“上云”到“适配”,企业级用户的需求正面临第二次转变期 伴随企业云服务市场规模爆发式的增长,企业用户的集体需求随之发生了两次重要的转变。 企业用户需求的第一次集体转变发生在2015年前后。2013年,企业级SaaS开始进入主流市场,并在2015年迎来全面爆发。在此之前,绝大多数企业用户对系统级软件产品的第一选择仍是外包定制开发,自购服务器,独立实施部署。因此,一套企业软件需要沿用数年,直到完全无法适配业务发展的需要,企业不得不面临“再买一套”或自建技术团队二次开发的选择题,企业的IT成本因此始终居高不下。于是,当SaaS产品在轻量级部署、灵活租用、快速迭代、数据安全、成本控制等方面表现出巨大优势,企业用户对系统软件的需求开始从私有云转向公有云,SaaS成为企业信息化的绝对主角。 2017年4月,工信部发布了《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提出“到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4300亿元”,产业信息化开始成为企业级市场的新命题。过去两年,SaaS的“野蛮生长”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行业适配和SaaS应用间数据互通的双重问题。在产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用户的需求发生了第二次转变。目前,企业除了要求SaaS产品更加便宜,更加轻量化,同时也要求SaaS“可拓展、更适配、强定制”,能够更好的满足行业性和个性化的需求。 企业需求的变化直接作用于SaaS厂商,他们应对上述转变的过程基本经过三层递进:第一个阶段,SaaS厂商考虑是否能够“靠自己”来满足企业用户“强定制化”的要求,比如电商SaaS产品在SaaS成交系统上搭载轻量级ERP;第二阶段,SaaS厂商开放API,通过和各种其他SaaS应用对接的方式来满足B端用户多元化的需求;第三阶段,SaaS厂商走向PaaS,以平台的方式,集群化地解决企业对行业定制和数据互通的需求。更有甚者,部分厂商甚至会开放整个PaaS源系统,以吸引更多的友商和开发者在其系统上开发组件和应用。 上述特征在越是复杂的SaaS产品上的表现就越明显,以CRM来说,它比FI、ERP等系统软件更为复杂,因此,好的CRM产品往往会提供很多组件、插件,形成生态,以满足企业更多元的需求。行业定制化的CRM,生态型的CRM,未来将成为主流。 二、用户需求的二次转变为企业云服务市场带来什么? 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用户便是这只手的操纵者,用户需要什么,这只手就指向什么。 当企业用户需要定制化,甚至生态化的企业级应用,市场就会敏锐的捕捉到这样的讯息,连锁反应之下,便会有厂商开始为用户提供这样的产品。那么,什么样的产品能够更好的满足企业对定制化、行业性的需求呢?答案是PaaS和企业SaaS应用商店。 PaaS比较好理解,平台模式的PaaS在提升行业适配性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随着SaaS市场的爆发和成熟,各个应用之间对细分、跨层、效率、协作、打通的要求越来越高,PaaS的体量猛增和进化增速必然会随之而来,这是可以预见的。目前,海外市场的Salesforce、workday,国内市场的钉钉、CloudCC、销售易、北森,不约而同地推进PaaS,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做PaaS主要是为了满足客户基于PaaS做定制开发的需求,但企业用户对提供服务的厂商是不是PaaS其实并不感冒,他们在意的只是“3个月后,项目是不是能如期交付”,这就要求PaaS平台有很多技术服务人员。CloudCC创始人孙满第在与二爷谈及这一话题时表示,“PaaS的人员结构,销售和技术的比例至少应该是1:6,即1个销售,6个后续支持和服务,能够达标的PaaS厂商其实并不多。有很多企业客户在CloudCC的PaaS平台上做二次开发,如果不是基于PaaS,企业的需求就很难被满足,回过头来,没有PaaS的CRM厂商也就很难做大。” 不同于行业对PaaS的熟稔,企业SaaS应用商店是一个比较新的说法。它的内部逻辑同样是如何更好的满足企业对跨平台能力和行业适配性的要求;外部表现则是一个拥有众多企业级SaaS应用,企业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各类应用的“池子”,类似于一个面向B端的App Store。 企业SaaS应用商店的说法最早出现在CRM领域,由CloudCC提出,此外,OA协作领域拥有巨头背景的阿里钉钉目前也正在推进类似的项目。企业SaaS应用商店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丰富,一个是开源。 丰富指的是“商店”里的SaaS应用要足够多,这样才有可能满足企业客户多元化的需求,这是商店之所以成为商店的立足之本。开源则是“商店”自身迭代扩容的必要条件,商店以平台的姿态来设定“游戏规则”,并提供容器、工具、材料,让开发者去开发,由此在统一的大数据下带动上架应用的数量增长,这与安卓系统的开源和微信小程序的玩法颇为类似。 但有一点需要尤为注意,to B的企业应用商店和to C的App store并不完全相同,B端市场更加注重专业性,对于企业显性需求分类的边界要求更明显。因此,企业应用商店的表现形式会是CRM应用商店、OA应用商店,等等。不过目前,企业能够看到的“应用商店”并不多,以CloudCC的CRM应用商店为例,某企业用户初期可能只需要CRM系统,它选择CloudCC的CRM应用,随着业务发展,它有了财务管理系统的需求,那么它可以在商店里找到许多款FI管理模块的应用,它可以下载其中任何一个到本地使用,如果不好用随时卸载换另一个,软件功能也能随时扩充或缩减,这种更加兼容的方式,让一个账号即可满足企业不断衍生的需求,且保证了数据的互通,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 或许,在未来的企业级云服务市场,当企业用户考虑软件产品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个需求,能不能下个SaaS应用搞定?”就如同,此时此刻我们遇到任何问题都会先问一问“有没有APP能解决”一样。 三、轻熟的早期市场:中国企业云服务的未来要往哪里去? 当下的中国企业云服务市场有两个较为显著的特征,一是快速走向成熟,二是仍然处于早期,二爷故而称其为“轻熟的早期市场”。关于轻熟,上文已有提及,年均30%的增速,企业用户层面的广泛认可都是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 关于早期市场,我们同样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分析。其一,市场的整体营收。对比美国SaaS市场大千亿级的规模,整个国内的SaaS营收还停留在两位数(有机构给出的数字是10亿人民币),而中国的企业仅从数量上来看,并不比美国少,这是早期市场非常典型的特征。 其二,国内市场包括IaaS、PaaS和SaaS在内的全线云服务产品的成熟度与美国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在IaaS层,虽然阿里云近两年大有异军突起之势,且积极扬帆出海,但客观来说,阿里云的主要势力范围仍在国内市场,政策因素是其与AWS等巨头竞争的最大壁垒,在纯产品层面,还有非常多需要“师夷长技”的地方。PaaS层的差距更加明显,国内市场目前还很难找出哪怕一个真正意义上做起来的PaaS平台,但Salesforce等海外巨头已经将PaaS的套路玩得很熟。SaaS层,中美之间的不同主要来自产品功能和对客户的满足上,即便是国内发展较快的CRM领域,上述差距仍非常明显。 那么,身处这样一个“轻熟的早期市场”,中国的企业级云服务究竟将会往哪里去? 第一,To B的企业级应用以“服务”为核心的特征不会变,而国内企业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多,这意味着短期内不会有一家或少数几家将如此多企业的服务都做掉。未来每个细分领域并存多家成规模的厂商是大概率事件,它们中间既会有行业纵深的、深度定制的,也会有短平快的,这与美国市场的发展情况类似。 第二,新思路,新模式成为“奇点”,找到它的企服厂商或将后来居上。虽然国内企业成熟的速度很快,但与更加完善的市场相比,中国企业即便用5年学完了“九年义务教育”,也不过还是“中学生”。坦白说,上述提及前瞻式的企业SaaS应用商店更像是“大学教材”,对现在的国内企业用户(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有点超纲。问题之所在,便是机遇之所在。中国企业的升级速度很快,3-5年内,这个市场将进入“大学时代”。那么,此时的新思路、新模式,在彼时已然完备,拥有它的厂商将收割红利。 第三,得行业者得天下。企业云服务垂直化的发展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将企业用户的问题放在行业中解决才是真正解决了问题,对企业级服务厂商来说,无论是从行业维度,还是从业务维度搭建自己的垂直生态都已迫在眉睫。
    观点
    2017年08月25日
  • 观点
    Oracle 输了:Salesforce 抢先年收入突破 100 亿美元 ! Salesforce.com公司的第二季度销售和收益表现超预期,连续第三季度上调了预测,声称其年收入率先突破100亿美元,速度之快足以傲视历史上任何一家企业软件公司。 但是投资者显然不满足于此,在今天正常交易时段上涨1.3%后,股价在盘后交易下挫了约1%。 这家在线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开发商声称第二财季收入达到25.6亿美元,略高于分析师一致的估计数字:25.2亿美元。每股收益33美分也高于估计,多出一美分。尤其是,Salesforce.com将全年利润预测上调了一美分,并将收入预期上调了1亿美元,预计在103.5亿美元至104亿美元之间。 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见图)在公司的收益电话会议上绕场一圈,庆祝年收入突破100亿美元大关,高兴之余发布了这则颇有针对性的推文。 Salesforce赢了,Oracle输了。现在目标争取年销售额达到200亿美元。https://t.co/7ezjD4Z6wt -Marc Benioff(@Benioff)2017年8月22日 他说:“许多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说,我们不可能会取得这样的成绩。”贝尼奥夫现在设定了新的目标:年销售额达到200亿美元。他表示,通过内部自身发展,公司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这个目标,它目前记有的多达150亿美元的递延收入和未开账单的收入表明了这一点,另外该季度未开账单的递延收入其增长幅度达到30%。 利润在哪里? 尽管总体表现强劲,但该公司称第二季度的最终净收入却不到1800万美元,比一年前猛跌了92%。Salesforce.com的经营支出大部分继续来自销售和营销,这一块占了总支出的63%以上。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安德鲁·巴特尔斯(Andrew Bartels)表示,实际上,这一项支出的百分比增长几乎与收入增长相当,使得营销和销售成为该公司的增长引擎。他说:“实际上,就Salesforce创造的每一美元收入而言,它将其中的约45美分花在了销售和营销上。如果你把这么多的钱花在销售和营销上,要是没有获得那种收入增长势头才怪。” 巴特尔斯称Salesforce.com的季度净收入“少得可怜”,不过表示这未必表明其商业模式很糟糕。确切地说,该公司奉行的战略类似亚马逊公司的战略,那就是在公司发展史上的大部分时间,为了通过迅速发展来扩大市场份额,零售业务方面不惜亏本。巴特尔斯说:“这是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它并不适合大多数公司。” 51 Research LLC的商业应用软件调研主任谢丽尔·金斯顿(Sheryl Kingstone)表示,但是这种商业模式对Salesforce.com来说管用,因为这家公司仍有很大的空间来发展。她说:“不仅其核心客户群方面还大有未发掘的机会,还可以得益于服务收入、扩大许可证收入和新的市场(比如电子商务)。我仍认为Salesforce.com大有机会。” Salesforce.com的高管们显然认识到盈利方面的问题,他们在分析师参与的电话会议上选择透露的数字可以表明这一点。贝尼奥夫说:“我们在增长总收入的同时,继续提升业绩、增加利润,这至关重要。这是我们高层管理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关注的首要问题。” 第二季度营业所得现金增至3.31亿美元,增幅达到32%。递延收入增长26%,达到48.2亿美元。这块收入加上未开账单的递延收入使得该公司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年度收入合计104亿美元。预订收入足足增长了39%。Salesforce.com还表示,自由现金流量在过去三年增至三倍,收入翻番,这表明其现金数额在不断增长。 该公司还在各地区、各大核心产品系列方面显示出了强劲增长的势头。美洲区收入增长24%,欧洲/中东/非洲区猛增34%,亚太区增长25%。该公司的旗舰产品Sales Cloud(销售云)增长17%。Service Cloud(服务云)增长21%,Salesforce Platform猛增32%。Marketing Cloud(营销云)的总体增长势头最强劲,达到57%。 平台相关业务的增长也清楚地表明,这家公司在执行由应用软件提供商转身成为生态系统的核心这个战略方面做得很好。贝尼奥夫表示,成为平台不仅可以降低流失率,还能加快发展、进军新市场。他说:“我们搞清楚想要专注的某个市场后,由于自身的平台,我们能迅速实现目标。” 分析师金斯顿认同这种看法。她说:“千篇一律的应用软件解决不了许多公司在将来面临的问题。平台才是关键。”
    观点
    2017年08月23日
  • 观点
    财务管理SaaS站上风口,国内Concur门徒未来如何发展? 目前国内企业发展迅猛,伴随着企业的人力和财务成本也在飞涨,来自CFO Innovation调查显示,26%的中国企业表示差旅及费用管理预算已经占到总年度收入的 5% - 10%,所以企业如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修炼内功也是一门必修课。而财务管理软件管理着企业费用中的协调预算、申请、采购、报销,费控、记账等各个环节,一直是企业管理层关注的重点IT系统。 2016年12月初,被SAP以83亿美元收购的Concur宣布进军国内市场;2017年6月ertify、Nexonia、ExpenseWatch和Tallie这四家差旅和费用管理公司完成了合并,并获得加州投资公司K1 Investment Management 1.25亿美元资金的支持,成为又一可以挑战Concur在差旅报销/财务管理领域的竞争对手,无不挑动国内此领域创业者的神经。 亿欧在2017年H1 SaaS融资中统计到,上半年财务管理SaaS共计9例融资案例,而去年同期仅一起融资案例,包括近期用友U8 UCloud发布智能财务系统,每刻报销获得3000万元融资并推出信用报销体系,也为国内差旅报销/财务管理市场再添一把火。可以说,从用友、金蝶时代的财务管理软件,到如今以SaaS、Mobile、Socialware的云模式,通用型SaaS领域最后一块应许之地在众多创业者涌入的情况下,正变得火热。 财务管理SaaS为何迎来大发展? 从需求端来说,有调研数据指出:员工费用是企业的第二可控费用(第一可控费用是员工工资),因此企业都非常关注员工的报销,尤其是差旅的费用。”所以在2015年SaaS元年过后,HR SaaS一直是这两年企业服务领域最热门领域,如今企业急需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以此规避税务风险、降本增效,尤其大型企业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促使创业趋势正在向财务管理SaaS领域转移。 同时差旅报销/财务报销市场也在急剧增大,“2017年,中国差旅的总开支预计金额达到2.4万亿人民币,中国差旅总开支占全球差旅费用的25%。所以Concur特别看重中国市场的发展。”Concur公司全球总裁Mike Eberhard在其国内首次发布会上,曾提到对国内市场看好。 供给端来说,简约费控CEO俞洋认为云ERP时代还处于早期,财务管理SaaS作为ERP的一部分,有相应的会计准则等规范要求,所以其内容相对可以标准化,比较适合做成SaaS的应用。俞洋此前曾供职SAP销售总监,出版过《SAP供应链管理》一书,他对当前财务SaaS创业火热提出了自己看法:“财务是每个企业都需要的,不仅局限于某一个行业,所以市场够大。其次完整ERP不是创业型公司可以承担的。” 国内Concur门徒发展现状 美国技术研究公司IDC预计旅游和费用管理软件的市场规模将于2020年达到24.6亿美元。巨大的市场中,催生了众多云财务产品创业者。在亿欧过往采访中,不只一位创业者提到,其产品对标的是美国财务报销软件Concur。 Concur成立于1993年,2013年Concur开始推行差旅及费用管理领域移动端SaaS服务,以收取服务费的模式(按每张报销单据收费)为大中型企业提供服务。与此同时,Concur也通过进行一系列投资来扩展自己的服务种类,2011 年1.2亿美元收购行程管理公司TripIt来追踪并分享客户旅行计划安排;2012 年10月,Concur领投数字营销公司Buuteeq,进一步将小型旅馆、精品酒店和单体酒店整合到其差旅费用管理产品当中; 2011年6月和2013年1月参投酒店搜索服务 Room77的B、C轮融资;2013年7月,Concur投资旅游产品价格追踪服务商Yapta420万美元。目前Concur的移动端应用已经在全球发展了3万5千家客户,2016年被SAP以83亿美元收购。 不同于Concur已经形成完整的服务链条,目前国内财务管理SaaS产品尽管功能基本覆盖,但是各有侧重,主要分为三条赛道: 一是以企业消费入口为主的差旅报销软件,这类产品努力接入更多平台,希望达成员工差旅消费在平台内一站式完成。比如易快报接入京东、滴滴、携程商旅、同程、艺龙等第三方消费平台,每刻报销接入二维火、百望电子发票、阳光公采、高铁管家、华住以及铂旅; 另一类是强调费控,主要为提高处理费用报销的效率,加强控制费用开支的合规性,为企业预算配额、规划各项开支,产品如何更先进是其关注点,比如费控宝、简约费控、全程费控等; 还有一类是记账SaaS,包括云帐房、慧算账、易代帐等。一位行业人事对亿欧表示,“国内企业很多还在使用用友、金蝶等记账软件,并且大型公司不大会轻易更换记账软件,”所以这类SaaS产品多对标美国服务中小企业的Quickbooks。 财务管理SaaS的机遇与挑战 从上图统计表中可以看到,财务管理SaaS融资轮次多在A轮附近,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的实践,也产生了一些数据佐证财务管理SaaS效益明显。据Concur统计,2015至2016年期间,使用其产品户预订机票所需的平均时间缩短了14%,为企业节省了约2.75亿美元的劳动力成本。每刻报销CEO魏强曾在接受亿欧采访时举例,其客户大华股份利用每刻报销与招行CBS对接的通用解决方案,招商信用卡为其提供差旅借贷,企业每年可节省利息200多万元。 2017年对财务管理影响较大的事件是5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2017年第16号公告,其中要求增值税普通发票在开具时也要输入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随着最严报销法令出台,统一税票号和国家税务电子化趋势对财务SaaS产品也提出了新需求,类似费控宝推出了艾特票小助手,易快报发布首个发票税号智能校验系统,方便将发票信息导入系统。可以说,目前财务管理SaaS拥有前端数据导入手段,已经成为必须具备的功能。 另一方面是财务SaaS与ERP对接,员工消费数据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对接主流ERP系统后生成财务报表。Concur的优势是背后有SAP,目前国内财务SaaS基本与用友、金蝶、SAP、Oracle打通。然而系统间数据迁徙可能导致的错误和标准化工作,也是国内财务SaaS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还有一方面是针对大型客户还是中小客户?很多中小企业基本在钉钉等OA系统即可完成基本差旅报销管理,而大型企业的复杂审批流程、控制标准和核算标准,都会导致切入这一市场比较难。每刻报销CEO魏强认为:“大型企业的财务报销对内控规范、成本控制比较严格,如果产品能够良好支撑中大型企业的业务,对中小企业的业务支撑也会更有效果。” 亿欧认为,未来财务SaaS将向以下三个方向发展。 费用管控流程全自动化 今年7月份,Concur Travel新增创新功能减少差旅预订和管理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功能,Concur 首席产品官Tim MacDonald表示:“Concur的目标是尽可能简化差旅预订和费用管理,我们发现在这方面每节省一秒钟,就相当于节约100万美元。”从手工填写到手机扫描或者电子发票导入发票信息,以及消费平台数据直接导入财务管理SaaS,企业员工在差旅报销方面越来越便捷。 员工在移动端完成预算申请、审批和消费,企业通过信息化系统自动核验发票真伪、对错,并根据查验结果进行审核、支付、记账。而税收征管系统也将由当前的以纸质档案为核心,转变为以电子档案为核心的。“新一代的费控报销平台将脱离开传统的管控为核心的内部运营系统,而将基于互联网形成从消费到报销记账的全程费控平台,数字化是其基础,智能化是其形式,敏捷是其精髓。”易快报马春荃向亿欧表示,并认为“未来的财务管理SaaS不仅要实现订购—报销—支付—记账全流程服务,还要实现审批自动化、智能预算管控,流程电子化和税收管理全面数字化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财务数字化提升企业信息化 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异构平台和异构数据,比如有的企业OA、报销、记账、会计使用的是不同平台,当组织壮大后,在不同单元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就显得很重要。 未来企业将通过财务管控SaaS数字化转型,制定更加合理的费用管控措施,将显著提升财务管理效率,节省人力成本。比如费用管理平台基于电子化的数据,生成完整、多维度的财务报告,方便企业财务团队随时随地查询;同时,这些报告将差旅报销数据、差旅预批准信息、预定信息、企业资源规划(ERP)和信用卡信息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系统,生成独立、全面、清晰的视图,使企业财务团队对员工的开支状况一目了然,进而开展相应的管理措施。 AI赋能财务管理SaaS 《新理财》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马靖昊在2017年曾说过,“财务管理人员可能真正要面临挑战,80%以上的财务人员可能面临丢掉饭碗这么一个残酷的现实。”尽管这一天不会在几年内到来,但AI确实在财务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比如节省财务人员重复性操作、人工核算的过程,让财务从事务型转向规划型。 目前的财务自动化、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已经可以抓取前台的业务数据,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AI赋能的财务管理SaaS,在预算管理方面协助完成预算编制,在预算下发、预算执行时对比、滚动预算,在费用发生的事前、事中进行控制,并在事后进行分析。 而进阶的AI赋能的财务管理SaaS,是以企业消费数据智能分析,分析企业在交通、培训、食宿劳务等各方面支出,并调取行业平均水平对比;在服务的企业达到十万以上量级时(目前服务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SaaS多在数千家,服务中小企业在几万家),开启大数据分析服务,辅助企业领导决策,进行企业战略规划。 来源:亿欧网  
    观点
    2017年08月15日
  • 观点
    当心!2017上半年企业SaaS融资数量断崖式下滑,早期投资遇冷 【猎云网(微信:ilieyun)】8月15日报道(文/王艺多) 自2014年企业服务在国内兴起以来,SaaS一词就开始频繁被频繁提及。业内曾有人表示,2015年是SaaS元年。原因正是因为SaaS模式逐渐被资本市场认可。 经历了2015年的早期发展,各路VC在2016年初对SaaS领域可谓高度关注。包括纷享销客1亿美元的E轮融资,销售易C+轮1亿元融资,以及TalkingData的1亿美元C轮融资都发生在去年上半年。在整体企业服务市场中,SaaS一时风光无二。 但从去年6月开始,互联网创业整体进入寒冬期,资本的谨慎也波及到了企业服务市场,SaaS的热度急速降温。如今2017年已经过半,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SaaS领域无论从融资事件数量,还是融资轮次方面,都经历了“断崖式”下滑。 记者近日整理了2017年1月至6月,各个细分领域SaaS的融资情况。让我们一观断崖式下跌究竟有多么“触目惊心”(注:本次统计的融资项目仅为国内市场中,主营或包含SaaS业务的厂商,融资时间为今年1月至6月)。 一、融资数量锐减,营销、人资、数据SaaS稳居前三 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各个领域的SaaS企业获得融资的事件数量共有82起。其中以营销SaaS和人力资源SaaS并列居首,融资事件均为19起;数据类SaaS次之,为15起。其余各个领域的融资事件均不足10起。其中公开信息显示,客服SaaS领域的融资仅为2起。 仅从融资事件的数量上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服务今年上半年的表现有明显的降温趋势。据猎云网观察,去年同期各个行业的融资数量总计为176起,超过了今年1~6月总和两倍还要多。其中前三名的人资、数据和营销SaaS的融资数量分别为45起、37起和32起,均是今年同期的1倍多。 2016与2017上半年融资数量对比 不过,即使今年的融资数量大幅下滑,但显而易见的是,资本的关注领域依然集中在营销、人资和数据SaaS方面。 实际上在今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出,营销和人力资源领域的SaaS企业纷纷推出了智能型产品。例如上半年百会CRM、外勤365等发布的智能CRM;魔方面面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提高人才推荐效率;而大数据分析则一直作为数据驱动企业精细化运营的有效手段被长期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个领域资本的关注度都大幅降低的情况下,垂直行业SaaS尽管获投数量不多,但却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差距最小的领域(去年9起,今年7起)。事实上在企业服务市场中,行业SaaS开始越来越多的被从业者提及。即使现阶段该市场并未迎来爆发,但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资本市场对其的持续关注。 而对于其他领域猎云网认为,资本并非不关注,而是受限于企业的应用传统、需求量或者部署模式。例如在办公OA、财务方面,初创公司的需求并不高,但大企业又自有OA、财务系统;又如安全领域,仅有少部分安全服务可以通过SaaS模式实现;而法律对企业虽然重要,但目前大多企业依然采用线下的传统模式满足自身需求。 二、早期投资集中,A轮及以前轮次超四分之三 上半年的融资依然以早期为主,其中A轮系(Pre-A轮、A轮与A+轮)最多,为36起;其次是种子与天使轮,为27起;B轮与C轮共计12起。以包括A轮在内的早期投资轮次统计,A轮系及以前的投资占比大约为76.8%。 2016与2017上半年融资轮次对比 A轮系获投数量较多,意味着各个项目突破了从0到1的模式验证阶段,逐渐走向正轨。而获得B轮C轮融资的项目,无疑将在各自领域快速发展扩张。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各个细分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在各个细分领域的统计中,营销SaaS的天使轮与A轮系融资数量最多,共17起,占比高达89.4%;数据SaaS的早期融资占比为80%;人资SaaS较少,大约为57.9%。另外,安全SaaS的A轮融资比例也为80%;其次为财税SaaS,比例为75%。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1~6月垂直SaaS领域的投资全部处于早期阶段,7起投资事件中,种子与天使轮融资5起,A轮2起,比例为100%。特别的,Plug and Play投资了其中的2个项目,并且还投资了细分的法律SaaS其中的1个。 由于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低很多,反映到融资轮次上,也表现为早期融资数量的锐减。不过从图表中我们能明显发现,D轮、挂牌上市、定增和战略投资的数量却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这说明资本对已经进入稳健阶段的SaaS企业的关注非常持续,不会受到早期风险投资的资本寒冬影响。 当然,今年上半年的后期投资依旧集中在办公营销和SaaS方面(去年主要在营销和安全SaaS领域)。 三、融资额以千万级为主 由于企业服务的行业特点,使得其在推广方面并不需要过多烧钱,资金用途主要会在技术投入和产品研发上,所以融资金额不会过大。在上半年融资遇冷的情况下,融资额在百万元级别的事件为19起,千万元级别为42起。千万元级融资别占总数的51.2%。数千万元占据半数融资,也与前文表述融资阶段集中在A轮一致。 2016与2017年融资金额对比 深入到细分市场,营销SaaS千万元级别占比63.1%;人资SaaS占比57.9%;数据SaaS占比66.7%。不过,安全SaaS的千万元级融资占比高达80%(千万级融资4起,整体行业共5起融资)。猎云网认为,其原因主要是相比于其他领域,安全所需要的技术研发投入更多。事实上,包括瀚思安全等厂商在7月份的融资都达到了亿元级别(时间限制未统计)也印证了这个原因。 正像前文表述的,在后期的大额投资方面,资本市场并未受到过多影响。亿元及以上的融资事件数量为13起,与去年同期的17起降幅不太大。猎云网相信,随着各个To B的SaaS企业深入发展,今后必然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亿元融资项目。 附:2017年1月至6月,各个细分领域SaaS项目融资情况统计
    观点
    2017年08月15日
  • 观点
    在AWS面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亚马逊,不论管理团队或是一线员工,人员招聘都是最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亚马逊独特的文化印记——领导力准则也成就了独特的亚马逊面试文化,几乎所有员工都会参与到面试流程中,加之全球统一的流程管理,共同保证了亚马逊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严苛的甄选人才机制。 今天就让我们揭秘亚马逊AWS的面试流程,分享面试准备过程中的干货和建议。还等什么呢?赶紧开始准备,加入亚马逊AWS吧! 本文摘自AWS技术爱好者Florian Schäffler的博客。 正如我非常喜爱AWS和它的产品一样,我很渴望能够为它工作,所以我决定抓住机会,通过他们的全球招聘网站Amazon Jobs 申请了一些职位。在这篇文章里,我会分享给大家一些申请过程中的心得和真实感受。 小记: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得到offer,在面试流程的最终环节被婉拒。所以这篇文章绝对不是指导你如何正确准备申请过程并拿到offer,更多的还是我的个人经历分享。 咱们开始吧 我 在AWS申请了一些职位,几天之后,其实正是我的新婚旅行。婚礼结束后,我们开始从德国父母家到希腊的自驾之行。旅途中我们经过了奥地利,匈牙利,塞尔维 亚,前南斯拉夫共和国和希腊。当我们到达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时,我查看了一下我的邮箱,发现一条来自AWS的回复,在询问方便电话面试的时间。 我们在酒店又多呆了一晚,第二天,我在酒店的房间用手机完成了电话面试,之后我们在美丽的布达佩斯继续旅行。 职位 我申请的职位是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主要目标是“帮助伙伴解决复杂的技术难题”。明确地说,包含如撰写白皮书,在活动和会议中发表演讲,与客户一同设计应用 架构或者写代码等工作。在我的第二次电话面试中,我被告知这个角色可以选择不同的工作地点。虽然那份工作原本是在卢森堡,你也可以在马德里,慕尼黑或者迪拜工作(如果你想去)。这听起来太有意思了,因为有机会的话,我一定非常想要搬到一个新国度。总之,一个对我来说非常完美的招聘广告。 面试阶段 时间表 下表是面试的每一步骤,我已经完成。我会在文章后段具体解释它们。我放这个时间表的主要原因是让大家看看整个流程是如何有组织并且高效地进行。 亚马逊有自己一个独立的平台发布招聘信息——www.amazon.jobs。 在筛选栏里,只需选择Amazon Web Services,然后你就能看到AWS职位了。当你在申请一个职位时,一个你自己的个人简历账户就为你建立了,你可以选择用已有的授权提供商,比如 Facebook, LinkedIn, Google上传信息,或者新建立一个简历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在后台有几个职位申请平台,但是他们都能分享你简历的基本数据。不同的职位申请平台可以通过以下链接进入。 ·       https://en-amazon.icims.com ·       https://cn-amazon.icims.com ·       https://uk-amazon.icims.com ·       https://us-amazon.icims.com 小记:此列表可能不全 在你申请了某个职位之后,一封确认邮件会发给你。如果招聘团队想要联系你然后继续申请流程,他们会给你发邮件。如果他们婉拒你,在这个申请的最初阶段,你不 会收到任何通知。但是,你可以在申请平台上看到你申请的状态,上面会表明最近动态。在我申请过程中,我有经历如下一些状态。 ·       提交-查看中(初始状态) ·       提交(在我看来像是初步筛选开始了) ·       查看完毕,未被选中 ·       查看中 ·       候选人撤回申请 亚马逊领导力准则 亚 马逊领导力准则Amazon Leadership Principles 是一套通过定义工作任务,确保亚马逊整个公司健康运行及成功的文化体系。但是,与我而言它更像是一套规范化的,基于旨在精益化生产(lean manufacturing)的“质量环”(PDCA-cycle)的行动指标。这些准则包括以下行动指标。 ·Customer Obsession 顾客至尚 ·Ownership 主人翁精神 ·Invent and Simplify 创新简化 ·Are Right, A Lot 决策正确 ·Hire and Develop the Best 选贤育能 ·Insist on the Highest Standards 最高标准 ·Think Big 远见卓识 ·Bias for Action 崇尚行为 ·Frugality 勤俭节约 ·Learn and Be Curious 好奇求知 ·Earn Trust 赢得信任 ·Dive Deep 刨根问底 ·Have Backbone, Disagree and Commit 敢于谏言,服从大局 ·Deliver Results 达成业绩 小记:在整个面试环节中,你会完全被这些准则评估 一轮电话面试 时长:30分钟 实际上,这是我第一次和AWS沟通,后面的环节中我发现这一轮的电话面试不是必须的。这一次沟通主要是考察申请人是否有可能合适他/她申请的职位。电话中的问题也如一般的面试问题一样,比如职业发展,换工作原因和薪水期待。 二轮电话面试 时长:45分钟 这一轮电话是第一次对我的技术评估。有一个问题,我本来应该有更好的回答,在整个回答过程中,我也被问到相关问题,目的是了解更细节的信息。当比较电话里的问题和AWS认证话题(AWS certification topics)时,电话里的技术问题的难度相当于入门级别(Associate Level)。 三轮电话面试 时长:60分钟 在这轮电话里,我主要被问及的问题是关于亚马逊领导力准则,如我上文提及。据我回忆,面试官确实选择了2-3个不同的领导力准则然后我需要解释,我在过去是如何做到它们的。 面谈(Interview Day) 准备 为了更好地准备,我确实读了相关的书籍,更加细致地准备了领导力准则的问题并且通过了AWS认证。 书籍 我 准备过程中所读的书籍基本都是围绕应用架构设计的。在我阅读之后,我发现其中一些确实停留在AWS认证的入门级别(associate level),而不是专业级别(professional level)。但同时,他们的确是不错的入门级介绍并且帮助你进阶到下一个技术知识阶段。 领导力准则 如前文所提及,我知道了这些可能的问题会从哪里来,所以我有意识地将所有领导力准则和我能想到的匹配每一条的个人事例。 如下的照片就是我在飞往卢森堡准备面谈的前一晚我房间的模样。 认证 作为我准备的一部分,我有去考AWS认证架构师-入门级别的考试(AWS Certified Solutions Architect – Associate Level )。因为我在过去的工作中经常使用AWS的服务,我的确省略了动手实操方面的准备。我主要的精力花在了AWS白皮书(AWS Whitepapers)上。 在大约2周对自己基于考试题目的训练后,我去认证中心参加了考试。如我理解的一样,所有的测试都是AWS设计,但是由 Kryterion执行和监控。我前期的知识积累和白皮书的学习帮助了很多,所以我第一次尝试便通过了考试。 到达和安排 机票和食宿都由AWS提前安排和预付了。机票方面我可以选择适合的时间,所有选择都是Lufthansa航空公司(Lufthansa)的经济舱。根据我的理解,所有的AWS机票都必须是经济舱,我认为还是很合理的。 我住宿的房间是在Novotel(Novotel),我认为非常棒——有分开的卫生间和浴室,同时还有工作台和一个沙发。酒店工作人员也非常友好,我需要熨斗和布板熨一下第二天面试的衣服,已经深夜,他们也迅速地拿到我房间。 时间表 如下表格,你可以看到我面谈当天的时间安排,是如何提前已经规划好的。 面试 我总共经历了5轮面试,分别从技术方向由浅入深,沟通及协作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对我进行了观察。 技术方面,我的第一位面试官,一位非常职业并友好的人,同之前的电话面试一样,我被问到一个大的技术问题然后我得一一解释我如何解决的。 我是从在白板上画架构设计图开始的,随之而来的细节问题却并不是一个初级认证架构师知识能回答的。 相应更大的难度也在之后的另一轮面试中遇到,我被给到一个特定的场景,需要我就相关技术方向给到架构建议和细节。之后也有旨在考量我的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商务沟通能力,不过遗憾的是,我确实答得不太好。 最后一轮面试是由整个团队的经理跟我进行的。因为之前的面试官们已经了解并评估过我的技术背景了,这一轮并不是关于任何AWS相关的产品或架构的沟通,更加像是和来自于用户群体的其中某一位的谈话,例如你目前正在开发什么样的软件。 在我看来,这一轮同样也是和一位非常职业、有趣的人的非常愉悦的一次谈话。 结论 ·    时间安排很好 ·    整个面试流程反馈很快 ·    AWS提供面谈面试差旅安排 ·    很棒的差旅安排 ·    友好而优秀的人群 ·    漂亮的办公室 回顾 老实来讲,我之前从没为一个面试准备如此充分并且花费众多精力。虽然最后没能成功加入AWS,我依然抱有遗憾,因为我非常希望能够成为其中一员。甚至现在,有时我也会问我自己当时如何准备说不定能做得更好。 好的方面是AWS会在12个月后给你新的机会。之后你便能申请其他职位——我一定会再去试试。所以对我来说,“申请AWS”之路远没有结束,这只是一个开始。同时,我也会积极准备相关的日志、编码、AWS架构、考试、参加AWS技术论坛等等。 声明 面谈当天,我需要签署一份在AWS办公室可能看到和经历的所有相关免责的NDA文件。因为它们一直在开发新的服务和产品,他们确实需要保证所有发明的隐私。因此,我有在发表这篇文章之前查询相关的法律条款。如果你在阅读此文章,涉及到的所有信息都没有收到任何法律约束。
    观点
    2017年08月04日
  • 观点
    BOSS直聘上线身份认证策略,CEO赵鹏:愧对当事人 8月3日凌晨,北京大雨,太阳宫冠捷大厦BOSS直聘办公楼依然灯火通明。 昨日上午,教育行业网站“芥末堆”发文《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称,求职者李文星因在BOSS直聘上应聘,疑似遭遇天津传销骗局,在失联后最终不幸身亡。 而在昨日下午,腾讯科技使用两部手机下载了BOSS直聘并注册成为求职者和面试者时,发现只需填写手机验证码,编造个人和公司资料,再随便写上求职意向或者招聘要求,就可以直接发布相关职位。 最终,在求职信息发出两小时后,账号收到了9个公司发来的私信;在招聘信息发出两小时后,账号收到7个求职者发来的求职意向。 不过,就在今天凌晨1:23,系统突然提示发布的职位没有通过审核,原因是没有进行身份认证。今天凌晨1点半,BOSS直聘CEO赵鹏在接受腾讯科技独家专访时说,“刚才上线的策略,觉得之前没有做好工作愧对了当事人。” 腾讯科技询问多位网络招聘行业人士,普遍认为虚假资料几乎充斥在各大招聘平台,前程无忧、智联招聘、58同城等大平台几乎无一幸免。比如有网友曾反馈自己在中华英才网也遭遇到传销招聘。 招聘行业的确已经成了虚假信息的重灾区。腾讯科技在新浪微博上搜索“XX 骗子”(XX代表招聘网站名称),智联招聘的搜索结果241条,58同城招聘的搜索结果331条,前程无忧/51job的搜索结果94条,拉勾的搜索结果32条,中华英才网的搜索结果31条,BOSS直聘22条。 关于BOSS直聘对虚假信息的审核问题,赵鹏没有直接回答。他说,BOSS直聘对于平台上的虚假招聘者一直是零容忍。“2015年的时候,当时公司还很小,采取只要资料合规就可以先发一个职位,只要不触发举报就可以招聘这样一个策略。”赵鹏说,这个策略有问题,错就错在没能及时改进。 他表示,这次事件之后,BOSS直聘会放更多的工程师在这件事上,后续会要求所有招聘者都进行认证审核,同时引入人脸认证、身份证认证等措施。同时,BOSS直聘还将加大资源发展反虚假招聘者系统,通过“人工+机器”的手段进行审核。 “这件事很惨痛,只要企业还可以支撑这个成本的阀值,保持经营,我们就会坚持这么做下去。我们把作恶的成本提得很高,这样坏人成本跟不上,就不会上来了。我们无法杀死传销、诈骗这样的社会现象,但是我们应当努力驱逐这样的事情出现在我们平台。”赵鹏说。 以下是腾讯科技独家专访赵鹏的实录: 腾讯科技:李文星死亡事件,相信你也看到了,当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否与投资人进行过沟通? 赵鹏:我们是7月28日,芥末堆记者通过微信加我,我通过了,告诉我这个事情。我们第一反应是赶紧联系警方,联系家属,这样有利于抓住真凶。这些第一反应,在记者、警方、家属那里都有记录。为什么时这样的第一反应,因为当时听到的信息,理解都指向是他杀,我们关心的事情是要抓住真凶。直到8月2日看了报道,而且向李文星亲属直接进行了沟通,我们才得知了死亡的原因,十多天之前李文星已经火化、安葬了。 我们已经与投资人进行了沟通,投资人高度重视此事。 腾讯科技:作为产品的所有者和运营方,你觉得这次的问题出在哪里? 赵鹏:人命关天,责任重大,得先来理解一下“这次的问题”。首先,虽然李文星的死亡不是我们平台直接造成,但毕竟参考了平台上的一些信息,这是严肃重大的事情,需要法律的最终裁决。同时,这确实暴露出了我们存在招聘者审核的漏洞。 腾讯科技:在历次融资过程中,有投资机构关于产品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向?审核方面他们会不会特殊关注? 赵鹏:我们的投资人一直非常关注我们的审核机制。但是出于对我们的信任,所以相信了我们的策略是可行的。 腾讯科技:BOSS直聘拿了这么多知名机构的融资,是否也有一定的业绩压力? 赵鹏:没有业绩的压力,我们投资人给我们空间很大。 腾讯科技:看你的职业经历很丰富,当初创业的初心是什么?这次事件会改变你对创业、技术、商业的看法吗? 赵鹏:创业的初心是更好解决求职者的求职需求,不会改变我的看法。招聘平台被传销困扰很多年,这几年技术的发展会带来改变的可能,这次事件之后,我们会放更多的工程师在这件事上。 腾讯科技:你肯定知道魏则西事件,当时你是怎么看的?现在在自己公司发生了类似事件,会让你对公司的未来有新的思考吗? 赵鹏:魏则西事件我知道,但是我了解不深,只是看了几篇转载报道,所以我没有办法对比有多类似。但是我知道自己公司需要认真改进招聘者审核这个事情,这是我们应当不遗余力去做的。 腾讯科技:现在反思,以前在商业发展和社会责任之间是否缺乏平衡,创业公司如何二者兼顾? 赵鹏:现在反思,在2015年公司很小的时候,执行“只发一个职位,资料合规,可以先发;不触发举报,可以招聘”这个审核机制,这个策略在平台没有什么影响力的时候还可以。后来因为上了反虚假招聘系统,所有招聘者每天会被多次扫描,觉得就够了。这是不对的,我们应当花更大的力气和资源去做全面的”机器+人工“的审核。 关于创业公司如何在商业发展和社会责任之间做平衡,我想起蜘蛛侠的一句话: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这个行业比较特殊,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一体的,所以应该是一起做的。 腾讯科技:去年网络上也有人反应在你们平台上遇到了假冒的公司,你们当时的做法主要是查封这个特定的账号,在源头的审核机制上好像没有做出相应的改进? 赵鹏:回顾本次事件,我们意识到自2015年初以来,平台执行的审核机制应该及时更新的,这造成了惨痛的教训。公司管理团队已经形成决策并且落实,把招聘者真实性审核,作为生命线。 Boss直聘从8月3日凌晨开始,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对于所有招聘者执行事先审核认证的流程。不久,在目前材料审核的基础上,我们会采取如身份证、人脸识别等更为准确的审核认证措施。 腾讯科技:去年BOSS直聘关闭了很多冒充光线传媒的招聘主,光线传媒还特意发过微博说BOSS直聘是审核把关最严的,现在你也这样认为吗? 赵鹏:我们对于平台上的虚假招聘者一直是零容忍,当时光线跟我们反馈了这个事情,我们第一时间采取了处理措施,还号召平台用户认准真光线的BOSS。我们其实很希望真实公司的招聘者上来,这样冒充的人更难造假。 腾讯科技:虚假招聘屡禁不止,好像全行业都有遇到,你觉得在这方面的管控上BOSS直聘做了哪些努力?如何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赵鹏:我们后续会要求所有招聘者都进行认证审核,同时引入人脸认证、身份证认证等措施。同时,加大资源发展我们的反虚假招聘者系统,通过“人工+机器”的手段进行审核。这件事很惨痛。只要企业还可以支撑这个成本的阀值,保持经营,我们就会坚持这么做下去。我们把作恶的成本提得很高,这样坏人成本跟不上,就不会上来了。 招聘行业跟传销斗争了很多年,现在有AI,我觉得通过AI、通过技术手段,有希望解决。我们无法杀死传销、诈骗这样的社会现象,但是我们应当努力驱逐这样的事情出现在我们平台。 腾讯科技:你们在昨天回应中,未经记者同意就泄露对方真名,这一做法是否欠妥? 赵鹏:这一做法的确欠妥,我们应当向记者本人道歉。另外,后续的一切回应我们都隐藏了名字,都说某某记者。
    观点
    2017年08月03日